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v这一幕,看得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然而,不等他开口呼唤,孙悟空的目光已转向脚下大地,那株稳固地脉的“地火莲心”。

    “兄弟,沉眠十年,该醒了!”

    孙悟空声音低沉,带着重逢的激动。他掌心微托,那团混沌星云分出一缕精纯的源力,如同甘霖般注入莲心深处。

    莲心猛地绽放出灼目的赤金光芒!

    地脉深处的地火之力被引动,化作熊熊烈焰,疯狂涌入莲台!

    咔嚓!

    赤金莲台在烈焰中绽裂!

    一道身影自无尽地火中冲天而起!

    火尖枪铮鸣,风火轮重燃!

    烈焰包裹中,少年神祇浴火重生!正是哪吒!

    莲藕法身重塑,更显清俊,眉宇间少了几分跳脱,多了几分地火淬炼后的沉稳与沧桑。

    只是其左臂之上,缠绕着赤红如烙的道纹,微微灼热,那是与地肺心核彻底融合、驾驭地脉熔岩的印记,亦是新生的代价与力量的象征。

    哪吒脚踏风火轮,悬浮于空,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悟空,咧嘴一笑,露出久违的、带着三分痞气的笑容,声音却有些沙哑:

    “泼猴!欠我的十坛蟠桃酒,该还了吧?”

    孙悟空哈哈大笑,眼中金芒闪烁:“少不了你的!待会儿管够!”

    就在此时,南赡部洲那无名山谷上空,异象陡生。

    杨戬那座小小的生祠,骤然爆发出冲霄的纯正金光!

    金光之中,杨戬凡间的躯体沐浴在浓郁的香火愿力之中。

    白发依旧,粗布麻衣化作一身银白神袍,虽无战甲披身,却自有凛然不可犯的神威。

    他额间那道疤痕,在金光中流转,非但不显狰狞,反而化作一道竖立的银色神纹,形似一杆秤!

    这便是他失去天眼与战力后,由万民香火信念重塑、进阶而成的神格——“心秤”!

    可洞悉万物善恶本源,执掌三界律令平衡!

    他一步踏出,脚下香火愿力凝成云阶,直登九重天。

    虽无往日战神威能,但那洞察秋毫、执掌公正的“心秤”神格,却散发着更为宏大深远的威压。

    “大圣,三太子,久违了。”

    杨戬的声音平和,带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他看向孙悟空,又看向哪吒,最后目光落在那颗碎裂的石心残骸上,一切尽在不言中。

    昆仑山,新生灵玉矿脉旁。

    那点永恒燃烧的紫火精魄微微摇曳,一道温和慈蔼的目光似乎跨越空间,注视着净业谷的团聚。

    精魄光芒一闪,点向矿脉旁一块浸润了浓郁灵气的顽石。

    光芒笼罩下,顽石表面玉化,道纹流转,最终“咔嚓”一声裂开,一个粉雕玉琢、周身散发着纯净丹气的道童蹦了出来,眼神懵懂又灵性十足。紫火精魄中,老君捋须的虚影一闪而逝,慈祥的声音在童子耳边响起:

    “痴儿,从今往后,你名‘玄炉’,当承吾丹道,以炉火照见天地造化。”

    玄炉童子似懂非懂,却本能地对着紫火精魄的方向恭敬稽首。

    灾后三十年,新纪元庆典。

    三界同庆,宴设三重天!

    第一重宴,设于天河之畔。

    弱水化作最醇香的美酒,酒液澄澈,倒映着璀璨星河。

    龙族献上最华美的水舞,蛟龙翻腾,彩凤和鸣,水波潋滟间,仙乐渺渺。

    昔日战场,已成欢庆之海。

    第二重宴,设于昆仑之巅。

    以新生玉髓为糕,晶莹剔透,蕴藏生机。

    山神奏响古磬,声如清泉击石,涤荡神魂。

    万载仙山,祥云缭绕,瑞兽献礼,共贺新生。

    第三重宴,设于北俱芦洲净业谷。

    地火烹鲜,香气四溢,取自温顺的混沌光河。

    万妖齐聚,再无隔阂,吼声如雷,歌声震天,宣泄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少年玄炉童子,已初通丹道,在小炉前笨拙地尝试炼制第一炉“和合丹”,炉火明灭间,偶尔闪过老君捋须的慈祥虚影。

    杨戬手持一枚玉鉴,目光温润地扫过各族,洞察其心,维持着和谐喜庆的秩序。

    哪吒端着火尖枪串起的巨大兽腿,在篝火旁与几个妖王斗酒,左臂道纹在火光下熠熠生辉,笑声爽朗。

    烬静静地坐在孙悟空身边,看着眼前盛景,眉心的紫焰印记安详平和。

    孙悟空举起手中以天河弱水酿成的酒樽,杯中倒映着三重天宴的辉煌盛景,也倒映着他深邃如星空的眼眸。

    他环视诸天神佛、凡尘众生、山精野怪,朗声道:

    “此宴,何名?”

    声传三界,无人应答。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聚焦在他掌心那枚由石心最后一点核心所化的、微微搏动的混沌晶体上——那是他化身之源,亦是新三界的基石。

    烬注视着那搏动的晶体,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包容、守护与新生之意,心中豁然开朗。

    他站起身,声音清越,带着芦洲大地的浑厚与十年守护的沉淀,响彻净业谷,传遍三重天:

    “名‘归源’——!”

    他双手捧起那搏动的混沌晶体,如同捧起一个世界的希望:

    “劫波渡尽,吾心归处…即是团圆!”

    话音落下,烬将手中晶体高高举起!

    晶体骤然光华大放!它挣脱了烬的手掌,化作一道混沌色的流光,直冲九天之上!

    流光在星空间舒展、延展、扩散,最终化作一幅覆盖整个三界的、缓缓流转的混沌星幕。

    星幕深邃如墨玉,其上亿万星辰并非固定,而是如同活物般生灭流转的混沌星云,散发着温和而坚韧的守护伟力。

    这星幕,是混沌源核意志的永恒显化,是牺牲者以另一种形式的守护。

    它垂照三界,隔绝外魔,抚平地脉,灾劫…自此不侵!

    星幕之下,三重天宴欢声雷动。无论是神仙佛陀,还是凡人精怪,皆举杯同庆。

    泪水与笑容交织,牺牲与新生共存。劫波虽惨烈,英雄虽已逝或换形,但希望长存,精神永续。

    此谓向死而生之大团圆,劫灰之上,终见归源星火,永恒不灭。

    ……

    ……

    混沌星幕悬垂九天,如亘古巨神的呼吸,其光晕流转间,星屑如雨,无声洒落三界。

    这由石心所化的天幕,非金非石,似有还无,其上亿万混沌星云缓缓生灭,每一次明暗轮转,都牵引着三界最根基的法则震颤、弥合。

    劫波洗炼后的天地,在这温润而坚韧的守护伟力下,终于迎来秩序重塑、万物滋长的崭新气象。

    那自九天奔流不息、蕴藏无尽星力却也至阴至寒的天河弱水,在星幕浩瀚伟力的抚慰与梳理下,早已敛去了昔日的狂暴凶性。

    河面平滑如整块深邃墨玉,波澜不惊。

    水流深处,受星幕本源气息滋养的水灵藻丛丛蔓生,随水波温柔摇曳,散发出柔和纯净的碧绿光晕,如同沉入水底的星群。

    藻叶舒展间,丝丝缕缕精纯清澈的水精之气被萃取、凝聚,袅袅升腾,汇入覆盖天穹的星幕,滋养着这守护三界的根本屏障。

    岸边温润如玉的礁石上,洁白的碧水玉蟾慵懒伏卧,沐浴着星辉。

    它们晶莹的皮膜下,淡青色的血脉清晰可见,随着悠长呼吸,一缕缕混合着月华精华的清冷光辉自其口鼻间缓缓吐出,融入静谧的弱水之中,与水灵藻的碧光交织辉映,将天河晕染成梦幻般的青碧色。

    巡弋其间的天河水军,玄甲亦被渡上一层温润星光,他们驱动着遍布玄奥星纹的轻舟,舟桨划过,弱水不起波澜,只留下道道银星曳尾般的细碎光痕。

    军士们手中特制的玉瓶瓶口,星光符文闪烁,将水灵藻与玉蟾吐纳间逸散、经弱水调和而成的最精纯水精之气小心采集。

    这些蕴含生机的能量,最终化作滋养星幕的涓涓细流,反哺着守护他们的穹盖。

    北俱芦洲,这片曾经被地火与邪气反复蹂躏的焦土,如今已换了人间。

    哪吒踏着风火轮,悬于一片新生的茵茵草甸之上。他左臂那道赤红如烙的道纹微微明灭,呼应着脚下大地的脉动。

    随着他目光垂落,足尖轻点虚空,下方焦黑的大地竟如冰雪消融,数朵碗口大小、赤焰流转的莲花凭空绽放,莲心喷薄出温润的地脉暖流,浸润着龟裂的土地,催发出点点嫩绿的新芽,迅速蔓延成片。

    曾肆虐狂暴的地火,如今温驯如暖泉,在地下深处悄然流淌,所经之处,不再是毁灭的灼痕,而是滋养出片片瑰丽的赤玉矿脉,色泽如凝固的晚霞,内蕴温和精纯的地火元能。

    矿脉深处,烬的身影沉稳如山。

    他引导着矿工们进行一项庄重而古老的仪式。

    一名精壮的芦洲汉子神情肃穆,取过秘银小刀,在掌心快速一划。殷红的鲜血瞬间涌出,滴落在矿脉核心处一道蜿蜒的天然地缝之中。

    血液并未四溅,如同被饥渴的大地瞬间吮吸,紧接着,被滴血的地缝猛地亮起柔和而神圣的赤红光芒,这红光如涟漪般扩散,整片矿壁随之轻轻嗡鸣。

    片刻之后,几块拳头大小、温润剔透的赤玉,如同成熟的果实般,从被红光浸润的岩壁内里缓缓析出,自行滚落到矿工铺设的软垫之上。

    无需开山裂石的蛮力,唯以诚心与牺牲的敬畏,换取大地母亲的慷慨馈赠。

    烬眉心的紫色火焰印记平和燃烧,其混沌亲和力如水银泻地,无声抚平着因矿物析出带来的些微地脉震颤,维系着这来之不易的平衡。

    巍巍昆仑,千峰竞秀,万壑生云。

    山腹深处,那一点由老君神魂道果所化的紫火精魄,依旧在新生矿脉核心处静静燃烧,永恒不灭。

    精魄之畔,已长成清秀少年的玄炉童子盘坐于一方天然生成的玉石蒲团之上。

    他面对着一群采药童子与初涉丹道的小修士,声音清朗,正讲述着丹道至理:“……火候之妙,在乎一心。猛火烹煮易焦枯,文火慢养蕴真灵。便如这昆仑山气,看似沉寂,却内含万古生机,循其脉动而引气,方为造化之道。”

    他指尖引动,一丝精纯的兜率紫火本源气息自精魄中溢出,如灵蛇般投入面前一尊小巧的青玉丹炉中,炉火顿时由赤转青,温润平和,药香弥漫。

    此时,一名攀附在峭壁上采集雪莲的小童,脚下岩石突然风化松脱!

    “啊呀!”

    惊叫声未落,其身侧的坚硬山岩竟如活物般瞬间软化、隆起,化作一只巨大的岩石手掌,边缘还带着清晰的、属于老式山神土地的粗犷风化纹路。

    石掌稳稳托住下坠的小童,轻柔地将他放回安全的山道上,随即无声无息地沉降、弥合,重新化为普通的山岩。

    采药童们先是一惊,随即恭敬地朝着山岩方向揖礼。

    这些守护山峦的“灵影”,正是当年为护山而湮灭的山神土地们残存执念所化,受老君所留紫火精魄中那永恒丹气不断点化孕养,终与昆仑新生山魂合一,成了这圣山沉默而忠诚的卫士。

    南天门外,云海翻涌。

    一道由纯粹香火愿力与星光交织凝聚而成的阶梯,自巍峨天门垂落,穿过层层云霭,稳稳落在凡间南赡部洲一座高耸的功德碑前。

    碑文所载,正是凡间大贤陈禹穷尽一生治水安民的伟绩。

    此刻,碑身金光大放,无数由黎民感念祷祝所化的金色愿力光点,自八方汇聚而来,如百川归海,缠绕着陈禹苍老却挺直的身躯。

    光芒流转间,粗布麻衣化作一身朴素的淡金长袍,他苍苍白发无风自动,仿佛沐浴在无形的圣光之中。

    陈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踏上第一级银辉阶。

    足下阶面如水波荡漾,星光涟漪温柔承托,竟丝毫不觉吃力。

    他一步步拾级而上,身形在凡尘众生仰望的目光中渐行渐高,最终穿过金光闪耀的南天门。

    守门的天兵天将肃然持戟,颔首致意。这便是杨戬以“心秤”神格之力,重定三界秩序后颁布的第一道新天条:

    废黠“仙凡永隔”之陈规,凡于人间立下泽被苍生之大功德者,皆可引万民香火铸就功德金身,循此银辉天阶,直抵天门,位列仙班,享天地清福。

    此道一开,仙凡之隔,再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610/6723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