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518章 底牌

第518章 底牌


索姆河战役的爆发只代表着一件事,那就是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战争已经来到最后倒计时。

    从协约国在索姆河战役中的伤亡就能看出,法国人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决心付出任何代价,在短时间内收复所有被德国占领的国土。

    别看索姆河战役前一周已经有巨大的伤亡,可不管是法国还是协约国的其他国家,都没有丝毫的退缩。

    甚至就连西班牙,在索姆河战役中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的。除了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被疯狂的运送到法国前线之外,西班牙军队在索姆河战役前一周的伤亡也高达数万人。

    在协约国面临大量伤亡的同时,同盟国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提到英国军队了。英国派出了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帮助德国防守西线战场,本来英国人以为这只是简单的防守任务,没想到偏偏碰到了协约国发动的索姆河战役。

    70万英国军队经过一周的消耗,可继续作战的兵力已经不足60万,大有一副一个半月完全打光军队的姿态。

    西线战场的惨烈让英国政府震惊不已,但作为同盟国的一员,他们也不可能对西线战场的危机无动于衷。

    本着索姆河战役大于一切的想法,英国政府在国内进行了总动员,并且计划在一周内向西线战场派遣30万的兵力,在一个月内向西线战场派遣80万的兵力。

    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此时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继续和协约国耗下去。

    反正同盟国在西线处于防守方,天然的占据了地形的优势,伤亡自然是要比协约国少很多的。

    如此消耗下去,虽然同盟国的损失也很惨烈,但更惨的只会是协约国。

    英国和德国不断向西线战场增兵的行为,自然是瞒不过协约国各国的。

    此时可不是衡量伤亡的时候,退缩是完全赢不了战争的,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全力以赴,才有希望获得最终的胜利。

    法国政府也是这么想的。更何况索姆河战役本身就是为了收复法国的领土,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已经派遣大量军队支援法国的情况下,法国政府自然也无话可说。

    法国政府再次加大了动员力度,预计在一个月内能向前线支援50万军队,在三个月内向前线支援100万军队。

    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各自承诺,会在一个月内向前线支援30万军队,在三个月内向前线支援50万军队。

    各国不断的动员和增兵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大关注索姆河战役的国家,也都在猜测这场战役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虽然索姆河战役已经沦为了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焦点,但在东欧方向,俄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苦命的国家,此时可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关注索姆河战役的发展。

    俄国军队在前线的表现是相当糟糕的,但这并不是俄国政府唯一的坏消息。还有一个更大的坏消息,是民众对军队长时间作战不力的不满外加对政府的愤怒。

    战争发展到现在,俄国国内的物价已经膨胀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各类粮食的价格普遍翻了好几倍,一个普通的俄国工人辛苦工作一天,挣得的收入甚至都无法购买全家的食物。

    想要让全家人不饿,一户家庭至少要有两个劳动力,而且也只是勉强做到不饿而已。

    除了粮食之外,各种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工业产品,医疗物资等等,价格也都普遍增长了数倍到十多倍不等。

    大部分的俄国工人已经很久没有买过衣服了,因为买一身衣服的价格,就有可能花费他们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工资。

    而原因也很简单,俄国国内的轻工业本来就很糟糕。再加上战争对俄国经济的摧残,导致俄国的轻工业体系几乎完全崩溃。

    如果不是俄国政府加大了对重工业以及军工业的投资,恐怕重工业和军工业也会跟着轻工业一起崩溃。

    如今的俄国就如同迟暮的老马一般,谁也不知道这一匹曾经驰骋在草原的骏马,什么时候会轰然倒下。

    其实各类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俄国来说并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俄国人赖以生存的煤炭和木柴,价格也因为战争而不断增长。

    众所周知,俄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冬天都是极度寒冷的。虽然俄国人的抗寒能力更强,但也是需要煤炭和木柴来取暖和做饭的。

    如今还没有到冬天,煤炭和木材的价格贵也就贵一点,对俄国人来说影响不大。

    一旦等到冬天到来,俄国各地的煤炭和木材需求会无限增长,到时候煤炭和木材价格极高的缺点就完全显露了出来。

    一旦人们没有足够的煤炭和木材用来取暖和做饭,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俄国人活下去的希望。

    这对俄国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俄国政府无法处理这次危机,很有可能会导致比数年前更加严重的全国动乱发生。

    而在战争中的俄国一旦爆发动乱,俄国内部可是没有任何能力去平定叛乱的。除非放弃前线的战争,但战争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放弃的?

    卡洛之所以同意法国发动索姆河战役,实际上也是看出了俄国的危机。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俄国已经危在旦夕。

    正如同迟暮的老人一般,很有可能会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悄然之间一命呜呼。

    如果协约国能在俄国发生革命之前,就在西线战场取得一些成绩的话,那么俄国就算发生革命,对整个战争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要是俄国发生革命之前西线战场都没有太大的动静,那俄国的退出对战争或许就有极大的影响了。

    1914年8月26日,在索姆河战役打响的第8天,负责主攻的西班牙军队终于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

    此次胜利并非只是西班牙军队的功劳,前面法国和意大利军队的铺垫也非常重要。

    在突破德军的第一道防线之后,西班牙军队立刻攻占了整道防线,并且持续向第二道防线发动猛攻。

    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三方军队不间断的猛攻之下,终于又耗费了数天时间,这才攻下了由部分德国军队和更多的英国军队驻守的第二道防线。

    此时距离索姆河战役爆发已经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虽然协约国攻破了德军防守的两道防线,但也只是将前线推进了大约3公里左右。

    英国和德国也对第三道防线进行了加固,并且派遣了更多的军队进行防守。

    眼看着如此强攻始终未有太大的进展,西班牙终于决定出动坦克,给索姆河的协约国军队加加筹码。

    当然,坦克的出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和运输部队不同,运输坦克可没有那么简单。

    从西班牙向法国运输坦克,其实也就只有三种方式而已。

    第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海运,先将坦克运输到港口,然后通过大型运输船运送到法国的港口,再奔赴战场。

    这么一来二去之下,至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坦克才能到达西线战场。

    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开动坦克前往战场。但考虑到坦克的行驶速度并不快,再加上坦克长期行驶的趴窝率较高,这么做所需的时间比海运更长。

    第三种方式则是通过火车进行运输。虽然火车运输比较节省时间,但因为坦克的体积太大,需要对现有的火车车厢进行改装,这样才能让坦克登上火车。

    而且如果是大批量运输坦克,火车还需要跑好几趟,同样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虽然海运可能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考虑到索姆河通往英吉利海峡,西班牙大肆运输坦克的行为有可能引起英国的关注。

    为了保险起见,最终西班牙还是选择了用火车运输坦克,无非也就是耗费更长的时间而已。

    在决定将坦克投入到战场之后,西班牙也没有对自己的盟友进行隐瞒。

    8月30日,西班牙政府正式通知法国和意大利政府,表示西班牙即将会动用秘密武器,希望法国和意大利军队能够坚持十天的时间。

    虽然并不清楚西班牙到底在卖什么关子,但有秘密武器肯定要比没有秘密武器更好。

    反正不管怎样进攻都是要继续发动的,法国政府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也好奇西班牙所谓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至于意大利,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意见了。意大利政府巴不得法国和西班牙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不要将太多的进攻任务交给意大利军队。

    一方面是因为意大利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大利政府对于军队汇报的伤亡数据也是相当心疼的。

    意大利是世界八大列强中人口最少的。截至1914年年初,意大利政府统计的人口数据也只有3700万人。

    而战争爆发到现在,意大利政府已经动员了超过200万的军队,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意大利政府对战争到底有多么认真。

    西线战场如此巨大的伤亡,让意大利政府那叫一个心疼。意大利政府巴不得西班牙能够拿出所谓的秘密武器,早一点结束这场战争,好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瓜分更多的果实。

    为了更高程度的进行保密,西班牙即将出动秘密武器的消息,也只是透露给法国和意大利两个共同在索姆河作战的盟友。

    至于俄国和其他协约国国家,西班牙并没有透露,也是为了防止俄国方面泄露消息给德国。

    面对德国和英国共同建造的坚固的第三道防线,承担主攻任务的法国和意大利军队,也只能使用原本的笨办法,那就是不间断的用炮火轰炸,尽可能完全摧毁英德防线的所有防御工事。

    之前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就是这么做的,事实证明还是很有效果的。

    虽然第三道防线远比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更加坚固,但再坚固的防线也是无法承受大范围且非常频繁的炮火轰炸的。

    在进行了数天的轰炸之后,法国军队终于发动了进攻,意大利军队则承担侧翼掩护的任务。

    承担主攻任务的是法国第六集团军,其进攻任务是在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约20公里的防线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意大利第三集团军承担左翼掩护的任务,在必要时候则增兵支援法国第六集团军。

    西班牙军队则实施辅助突击的任务,由西班牙整编后的第二集团军,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娜方向实施。

    对第三道防线的冲击是极大规模的,交战的惨烈程度也堪称索姆河战役之最。

    协约国这边出动的兵力高达三个集团军上百万,而同盟国那边防守的兵力也有两个集团军近70万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负责主要突击的法国军队战绩寥寥,反倒是辅助突击的西班牙军队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西班牙军队占领了巴尔勒和比阿什两个相当重要的德军防御阵地,让德军被迫继续增兵前线。

    而在法国军队负责进攻的方向,因为法军内部对各地区的突击规定较为繁琐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部队的主动性,导致法国军队整体推进过于缓慢。

    虽然也有一定的进展,但德军完全有时间向前线增兵,再加上英国军队的帮助,严重限制了法国军队的前进。

    在此之后的一周多时间里,除了西班牙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数公里之外,协约国这边并未达成任何的作战预期。

    接连的作战不利让法国军队内部对总参谋长霞飞的能力有了些许质疑。也就是西班牙军队取得的一定战果粉饰了协约国的最终战果,要不然,霞飞可能就会和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一样,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职位。

    此时的法国总参谋长霞飞,心情是相当慌乱的。

    索姆河战役是由他提出的,如今索姆河战役未取得太大的进展,他自然也要背负最大的责任。

    如今能够寄予希望的,或许就只剩下西班牙所谓的底牌了。但所谓的底牌到底能对前线战场起到多大的帮助,作为法国总参谋长的霞飞是一点也不知道。

    没有办法,只能进行祈祷。

    因为法国方面的配合,西班牙运输坦克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原本预计15天的时间向前线运输超300辆坦克,最终只用了1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运输任务。

    或许是因为好奇的原因,法国总参谋长霞飞还亲自前往了前线,看到了西班牙所谓的底牌。

    当霞飞看到一辆辆拥有深邃黝黑炮口的坦克的时候,他震惊了。

    他完全没想到西班牙能有这样的底牌武器,更没想到眼前如此庞大的家伙,居然跑起来还能有如此惊人的速度。

    “太惊人了,这简直是上帝的艺术品!”霞飞看着眼前一辆辆坦克,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看到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丹尼尔先生,这样的大家伙什么时候才能上战场?我已经迫不及待看到这个大家伙的表现了,我相信这绝对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它将改变战争的格局!”霞飞一脸兴奋的说道。

    在亲眼看到眼前这一辆辆的大家伙之后,霞飞不仅相信索姆河战役会取得更大的进展,甚至还相信协约国能够凭借这些大家伙,很快就打赢战争。

    至于拥有这些大家伙的西班牙到底多么强大,已经不是霞飞能够考虑的了。毕竟要是索姆河战役还没有进展的话,霞飞可就要和法国总参谋长的职位告别了。

    失去职位的霞飞还有必要为法国的未来考虑吗?

    “等这些坦克完成最后的检修和燃油补给之后,明天就能够投入战场。”临时整编的坦克部队指挥官丹尼尔微笑着回答道。

    这不仅是西班牙坦克的第一次亮相,也是西班牙坦克部队的一次大好时机。

    只要能在这次亮相中取得极好的战果,丹尼尔不仅能成为实质的坦克师师长,他的军衔也能从校级军官晋升为将级军官。

    这也就是战争时期了,军衔晋升是极快的。和平时期能够升一级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在战争时期,连升数级都是非常常见的。

    只要有战功,别说是军衔了,就连爵位和土地,也都是囊中之物。

    听到丹尼尔的回答,霞飞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一脸火热的看向坦克,心里早就有向西班牙采购坦克的想法了。

    但目前的霞飞还是有一些顾虑的。要是这些大家伙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那霞飞的采购可就成了笑话。

    反正这些大家伙明天就要上战场,倒不如看看这些大家伙明天在战场上的表现。要是他们真能成为战场上的大杀器,那明天再和西班牙方面讨论采购坦克的事情也不迟。

    要是这些大家伙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那自然也就不用采购了。

    对于霞飞来说,他只希望前一种情况发生。坦克的强大会衬托西班牙的强大,但只有强大的坦克才能改变索姆河战役的现状,才能挽救霞飞的军事生涯。

      五千字第一更,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072/6730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