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 > 第1908章 布料研究项目

第1908章 布料研究项目


应该吗?

    唐艳玲不知道。

    但是想了想自己的立场,她立刻就觉得应该。

    她现在是棒梗的媳妇,也是95号院的一份子。

    何雨柱有钱了,为什么不应该先富带动后富。

    不仅应该带动她们这些后富,而且不能耽误时间。

    有了那些钱,她自己开饭店,何必来给人家打工。

    想到这里,唐艳玲对棒梗的态度立刻就变好了。

    “街道办有没有说,怎么分配吗?是按户分,还是按人头分。

    我觉得应该按人头。

    咱们家的人口多,这样能分的更多。”

    棒梗觉得唐艳玲说的有道理,正要答应,唐艳玲又改口了。

    “不对,应该按户分。易中海跟你家不是一个户口的,对不对。

    要是按户分,咱们家就能得到两份。

    易中海那么大的年纪了,活不了几年。等他死了,他的那一份就是咱们家的。”

    此时,她也不嫌弃秦淮如嫁给一个老头了。

    要是有可能,她恨不得秦淮如多嫁几个老头子。

    老头好,有退休金,有存款的老头子更好。

    棒梗看到唐艳玲心动,就趁机劝说她:“要不你跟我回家,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唐艳玲立刻就答应了,必须跟着棒梗回去。

    不仅是商量怎么分钱的事情,还要商量分到的钱放在谁的手里。

    她可是知道,贾张氏和秦淮如,都是属貔貅的。

    那两人全都是只进不出。到了她们手里的钱,她们自己都拿不出来。

    “那行,你跟我回家一趟,把衣服带回去。”

    棒梗大喜,两人闷头吃饭,吃完饭,唐艳玲还把剩菜给打包了,说是要带回去给秦淮如尝尝。

    这分明是要讨好秦淮如这个婆婆。

    打包的时候,刘岚听到了,心里非常疑惑。

    她连续看了好几眼,也想不明白,唐艳玲怎么突然就变孝顺了。

    等两人离开之后,刘岚摇了摇头:“秦淮如这个婆婆不好当啊。”

    此时刘岚暗自可惜,马华去了上海,不然就能得到第一手的八卦消息了。

    何雨柱此时到了服装厂,包里还拿着几块布料。

    这些布料,是他从空间里的衣服上剪下来的。

    他知道,后世的衣服肯定跟这个世界有差别。但他不是行内人,了解的不多。

    这些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分析了。

    在BJ建服装厂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建研发中心。

    如今找的专家已经到场了,也该让他们干活了。

    娄晓娥早上就跟林静涵来了服装厂,此时正在等着他。

    何雨柱进了屋子,问道:“怎么样,人员都安排好了吗?”

    娄晓娥点点头:“早就安排好了。你到底要干什么。”

    何雨柱直接从包里,拿出三块布料,递给她们。

    “你们摸摸这些布料。”

    两人拿起布料,用手摸了摸。

    娄晓娥就是做服装的,对布料很敏感。

    “你这些布料从哪里来的,比那些国外的高档衣服用的布料都要好。”

    林静涵摸着这些布料,眼神中带上了一些疑惑。

    何雨柱以前,偷偷的拿出过空间里的衣服给林静涵。

    林静涵穿过这样的衣服,知道这些衣服穿起来很舒服。

    后来,娄晓娥从香港带回来很多衣服,她就一直穿娄晓娥带回来的衣服。

    因为她对服装业是外行,并没有在意那么多。

    除了觉得娄晓娥带回来的衣服,不如何雨柱拿回来的穿着舒服,就没别的想法了。

    听了娄晓娥的评价,林静涵立刻就察觉到了何雨柱的问题。

    不过她跟何雨柱是夫妻,就算知道何雨柱有秘密,也不会往外说。

    何雨柱懒得解释,就说:“你别问哪里来的,你就说这些布料怎么样吧。”

    娄晓娥脑海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利用这些布料占据市场了。

    “这还用说吗?到底是哪个厂生产的布料。是BJ的,还是上海的工厂?”

    她没往国外猜,因为国外有哪些布料,她很清楚。

    至少目前为止,她没听说过国外有这么先进的布料。

    何雨柱直接说:“你别管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

    我既然拿出来了,就是咱们的。

    我让你找哪些专家,就是为了破解这些布料的生产工艺。

    只要咱们破解出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咱们的。”

    娄晓娥点点头:“我知道,就跟你的那个电动车一样。

    听说上海那边已经生产出来样品了。”

    方志刚那些人人,已经搬去了上海,在上海组建了实验室。

    他们在研究电池的同时,还记着何雨柱的交待,那就是研制电动自行车。

    样品早就生产出来了,只不过没有大批量生产。

    蓄电池的效果特别好,好多能用到蓄电池的厂子,都找到了他们。

    包括国家的一些项目,全都要采购蓄电池。

    上海的蓄电池厂,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根本就顾不上生产电动自行车。

    对此,何雨柱也没办法,只能让他们先满足现有的订单。

    上海那边的工厂,实行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

    上海那边也非常支持,因为蓄电池好多都是出口国外的,赚的是外汇。

    为了保障蓄电池厂的生产,上海电力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保障小组,无论如何都要保障蓄电池厂的供电。

    就算这样,蓄电池厂也忙不过来了,不得不把一些业务分包给其他的厂子,只保留核心的业务。

    黄泰宁最近就在忙着分蛋糕,把那些技术分给想要掺一手的人。

    本来他还说要来BJ的,结果就被这个事情绊住了。

    何雨柱道:“差不多吧。你找的那些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了吧。”

    娄晓娥道:“放心吧。那些人全都签了保密协议。我还让保安公司对他们做了调查。

    这些人的人品基本没问题。

    对了,BJ这边的人,还没有签署,尤其是那几个大学教授。”

    如今跟去年不一样了。

    去年他想跟学校里的实验室联合,还要找人帮忙。

    现在地位变了。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他这边口风一露出来,就有好多的教授找上门,想要参与进来。

    何雨柱道:“都一样,想要参与项目,就必须签协议。”

    公司有一个专业的律师团队,负责的就是这个事情。

    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些保密协议,还有竞业协议,用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可以。

    那些愿意出来的教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只要不让他们卖国,或者出卖学校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反对。

    等到人员定好了之后,何雨柱才让娄晓娥把布料拿出来,让那些人研究。

    三块布料,分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三股人构成。

    一股是香港聘请的专家,一股是那些学校的教授,另外最重要的一股就是公司招收的学生。

    这些学生才是何雨柱最重视的。(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472/6592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