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306章 曲速引擎(九更)

第306章 曲速引擎(九更)


“可以。”陈瑜的合成音响起,做出了决定,“我接受你的邀请,柯克将军。我也希望亲眼见证,这个维度的人类文明,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他转向曼恩小队和瓦莱丽等人,简短下令:“准备转移。”

    很快,在柯克的安排下,一行人通过企业号的传送系统,伴随着熟悉的分解与重组的光芒,消失在了创世试验场的岩洞中。

    下一刻,他们出现在了企业号宽敞明亮的传送室内。

    即便是经历过死亡世界荒芜、铸造世界宏大和巢都世界压抑的曼恩小队成员,在看清周围环境时,也不由得被深深震撼。

    光滑如镜的金属墙壁,柔和而不失明亮的照明,空气中弥漫着经过精密过滤的洁净气息,一切都充满了高效、精密与秩序感,与他们熟悉的任何环境都截然不同。

    而当他们跟随着柯克和陈瑜,步入企业号那标志性的舰桥时,即便是最为沉稳的曼恩,眼中也难掩惊叹。

    巨大的主视图屏幕外,是深邃的星空和缓慢旋转的星云;操作台上,各种他们无法理解的仪器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舰桥成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充满了专业与探索的氛围。

    陈瑜那庞大的机械身躯站在舰桥中,显得有些不协调,但他猩红的光学镜头却以极高的效率扫视着一切——从导航控制台到科学站,从战术读数的显示方式到舰体结构的细微之处。

    他的数据处理核心正在贪婪地记录、分析着每一个细节。曲速引擎、传送系统、护盾科技、传感器网络……这艘星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行走的科技宝库。

    “欢迎登上联邦星舰企业号。”柯克站在舰长椅旁,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陈瑜的机械头颅微微转动,面向主视图屏幕上那无垠的星空,合成音平稳地回应:“一个……令人印象奇的造物。它承载的探索精神,确实值得赞赏。”

    他的话语听起来是赞美,但在那平静的合成音之下,是如同海啸般汹涌的求知欲与计算。

    这个联邦,这艘企业号,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技术体系,他势在必得。

    而前往地球,将是获取这一切的关键第一步。

——

    面对这艘在另一个维度的人类文明中被誉为传奇的探索星舰,陈瑜那通常被绝对理性主导的思维核心,罕见地被一种炽热的求知欲所充盈。

    他庞大的暗红色机械身躯转向柯克,猩红的光学镜头光芒稳定,但合成音中却透露出不容错辨的、近乎“热切”的意味:“柯克将军,对于这艘……‘企业号’,我抱有极高的研究兴趣。它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探索精神。

    我希望能对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其核心推进系统,进行一次深入的参观与了解。”

    他的请求直接而明确。

    尽管在他来自的战锤宇宙,企业号这般尺寸的舰船在帝国庞大的舰队序列中,或许只能归类于轻型舰艇甚至大型舰载艇的范畴。

    但其背后所代表的、完全独立于亚空间之外的成熟超光速科技体系,以及其诞生于相对和平繁荣时代的、近乎“黄金般”纯粹的探索理念,对陈瑜而言,其价值远超任何一艘帝国的战列舰。

    他最为关注的,毫无疑问是曲速引擎。

    现实宇宙的安全超光速航行技术!

    这个认知在他的逻辑线程中反复激荡,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优先级重排。

    在人类帝国,并非没有不依赖亚空间的超光速手段,例如等离子推进器或某些古老的引力操控技术,能够实现数倍乃至数十倍光速的航行。

    然而,在动辄横跨数万光年的广袤帝国疆域面前,这种速度无异于蜗行龟步。

    一段从神圣泰拉到极限星域马库拉格的漫长航程,若依靠常规超光速,耗费数百年时间、船上成员更迭数代方能抵达,在帝国是屡见不鲜的、令人绝望的现实。

    亚空间航行固然诡异莫测、危险重重,但它是维系帝国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唯一生命线。

    而曲速引擎呢?

    根据他刚刚从舰桥数据库浅层接口获取的有限信息,以及柯克等人透露的只言片语,结合他穿越前的记忆推断,联邦的曲速技术甚至能够稳定达到光速的成千上万倍!

    这个速度,虽然仍无法与亚空间航行在某些特定“顺流”状态下的变态速度相比,但它安全、可靠、可预测!

    这对于需要在广袤银河中维持通讯、调动兵力、实施管理的帝国而言,其战略价值大到难以估量。

    即便只是作为亚空间航行不稳定时的补充或短途机动手段,也足以改变许多区域的战略态势。

    更何况,对于陈瑜个人未来的维度探索宏图而言,曲速引擎的意义更是无可替代。

    亚空间引擎极度依赖战锤宇宙那独特且污浊的亚空间存在,在其他不存在亚空间的维度很可能完全失效。

    而曲速引擎,只要目标宇宙的基础物理常数——比如光速、时空结构——与基准现实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理论上就能通用!

    这是一种具备极高跨维度应用潜力的关键技术,是打通他未来探索之路的又一把万能钥匙。

    这价值,简直无法用数字衡量。

    因此,当柯克在略微迟疑后,考虑到之前陈瑜允许他们旁观了维度传送,出于外交礼仪和对等原则,最终点头同意,并示意萨维克和总工程师蒙哥马利·斯科特陪同参观时,陈瑜那经过大量机械改造的面容上虽无表情,但光学镜头的焦距瞬间调整到了最锐利的分析模式。

    他庞大的身躯在斯科特工程师略带紧张和审视的目光引导下,开始在企业号洁净明亮的走廊中移动,每一步都伴随着低沉而规律的液压与履带声。

    他的每一个传感器都处于全开状态,贪婪地记录着舰体结构材料、能量管线分布、环境控制系统乃至舱壁上门锁的设计细节。

    而他的核心处理线程,早已锁定了一个最终目标——曲速引擎舱。

    他对这项技术,势在必得。

    无论是以合作交换的方式,还是通过其他“技术借鉴”的途径,他都必须将这项能够打破维度壁垒、实现现实宇宙超光速航行的瑰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探索贤者的征途,必将因这项技术而迈向新的星辰。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2920/6752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