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推荐阅读:从灵魂熔炉开始 龙族:从获得八岐开始,逆袭伐神 全村闹饥荒,我手握商城肉满仓 深空之影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谁让她当NPC的! 西游:弟子成圣,神话大罗的我苟不住了 画医锦华 全职法师:从无限御兽开始当妖帝 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
忘川河畔,轮回重地。
原本,轮回井吞吐着三界亡魂,井口弥漫着一种混沌的灰白雾气,其中既有新魂转世的纯净气息,也掺杂着前生未尽的执念与怨气浊流,浊清交织,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天道赋予的平衡。
正是这股“红尘浊气”,如同粘合剂,让转世后的新生魂魄能够承载俗世的七情六欲,扎根于滚滚红尘。
然而此刻,数口巨大的轮回井口,氤氲的雾气颜色竟变得极其清浅,近乎透明!
弥漫在井口的,几乎只剩下一种过分纯净、甚至显得有些单薄脆弱的清灵之气。
熊罴等赎罪巨妖在孽魂沼泽疯狂净化剥离怨念,杨戬铁腕清洗仙门罪孽,将大量携带深重罪业的存在直接打入阿鼻地狱或处以极刑,导致本该进入轮回井被天然“稀释”的怨念浊流总量锐减。
被净化的善魂带着纯粹的魂能投入井中,如同往泉水中倾注了过多的甘露。
结果便是,井内维持了亿万年的“浊清之气”比例被彻底打破。
“哇…哇……”
凡间,南赡部洲,东林郡。
接生婆从汗流浃背的产妇怀中接过刚刚落地的婴儿,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浓得化不开的愁苦和叹息。
婴儿白白胖胖,五官端正,但那双眼睛却空洞得如同琉璃珠子,对周遭的一切声响、抚触毫无反应。
不哭,不闹,不笑,只是呆呆地望着房梁。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短短一月间,东林郡竟出现了超过百例类似的新生儿——痴愚儿!
反应迟钝,懵懵懂懂,如同失了魂的精致人偶。
北俱芦洲,黑风岭故地附近的一个狼妖部落。
“嗷——!”
一声充满狂暴痛苦与恐慌的狼嚎撕裂了夜空的宁静。
刚刚降生不足三日的小狼崽,身体还带着胎毛的柔软,周身却骤然爆发出失控的、赤红色的狂暴妖力!
妖火不受控制地从它口鼻、毛孔中喷射出来,瞬间点燃了温暖的草窝!
旁边的母狼惊恐地扑上去试图舔舐安抚,却被失控的妖火燎伤了皮毛,发出凄厉的悲鸣。
部落里乱成一团,类似的情况在数个妖族新生幼崽身上同时爆发!
轮回井的失衡,其恶果正以最直接、最惨烈的方式,反噬着整个三界!
新生魂魄过于澄澈脆弱,承载不了哪怕最基础的俗世情感,化作浑噩痴愚;
而妖族转世之魂,其先天妖力因失去了那层天然的“红尘浊气”的缓冲与调和,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幼小的躯壳内疯狂奔突,失控暴走!
消息如同瘟疫般传开,恐慌迅速在三界蔓延。
凡间王朝帝王祭天祷告,祈求神明指引;妖族各部人心惶惶,甚至开始怀疑这是天庭新一轮的清洗阴谋;刚刚经历了仙门血案清算的天庭,亦是焦头烂额。
“禀大圣!杨戬真君!幽冥轮回井浊清二气失衡,转世魂魄异变!凡间新生‘痴愚儿’骤增,妖族新生幼崽妖力失控暴走!”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天庭。
孙悟空看向太上老君:“老君!此乃轮回根本,如何是好?”
老君闭目推演,片刻后缓缓道:“浊气非恶,乃红尘之根,魂魄之韧。如今井中清极而浊弱,需补入中和可控之‘尘世浊流’,重塑平衡。然此气需精粹可控,非寻常红尘烟火可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昆仑方向。
昆仑山腹,新生矿脉核心。
那一点永恒燃烧的兜率紫火精魄似乎感应到了三界的呼唤,火焰微微摇曳,投映在守护在旁的玄炉童子身上。
少年的玄炉童子猛地睁开眼,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担当。他无需任何指令,身形已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冲向轮回井所在!
忘川河畔,阴风呜咽。数口巨大的轮回井散发着不正常的清辉,如同濒死的巨人空洞的眼眸。
井畔已聚集了无数忧心如焚的幽冥官员和鬼差,焦急的目光都投向那道从天而降的青光。
玄炉童子落在最大的一口轮回井边沿,无视周遭目光,盘膝坐下。他
深吸一口气,小手在胸前结出道家法印。
“起!”
一声清叱,一座古朴厚重、流转着浓郁丹道气息的紫金丹炉虚影,在他身后轰然浮现!
炉体上,代表着水火既济、阴阳和合的古老卦象清晰可见。
他十指翻飞如蝶,灵巧而迅疾。
代表着“天火”之精的一缕净业谷地火本源被引入丹炉;象征着“地脉元磁”的戊土精气自昆仑深处抽取而来;承载着“生民百态”的一股精纯人间烟火愿力被他小心接引汇聚……
“阴阳轮转,清浊相生。红尘非垢,乃众生之息!”
玄炉童子口中念念有词,声音虽稚嫩,却蕴含着太上丹道的真谛。
“凝!‘尘世丹’——!”
炉内光芒爆闪!
一颗龙眼大小、混沌如鸡子、内部仿佛蕴藏着万家灯火、市井喧嚣、悲欢离合缩影的奇异丹丸在炉心缓缓成型!
此丹非清非浊,却完美调和了红尘百味,正是天道所需的那份“韧”与“情”的根源!
丹成的瞬间,玄炉童子毫不犹豫,手指一引!
“去!”
混沌色的“尘世丹”化作流光,精准无比地投入那口最大的轮回井深处!
嗡——!
轮回井猛地一震!
井口弥漫的过分清灵之气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翻腾起来!
尘世丹瞬间融化,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而厚重的混沌气流弥漫开来,迅速与井内残存的清灵之气交融、旋转!
井口原本近乎透明的清辉,肉眼可见地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如同黄昏暮霭般的混沌色泽,不再刺目,却显得更加深沉、包容、坚韧。
“成了!”
一位老资格的鬼判官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井口散发的气息,重新回到了久违的、孕育生机的平衡状态!
然而,玄炉童子的小脸却微微发白。
他清晰地感应到,那枚投入井中的尘世丹并非消失,它成为了井内新平衡的枢纽核心。
但维持这颗“丹核”的稳定,需要持续不断的、精纯的人间烟火愿力作为薪柴!
“传令幽冥各司,立‘感念碑’于凡间城隍庙、土地祠!凡有诚心上香、心怀正念、祈愿世间安泰之烟火愿力,皆需引导汇聚,注入轮回井,温养尘世丹核!此乃维系轮回平衡之根本,三界共生之纽带!”
玄炉童子肃然下令,声音不容置疑。
尘世丹投入,轮回井如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吞吐着新生的混沌气流。
那层黄昏暮霭般的混沌色泽迅速弥漫,覆盖了井口刺目的清辉,一种久违的、孕育生机的平衡感重新回归。
躁动不安的井身渐渐平稳,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嗡鸣,仿佛一颗修补好的巨大心脏重新开始搏动。
天庭,凌霄宝殿,气氛却并未因幽冥轮回的暂时稳定而放松,反而因另一件事而暗流涌动,甚至隐隐透着剑拔弩张的紧张。
孙悟空高踞宝座,目光投向星幕深处那团温润搏动的混沌灵胎。
此刻,在灵胎流转的混沌星云核心,一缕细微却无比清晰、纯粹而坚韧的金色佛纹,正随着灵胎的脉动而明灭生辉,散发出祥和、悲悯、普度众生的气息。
这正是如来所赠八宝功德池莲子本源融化的显化!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观音尊者立于阶下,宝相庄严,合十微笑,“灵胎得我佛莲子滋养,灵性愈发圆融坚韧,心性澄澈,更添普照三界、护持众生之慈悲念力。我佛门愿力,亦能助星幕涤荡邪氛,实乃三界之福。”
话音未落,一声毫不客气的冷哼便从道门仙班中传来。
“呵,好一个三界之福!”南极仙翁雪白的长眉几乎倒竖,手中拂尘柄捏得咯咯作响,声音如同凛冽寒风刮过殿宇,“星幕乃三界屏障,混沌源核意志化身,当为寰宇至公!如今却染上佛门印记,佛光自发净化邪炁,此乃以偏概全!长此以往,星幕守护三界,究竟是天道使然,还是成了佛门意志的延伸?!守护者心向一方,何谈至公?道门法理何存?!”
此番质问尖锐无比,直指灵胎根基!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不少道门仙官虽未如南极仙翁般直接发难,但目光闪烁,显然心中也存疑虑。
佛门菩萨罗汉则面沉如水,宝光隐隐。
孙悟空眉头紧锁,此事关乎道统根本,他也感棘手,目光下意识地看向殿前那道暗金身影。
孙悟空斜倚在星源之座上,姿态看似随意,然则那双映照混沌星云的金睛,却洞若观火。
他并未立即回应南极仙翁,只是指尖无意识地拂过鬓角那枚温凉的混沌星晶,感受着灵胎中那缕佛纹散发出的、确实更加圆融坚韧的守护意念。
“星幕之公,在包容,在共生。”孙悟空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清晰地压下了殿内的暗流,“佛光普照,道法自然,皆为守护之力,何必分彼此?”
“大圣此言差矣!”南极仙翁寸步不让,拂尘直指星幕核心那缕金纹,“非是我道门狭隘!此乃根本!若灵胎心性被佛意浸染过深,未来裁决三界纷争,其立场焉能真正中立?若佛光成为星幕净化首选,是否意味着佛门之法天然高于道法?此例一开,后患无穷!我道门所求,不过一个‘公’字!请大圣慎思!”
“公?”孙悟空金睛之中星云流转,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何谓公?灵胎即心镜,映照众生本真。佛也好,道也罢,若能助其明心见性,稳固星幕,便是善法。若不能……”他话锋微顿,目光扫过佛道双方,“便是累赘。争论无益,大道可辩。”
就在佛道双方目光交锋,互不相让,殿内气氛紧绷如弦之际,昆仑山腹深处,那一点永恒燃烧的兜率紫火精魄猛地光芒大放!
一股宏大、古朴、仿佛蕴藏着宇宙开辟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至理的太上道韵,跨越无尽空间,轰然降临凌霄宝殿!
紫气东来三万里!
精纯无比的兜率紫火在殿中央凝聚,化作一位鹤发童颜、身着朴素灰白道袍的老者虚影,正是太上老君一丝本命精魄显化!
虽非真身,但那浩渺无极的太上道韵,瞬间让整个凌霄殿都安静下来。
“道法自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老君虚影目光温润,声音如同自九天之外传来,带着抚平一切的平和力量,却直指核心,“佛渡有缘,缘起性空。守护之道,在于衡,在于和,在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老君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投向遥远的西天灵山。
与此同时,灵山大雷音寺,莲台之上,一直闭目禅定的如来佛祖缓缓睁开佛眼,眸中似有三千大千世界生灭。
他同样感受到老君跨越时空的“邀请”。
没有惊天动地的动静,两股代表着此界佛道最巅峰的意念,在凌霄殿上空那浩瀚的星幕深处,无声地交汇、碰撞、交融。
殿中所有仙佛,无论修为高低,此刻都屏住了呼吸,心神不由自主地被那无形的意念交锋所牵引。
那并非力量的比拼,而是对宇宙本源、对守护真谛、对众生之道的终极阐述与印证!
无数的道则佛理化为可见的金莲紫气、星云符箓,在星幕上空生灭流转,时而如万物滋长,时而如万法皆空,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平衡与共生!
这场意念的交锋持续了不知多久,仿佛一瞬,又似千年。当殿中众仙神恍然回神,惊觉自己道心或佛法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洗礼与淬炼时,星幕上空那无尽演化的异象已缓缓平息。
一道温和而充满大觉悟的声音,同时自西方灵山与眼前的太上虚影处响起,响彻在每位仙佛心间:
“善。”
“道法自然,佛渡有缘,心秤衡之,殊途同归。”
十六字箴言,如同洪钟大吕,震散了所有疑虑与争执!
老君的虚影与如来的意念同时消散。
但下一刻,登仙台白玉天梯旁,一块从未有过的巨大石碑,在无尽星光与道韵佛光的共同浇筑下,轰然拔地而起!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610/6722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