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洪荒佛门二教主 > 140.西游终成

140.西游终成


三十三天外天须弥天,问道宫内无量光明、无量慈悲,股股信仰愿力化为朵朵含放金光的莲花在虚空坠落,曼妙无端,美不胜收。

接引佛祖跏趺而坐,座下九品金莲灿然生辉,手中拿着五花拂尘,枯黄左手一招,一道七彩长虹从须弥山返回,一尊佛陀朝接引一礼,化为一宝幢落入佛祖手中,细细一看,却是佛门至宝接引神幢。

那接引佛又号宝幢光王佛,乃是当年接引圣人用来接引阎浮众生去西天极乐的十二层大光明接引神幢所化。宝幢光王佛奉接引圣人之命,帮唐三藏一行人生了一难,如今任务已完,回须弥天向接引圣人复命。

接引佛祖呵呵一笑,慈目之中饱含无量智慧,座下金莲散发的辉光在其面前都黯然失色,“师弟大喜,如今唐三藏一行人九九八十一难已圆满,西游取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喜可贺呀!”

闻听此言,准提眉心大放十万光华,座下青莲唱起亿万梵音,虚无之中法螺大奏,天女撒花,西方世界一片光明浩大。

“善哉,善哉,唐三藏取经后,佛法东传南瞻部洲,佛门气运大涨,你我亿万年的宏愿就要完成了。”

饶是接引准提为万劫不坏的混元无极圣人,万事不萦于怀,如今也欣喜不己。却是当年,二人应三清成道,立下佛门,但先天不足,只能向天许下大宏愿,借以成道,多年来,二人为了西方大兴,也不知道谋划多少,如今终于功成,便是圣人一颗坚如磐石的道心,也不由震荡起来。

见接引佛祖消失,唐三藏便就继续招呼着几个徒弟沿着山路而行。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白鹤牺松立枝头。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

真是好一处灵山圣境!

“这里已经不是凡间界了,刚才的凌云渡,就是西天灵山的入口了。”孙悟空看着这佛音渺渺,空灵淡寂的的无尽山峦,对着唐三藏他们道。

山峰实在太多,一路上,师徒几人遇到了无数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这些佛果初成的西方行者,罗汉,就在这不起劫难的三界圣境,安逸的生活着。

罗汉堂,天王殿,诸多的殿堂让人耳目应接不暇。只是,众人现在可是无心观看灵山景观。那屹立最高,摩顶霄汉的大雷音古刹,方是现在众人眼中,唯一的东西。

整整向上走了三日,跨过了无数佛山圣地,雷音古刹,终于到了眼前。

岁月悠悠,白驹过隙,十四载过去,唐三藏师徒四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走完十万八千里,来到灵山雷音古刹。

师徒四人逍逍遥遥,走上灵山之巅,又见青松林下列优婆,翠柏丛中排善士。唐三藏就便施礼,慌得那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合掌道:“圣僧且休行礼,待见了佛祖,却来相叙。”

唐三藏喜不自禁,随着行者,直至雷音寺山门之外。

那厢有四大金刚迎住道:“圣僧来耶?”

三藏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

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

那金刚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唐僧到了;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如来至尊燃灯佛祖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

燃灯佛祖闻言大喜,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

那里边,一层一节,钦依佛旨,叫:“圣僧进来。”

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

正是——

当年奋志奉钦差,领牒辞王出玉阶。

清晓登山迎雾露,黄昏枕石卧云霾。

挑禅远步三千水,飞锡长行万里崖。

念念在心求正果,今朝始得见如来。

四众进入大雄宝殿,只见燃灯佛祖高坐九品莲台之上,左右有那八菩萨,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五百罗汉,三千揭谛,个显神光,气势恢宏,阵阵佛光凝成光云,无量梵唱响彻诸天,气势恢宏,令人睁不开眼。

三藏对燃灯佛祖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

燃灯佛祖看了,还递与三藏。三藏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一十九年时光啊,在马背上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的四十八年西游时光,已经不能用什么言语来描述了。

燃灯佛祖道:“玄奘,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我今有经三藏,共计九九八十一部,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

说罢,燃灯佛祖对着身边站立着的马善尊者言道:“马善,取出三藏真经八十一部,让其带回,以好普济世人。”

“谨领佛祖法旨。”马善恭敬的应声道。

紧接着马善淡笑着走到了唐三藏众人身边,缓缓道:“众位,请随我来。”

“尊者费心了。”唐三藏几人齐齐的躬身施了一礼,满是诚恳的说道。

“这里有三藏真经八十一部,众位,拿回去吧。”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马善尊者微笑着指向藏经大殿的一处角落,那里层层叠叠放着诸多的经书。

取得了真正经书之后,众人在吃过诸佛陀菩萨隆重的送别斋宴之后,驾着佛云,驶向了那久违的东方。脚下佛云,一瞬千里。还未有几时辰,一条大河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嘿嘿,还是腾云快啊,这还没多少时候,就到老沙地流沙河了。”猪八戒搓了搓肚皮,咧开大嘴笑道。

“是啊,再过不久我们就要到大唐了,分别了一十九年,贫僧终于功成回来了!”唐三藏感慨道。

铁叉山上飞瀑流泉,古木参天,古藤掩映,仙药馨香,奇葩绽放,瑞霭千重。

八宝洞里,卢圣端坐碧海云床,上面清波荡漾,宛若海潮,云卷云舒,尽显无量神韵。

“佛门中九九归真。唐僧九九之数未完,还该有一难。”

卢圣神眸观照三界十方大地,唐僧一众驾云空中,早落在眼里,天尊心中了然,手中九华杖毫光大放,敲响金钟,无量道音瞬息之间传遍铁刹山各处须臾,紫芝童子来报:“启禀老爷,羽冀仙师兄静候门外!”

卢圣点点头,吩咐道:“宣他进来”

片刻,羽冀仙恭敬而入,来至卢圣道台前,拜倒:“弟子拜见老师,愿老师早证混元,圣寿无疆!”

卢圣淡然道:“平身吧!”

“不知师尊有何差遣?”

卢圣分付道:“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还生一难者。”

“遵旨!“””

羽冀仙即驾狂风,滚离了铁刹山之外,大作神威。那阵好风,真个是:

佛前勇士,不比巽二风神;仙窍怒号,远赛吹嘘少女。这一阵,鱼龙皆失穴,江海逆波涛。玄猿捧果难来献,黄鹤回云找旧巢。丹凤清音鸣不美,锦鸡喔运叫声嘈。青松枝折,优钵花飘。翠竹竿竿倒,金莲朵朵摇。钟声远送三千里,经韵轻飞万壑高。崖下奇花残美色,路傍瑶草偃鲜苗。彩鸾难舞翅,白鹿躲山崖。荡荡异香漫宇宙,清清风气彻云霄。

那唐僧一众四人正行空中间,忽闻香风滚滚,只道是佛祖之祯祥,未曾堤防。又闻得响一声,半空中垂下一只翅膀,轻轻一扇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

孙悟空驾起筋斗云,来打羽冀仙。那羽冀仙见孙悟空赶得将近,恐他棒头上没眼,一时间不分好歹,打伤身体,双翅一扇,自回铁刹山回报师尊不题。孙悟空见唐僧有难,也不追赶,回来救师尊。

咦,还喜得唐僧脱了胎,成了道;若似前番,已经沉底。又幸白马是龙,八戒、沙僧会水,把唐僧扶驾出水,登彼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

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闪并作,走石飞沙。但见那:

一阵风,干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熌,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风气呼号,雷声激烈。熌掣红销,雾迷星月。风鼓的沙尘扑面,雷惊的虎豹藏形。熌晃的飞禽叫噪,雾漫的树木无踪。那风搅得个通天河波浪翻腾,那雷振得个通天河鱼龙丧胆。那熌照得个通天河彻底光明,那雾盖得个通天河岸崖昏惨。好风,颓山烈石松篁倒。好雷,惊蛰伤人威势豪。好熌,流天照野金蛇走。好雾,混混漫空蔽九霄。

諕得那三藏按住了经包,沙僧压住了经担,八戒牵住了白马;行者却双手轮起铁棒,左右护持。原来那风、雾、雷、熌,乃是些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劳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却才止息。

唐僧一身水衣,战兢兢的道:“悟空,这是怎的起?”

孙悟空气呼呼的道:“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干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一则这经是水湿透了;二则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天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

三藏、八戒、沙僧方才省悟,各谢不尽。随即一众驾云而起,往大唐国而去。转瞬间,师徒几人已经到了大唐国都长安的城门之上,降下云头,唐三藏看着那宏伟的城墙,激动的对着孙悟空几人道:“徒儿们,你们看,这就是大唐国都长安了!”

“师傅,这大唐果然不愧为东土天朝啊,光看这都市比咱们以前经过的那些国家大了不止数十倍啊!”看了看那宏伟的建筑,猪八戒笑道。

孙悟空笑了笑,对着唐三藏道:“师傅,进城吧!”

就在唐三藏几人正要进城的时候,一骑白马快速的从城门里冲了出来,后面还跟着无数的仪仗队。

白马在距离唐三藏他们还有十数丈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从马上翻身下来一人,对着唐三藏喊了一声:“御弟,你终于回来了!”来人喊完,就冲着唐三藏跑了过来。

唐三藏闻言,定睛一看,发现来人居然是那大唐皇帝李世民。唐三藏当年离开长安之时,李世民已近四十好几了,如今更是年过古稀,但唐三藏还是认出了他。

“陛下!”唐三藏想不到李世民居然会出城来迎接自己,激动的喊了一声,就跑了过去。

“贫僧参见皇帝陛下!”跑到李世民跟前,唐三藏噗通的一声,跪倒在地参拜道。

“呵呵,御弟快快请起!”李世民笑呵呵的扶起唐三藏道。

“贫僧何德何能,居然有劳陛下出城相迎!”

“御弟不远万里,求取真经普度众生,朕这点算得了什么!”

“悟空,你们快来参见陛下!”唐三藏回头叫道。

“参见陛下!”孙悟空几人闻言,来到跟前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道。

“陛下,他们乃是我的几个徒儿,贫僧一路上全赖他们保护,才能安全到达灵山取得真经啊!”唐三藏向李世民介绍到,“这是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悟能,三徒弟沙悟净,还有个四徒弟却是那匹白龙马。”

“哦,御弟的这几位徒弟相貌不凡,一看就是大有才能之人啊!”李世民笑道,“御弟当年离开之时说是三四年就可返回,谁知这一去就是一十九年,朕甚是挂念啊!”

“贫僧也是未曾为料到啊,还望陛下赎罪!”

“呵呵,你我兄弟不说这些,来,和朕一同进城吧!”说完,李世民就拉着唐三藏的手,一同登上了龙辇。

“起驾回宫!”伴随着一声长喊,龙辇缓缓的想着城内的皇宫驶去。孙悟空他们见状,也是有说有笑的跟了上去。

次日唐王当即命人洒扫雁塔寺,将那真经镌刻拓下副本,原本珍藏佛寺之中,镇压气运,又令人起高台,欲令玄奘讲经说法。

当唐三藏在台上妙语生花,慈祥讲经到一半之时,天地震动,龙吟象吼,天花妙坠,异香袭袭,五道浑圆的金色光柱从天而降,其中四道笼罩住唐三藏和孙悟空等人,另一道却笼罩住了拴在一旁的白龙马!天降无量祥瑞、无量功德,加注在唐僧师徒五人身上。

几乎同时,诸人耳中传入了一道和煦的声音:

“诸位佛友,今尔等功德圆满,身登佛门果位。就请待到玄奘法师讲经完毕之后,前来西天灵山,到时。灵山诸佛友会为你等准备盛大的功果斋宴,并敕封佛号佛位。”

三日三夜后,口绽莲花的唐玄奘终于将三十五部三藏真经宣讲完毕,完毕之时,天上降下无尽璎珞花瓣,之后,在一片佛音渺渺中,金黄色的佛云升起,大唐圣僧唐玄奘,以及其三位取经的徒儿,甚至于圣僧所骑地马儿,也一同上了佛云,向着西方飘去。

只剩下化生寺周围几近十万的佛门僧人,百万的凡人百姓,尽皆跪倒,默念起了阿弥陀佛。

大唐太宗贞观三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午时三刻,大唐圣僧在万人瞩目之下,化身成佛,身登极乐。


  (https://www.635book.com/dzs/73006/4954391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