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制作曲速引擎(十更)
推荐阅读:网游之仙侠传奇 复活全人类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西吉斯蒙德没有多做停留,峡谷中的见闻与陈瑜吐露的秘密过于重大,任何通过星语庭传递或经由信使转达的方式在他眼中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泄密风险。
他必须亲自返回,当面觐见基因之父,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扭曲、不被拦截,也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多恩最真实的反应。
黑色圣堂的穿梭机很快升空,化作一道流星没入苍穹,朝着星系外围的曼德维尔点疾驰而去,那里有他的座舰在等候。
目送西吉斯蒙德离开,陈瑜也立刻行动起来。
面见一位基因原体,尤其是以严谨和务实著称的罗格·多恩,绝不能仅凭几句空泛的承诺和未经验证的理论。
他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能够直观展现技术潜力与可行性的阶段性成果。
他首先回到了峡谷实验室,调取了创世粒子实验的全部数据记录。
他需要整理出一份清晰的演示流程:从死亡世界原本严酷的环境参数,到创世粒子激发后地质结构与大气成分的快速重组,再到“生命播种矩阵”启动后生态系统的迅猛发展与后续的适应性演化。
他特别标注了那些在恶劣环境下顽强存活并展现出独特进化方向的生物样本数据,这证明了该技术并非创造温室花朵,而是能催生出具备真正生存能力的生态系统。
同时,他命令技术神甫们加速完成一个可移动的、小型的创世粒子演示装置的组装。
这个装置无需改造整个峡谷,但必须能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当着多恩的面,完成一次从无机物到简单生命形态的、加速的创造过程。
这将是说服力最强的视觉证据。
至于曲速引擎,陈瑜原本的计划更为稳妥。
他设想等待自己的座舰建造完成,将曲速引擎实际安装并完成初步测试后,再寻找合适时机向罗格·多恩展示这项跨时代的技术。
届时,一个能够实体演示的、可靠的成品,将比任何蓝图和理论都更具说服力。
西吉斯蒙德的突然到访,无疑打乱了他的步调。
但这并非完全出乎意料。
事实上,自从临光家族的骑士们比预期更早地响应召唤抵达死亡世界时,陈瑜就隐约感觉到,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幕后推动着事件的进程,让许多事情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他最初的预估。
西吉斯蒙德的出现,或许也是这股推动力的体现之一。
陈瑜无法确定这是否源于某位难以言说的存在的意志,还是仅仅是巧合。
但他很清楚,自己此刻的选择余地并不多。
拒绝这次机会,可能会错失这个直接面见原体的宝贵机会,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即便准备尚未完全就绪。
然而,没有实体舰船作为依托,如何向多恩证明曲速引擎的可行性成了一个难题。
理论数据和模拟分析固然重要,但对于如此颠覆性的技术,缺乏实物佐证总会显得说服力不足。
经过审慎权衡,陈瑜决定动用一项他原本打算更谨慎处理的、刚从星际迷航世界带回来的技术——“自动修复技术”。
他计划利用这项技术,结合铸造世界现有的资源,在死亡世界基地内,紧急建造一个小型的、功能完整的曲速引擎核心演示单元。
这个单元无需具备驱动整艘战舰的能力,但其核心原理、能量循环以及最关键的空间扭曲效应必须是真实且可观测的。
借助“自动修复技术”,他可以极大地缩短建造和调试周期,并确保这个精密装置在演示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这无疑是一次冒险,过早暴露另一项关键技术存在风险,但为了赢得原体的信任,他必须拿出足够有分量的证据。
他将整理好的创世粒子实验数据、铁卫项目简报以及初步的曲速引擎理论框架严格加密。
同时,他下达指令,调动基地所有可用资源,全力投入到那个小型曲速核心的建造中。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必须在西吉斯蒙德带着多恩的回复返回之前,完成这个足以改变帝国未来的演示品。
陈瑜掌握的自动修复技术,其核心在于分子级别的物质重组。
只要提供充足的基础物质和能量,以及精确的设计蓝图,这套系统就能像最精密的打印机一样,将原材料直接“编织”成预设的复杂结构,省去了传统制造中繁琐的加工、组装和调试环节。
在他的数据库中,不仅存有这项技术的完整资料,更关键的,是那份来自星际迷航世界的、理论上可达八级曲速的引擎完整图纸。
理论上,只要成功复现自动修复系统,并确保能量供给,他就能直接“打印”出一台完整的、甚至可能超越帝国现有科技水平的曲速引擎,乃至整艘星舰。
但眼下,他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去建造一艘完整的联邦星舰。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台能够稳定运行、足以向罗格·多恩证明曲速航行可行性的大比例缩小版引擎核心。
在死亡世界基地深处,一个被划为最高权限区的实验舱室内,陈瑜启动了初步建成的自动修复系统核心。
数个大型材料储备罐通过管道与系统相连,里面装满了经过初步提炼的金属、晶体和其他合成材料。
巨大的能量导管从基地主反应堆直接接入,发出低沉的嗡鸣。
陈瑜将八级曲速引擎图纸中关于核心反应段、空间扭曲线圈矩阵以及能量引导路径的关键部分提取出来,设定了输出比例和优先级。
他没有选择制造完整的推进器组和舰体接口,而是专注于复现那个最核心的、能够产生曲速场的关键部件。
“启动物质重组序列。”陈瑜下达指令。
自动修复系统发出柔和的运转声,储备罐中的原材料被吸入系统内部。
在不可见的微观层面,强大的能量场引导着分子进行着精确至极的拆解与重构。
实验舱中央,复杂的金属结构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来,精密的线圈、闪烁着异样光泽的晶体导管、错综复杂的能量回路……
它们并非被焊接或组装,而是如同自然生长般,从一个基点开始,迅速延展、成型,逐渐构成一个虽然缩小但结构完整的曲速引擎核心模型。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7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