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商业谈判(一更)
推荐阅读:网游之仙侠传奇 复活全人类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火星议会谈判大厅内,二进制数据的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激烈碰撞。
空气中弥漫着处理器过载的焦糊味和冷却液急速循环的腥甜气息。
以沃克斯为首的铸造世界同盟,与代表火星正统的议会代表团,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未来的战争。
沃克斯大贤者居于同盟中央,他那多履带底盘稳固地锚定在地面,背后的机械触手不再保持待机,而是如同蓄势待发的蛇群,尖端的数据接口与临时架设的沉思者阵列紧密连接,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海量的法律条文和历史案例。
他的发声单元不再掩饰,直接以经过增幅的、带着金属共振的强音,将经过精密编码的二进制论点投射到整个空间:
“现行的技术认证与生产许可体系,建立于泰拉统一战争时期,旨在整合分散的技术力量,服务于大远征的宏伟目标。其历史功绩,无人否认。”沃克斯的开场白带着一种引经据典的沉稳,但随即话锋一转,数据流变得尖锐而充满批判性,“然而,大远征已经成为过往,帝国也经历了大叛乱的动荡,此体系已逐渐僵化,成为阻碍欧姆尼赛亚荣光播撒的桎梏!”
他调出一系列数据流,指向其中高亮的部分:“火星标准技术认证流程,平均耗时三十五点七个标准泰拉年。
非火星直属铸造世界申请新技术生产许可,驳回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二,其中因‘格式与标准模板存在非关键性偏差’而被驳回的案例,占据百分之八十五!”
“这是对知识的禁锢!是对生产效率的谋杀!”格瑞亚的弗拉基米尔贤者咆哮着接入对话,他的二进制代码充满了其铸造世界特有的、如同锻锤撞击般的沉重力道:“格瑞亚优化了马克Ⅳ型热熔炮的散热效率,却因能量回路布局与火星标准存在百分之三的差异,被认定为‘非标异端’,禁止列装!这合理吗?”
卢修斯的索恩贤者则以一种冰冷的、手术刀般的精确代码补充:“数据表明,近三百年来,由非火星铸造世界独立研发并最终通过认证的新技术项目,比例不足百分之五。
这并非因为其他世界缺乏创造力,而是现行的专利壁垒与许可制度,系统地扼杀了技术发展的多样性。
我们要求,各铸造世界对自身独立研发的技术,享有无可争议的专利所有权,并有权在联盟内部进行有限度的技术共享,无需经过火星审批!”
火星首席大贤者的回应如同冰冷的法典:“技术标准的统一,是确保帝国武装力量后勤保障、装备兼容性的基石。
任何偏离标准的‘优化’,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火星作为欧姆尼赛亚意志的守护者,有责任维持技术的纯洁与稳定。”
“稳定?还是停滞?”沃克斯立刻反击,他的机械触手在空中划出一道代表质疑的尖锐波形:“当异形的舰队在边境肆虐,当混沌的低语在亚空间回荡,我们却因为一份万年前制定的标准模板,而拒绝一项能将护盾效能提升百分之五的改进?这究竟是守护,还是迂腐?”
他环视在场的火星贤者,那只人类眼睛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诸位贤者,你们心知肚明。我们今日聚集于此,表面是为了曲速引擎的归属。
但它的出现,不过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行的这套技术锁链上,早已遍布的锈蚀与裂痕!”
“我们并非要否定火星的贡献与地位。”沃克斯的声音稍微放缓,但其中的力量丝毫未减,“我们要求的是‘开放’与‘共享’。
要求打破不必要的垄断,建立一个更公平、更高效的技术发展与推广联盟。
火星可以保留其核心圣物的研发主导权,但不应再将触手伸向每一个铸造世界的每一个车间,扼杀每一次微小的创新火花。”
谈判进入了最激烈的核心区。
同盟方面目标明确:打破技术认证和生产许可的绝对垄断,确立各铸造世界对自身技术的专利主权。
而火星方面则死死守住“标准统一”和“技术纯洁”这两面大旗,拒不退让。
二进制语言的交锋演化成了对无数具体技术案例、历史法规条款的逐字争夺。
数据包如同密集的弹雨在谈判桌上空交错,每一次解析都伴随着巨大的运算负荷。
几名低阶神甫因处理器过载而被迫离线,他们的机械身躯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被侍从机仆迅速拖离现场。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陈瑜沉稳的发言切入了这场数据风暴。
“诸位贤者,”他的发声器发出经过精确调制的二进制代码,“我们在此争论的,不应仅仅是权力划分。”
所有人的数据接口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他所在的方向。
陈瑜的机械身躯在谈判桌上投射出一组清晰的数据流:“根据现有记录,帝国海军舰船因亚空间风暴导致的非战斗损失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上升了百分之十七。
边境世界的补给延迟时间平均增加了三十八个标准日。”
他的光学镜头扫过在场的火星贤者,代码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技术权威:“曲速引擎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但若因专利之争延误推广,每拖延一个标准年,就意味着更多帝国世界将陷入孤立,更多舰船将迷失在亚空间。”
这番陈述让谈判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陈瑜继续传输着数据:“我支持各铸造世界对自有技术享有专利权的提议。这不仅关乎公平,更关乎效率。
当每个铸造世界都能自由研发、优化技术时,整个帝国机械教的技术进步速度将得到质的飞跃。”
他稍作停顿,让数据流在众人处理器中沉淀:“至于曲速引擎,它应当成为一个示范——证明开放的技术环境能够带来怎样的突破。
我建议,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基于贡献度的技术共享平台,而非继续维持僵化的垄断体系。”
火星方面的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紊乱。
首席大贤者的机械义眼快速闪烁着,显然在进行高强度的运算。
陈瑜的介入恰到好处地将争论从纯粹的利益博弈,拉回到了技术效能的本质考量上。
而他展示的帝国现状数据,更是让任何以“稳定”为借口的拖延都显得苍白。
沃克斯适时地接过程序流:“陈瑜贤者所言,正是我们联盟的立场。技术的进步应当服务于帝国的需要,而非成为维护特权的工具。”
面对陈瑜提供的无可辩驳的技术数据,以及各铸造世界罕见的联合阵线,火星代表团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动摇。
他们传输的数据流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开始出现了权衡与计算的迹象。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4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