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 第107章 祖传手艺,入伙!

第107章 祖传手艺,入伙!


陈修闲他们也不想多事。

    这伪帝宝藏那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啊。

    毕竟见者分一半,你这让人知道的多了,肯定要出问题的。

    虽然这支队伍已经集齐了总兵府和城隍庙,可以说辽东最高端的两股势力了。

    但是胆大包天的人多得是。

    财帛动人心啊!

    要是传出去,说是传说中伪帝留下能支撑一支军队打回燕京的宝藏。那可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了~

    但是,不行啊!

    这贾家的黑山村就在这玉笔峰下。

    而这山峰笔直挺翘,虽然说不小,但是没遮没拦的。

    你在山上干点啥,山底下抬头就能看个大概。

    你说躲着他们,这难度太大了。

    当然了,也可以扯个谎圆过去。但还没想好怎么说。

    只说是总兵府有任务,一行人来勘察地形的……

    然后就被请进田庄,略尽地主之谊了。

    不过,进去喝茶嗑瓜子这功夫,却“无意间”聊出了点东西。

    曹边蛟一脸古怪:“你的意思是说,贾家还有倒斗的手艺?”

    陈修闲此时的表情也很古怪,因为他通过之前的聊天,已经确认了一件事——这贾家就是《红楼梦》中的贾家!

    不是,《大千鸿蒙》的设计师这么能缝吗?

    不过,贾家还会盗墓,这又是什么展开啊?!

    那乌尽忠连连摆手,“可不敢这么说啊!”

    “当然不是主家……那个倒斗了~”

    乌进忠的表情大概就是:你懂的!

    陈修闲就奇怪了,他看了一眼窦中德。

    窦中德就开口问道:“可堂堂荣国府麾下的田庄,怎么还有这种……本事?”

    那乌尽忠给自己倒茶,表情也有点莫名,小声道:“既然遇到了陈郎君和曹蛟军,那就是天意。那老朽也就不瞒着了……”

    敢情乌尽忠他们家里已经传言了几十年了,说是这乌龙山玉笔峰中,有一座“大墓”!

    因为当初这黑山村中,有一个贾家军队中留下的“异人”。

    此人双目失明,但是有一种能辨听万物的能力,尤其擅长听雷。

    他在这山下听了七八年,最后根据此处的雷声总结出了一个结果:就是这山中有一座大墓!

    只不过只知道这山里有,但是找不着。

    这三四十年间,派遣了几十次人手去探查,始终无法找到。

    山上那些野兽异兽都要给打光了,石头砸下来了几吨,根本找不到。

    所以这事儿就搁置了。

    而为什么堂堂国公爷的家丁,竟然有这么一种见不得人的手艺。

    那是因为,这是“祖传”的!

    乌尽忠喝了一杯茶,表情有些怀念,“说起来,也算是祖传手艺了!想当初我爷爷还小的时候,就跟主家的人下过斗,那还是从初代两位国公爷那说起……

    乱世嘛,乱世起而盗墓昌!

    当初大顺第三次衰落的时候,盗墓这种事本来就多。

    而军队打仗又要钱。贾家两兄弟从金陵开始投靠永顺帝,也算是举家之力支持了。

    但是杯水车薪啊!不够,远远不够!

    然后吧,就有了一些别的手段~

    这历史上本就有盗墓积累军资的传统。而那些王侯大墓,也非得是军队才能快速盗掘……

    一般盗墓贼你就算是知道位置,那墓门断龙石让你凿一辈子,都不带掉个茬的。

    非得是大批人力物力才能打开王陵皇陵。

    也只有王陵皇陵这种大墓,才有足够多的金银珠宝,支撑军队的开销。

    等到宁荣二公率军打进辽东,把那些异族的势力全都剿灭的时候,这天下基本就算是安定了。

    所以,这一支摸金倒斗的队伍就不能留了。

    不过人家两位国公也真是仁义,而且皇帝也知道这事儿其实根源在自己。

    最后这几百号人就留在了辽东,而不是直接埋在了哪个坑里。

    像是乌尽忠他们的爷爷,当初就是知名的“金探手”,一把洛阳铲打下去,什么年份的土一闻就知道。

    那玉笔峰大墓,这田庄之中的核心人物都知道。只不过找了三十多年也没有个结果,早就放弃了。

    赶巧就碰到了陈修闲一行人来玉笔峰勘察地形。

    那乌尽忠拿膊勒盖儿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别管什么总兵府不总兵府的,这种事肯定不能拿到明面上说。

    而这是荣国府的田庄,你也不能直接灭口吧!

    那我们就得出一份力,分一份钱了~

    这迟来三十年的财富,终于是等到了!

    正好,这几年这黑山村涝灾、冰雹不断,田里的农作物损失惨重,连续三年去京城给主家进贡都没法交代。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次有所收获献上去……当然了,自己得截留一部分~

    而且我们有手艺啊!

    你们这些人,啊是,能打!

    但是想下墓倒斗,那得有手艺。

    我们这不是现成的吗?我们分钱,但我们也有用啊!

    总之一句话:乌龙山伯爷没有,但国公嘛就有了!

    谁?荣宁二府,一门双公的贾家!

    就在我家门前,挖我们盯上的三十多年的大墓,不带着我们说不过去!

    ……

    “哦对了!宁荣二府在京城的主要产业,就是古玩!真有什么珍宝,这边也能帮着出手不是。要是放在辽东,还真就卖不上价!”

    你别说,连出货的下家都找好了。

    理由还是真充分。

    不过没想到贾家在京城的主要买卖,竟然是古玩行当?看来当初是真没少划拉好东西啊!

    最后陈修闲跟曹边蛟商量了一下,算贾家一个——是贾家,不是黑山村。他们还没有那个面子和实力。

    当然了,按实力分额度。

    他们只能分一到二成,看到时候能起到多大作用吧。

    陈修闲手底下的胡铁刀,知道宝藏的具体地点和开启方式。

    陈修闲手中有开启的钥匙!

    总兵府和城隍庙作为辽东最大的两条地头蛇……

    至于贾家嘛,人家占了个地利,而且会派出所有的“技术工种”,以及后续一些重宝的出手。

    那乌尽忠把他哥哥乌进孝也叫来了,他哥哥是宁国府在辽东的庄头。

    宁国府在这边的田地比不了荣国府,但是经营了一些皮毛人参草药之类的生意。

    他们凑了二十六七个人,都是还保留了一些祖传手艺的庄户。

    看上去还挺有架势的,棉衣外头都穿着一种统一的光面皮靠,还扛着一些看不出用途的奇怪用具。

    有一点简陋机关器具的意思。

    你别说,他们这边还有人会做一些机关设备的。

    陈修闲好奇,就问:“你们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还安稳,怎么还留这么一手呢。”

    这些人真的只是保留了手艺,很少有实践机会,毕竟辽东大墓也不多不是。

    他们带队的是一个高大胖子,一脸憨厚笑容,叫王圆:“嗨,陈小郎君你想啊,这太平日子才是短暂的。谁知道那天会有什么灾祸就来了?留着一手手艺,搞不好能给后人留一个口饭吃。”

    陈修闲点了点头:那你们很未雨绸缪了。

    不错,距离三兴刚过了一百年,这大顺朝就又来到了末期,又要过生死关了。

    而且天地大劫也要到了,还真是乱世将至。

    就是不知道,这一手倒斗的手艺,到时候能不能让后人吃上一口饭?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554/6772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