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199章 权威

第199章 权威


没有波澜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明明还不到十年,有些人就感觉好像世界本来就是这般如此一样。

    自公元6年天下一统,到公元8年年尾的时候,人们早就习惯了山农国的一切。

    不论是春耕还是各行各业都按照既定的规则忙碌起来。

    春夏秋冬,不知不觉北极武又从冬日的中午坐到了下午三四点钟。

    手中的奏折全部批完,也都加了自己的意见。

    西方的大陆已经完全落入了山农族的统治中,如今只等着山农人过去统治。

    孛儿只金在这个冬天死在了帐篷里,享年六十二岁,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了。

    作为孛儿只金的妻子,阿岱海没有被孛儿只金的孩子继承为妻子,而是以归农省总督的身份继续掌控整个草原。

    这个事情从十年前就约定好了,草原上的千户万户们也都遵从孛儿只金的遗嘱继续为归山农国作战。

    辽东部的耶律保才超过了六十岁,云中部的阿史那也四十多岁了。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归农省三部都完成了汉化。

    原本不愿意学习山农族文字的人都出去打仗送死了,留下来的很快被汉人的生活腐化了意志和战斗力。

    部落里的小孩说的都是汉语,写的也都是汉字。

    汉语是目前整个欧亚大陆所有战士商人工匠贵族必须要尽快掌握的通用语,尤其是战场上,能说一门汉语很有可能保留全家性命。

    不到十年时间,山农国的人口提升到了五千万人,比文朝时候统计的四千万还要多出四分之一。

    这还是双方交战时各种天灾人祸死了不少的情况。

    每年四百万的出生人口,以及对外政策的激进性,让山农国的未来绝对不局限于现在。

    只是和归农省三部的部分草原人一样,南方各地区的人也同样堕落了下去。

    民间歌舞升平,尤其是江南很多地方因为没有法律管辖的缘故,娱乐业又发达了起来。

    契丹公主和汉人公主也都为北极武陆续生了孩子。

    尽管各地都有不少人选择不结婚,但整个山农族的人口还是在极为迅速的猛增。

    尤其是在八岁男孩女孩可以独自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不需要大人留下来一个看守后,生育的意愿只会越来越强烈。

    多一个人出去打工,就能多挣一分钱。

    贵族家庭也是一样,多一个孩子,领地就能多一个自家员工。

    除了城市工匠户因为户口无法分割之外控制生孩子的数量,其余大部分人都在猛猛的生孩子。

    各地的小孩子数量已经多到数不清的地步,猛增的人口也代表着大量的事件。

    尤其是十多岁年轻人引发的各种事件,让治安和调查成本越来越大。

    北极武倚靠在椅子上思考着。

    “如今不论是各个城市的建设和开拓,还是各地的管理事情,光是依靠我一个人都已经安排不过来了,我无法再具体的安排事情。”

    “哪怕是我直辖的万户队,也管不过来了。”

    北极武叹了口气,很快也不再勉强自己。

    “把扶桑留给儿子们刷战绩,完成最后的一统。”

    “一晃快十年过去,我也快三十岁了。”

    北极武思考着自己的决定,在决定好了之后就在转天召见了五个大臣。

    丞相李承仁。

    农业总负责人桑羊安。

    工业总负责人鲁成。

    轮值万户孟和同。

    扬州太守李唐卿。

    五个大臣进来后集体跪下。

    “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极武说道:“起身吧,我有一件事情要让你们做,不过之前先问问你们,你们如今手中的事情可有人能代替,保证你们离开之后不会出什么麻烦?”

    五人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听到后感觉更加复杂了。

    李唐卿第一个回答说:“臣的事情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情,能胜任者无数,可随意取而代之。”

    孟和同回答说:“如今外无战事,内无隐患,军中一直都听命于圣上差遣,没有臣也没有任何问题。”

    桑羊安和鲁成也齐声道:“臣也是一样,愿意听圣上差遣!”

    最后的李承仁恭敬道:“臣才疏学浅,这十年来都没有办成什么事情,也没有举荐出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愧对于圣上,自是无足轻重,不会影响到任何事情。”

    前面四个人都是谦虚,只有李承仁说的是真的。

    郑城的官员这些年早就都成废物了,派不上一点用处。

    北极武认真说:“郑城是我安排的,有不少人都沉沦了下去,但这些年也有不少人脱颖而出。”

    “我从良莠不齐的人里,找出了不少金子一样的人才。”

    “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如今已经当了十年皇帝,也该为将来的事情好好考虑了。”

    北极武说出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单刀直入。

    “夏城已经建好了,如今北方稳定,南方因为十年来很少管理,反贼太多。”

    “我家的孩子不会按照嫡长子来继承皇位,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才是关键。”

    “如今差不多都十岁了,性格也基本上确定,但是能力方面还需要历练。”

    “桑羊安,鲁成,你们带着隐姓埋名的孩子在田地工厂劳作,不要暴露身份了,只有从底层上去的人,才不会被文官骗到,分不清楚民间疾苦。”

    “李唐卿管理夏城的民生,李承仁管理夏城的官员,孟和同管理治安和练兵问题,清扫附近的野兽贼匪。”

    “今后夏城的税收留在当地,有什么事情你们看着处理,遇到大事情再找我商议。”

    “我留守洛阳看着,你们也在我还能镇压各地的时候把夏城发展起来。”

    “若是孩子不听话,告诉我就行了,我的子嗣众多,总能有几个派上用场的。”

    李唐卿听到后,提议说:“圣上,何不立下嫡子?”

    北极武笑道:“我又不是嫡子,而且把权力交给无能,做不了决定的人,对所有人都是极为恐怖恶心的事情,我不想选出一个没有担当的继承人。”

    桑羊安询问:“那我们去了夏城做什么?是发展江汉平原,耕种水稻吗?”

    这两年很多人都能猜出北极武的计划,发展地理优势好的江汉平原是必定的事情。

    东南省太偏僻了,如今要整合东西南北,最好的地方就是四通八达的鄂州。

    北极武说:“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水路航道我已经让人拓宽了,房屋城池也都建好了,提前安排去了不少愿意干活的自己人。”

    “你们的任务就是我说的那样,在夏城发展的同时,顺便教育好那些小孩子。”

    “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小时候不懂事,将来年纪大了之后就懂了,我给你们五个老师的职位和俸禄,以老师的名义替我教训几个小子。”

    “培养他们至少是二三十年的事情,我这人不太会教小孩,就麻烦你们五位师傅了。”

    五人齐声道:“臣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辜负圣上所托!”

    北极武必须要分家,也必须要尽快把人口外扩战略稳定下来。

    只要形成一种规则,将来就会好办很多。

    东西南北四个区域都要出去。

    夏宫肯定要过去住一阵子,这样才能迁徙过去大量人口,稳定西南和南方势力。

    从夏城发展出比洛阳更强大的水运系统,同时依靠水运南方运输工业商品和粮食。

    将来南方能承载一亿人口,东南亚地区最能承载六亿人,天竺那边地区五六亿人都不是问题。

    在到达人口上限之前,估计大部分人就不想生孩子了。

    目前生育意愿最强烈的估计还是各地的官员和领主贵族,这些人迫切的需要人口。

    公元八年的腊月到了,北极武也难得的邀请家人都过来皇宫住几天。

    因为知道北极武没有立皇后的想法,两个贵妃也都识趣的称呼新来的几个女人为姐姐,给足了几个乡下女人面子。

    北极武没有在乎过女人们的评价,最多是出于照顾孩子心情的考虑让她们过年时候过来聚一聚。

    过完年后该回去就回去。

    每年年末的时候北极武都会召见各个地区的干部商量事情。

    不重用郑城文官是因为北极武有别的人可以用,用的更加放心顺心。

    想要管理这个天下,光是依靠武力并不行。

    北极武自觉从来没依靠武力欺负过别人。

    不觉得自己除了拳头力气之外就没别的了。

    比起打架和玩女人,北极武更喜欢有些挑战的事情。

    打架总是嬴,感觉就和开了作弊器一样无聊。

    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只要喜欢,养一百万个女人都行。

    修建一个超大型的宫殿,让京城只有不穿衣服的女人这种事情,对北极武只是想做不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能不能做到。

    皇宫最多时候五十万宫女,不管是女俘虏也好,宫女妃子女官也好,本身就都是北极武的玩物。

    这在这个时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洛阳城最多时候两百万人,也全都是北极武的奴隶奴仆,也可以说是宫外的太监宫女。

    那些文人也好,官员也好,千户万户军官也好,在武王面前就是身体还好,心智和人格已经残缺的太监阉人。

    就算北极武让他们老婆进宫,大部分也都是乖乖的劝老婆想开点。

    再或者是感觉屈辱自杀,而不是反抗山农国。

    北极武已经不是北极武了,是整个山农国。

    以前北极武是山农国,山农国是北极武。

    现在北极武也是山农国,山农国也是北极武。

    区别是以前北极武用实力威慑四方,让文朝和草原部落都不敢打。

    如今是山农国这个概念,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北极武个人的实力已经没有人在乎了,北极武的意志就是整个山农国的意志。

    得罪了北极武,跑个三五年都跑不出山农国的地界。

    不光是一众小国和部落被山农国压的喘不过气来,就连山农国自己也被肌肉越来越猛烈健壮身躯所压迫。

    从世袭领主到南方各地世家官绅,再到黎民百姓和退役士兵,江湖豪杰,都能时刻体会到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

    北极武非常勤奋,又占据了全世界最好的工业土地。

    不论是美洲还是欧洲,都比不上家门口这片土地。

    这里是全球最完美的工业初始地。

    没有之一。

    可以露天开采的煤田。

    可以轻松获得火药资源的同州晋州山地。

    在太行山隔壁就是含铁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邯郸铁矿,而且已经有人开采,也有工人铁匠可以用。

    煤铁相距不到三百里,中间还有运河+黄河支流水车网络。

    最关键的是西边有大量工人和军户,对武器防具和工具车床需求极大。

    东边是大片的良田沃土,拥有大量的农民,对耕具农具铁锅菜刀需求极大,定期更换。

    运河的存在让铁器运输费用变得极低,可以将各种铁器商品顺着运河运往南方各地。

    陶器等手工业的补充,规模化商人的带动,以及国家提供的安全保障和政策支持。

    山农国这些年能发展的这么快,就是初始地选的好。

    如果是在美洲,依靠一群不识字的美洲人也走不出奴隶时代。

    没有洛阳其实也无所谓,晋州加冀州这两片地才是根本。

    也正因为重心都在北三省,导致南方就像是空守闺房的小媳妇一样,难免有了一些幽怨。

    这种空虚寂寞和幽怨,很快就在得知武王要闯入南方势力后,变得欢欣雀跃了起来。

    公元八年十二月,北极武发布了第一条变化政令。

    “凡二十岁以上无亲生子女者(男性),收入十税二,其余人等免税至公元20年。”

    “多子女家庭给予补贴,子女超过五人者,可得铁锅两个,被褥一张,布料2匹,1000文钱,见报纸后可自行去本地村长或千户处登记,委托前往附近县城府衙免费领取。(这一段仅限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归农省。)”

    “家族人数超过五十人后,可就近向外二十里移民建设村庄。”

    整个山农国的人发现还能再免税十一年后,纷纷加大了生孩子的力度。

    南北不平等是早就预料的事情,大家只有羡慕,没有人去反对。

    南方能跟着免税就已经很好了,也希望早点能一视同仁。

    在拉满了各种保障之后,思想还停留在奴隶时代或者封建时代的男男女女,都在开开心心的生孩子。

    主力生育人口还是文朝和更早之前的那批人,这部分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千万。

    好在生了七个八个的还能继续生,十个八个根本不算多,这个时代没有人在乎生育对身体的影响,也没有人在乎那些三四十岁就死了的人。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52/6763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