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电影
推荐阅读:我有一面全知镜 离婚后,神豪身份曝光了 吞噬星空:光辉永恒 斗罗:镜舞长空,碎裂诸神 斗罗:武魂方天画戟,我孝出强大 全民神祇:你拜寿星,我拜阎王! 斗罗:龙王之我在斗罗种神树 斗罗:武魂雷伊,我随风暴而来! 天下无敌! 吞噬星空:献祭万倍返还
“意识流”电影(Stream of Consciousness Film)
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受“意识流”小说创作思想的影响,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以表现人的潜意识流程为主体的创作倾向。瑞典电影导演伯格曼的《野草莓》(1957)被认为是最早采用“意识流”手法的成功之作。嗣后兴起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以及费里尼的《八部半》(1963)等,都是“意识流”电影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着重描写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流动,显然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心理学的银幕化表现。“意识流”电影一般采用人物“内心独白”式的结构,由于潜意识的无理性、无逻辑的特点,影片的时空处理多呈跳跃、交叉乃至重叠的状态,思绪的自由联想、幻觉、梦境,以及变形荒诞的场景常常是它们展现的对象。“意识流”电影利用画面和声音的直觉形式,形象地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层的感觉活动,丰富了电影表现世界的手段和功能,对整个现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纯粹表现非理性的主观情绪的“意识流”电影,难免导致脱离社会现实和难以读解的晦涩。(丁罗男)
(https://www.635book.com/dzs/71176/3623810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