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221章 武王的仁政

第221章 武王的仁政


神武宫,北极武看着这阵子各地陆续发过来的报告。

    公元第九年是武朝最关键的一年,但是为什么呢?

    北极武重新整理了今年发生的各种事情。

    开年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平原又遇到了雪灾,山农省也遇到了地震。

    但也是这一年的新年期间开始,蒸汽机进入了实验阶段,内燃机的研究也趋于成熟。

    同时钢铁技术也进入了北极武所能知道的瓶颈阶段。

    北极武无法再对整个钢铁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也代表着钢铁炉不再需要经常性的升级。

    原来的长寿高炉开始变得长寿,可以稳定提高产量。

    钢铁和建筑技术的提升,让炼钢炉与工厂的建设速度提升了上去,再加上逐渐增产的水泥,以及可以借助蒸汽机粉碎的水泥原料。

    炸药和技术让采矿效率提升,让深层的铜铁和煤矿等物资得以被采用。

    在露天的煤和铜铁采集完之前,就已经具备深层挖掘的技术。

    火车只是开始,在铜线铁器橡胶等研发出来后,电力系统也顺应而出。

    电力的出现其实非常简单,不存在什么难度,旋转磁铁或线圈就能发电,工匠们自己看几次就能理解这种小孩子程度的技术。

    电力的运用是启动内燃机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电力火花,就不存在内燃机问世。

    实际搞出这个主要是为了解决焊接问题,北极武目前对情报交流和维持帝国统治反而不在乎了。

    已经快三十岁了,很多事情搞好了也是给后人享受的,偏偏北极武对后人没那么在乎。

    情报交流越快捷,需要解决的事情就越多,北极武并没有那么多着急解决的事情。

    蒸汽系统正在快速运用在各个大型工厂里,蒸汽设备的关键零件也以数百个工厂的建立,开始规模化,分工化协同发展。

    以蒸汽工厂为新区,逐渐建立了第一座工业城市。

    从第一个正式运营的火车到第三辆,只用了半年时间。

    很多零件都是依靠手工锻造,蒸汽锅炉的使用让原来需要大量工人长期加班的工作,开始简单化。

    更多的人被投入到了产业化里,成为全职工人。

    为武王奉献是荣誉,事实证明奴隶制的生产积极性也不低。

    一群自由人刚获得奴隶户口后,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努力。

    原来需要四五百工匠敲大半年才出一辆的机车,半年时间里只用了三四千人就造出了第二第三辆。

    报纸上的公共户高工资并不是捏造,确实是往低了修改了,不然担心其余人有意见。

    工业化的产能一旦获得上万人以上的动员能力,再有成熟的生产体系,那么产能就会变得非常恐怖。

    武州工业区的上百个工厂可以保证年产机车两百台,足以满足煤矿和关键货物运输。

    但是铁轨没有那么多,现在来回就是一条路,没有第二条铁路用。

    如今就是三台火车按照线段来回行驶自己这边的区域,互相之间不接触。

    如何避免火车相撞,如何跨区域运输就是交通部要解决的问题。

    产能可以往上爆,铁轨还要慢慢修。

    大部分蒸汽机还是工厂自己留着升级设备用,同时也交给造船厂制造蒸汽军舰,或者拿去搅拌水泥,砸石头,冲压钢材,对钢材进行热穿孔。

    具备给烧红的钢材进行穿孔技术后,就能制造出工业设备必需的钢管,使火车的质量远超从前。

    电力可以运用在焊接上,解决汽缸的生产制作问题。

    虽然技术设备上还有不少问题,但是如今的产能已经足够山农国使用了。

    九年的时间,武州地区的识字率大幅度上升,人口素质也在各个生产队和工厂的带动下明显提升,尤其是不断对机械化的熟悉,很多小孩子成年之后就能快速掌握一些制造技术。

    武州最不缺的就是工匠,北极武能留下来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工匠。

    文朝和辽国还有西域诸国的工匠,也是最容易活下来的那批人。

    山农族从来没有对工匠的歧视,从北极武造反到现在,文人的地位就是路边一条狗。

    以农业和工业发展国家是国策,也是北极武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积极推动的事情。

    皇帝的喜好影响到了所有人,这个时代普遍对读书人少了那么多敬畏。

    除了技术大进步,产能爆发之外,疆域也拓展了一倍。

    刘景顺作为山农人公共户,打下了中南半岛,依靠着源源不断地枪支火药支持灭掉了岛上的其余势力。

    征西军团从公元六年开始,到现在三年时间一直都在发力。

    领土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实际统治地区从今年开始才算。

    因为今年开始不断往外大规模派遣官员,把官城那群待机了快十年的人都流放西部。

    各地生产队也同样有人前往西部升职升级,这些忠诚于山农国的人能够稳定这一代人。

    至于他们的后人还认不认山农国,就等以后再说了。

    工业和军事的拓展,也让很多投降了的商人汇聚于山农国,带来了西方的技术和宝物。

    还有第一次大航海,尽管北极武已经不关注这个事情了,但确实是这一年开始的。

    一切都在蓬勃发展,就连前几年让培育的重型挽马也因为东西方交流培育出来了。

    可……现在已经不太需要了。

    过几年就是联合收割机的时代,不需要牲畜作为牵引,同时蒸汽拖拉机和人力车也会取代各种牲畜的作用。

    等征西军团打完仗之后,对马匹的需求就会急速下降。

    南方对牛依旧有需求,水田还是离不开水牛。

    北方的农田很少使用,一亿亩耕地足够养活两三千万大人小孩,牛羊猪肉和鸡蛋牛奶鱼肉蔬菜都加入了食谱,各地也种了不少果园当福利。

    土地贫瘠的地方已经休耕了,除了预留一些农作物种子和培养基地外,大部分食用粮食、储备粮食、工业粮食都来自各个世袭领地和南方小农经济。

    卖粮食是大部分非公共户口人员的主要收入。

    如今农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只依靠种地很难维持前些年的好日子。

    很多人都不满足几十亩地的收入,也不想困在老家无法出去,但逐渐的也接受了现实,老老实实的种地养活一家老小。

    朝廷不需要那么多人干活,自然不允许这些人随意流动。

    不收税也不打扰,已经是格外的开恩了,北极武从没想过让不是自己人的外人也过上和自己人一样的生活。

    禁止人员流动也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规定,北极武不想一大群要饭的人跑来家门口搞事情。

    对街头乞讨卖艺人员一律打回原籍,没有原籍的就送去吐蕃西域安南等地方,很多人半路就死了。

    如今的山农国根本不怕别人指责,也没有哪个国家和大臣敢指责北极武。

    ***

    “看到国家发展的那么好,我怎么就感觉难受呢……”

    北极武仰着头靠在椅背上,皱着眉头思考着为什么一点都不开心。

    如今国家蒸蒸日上,各个行业都在稳步向前。

    外面没有敌人,内部也没有忧患,朝中内外也都上下一心。

    “努力这么久,好不容易把一个依靠武力打下来的天下融合安稳,做大做强,为什么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兴呢?”

    北极武思考了几秒,就逐渐意识到了原因。

    “我明白了,我以前在家里种地收获开心是因为那些是我吃的东西,也是我给家里女人吃的东西。”

    “因为是自己的收获,所以开心满足。”

    “如今国家好坏和我没啥关系,我又没享受到好处!”

    “好处也享受到了,可以随便把人当狗训,但是我在山农村的时候也能做到这一点。”

    “论训人的快乐程度,现在反而不如当年。”

    北极武的想法没有错,当年在山农村的时候,训的都是不想当狗的人。

    如今当了皇帝,无数人想要过来当狗,全都摇着尾巴主动配合。

    女人也是一样,在以前还讲究点感情和关系,如今各地送来的女人都恨不得叉开腿缠住皇帝的腰。

    “古代皇帝衣食不愁,也不缺美女之后,好像都是通过处理政务,抓住手中权力来满足精神需求的,我难道也要批一辈子奏章?”

    北极武不是第一个当皇帝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有先例和解决方式。

    但是北极武把记忆里的各国皇帝都想了一下后,还是拒绝成为政务皇帝。

    “当皇帝只是工作,每天稍微一两个小时就行了,不必那么累。”

    “那我做什么呢?玩女人?这个就算了,一点意思都没有,不想天天死女人身上,更容易空虚。”

    在思考了十几分钟后,北极武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把西方那些建筑全都推了,重新建成我设计的房屋,这样以后就不存在什么历史了。”

    “国内各个景点也要是我设计的建筑,既然有了夏宫就要有春秋冬宫,再修建几个大型公园,城市地标建筑物。”

    “我要在石头上,留下我的功绩!”

    北极武其实很有艺术细胞,拥有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画圣的绘画水平。

    如今已经快十年没有动过画笔了,北极武也不打算继续画画。

    画作和诗书都容易被烧和贩卖,但是设计出来的各种建筑物就可以存在很多年。

    如今这个年代很多印象中的古建筑还没有修建,北极武正好可以为每个地区设计出不同风格的传世建筑。

    “钱多的用不完,就当是顺便提升一下非公共户农户们的收入好了。”

    北极武法外开恩,给许多失业农民提供了一个外出工作赚钱的机会。

    人力其实不缺,只要北极武需要,抓来的俘虏正好能派上用场。

    自古以来,俘虏就是做这种事情的。

    北极武很快实施了仁政,把应该处死的异国俘虏抓去生产水泥,挖掘巨石。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52/6761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