爱森斯坦
推荐阅读:我有一面全知镜 离婚后,神豪身份曝光了 吞噬星空:光辉永恒 斗罗:镜舞长空,碎裂诸神 斗罗:武魂方天画戟,我孝出强大 全民神祇:你拜寿星,我拜阎王! 斗罗:龙王之我在斗罗种神树 斗罗:武魂雷伊,我随风暴而来! 天下无敌! 吞噬星空:献祭万倍返还
爱森斯坦(C.M.Эйзенштейн, 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兼理论家。1919年参加红军,在军队中绘制宣传画,设计布景并担任舞台导演。1923年,在导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喜剧《一个聪明人》中插进了由他摄制的短片《格鲁莫夫的日记》。此后开始从戏剧导演过渡到电影导演和理论研究。他的第一部长片是《罢工》(1924),描写帝俄统治者屠杀工人的罪行和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次年摄制的《战舰波将金号》是根据电影剧本《1905年》中的一场戏改编拍成的,集中歌颂了俄国水兵1905年起义的英勇事迹。精巧、严密的画面剪辑,准确、有效的运动节奏,变化多端的时空转换是这部影片的主要特色。其中“敖德萨阶梯”一场,是电影史中有名的电影场面之一。在表现沙皇军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射击的血腥镇压的镜头时,四处奔逃的人群、抱着孩子尸体的母亲、夹鼻眼镜下流着鲜血的眼睛、滑坡滚下的空童车,还有马靴、石阶、指挥刀、石狮子等物,相互频频交替出现,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沙俄统治者的残暴行径。此片在当时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是爱森斯坦的成名作。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博览会上被评选为世界电影十二部佳片之一。接着,在完成了《十月》(1928)、《总路线》(1926—1929)后,他离开苏联。1929年在法国监制了一部亚历山大洛夫导演的《伤感曲》。1930年到美国好莱坞。1931至1932年在墨西哥导演了一部《墨西哥万岁》。1936年回到莫斯科后,又拍摄了《贝金的小牧场》(未摄完,1936)、《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9)、《伊凡雷帝》(1945)和《伊凡雷帝》(1948)的第二集。爱森斯坦在电影理论研究方面,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蒙太奇在1938》、《狄更斯、埃里菲斯和我们》、《结构问题》、《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结构中的有机性》等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主要有:一、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表现手段(杂耍)自由组合起来,达到最终的主题效果的“杂耍蒙太奇”理论。二、不通过形象而运用抽象逻辑来表达思想,即将镜头变成象形文字,通过象形文字的组合形成独特电影语言的“理性蒙太奇”理论。三、把“条理贯通地阐述主题、情节、动作、行为,阐述整场戏、整部影片的内部运动作为任务的“整体蒙太奇”理论。他的蒙太奇理论,无论对电影创作实践还是电影美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吕兆康)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76/3623803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