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377章 罗格多恩的方式(三更)

第377章 罗格多恩的方式(三更)


第377章  罗格·多恩的方式(三更)

    离开了帝皇谒见厅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他们转移到了一间相对简朴、但戒备同样森严的会议室。

    厚重的石墙隔绝了外界,室内只有一张巨大的石质长桌和几把同样材质的椅子。

    罗格·多恩坐在主位,目光再次聚焦在陈瑜身上。

    “陛下的意志必须执行。”多恩开门见山,声音低沉,“但如何执行,需要策略。陈瑜,这项技术由你带来,你对它的影响有最直观的认识。说说你的看法。”

    陈瑜的机械身躯在石椅上调整了一个更稳固的姿态,猩红的光学镜头对上原体的视线:“原体大人,曲速引擎的力量在于重新定义距离和联系。

    它能极大地缓解帝国因亚空间不稳定而导致的疆域割裂和通讯延迟。但正因如此,它的推广绝不能过激。”

    他稍作停顿,组织着逻辑清晰的语言:“它直接冲击的是导航者家族和星语庭的垄断地位,间接会影响火星机械教对星际航行技术的绝对掌控权,甚至动摇高领主议会的权力结构。

    帝国刚刚经历荷鲁斯之叛,失去了数位基因原体,整个体系如同重伤未愈的巨人。

    此刻,经不起因技术变革引发的、波及所有旧有利益集团的剧烈动荡。

    稳定,必须是首要考量。推广需要时间,需要步骤,更需要……强有力的手腕来平衡各方,避免技术尚未普及,内部就已先陷入分裂和争斗。”

    多恩沉默地听着,粗大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石桌桌面。

    陈瑜的分析切中要害,与他内心的担忧不谋而合。

    过了片刻,他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那声音中带着罕见的、与他不屈形象不符的疲惫。

    “你说得对。稳定压倒一切。”他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某个遥远的过去或难以企及的未来,“若是罗伯特还在……

    他比我更懂得如何在这些政治的泥潭中周旋,如何编织话语的罗网,让那些各怀心思的势力至少在表面上维持平衡。他擅长这个。”

    陈瑜的光学镜头微微闪烁了一下。

    他听出了多恩话语中那丝不易察觉的、对于兄弟的依赖和此刻独自面对复杂局面的无力感。

    他平静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仿佛来自久远过去的洞察:“按照陛下最初的规划和设计,罗伯特·基里曼殿下,本应是作为‘战争之子’被塑造的。

    他的模板更倾向于纯粹的军事统帅和战略家。”

    陈瑜的声音平稳,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只能说,他在奥特拉玛的养父养母,将他教育得……太好了。

    好到让他拥有了超越其最初设计定位的政治远见和管理才能。”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多恩心中激起了涟漪。

    他锐利的目光猛地聚焦在陈瑜那毫无表情的机械面孔上。

    陈瑜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触及了那段被尘封的、关于原体创造时期的秘辛。

    多恩记起来了,关于那个早已被清洗的古生物基因教派,关于那位最终在实验室自尽的阿斯塔特女士,以及眼前这位贤者可能拥有的、远超他目前身份所展现的……古老渊源。

    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多恩没有追问,陈瑜也没有再解释。

    有些事,点到即止。

    过去的幽灵与未来的重担,在这一刻交织在这间简朴的密室之中。

——

    完成了谒见的陈瑜被安置在皇宫深处一间守卫森严的技术实验室。

    这里的设备远超他在死亡世界基地的配置,一队沉默寡言、直接效忠于皇宫本身的技术神甫被指派给他作为助手。

    他们效率极高,但缺乏涅克萨姆或火星同行那种对技术细节近乎狂热的探讨欲,更像是一群绝对服从指令的精密工具。

    罗格·多恩交给他的任务明确而具体:设计一套方案,将曲速引擎整合进帝国海军现役的月级巡洋舰中。

    关键在于,这并非要完全取代现有的亚空间引擎,而是作为一种额外的的推进系统。

    “我们需要它能在实体宇宙进行快速机动,或在亚空间风暴肆虐时保持基本航行能力,而不是立刻抛弃我们沿用万年的体系。”多恩在离开前强调,“拿出一个可行的整合方案,证明它的实用性。”

    陈瑜理解这背后的考量。

    这是一种折中,既能展示曲速引擎的价值,又不会立刻颠覆现有秩序,给帝国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

    他立刻投入工作,调出月级巡洋舰的完整结构蓝图,与存储在沉思者阵列中的曲速引擎核心数据进行比对。

    实验室里只剩下数据流传输的轻微嗡鸣、伺服系统的转动声,以及陈瑜对技术神甫们下达简洁指令的合成音。

——

    与此同时,罗格·多恩面对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帝皇的意志如同无可抗拒的神谕,但具体执行起来,却要穿过帝国官僚机构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荆棘林。

    尽管陈瑜建议缓步慢行,多恩也同意需要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容忍无休止的争论和阳奉阴违。

    他不是罗伯特·基里曼,不擅长,也不屑于在政治泥潭中慢慢博弈、寻求共识。

    他的方式更直接,更符合他“帝国之拳”之主的身份。

    在召集了相关高领主议会成员、火星代表以及导航者家族代言人的会议上,多恩没有进行任何开场白,直接宣告了帝皇的旨意,以及将首先在月级巡洋舰上进行技术整合测试的决定。

    预料之中的反对声音立刻响起。

    导航者代表激烈地陈述着他们家族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火星代表则质疑技术的来源、可靠性,以及由谁主导整合工作;部分高领主则担忧这会对帝国经济、军事结构造成的连锁冲击。

    多恩听着,面容如同花岗岩雕刻,没有任何波澜。

    直到嘈杂的争论声稍微平息,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重量,压过了整个会场:“我召集你们,不是来听取反对意见。帝皇的意志已经下达。这不是讨论,而是通知。”

    他环视在场每一个人,目光锐利如刀。

    “帝国只能有一个意志,那就是帝皇的意志。任何阻碍、拖延或试图扭曲这一意志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帝国的背叛。”他没有提高声调,但话语中的寒意让空气几乎凝固,“理解它,接受它,然后思考如何执行它。这是我给予你们唯一的选择。”

    他没有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会议在一种压抑和恐惧的气氛中结束。

    多恩不需要政治妥协,他用绝对的力量和不容置疑的忠诚,强行统一着步调。

    他知道这会在暗处积累不满,但在帝皇沉睡、帝国百废待兴的此刻,他坚信铁腕的秩序远比无休止的内耗更有价值。

    他的任务,就是为陈瑜的技术方案,扫清最直接的政治障碍,哪怕手段粗暴。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5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