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第658章 中苏合资!全面微操,总攻打响,日

第658章 中苏合资!全面微操,总攻打响,日


正当华中前线战火如火如荼之时。

    华北,龙城。

    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叶夫根尼将军!雅科夫上校!欢迎,欢迎啊!”

    会客室的门被推开,楚溪春爽朗的笑声先一步传了进来。

    他大步上前,与两位身着苏军制服的客人逐一握手,动作热情而熟稔,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生疏。

    “楚司令官,别来无恙。”

    叶夫根尼中将那张如同花岗岩般坚毅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

    他身后的雅科夫上校,则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双方早已不是第一次见面。

    此前苏联代表团已经数次访问过民国,并且与二战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接触。

    而随着华北大部光复,双方的边境贸易愈发的频繁。

    分宾主落座。

    侍从副官奉上热气腾腾的红茶,没有过多的寒暄,楚溪春直接切入了正题。

    “将军,上校,上次一别,已有半年。”

    “我肩负统帅部之命,一直期待着二位的再次到访。”

    “不知二位对我方上次提出的合作意向,考虑得如何了?”

    叶夫根尼中将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沉稳地开口:“楚司令官快人快语,那我也就不绕圈子了,我们此行,正是为了深化合作而来。”

    他放下茶杯,目光直视楚溪春:“我们对贵方的烟草产业,以及清单上的各类矿产资源,非常感兴趣。”

    “我们希望,能立即扩大贸易规模。”

    楚溪春笑着点头:“这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我们自然欢迎,不知道此前我们提出的相关条件贵方考虑的如何了?”

    “我们愿意在工业领域方面为贵方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来了。

    楚溪春的精神为之一振,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部分。

    按照楚云飞亲自拟定的全军整建计划,骡马化是当前的基础,下一步,就是摩托化。

    而实现摩托化的核心,不是轿车,不是坦克,而是一款皮实耐用、能够适应中国复杂路况的中型卡车。

    这需要成熟的发动机技术和汽车工业体系。

    “将军快人快语,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楚溪春的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热切起来,“我们楚总顾问认为,一支现代化的陆军,离不开可靠的机动能力。”

    “我们希望,能与贵国合作,共同设计并生产一款全新的、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中型卡车,这辆中型卡车将会代表着我们两国的友谊。”

    “合作设计卡车?”

    叶夫根尼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雅科夫上校。

    一直沉默不语的雅科夫,终于缓缓地开口了。

    “楚司令官,恕我直言,一款全新的卡车,其核心是发动机和底盘技术。这事关国防机密,以我们目前的合作层级,恐怕还无法触及。”

    谈判,瞬间陷入了僵局。

    楚溪春的脸上,笑容依旧,但眼神却微微一凝。

    谁都知道苏联人这是待价而沽。

    苏联人实际上始终对民国抱有警惕心理,提供的永远是二手成品,即便是先进武器也会拆点东西做成猴版。

    “雅科夫上校说得有道理。”

    楚溪春没有反驳,反而顺着对方的话说道,“既然如此,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他对着身后的副官,使了个眼色。

    副官立刻将另一份文件,以及一个长条形的、用绒布包裹的精美模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子中央。

    “在我们谈论卡车之前。”

    楚溪春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我想,两位或许可以先看一看这个。”

    他亲自上前,将绒布缓缓揭开。

    那是一具按照1:4比例精确复刻的“民三一式”一次性火箭筒模型。

    它的结构简单明了,甚至带着一丝粗犷,却又散发着一种致命的、高效的美感。

    叶夫根尼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们自然知道美国士兵在非洲战场上装备了这些武器。

    但第一次让这款单兵反坦克武器走向世界舞台的,是金陵之战,而非非洲的战场之上。

    即便是美国人,在42年末的时候,装备了巴祖卡火箭筒的士兵们也并不知晓这玩意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不能够对坦克造成威胁。

    民三一式火箭筒和M1“巴祖卡”火箭筒非常像。

    但又在巴祖卡火箭筒上面进行了细微的改进。

    “比起美方的M1A1巴祖卡火箭筒,我们的设计更加简化,同时解决了发射后烟雾过大暴露射手的弊端,保留了前端手柄的同时,改进了火箭弹的穿甲威力,根据我们的测试,可以在三十米的距离内击穿一百二十毫米的装甲。”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改进了电打火系统,这能够让这款武器装备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之中依旧可以使用!”

    一直沉默不语的雅科夫,身体微微前倾。

    这款武器。

    他们此前就通过情报知晓。

    简单、廉价、易于大规模生产。

    能让一个普通的步兵,拥有在近距离摧毁绝大多数坦克和野战防御工事的能力。

    但同样存在问题,就是可靠性不足。

    “巴祖卡”火箭筒的缺陷就在于此。

    一旦长时间处于高温、低温、亦或者是高湿环境之中,打火系统便会时常出现故障。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不大规模向苏联方面提供巴祖卡一次性火箭筒的原因之一。

    美国人自己对巴祖卡的评价都是负面居多。

    而苏联人对巴祖卡也是非常嫌弃的,他们对此的的评价是不如ptrs(反坦克步枪)。

    而现如今,中国人将巴祖卡为数不多的缺陷解决了不说,还增加了火箭弹的威力.

    “这款武器在华北战场上,让我们的步兵班,拥有了独立对抗日军坦克和坚固工事能力的武器。”

    楚溪春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充满了诱惑:“我们在金陵的那次成功的突袭行动也少不了它的贡献。

    据我所知,贵军尚且并未大规模装备此类单兵反坦克武器,相较于反坦克手榴弹,这类武器攻击距离更远,威力也更大一些。”

    “上校,将军,我想请二位想象一下,如果红军战士们每一个步兵班,都拥有了这样的‘火箭筒’呢?”

    如果每一个步兵班都装备这样的一次性火箭筒。

    他们的进攻能力、防御能力都会成体系的增强。

    苏联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发展,相较于民国而言领先了许多许多。

    现如今的民国高级指挥官的指挥体系亦是完全脱胎于二十年前的苏联、日本理论。

    虽然落后,但是符合国情。

    同样的,不符合未来时代发展所需。

    雅科夫的呼吸,甚至都变得有些急促。

    虽然苏联人完全不缺少反坦克手段,尤其是直射火炮、自行反坦克火炮等武器大量装备。

    可这和悲催的苏联步兵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能够用上反坦克步枪,左一枪碎肩膀,再右一枪领勋章。

    巴祖卡是步兵反抗坦克的最后手段,不是什么反坦克利器。

    他可以没什么太大用处,但要给士兵这样的期待和希望。

    “楚司令官。”

    叶夫根尼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你们的意思是”

    “我们不要求单方面的技术转让,那是不公平的。”

    楚溪春重新坐回位置上,掌握了谈判的绝对主动权:“我们楚总顾问提议,成立一个联合设计项目。”

    “以‘民三一式’火箭筒的全套技术资料和生产授权,作为我们中方的投入。”

    “我们希望,贵方能以成熟的卡车发动机、底盘技术以及设计经验,作为投入。”

    他看着对面两人那震撼的眼神,抛出了最终的方案。

    “我们一起,合作设计一款全新的中型卡车。”

    “贵方出技术和经验,我们出市场和部分资源。”

    “它将是一款完完全全属于我们两国智慧结晶的产品。”

    “它的型号,甚至可以叫‘友谊’。”

    叶夫根尼没有说话,他只是转过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雅科夫。

    整个会客室,安静得只能听到座钟轻微的滴答声。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缓缓地靠回椅背,他看着眼前的楚溪春。

    很明显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沉稳和自信。

    许久。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微微点头。

    叶夫根尼当即站起身,主动向楚溪春伸出了手。

    “楚司令官,楚总顾问的‘友谊’,我们收下了。”

    “关于卡车的设计,我们还需要请示一下苏联方面,不过我可以保证,从现在开始,我方会调派相关的技术专家及工人,即刻成立一个技术小组。”

    “那我可就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磋商了.请”

——

    鄂北前敌指挥部。

    楚云飞听完赵鹏程的回报之后,不免略显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种民三一式火箭筒什么都好,发射药方面确实是个大难题。

    一直需要进口美国人的硝化二乙二醇做溶剂,还要添加二硝基甲苯,作为弹道改良剂降低氧平衡。

    这些他们自己的化工企业都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这也是美国人的小算盘之一,想要大量生产,就必须要通过美国进口。

    而这项技术被苏联人得到之后,苏联人一旦投资华北地区,自然也会从化工产业方面入手,完善相关的国防工业。

    同样的,随着此次鄂北会战的结束,自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战功”。

    楚云飞也就能够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更适合大批量生产的RPG-2技术验证图纸。

    现如今的楚云飞迫切的想要让外国资本介入,组成合资企业和公司。

    奈何不管是苏联和美国,都无暇投资这个尚未开发的市场。

    众人也想过这里面的问题。

    无非就是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经济发达地区不多,生产力不足,美哦与太多的消费能力。

    美国初期的投入就是为了抢占这些发达地区,零星的几个大城市人口,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不错的市场。

    而增大投入的话,对于擅长算计的美国资本家而言,自然并非是划算的买卖。

    抢占未来的市场很重要,但投入非常大也是事实。

    除了政府牵头之外,没有任何一个资本家贸然进入到这个类似于蛮荒一样的市场。

    美国人的这种想法,有点类似清末、北洋、民国时期的官商合办政策。

    美国方面不满于远征军部队并未按照约定开辟第三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

    楚云飞等一众理想主义者不得不退让一些。

    现如今的华北,只要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些许的执政瑕疵可以容忍,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持续了长达八年左右的旱灾,现如今也已经结束。

    华北地区的春耕工作也算是圆满完成。

    在农忙间隙期间,各地开始上马立项大量的项目。

    目前最引入瞩目的便是长龙(长治-龙城)公路、长-邯(长治-邯郸)、邯-常(邯郸-常山)长-晋(长治-晋城)公路的修葺工作。

    为了完善此前规划的晋东南交通网络。

    此次孙卫谋提交了总额约四千六百万国币的初期项目经费审批项目。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规划了相应的铁路路线,将会在未来的三年内开启建设。

    总投入将会在十三亿国币左右,不仅仅将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活当下的经济循环体系。

    同时。

    二战区方面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

    相应的开启了长中银铁路的建设初期募资。

    长指的就是长治,从龙城、到中卫(银川),是西北至华北的新通道。

    这条铁路通道具备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旦西北方面出现问题之后。

    便可以通过这个铁路线在三天之内投送两个主力师的作战兵力抵达西北。

    对于部队的快速机动方面而言,有着极大的好处。

    正当楚云飞打算梳理一下未来华北国防工业体系的发展方向之际。

    一封最新的战报被送到了前敌总指挥部之中。

    “钧座,刚收到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发来的消息,第七十四军、第七十九军,第三十军均按照原定作战计划抵达,第十集团军目前主力依旧被日军纠缠于三仙湖一线,难以北上驰援。”

    “孙震长官的部队呢?”

    “目前也已经抵达了宜昌西北的兴山一线,随时可以向宜昌方向发起攻击。”

    楚云飞缓缓点头:“支援部队已经全面就位,决战时机已经成熟,通电各部,立即按照既定作战计划,向当面之敌发起反击.”

    “是!”庞军明转身离开。

    赵鹏程站在一旁出声询问:“钧座,为什么不让支援部队先发起攻击之后,再让守备部队反击呢?”

    “因为他们不一定会执行命令。”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的天气预报功能明确显示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又将下雨。

    日军的空中侦查将会失效,协同势必会遭受影响。

    他们获取情报只能够依靠前线传递汇总,而后做出反应。

    这一来一回,至少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调整。

    而楚云飞这边本来同样如此。

    因为他无法直接指挥六战区的作战部队,需要孙连仲代为转达。

    以华南国军近一个月的表现来看,一旦日军脱离战场开始后撤,他们即便追击,也不会在第一时间追击。

    而是等到上级命令、部署完成之后再进行追击。

    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追击一定要猛追、猛打。

    但在这样的大规模会战之中还要注意协同。

    免得各别部队过于突出而遭到日军的回身围歼。

    现在楚云飞顾不得这么多了,为了胜利,他只能够全面接手战场指挥

    常德,第七十四军临时指挥部。

    王耀武放下手中的电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电话是刚刚从第六战区司令部转接过来的,来自鄂北前敌总指挥部,楚云飞亲自下达的命令,要求他部立刻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的方向。

    “总攻?”

    他看着地图上那刚刚标注出的攻击方向(公安,弥陀寺方向)

    这条命令,来得太突然,也太不合规矩了。

    他第七十四军,奉统帅部之命增援第六战区,临时划归孙连仲司令长官指挥。

    楚云飞虽为负责战役协调,是军训部的总顾问。

    但并无直接指挥他这支统帅部直属战役攻击军的权力。

    这算是越级指挥,越的还是常瑞元这位统帅部真正意义上的统帅。

    “军座。”

    一旁的副军长李天霞也看出了他的为难,低声说道:“这命令,我们是执行,还是先向孙司令长官请示?”

    王耀武没有立刻回答。

    孙连仲和楚云飞好的快要穿一条裤子了。

    请示孙连仲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问题关键是,是否向统帅部请示,是否向委员长本人请示。

    而他的这种请示,亦同样是越级行为。

    王耀伟缓缓地在指挥部内踱步,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执行命令,不合规矩。

    若是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出了什么纰漏,这责任谁来担?

    楚云飞还是他王耀武吗?

    不执行?

    那更是取死之道。

    楚云飞是什么人?

    那是连军团长都敢当面弹劾的狠角色,更是执掌军训部、手握全军整训大权的总顾问!

    得罪了他。

    以后第七十四军还想不想要美械,还想不想补充武器装备了?

    王耀武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李天霞。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便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一边执行,一边请示!”

    王耀武果断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圆滑的笑容,“楚总顾问高瞻远瞩,其军令必有深意。我们作为一线部队,岂能延误战机?”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开始下达指令:“命令!第五十一师,立即向当面之敌,日军第十三师团侧翼发动攻击!”

    “第五十七师、第五十八师,交替掩护,向正面之敌压迫。”

    “同时!”

    “立即以我军部名义,向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发电,汇报我部已奉楚总顾问命令,发起总攻,恳请孙司令长官,明示后续作战方针!”

    这番操作,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既执行了楚云飞的命令,卖了他人情。

    又将皮球踢回给了顶头上司孙连仲,将指挥的责任,完美地甩了出去。

    真要是出了问题,统帅部肯定处理的也是孙连仲代总司令,而不是他王耀武。

    ……

    同样的一幕,几乎在同一时间,在第六战区、第五战区数十个师、军级指挥部内,轮番上演。

    无论是中央军嫡系,还是地方杂牌,这些早已在派系斗争的夹缝中练就了一身“太极”功夫的老油条们,都做出了和王耀武如出一辙的选择。

    第六战区司令部内。

    孙连仲看着雪片般飞来的“请示”电报,那张总是布满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这帮混球都特么是人精!”

    他笑骂了一句,随即大笔一挥,在每一份电报上,都批复了同样两个字:“执行!”

    ……

    就这样。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楚云飞的遥控之下,瞬间收紧!

    整个华中战场,那些或迟疑、或观望、或消极的蓝色箭头,几乎在同一时刻,齐齐调转方向,如同苏醒的猛虎,向着那条已经过度拉伸的红色“长蛇”,狠狠地扑了上去!

    当天深夜,第五战区的桂系作战部队主力,同样收到了明日七时准时打响对信阳总攻的命令。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正盯着地图,试图从第六战区那混乱的兵力调动中,找出可以一击致命的破绽。

    突然!

    指挥部内的电话铃声,如同被点燃的鞭炮般,此起彼伏,疯狂地响了起来!

    “报告!”

    “我第十三师团侧翼,遭到支那军第三十二军猛烈攻击!”

    “报告!第三十九师团报告!其当面之敌,支那军第十八军之主力突然全线反扑!”

    “另有番号不明之部队(第二十二集团军先头部队),正从南面迂回而来!”

    “报告!户田支队、小柴支队同时遭到支那军第十集团军主力围攻!请求战术指导!”

    一份份紧急战报,如同雪崩般,瞬间将整个指挥所淹没!

    横山勇眉头紧皱。

    他略显狐疑的看向了地图上那些刚刚被参谋们画上的蓝色箭头们

    “奇怪,为什么我军没有先期情报示警,他们的合围速度怎么会如此之快?”

    “司令官阁下,当下不是迟疑的时候了,如果敌军攻势顺利的话,那么我攻击部队很有可能会被钉在这条绵延八百里的战线之上。”

    日军的打法本质上也是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取胜。

    一开始进攻安乡、南县的时候是这样。

    后来进攻枝江、公安地区的时候还是这样。

    打到清江、石牌之后,日军继续采用了相同的打法。

    这样的打法有好处的同时自然有风险,那就是头重脚轻。

    前面堆积了大量的作战部队,兵力、火力占据优势,那自然势如破竹。

    而现如今,腰腹部突然遭到两个战斗力还算不错的主力军的攻击,自然有被全歼的风险。

    横山勇索性不再犹豫:“立即给派遣军司令部发电,表明我十一军已经基本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决心恢复警备姿态,并且请求航空兵部队给予援助..”(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186/6716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