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瓦肯文明(四更)
推荐阅读:网游之仙侠传奇 复活全人类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挟明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企业号脱离曲速,那颗熟悉的、笼罩在赭红色沙漠和稀薄大气下的行星——瓦肯,出现在主视图屏幕上。
陈瑜的传感器扫描着行星地表,记录着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数据。
在他眼中,这颗星球呈现出一种荒凉而壮美的“风情”,但其上发展出的文明,却给他一种奇特的“冷漠”感。
这种冷漠并非指瓦肯人缺乏互动或对外界的兴趣,而是一种源自内在的、高度自我克制的氛围。
他的数据库迅速调取并比对了一个相似的案例:战锤宇宙的艾达灵族,特别是方舟灵族。
他们也拥有极其丰富敏锐的情感,却选择用严苛的纪律和精神修行将其压抑、封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强烈的情感波动在亚空间中激起涟漪,引来毁灭性的关注。
那么,瓦肯人呢?他们压抑天生强烈情感的深层逻辑是什么?
是为了规避某种类似的宇宙风险?还是纯粹哲学层面的选择,认为逻辑优于情感?
这种文明性的、整体性的情绪管控机制,让陈瑜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好奇。
在前往席卡赫尔山的穿梭机上,陈瑜向同行的沙瑞克大使提出了这个问题:“沙瑞克大使,我观察到瓦肯社会普遍践行着严格的情感抑制。
这种文化模式的起源,是基于对某种外部威胁的规避,还是纯粹内生的哲学演进?”
沙瑞克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他用那典型的、缺乏起伏的语调回答:“这是瓦肯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与习俗,贤者先生。
逻辑为我们带来了和平与繁荣,情感被视为通往混乱与毁灭的道路。我们选择了更优的路径。”
这个回答谨慎而官方,并未触及核心的历史或哲学根源。
陈瑜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涉及到瓦肯文明的核心秘密或敏感历史,并非可以随意探讨的话题。
他那经过强化的逻辑思维迅速判断出,继续追问是不合时宜的,甚至可能影响当前合作的良好氛围。
他感到一丝遗憾,如同一个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却无法获得关键的一手资料。
但他同样理解文明间交流的边界。
对于一位探索贤者而言,好奇心固然重要,但维持必要的“社交礼仪”以确保更重要的知识获取渠道畅通,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于是,他放弃了深入探究瓦肯社会学和生态的打算,将话题转向了眼前更实际、也被允许的目标:“我明白了。感谢您的解答。
那么,关于即将进行的法尔托尔潘仪式,我希望能获准旁观。我对这种涉及意识转移与融合的技术非常感兴趣。”
沙瑞克看了陈瑜一眼,似乎是在评估这个请求,片刻后点了点头:“仪式本身是庄严而古老的。作为帮助斯波克归来的关键参与者之一,你可以旁观。但请保持安静,不要干扰仪式的进行。”
“当然,我会遵守规定。”陈瑜的合成音平稳地回应。
他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舷窗外那越来越近的、笼罩在神秘与古老气息中的席卡赫尔山脉。
暂时无法解开瓦肯人的心理之谜固然可惜,但即将见证的、可能涉及高维意识操作的灵魂引导仪式,其本身蕴含的知识价值,同样不容小觑。
——
席卡赫尔山的神庙深处,古老的法尔托尔潘仪式在肃穆的氛围中庄重进行。
瓦肯长老们低沉的吟诵声在石壁间回荡,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与精神力场。
陈瑜庞大的机械身躯静立在仪式圈外围,猩红的光学镜头精确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能量的细微流动、参与者的脑波变化、环境中的未知辐射波动,尤其是麦考伊与那具年轻斯波克躯体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无形的连接桥梁。
他观察到一种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在特定个体间传递、共鸣,这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
仪式本身像是一种精密的引导术,借助特定的精神集中、古老的音节共振以及瓦肯人天生的某种潜藏能力,将寄宿在麦考伊意识深处的斯波克Katra,安全地、完整地引导回其原本(新生)的生物容器之中。
整个过程没有惊天动地的光芒爆炸,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深层次的整合。
当最后一位长老停止吟诵,仪式圈中央的年轻斯波克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但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斯波克”本身的独特存在感,开始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陈瑜内部的数据存储阵列记录下了海量的信息,他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这次旁观收获的价值,远超预期。
回到企业号为他安排的临时分析室内,陈瑜开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解析。
瓦肯人独特的生理结构,尤其是他们那能够承载和传递Katra的特性,让他深感着迷。
经过反复建模和比对战锤宇宙的灵能理论体系,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瓦肯人,严格来说,确实拥有一定程度的、基于灵魂本质的灵能天赋。
这种天赋使得他们能够与其他智慧生命产生深度的精神共鸣或通感,共享记忆、情感与感知,甚至能够实现部分灵魂意识的转移与暂存。
然而,这种灵能的层级非常低。
在战锤宇宙的评判标准下,他们甚至不会被帝国官方登记为真正的灵能者,更可能被归类为“精神敏感者”或具有特殊心灵天赋的亚种。
他们无法像战锤宇宙的灵能者那样,直接撬动现实宇宙的物理法则,召唤火焰、扭曲空间或预知未来。
究其根本原因,陈瑜推测,问题或许出在宇宙环境本身。
这个宇宙并不存在一个如同战锤宇宙亚空间那样,由纯粹情感与意识能量构成的、波涛汹涌的“灵魂之海”。
方宇宙智慧生命的灵魂,在消亡后或许会自然消散,或许会以某种未知的、更温和的形式回归宇宙背景,而非汇入一个充满恶意实体和永恒风暴的维度。
因此,瓦肯人的灵能,更像是一种在“平静湖面”上泛起的、仅限于个体或小范围群体间的涟漪,缺乏引动“海啸”的潜在能量基础和危险的外部环境。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的灵魂相关技术能够相对安全地存在和发展,而不必像战锤宇宙那样,时刻面临着被亚空间邪神注视或恶魔附身的灭顶之灾。
“一个低魔,甚至可称为‘安全’的灵能表现形式……”陈瑜在他的数据日志中记录下这一发现,这为他理解这个宇宙的生命形式和能量规则,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拼图。
瓦肯文明,在其冷漠逻辑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一种对内在灵魂能量独特而精妙的运用方式,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49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