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空码头
推荐阅读:庆余年:吃瓜太子,识破范闲假死 超神:日常修仙的我,加入聊天群 斗罗:委托小店,从扮演萨姆开始 穿进甜文后成了霸总的恶毒前女友 美漫:这个超英世界不对劲 同时穿越:反派竟是我自己 斗罗:逆天神瞳!帝皇铠甲武魂 海贼:从东海开始高筑墙 全职法师:沙奈朵真的太可爱啦 仙阳
“倒计时3,2,1,0……点火!”
炽热的火焰从那枚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火箭底部喷发出来。
它高有133米,总质量达到了4200余吨的舰体之中,占据了总重约80%,3300多吨的燃料和氧化剂疯狂燃烧着,推动着如同山岳一般的火箭缓慢升空。
声音如同雷霆,远在数公里之外都能感觉到震耳欲聋。其炽热的、蕴含着强大力量的尾焰喷射在地上,连大地都在轻微的颤抖。
以往时候这种巨型火箭通常都是用于地月转移轨道、地火转移轨道,或者用于发射前往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乃至于柯伊伯带等深空的探测器所使用的。
但这一次不同。
它的目的地,仅仅是距离地球表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
以往时候,这种“小型”任务,通常都是使用小型火箭执行的。
目的地的极大缩短,带来了它载重量的极大提升。
仅仅一次发射而已,它便足以将300多吨的物资送到太空!
最终,那分割成十个的巨大物资箱慢慢来到了地球6号空间站那庞大的身体之前。
系着安全绳的航天员们早已经严阵以待。
那些物资箱俱都被他们收拢起来。打开包装之后,后续工作立刻开始。
一块块建材、装置、密封板、线缆、管道等被他们取了出来,逐一安装到了地球6号那本就庞大的身体之上。
同一时刻,地球上其余的发射场也在执行巨灵神四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数千数万吨物资和材料的到达,让地球周边总计26个空间站,体积全部开始膨胀。
航天发射指挥中心,陈玉声教授神色严肃。
“这就是我们的替代计划了。
大型火箭制造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短时间内,依靠大型火箭将足够物资发射到月球上根本不可行。
唯有可以标准化、流水线制造的小型火箭,尤其是其中可回收的小型火箭,才能承担起这项任务。
但小型火箭推力不足,根本不足以将物资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那就把任务拆成两部分。”
他的声音之中满含着因为对现有技术和工程力量足够了解而带来的自信:“将现有的26个地球空间站打造成26个太空中转码头;
可回收小型火箭只负责从地球表面到近地空间之间的发射任务,只负责将飞船部件、燃料、人员、补给品等送到中转码头之中,然后,前往月球的飞船在空间站之中现场组装,加注燃料,进驻人员,再从空间站起飞前往月球!
因为是在空间站之中进行组装和中转的缘故,一艘完整的月球飞船便可以拆卸成几部分,不仅质量大大降低,体积也会相应减少。小型的可回收火箭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个任务!”
听到陈玉声教授的整体规划,江阳心中微微泛起了一些波澜。
这个计划从整体上来看十分简单。但已经接触过相当多资料和知识的江阳却知道,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的细节,远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单单是一个火箭控制、物资对接、空间站组装等,就不知道涉及到多少高精尖技术。
更不要说,一旦采取这种模式,那么用不了多久太空之中就不知道要飞行着几万几十万个物资箱、飞船部件、载人空间舱等等。
如此之多的飞行物俱都以每秒钟7公里以上的速度飞行,其中的协调控制问题,单单想一想便能知晓有多少困难。
还有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将大型火箭都替换为小型可回收火箭的话……需要多少枚?
“据我们初步估计,整个发射任务需要的火箭数量恐怕至少二百倍于大型火箭。
以一枚可回收火箭在生命周期内可以使用十次计算,此次任务所需要的火箭数量为……10万枚。发射次数则在100万次左右。
以单次发射消耗燃料160吨计算,单单是燃料,便需要消耗总计约1.6亿吨。”
1.6亿吨……
江阳默默点了点头。
“小型可回收火箭统一制造标准已经发布,全球航天产业已经在整合之中,很快就能完成。
采用这种标准化生产模式生产的可回收火箭,出厂之时只需要进行厂内的一些测试即可投入使用,完全不需要像是我们那个年代那样,需要反复测试、调试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其余方面的,火箭运输、回收之后的易损件更换、检修、燃料方面的生产与运输、加注,所有涉及到发射任务的方面,都会被整合成一个整体。”
陈玉声教授慢慢道:“一切技术方面的问题都不存在。此刻我们所面临的阻碍仅有一个。
工业产能。”
江阳有些意外。
“全世界所有人都已经被组织了起来,这还不够?”
“或许够,或许不够。
这一项工程的规模实在太大太大了,我们的整个历史之中都没有出现过。就算将世界所有人都投入进来……谁又能真正知晓够不够呢?
不管怎么说,先去做吧。”
……
就像江阳所描述的那样,此刻,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可调动的人力都投入到了这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业生产任务之中。
在动员令发布之后的第五天,全球范围内,所有大中小型城市的商业街、步行街、娱乐街等,全都冷清了下来。
不仅没有行人与顾客,所有的店铺也全部关门歇业。
所有的旅游景点,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全部空无一人。
不仅没有游客,便连景区工作人员也全部被征调。
老人与儿童、病患被统一安置,由专人统一照顾。从高中开始,所有的学生也全部被组织起来,投入到了这一场波及全球的生产之中。
会做饭的便去做饭,会开车的便去运输,电工就去维护线路,会修理的便去修理厂。
哪怕什么都不会,没有任何专业技能,那么择菜洗菜总会吧?拿着扳手,拧螺丝总会吧?仓库中,一些零散货物的分拣总会吧?
军管模式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590/6765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