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奥斯曼帝国求和
推荐阅读: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我家药店通古今后,我咸鱼翻身了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都是圈内少爷?家父天师坐哪桌? 奥特:我,怪兽仙人,献祭就无敌 惊!网恋对象竟是星际最强指挥官 遮天之金丹大道 我在东京导演神话复苏 被全府读心后,我喝奶躺赢成团宠 大秦:开局至尊骨为祖龙续命
虽然东线战场的战败对协约国来说问题不大,但不管怎么说,协约国肯定还是要报复回去的。俄国因为这场战败损失惨重,承担回击任务的,自然也就变成了法国和西班牙。
目前的西线战场被德国军队守得固若金汤,纵使法国军队联合西班牙和意大利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德国军队的防守。
西守东攻对德国来说,确实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东线战场更加广阔,再加上位于东欧大平原的原因,德国军队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战略突击,迂回包抄到俄国军队的后方,像包围俄国第十集团军那样解决俄国的其他军队。
但西线战场就不一样了。
西线战场相较于东线战场来说更加狭窄,法国人在西线战场设立了一处又一处的军事堡垒,将整个西线战场经营的可谓是固若金汤。
德国军队一贯善用的迂回包抄战略在西线战场根本无法使用,这也导致想要在西线战场取得成果,就只能一点一点的硬啃法国的防御阵地。
战略转移之后,德国军队就没有这些烦恼了。东线战场的俄国军队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指挥体系,相较于法国军队来说都落后了太多。
德国军队在东线战场宛如大学生打小学生一般,俄国军队根本不能对德国军队造成太大的威胁,只能成为德国军官一笔又一笔的战功。
原本法国凭借西线战场较为狭窄的优势,修建军事堡垒和防御工事来阻挡德国军队的进攻。如今享受这些优势的变成了德国军队,法国军队也尝到了曾经德国军队尝试过的苦果。
特别是在前线逐渐靠近原来的德法边境的情况下,德国军队的抵抗意志变得十分强烈。
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西线战场的前线,难度比曾经德国军队进攻法国还要大。
在德国军队战略东移,对俄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同时,法国联合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尝试过对于西线战场的德国军队发动反攻。
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前线不仅没有推进多少,反而还让三国的联合军队承受了不少的伤亡。
其中法国军队的伤亡最多,意大利军队的伤亡次之,西班牙军队的伤亡最少。
这倒不是因为西班牙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原因,而是因为法国军队的人数最多,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最差。
至于西班牙军队,因为人数相较法国军队来说更少的原因,伤亡自然要比法国军队的伤亡更少。
迟迟无法在西线战场打破僵局,这让法国政府有些难受。卡洛也不愿意继续在西线战场和德国军队死磕,毕竟德国在有着英国帮助的情况下,还是能坚持很长时间的。
目前协约国要做的并不是在西线战场打破僵局,而是彻底结束巴尔干战场的战争,将巴尔干战场的兵力全部转移到东线战场,并且在两线战斗中逐步消耗德国。
目前的巴尔干战场,同盟国方面就只剩下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被困在匈牙利边境无法南下,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也基本被占领,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的部分土地还在奥斯曼帝国的掌控之下。
相较于西线战场,巴尔干战场的奥斯曼帝国明显才是更好捏的软柿子。
经过协约国内部的讨论,最终决定优先集中兵力进攻奥斯曼帝国,先让同盟国的盟友数量少一个再说。
1914年5月16日,在协约国的策划之下,以西班牙和意大利为首的协约国联军,对奥匈帝国展开了四面八方的总围攻。
数十万来自西班牙各殖民地的军队在阿曼殖民地集结,随后向英国掌控的科威特和更北边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发动进攻。
虽然奥斯曼帝国辉煌不再,但其仍然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庞大帝国。
特别是在中东半岛,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土地还是非常多的。卡洛命令西班牙军队从科威特方向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一方面是想让奥斯曼帝国面临多线作战的尴尬窘境,另一方面则想趁机控制英国的科威特,从而占领大半个波斯湾沿岸。
波斯湾沿岸的价值自然不用多说,光凭借石油,就足以为西班牙带来大量的收入。
虽然西班牙目前已经占领了阿曼和阿联酋,但这种价值丰厚的土地,西班牙可是不嫌多的。
在卡洛的计划中,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都在西班牙的吞并范围之内,还包括沙特在波斯湾沿岸的大部分土地。
只要能够吞并了这些土地,未来的西班牙不仅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还能凭借石油产业以及石油产品的出口,赚取大量的收入。
可以确定的是,石油这种产品在一百多年内,都具备极高的价值。
西班牙开发这些殖民地是完全不会亏的,而且还能凭借石油产业带来的收入发展海军和空军,提前为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说起中东半岛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这里曾经诞生过古巴比伦文明,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这里不仅是奥斯曼帝国相当重要的产粮区,同样也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相较于中东其他地区的大片荒漠和沙漠,这里的自然条件明显好了太多,自然也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西班牙为这场进攻准备了许久的时间,虽然动用的大部分军队都是殖民地军队,但也为这些军队装备了足够的重火力武器。
英国虽然将科威特纳入了自己的殖民范围,但更多的是和当地的土著势力展开合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
这也导致英国在科威特的驻军相当有限,满打满算也只有数千人而已。在这数千人的英国驻军面对到西班牙高达数十万的大军进攻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西班牙也轻松获得了科威特以及更北部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
当卡洛得知西班牙军队已经成功占领了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之后,立刻下令让西班牙军队对整个平原地区进行镇压,并且从西班牙派出了接管这些土地的官员。
波斯湾沿岸还是很值得开发的。更重要的是,除了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之外,剩下的包括阿曼和阿联酋在内的其他地区,实际上都是没有太多的人口的。
通过迁移一部分当地的土著人口,再向波斯湾沿岸移民大量的西班牙人,就能完全掌控这片地区,从而让西班牙再多一片海外领地。
虽然波斯湾沿岸距离西班牙本土比较遥远,但考虑到波斯湾沿岸的石油价值,在这里建立海外领地还是相当划算的。
在卡洛的命令下,西班牙很快派出了一批官员前往波斯湾沿岸,接管被军队控制的波斯湾沿岸地区。
因为阿曼殖民地的规模并不大的原因,卡洛目前计划将这些土地全部并入阿曼殖民地。
等阿曼殖民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者等到波斯湾沿岸的石油产业开发到一定程度,再将完整的阿曼殖民地进行拆分,这样才能便于管理。
一个太过强大的海外领地对西班牙本土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像原本的北美十三洲对英国那样。等到海外领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拥有了比较多的人口和经济之后,殖民地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也会追求更高的自治地位甚至是独立。
至少在未来数十年内,卡洛还是希望将波斯湾沿岸牢牢地掌控在西班牙的手中的。
再配合西班牙国内的汽车产业,汽车生产外加石油工业,足以让西班牙在未来数十甚至上百年内,都稳坐世界工业强国的宝座。
在占领了科威特和北部的梅索布达米亚平原之后,西班牙军队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继续北上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本土,也就是小亚细亚半岛。
如今在小亚细亚半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只剩下不到30万人,另外还有大约30万的英国军队帮助奥斯曼帝国进行防守。
而协约国这边,西班牙出动了大约40万的军队,法国和俄国联合出动了50万的军队,意大利也后续追加了20万的军队,凑成了高达110万人的联军。
因为在人数方面处于优势的原因,纵使协约国分三个方向进攻奥斯曼帝国,每个方向的协约国军队也都处于优势。
其实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在协约国三路大军共同进攻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根本无法坚持太长时间。
英国人的帮助根本只是杯水车薪,除非英国愿意再追加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否则只能拖延奥斯曼帝国投降的时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5月中旬协约国加大了对奥斯曼帝国进攻的力度开始,奥斯曼帝国也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无奈宣布向协约国投降。
曾经奥斯曼帝国的大片领土几乎都被协约国占领,小亚细亚半岛也在被协约国不断的蚕食。
如今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继续抵抗已经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了。
除了需要面对协约国高达上百万人的三路大军之外,奥斯曼帝国还得应对国内的威胁。
和俄国一样,奥斯曼帝国国内也是有着很多的革命党和反对政府的群体存在的。
相较于被革命党和反对者直接推翻,奥斯曼帝国肯定更能接受投降失去一部分土地。
毕竟只要能够保住小亚细亚半岛,奥斯曼帝国还能稳住现有的体量,不至于一下子就变成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中小国家。
特别是在中东地区,纵使失去了巴尔干的土地,奥斯曼帝国仍然在中东地区很有影响力。
1914年7月11日,协约国同意了奥斯曼帝国的和谈请求,双方约定在君士坦丁堡展开和平谈判。
奥斯曼帝国的主动求和让英国政府愤怒不已,因为这些奥斯曼人压根就没在乎国内几十万英国军队的死活。
英国军队总不能跟着奥斯曼帝国投降吧?那么做不仅会让英国成为欧洲各国的笑柄,还会让协约国的军队决定自己的命运。
虽然欧洲各国都标榜自己是文明国家,但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欧洲各国的做法可都不怎么文明。
德国和法国都使用过毒气弹,并且还都取得过比较好的效果。光是这场战争中因为毒气弹死亡或者受重伤的,就有高达数万人。
再加上战争对普通民众的危害,这场世界大战,受到战争波及而死亡或者受伤的普通民众,也已经高达数百万人。
虽然死亡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但无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欧洲各国的军队可是很少会考虑其他国家民众的死活的。
要是这些英国军队真的投降,并且让协约国军队来决定自己的命运,那还真的不好说协约国到底会怎么处理这些英国军队。
毕竟这些英国军队都是殖民地军队,英国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就算处决了这些军队,也很难在欧洲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
更重要的是,如果协约国将这些英国军队作为俘虏掌握在手中,对于英国政府来说也是巨大的麻烦。
协约国肯定会开出高价要求英国赎回这些俘虏,英国政府自然不可能接受协约国开出的高价。
可要是不赎回这些俘虏的话,不仅英国国内会面临压力,英国的各殖民地也有可能会产生动乱。
这些殖民地军队可都是在英国的各大殖民地动员的,有很多是来自英国比较重要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殖民地。
虽然这些殖民地军队大部分都不是英国人,但他们可都是殖民地当地的合法人口。
要是完全忽略了这些殖民地军队的死活,就算英国政府愿意,英国的这些殖民地大概率也不会愿意。
协约国可不会在乎英国政府的想法。在奥斯曼帝国请求和平谈判之后,协约国军队加大了对英国军队的进攻力度,目的也不言而喻,就是想要俘虏这些在奥斯曼帝国作战的英国军队。
手中掌握着这些英国俘虏,就能掌握一颗重要的棋子,必要时候威胁到英国。
虽然正统的英国人可能不会在乎这些来自殖民地的士兵的死活,可英国的殖民地的民众,绝对会在乎这些士兵的死活。
要是英国政府对这些俘虏不管不问的话,就可以趁机煽动英国各殖民地的独立,甚至支持一些反对英国的群体,趁机发动独立战争,给英国人制造更大的麻烦。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072/6730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