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209章 一体大压铸,我们星辰一口气干两套

第209章 一体大压铸,我们星辰一口气干两套


第209章  一体大压铸,我们星辰一口气干两套!(5k,来了来了!)

    众所周知。

    国产手机厂商是最喜欢找有实力的企业联动的。

    以往联动的都是一些外企巨头。

    什么我们采用了索尼的镜头、三星的屏幕、高通的晶片……

    现在国产手机电芯能超越国外,是一种罕见的突破。

    国产自研这几个字能在今天拿出来,是难得可贵的。

    宣传上多少能占据些许优势。

    许易笑著答应:「那太感谢沈总了,我们星辰做手机电池也不是草率的规划,相信以后我们双方都会庆幸今天的相互选择。」

    手机圈供应链这边其实也在不断突破,材料和成本优化,再加上内部空间不断改进,等到明年主打大尺寸大屏的旗舰机,就会迎来普遍4000mAh的时代。

    但到时候他们极星电池同样会有突破。

    现在这块电芯的开发周期毕竟不长,很多地方还是从零开始,他们很多技术还没验证。

    董宇轩那边说下一代电芯准备采用高压电解液,并将负极材料进行改进,下一代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提升,将比这一代还夸张。

    预计能直接提升30%左右。

    到时候让普通尺寸的旗舰机,也有望用上5000mAh大电池,小尺寸的旗舰机能达到4500mAh左右。

    按照当下这个手机行业环境和晶片功耗。

    哪怕是「电量焦虑症」再严重的人,看到5000mAh的容量以及80w的快充,都会直接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件事许易暂时不打算公开。

    等内部有验证样品,再给手机行业带来一点小小的惊喜!

    ——

    vivo团队离开后。

    极星充电宝也顺势上架到了车商城。

    在这之前。

    部门这边还单独咨询了下自家老总。

    毕竟这个充电宝是许总提议要做的,怎么运营和定价肯定也要参考他的意见。

    没想到许易表现得很随意。

    「你们自己核算下设计和开发成本,按照正常成本定价来就行,充电宝的批次不多,肯定要以收回成本为主,如果销量比较一般的情况下,那就当个限量款售完为止呗。」

    做这个充电宝也只是一时的灵感,主要是正好有一批残次电芯,加上现在充电宝行业同样良莠不齐,属于不能看的那种。

    自己做出来不光能卖,还能自用啊!

    不过许易也不确定,现在这种超薄磁吸充电宝到底有没有人买单,他准备将星辰汽车的车商城打造成一个私有化的生态区,眼下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

    如果真做成了,以后不光能卖汽车配件,还可以往其他区域拓展拓展。

    很快。

    内部成本核算出来了。

    「按250定价,应该能收回成本,还能保有20%-30%利润。」

    本来按照物料成本,开发这种充电宝成本挺低的。

    奈何许总的对轻薄和质感的要求太极致了,总开发成本就压不下来了。

    许易往群里回消息:

    「那就定价298,咱们很多车主也是愿意为质量买单的!」

    星辰车商城的东西一向以「高性价比」著称。

    但这个「高性价比」也是要看跟谁比。

    和改装市场,以及其他汽车厂商的官方配件相比,那肯定是性价比高得没边了,且星辰汽车配件的官方售后还好,以至于很多车主都对此赞不绝口。

    实际上他们的利润率是不低的,车商城的业绩创收,每个月更是跟随著销量节节攀升。

    刚才那句话怎么说来著。

    卖车只是交个朋友,卖生态配件利润才是真高啊!

    ——

    车商城事业部。

    郑国昭坐在电脑面前,满脸狐疑地盯著手中的充电宝。

    「这个充电宝……倒是挺不错的,但按这个定价真能卖得出去?

    许总在这方面,会不会是考虑欠妥啊?!」

    看到许总在群里发的话。

    他差点以为出现了幻觉。

    定价250利润已经不错了。

    居然给定了个298。

    他不太懂技术,但只感觉这个价位怕是有点卖不动。

    看看市面上一万毫安的品牌充电宝,人家才卖129。

    而他们这个。

    才三千三百毫安时。

    最大的优势就是无线充电了,可也没几款机型支持啊。

    「不对,许总这么做一定有他更深层的道理,我要做的就是服从!」

    郑国昭本来想发消息过去稍稍「异议」一下。

    但很快。

    猛地摇了摇头!  

    眼神当即恢复了清明!

    该死!

    自己怎么能质疑许总!!

    许总的英明神武,早就在过去的成功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要知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老郑可是一直在干实事啊。

    星辰S7发布后的配件开发,那都不用说了,车衣、车模、车窗膜、床垫、车载香薰,都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销量方面,也卖得很好。

    用车友圈的一句话来说。

    ——现在谁买车不装修啊?!

    …

    他们的头枕和床垫产品,卖得格外突出。

    油车怠速开空调的危害有很多,其中包括小电瓶容易受损,显著升高油耗、加上一氧化碳中毒这些风险。

    但睡在电车里没这种担心。

    再加上星辰车商城的用品,经过这么久的积累,也算「有口皆碑」了。

    只要是新车主购车之后,无论是上网打听,还是在车友群询问,得到的回答都是质量靠谱,可以无脑入。

    这么一来二去,销量跟左脚踩右脚似的,越来越高。

    毛利润更是来到一个令人看了脸都会笑裂的比例。

    但是。

    郑国昭期间也遇到了难题。

    生态商城毕竟是围绕车主展开的,他把一些能开发的东西,都开发完了之后。

    发现没「新品」可上了。

    灵感完全枯竭了。

    一些汽配城的供应商找上门,也被他否了。

    他们生态商城是要做质量,也不是什么玩意都要的。

    起码之前开发的那些东西,他认为车主都用得上,如果用不上的低质量物品,也是在拉低他们现在车商城积累的口碑与权威。

    也就在这时。

    许总的伟大再次体现了出来!

    当他尝试性的提出自己心里的疑问,许总是这么说的。

    「商城嘛,就是随便卖卖车主用得上的东西,实在不行也可以开发个气门芯、或者不行你开发个车规级纸巾盒也行。」

    像是开玩笑的两句话。

    郑国昭还真将信将疑的去做了,他找了两个供应商。

    认认真真地开发了一款闪电图标、外观精致的气门芯,结果卖爆了!!

    然后他又抱著严谨的态度。

    去打造了一款车规级纸巾盒。

    这个车规级到什么程度呢?

    外观精致、材料是PU革+超纤,自带磁吸、可耐暴晒超95℃到冬季零下30℃高低温。

    郑国昭专门找权威机构出了一份检测报告。

    哪怕在90℃的烘烤下,盒子不会变形,也不会有任何异味与有害气体产生。

    这已经不是车规级了。

    而是「母婴级」!

    所以在车商城页面的商品详情页中,又上架了一份《母婴级》检测报告!

    把检测数据都怼到了脸上。

    等上架后,第一批又被抢光了!!

    尽管该纸巾盒定价99元,远超市场价几倍。

    评论下方,却全是夸奖的声音。

    表示第一次看到有母婴级检测报告的产品。

    有家里生小孩的车主,干脆买了两三个,将其放在了家里桌面、磁吸在冰箱上使用。

    ……

    郑国昭悟了。

    只要满足了价值和权威性,那么消费者依然是会认同这份价格的。

    就算昂贵了一点,也会觉得物超所值。

    「许总这么定价,肯定有他的考虑,我只需要想方设法的扩大宣传,证明咱们产品的权威性就好了。」

    郑国昭通过举一反三,很快有了思路。

    他头脑飞快运转,分析著这个产品的可能性。

    价格上来说。

    明显不占据太多优势。

    像汽车用品,是能与车主的用车生活关联上的。

    但这个充电宝,想关联上「用车」明显有点难。

    既然这样。

    就只能加大宣传力度了!!

    「先找一批权威数码博主大力吹一波再说!」

    ……

    ……

    充电宝对于许易来说只是个插曲,星辰汽车目前更大的重心放在了庐州F2工厂的规划与投入。

    而今有了更充足的预算。

    生产设备自然也要迎来了一轮升级。

    行业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跨越。

    所带来的改变从来都不止是能源形式,还包括了生产的形式。

    若以超级工厂的规格来要求,平均每30秒至40秒下线一台车,不光依托工业机器人集群、数位化、高自动化率这些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核心,那就是闻名后世的「一体化大压铸工艺」。

    而今新厂刚迈开步子,在设备采购上就已经遇到了问题。

    「许总,近期力劲集团和海天集团有回音,按照您要求的超大型压铸机,定制恐怕短时间下不来。」

    助理小周拿来一迭报告,都是供应链头部厂商返回的数据和具体反馈情况。

    许易接过报告,只稍微看了看,眉头跟著就皱了起来。

    庐州的4.0造车工厂要实现产能升级,「超大型压铸机」是核心中的核心。

    一体大压铸不光能将几十上百个零件合一,减少上千个焊点,同时也能实现减重、缩短生产、强化车身扭转刚度的作用。

    星辰这边想要定制的超大型压铸机,目标是实现前后底板的一体压铸集成化。

    届时等F2工厂落成,他们旗下所有高端车型都可以收益,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铸造精度。

    不过。

    要做到这点,对压铸机锁模力的上限要求很高。

    星辰汽车这边定制的是6000-8000吨级超大型压铸机。

    然而国内的压铸机龙头,无论是力劲集团,还是海天金属,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力劲集团今年量产的「DCC5000系列」,最大锁模力是5000吨,海天金属那边更次一些,量产的压铸机仅仅能达到3000T-40000T。

    超大型压铸机的吨位往往决定零件尺寸的上限。

    6000吨压铸机的锁模力,可以覆盖3m×2m的型腔投影面积,刚好可以一体压铸汽车后底板。

    而10000吨超大压铸机,能覆盖4m×3m的型腔,这意味著汽车整个下车体(后底板+前底板+纵梁)、包括完整电池包壳体,都可以一体压铸出来。

    所减少的焊接、装配工序是非常巨大的。

    一体化压铸件成本至少下降20%-30%。

    力劲集团在6000吨大型压铸机上的回应还算热烈,技术上已有成果,海天金属在这方面逊色不少,声称暂时无法量产。

    而对于8000吨以上的需求,两家反馈的结果都不是很明朗。

    许易只能暂时将海天给放弃了,打了通电话给力劲集团对接的负责人。

    「许总,6000吨机的落地还需要等一段时间,目前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锁模系统的四点式曲肘需完全同步,否则会导致模具偏载,一侧锁模力过大,另一侧过小,引发模具开裂的问题。

    还有整体式铸钢机架要通过真空熔炼+深冷退火消除内部应力,国内的大型真空炉也很难满足温度均匀性,把误差控制在正负5℃之间。

    至于8000吨机的问题就更多了,很多地方也被国外卡著,要么成本过高,要么就是专利瓶颈,所产生的研发费用和技术难度,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

    力劲集团总裁刘卓明在电话里说明道。

    面对星辰汽车这样的客户,他们是很尊重的,但技术难点也摆在这儿。

    不是不做。

    主要是确实难做,开发压力重重、路长且阻啊。

    许易是不太懂大型压铸机的技术细节,这些深层供应链的技术,往往分布在全球。

    可能一个伺服电机、或是大流量伺服阀都会被卡住、工艺瓶颈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但他也听出来。

    虽然阻力大,技术难度大,甚至有一些更变态的全球化问题要解决。

    对方却没说做不了。

    「刘总,我想你低估了我们星辰汽车对一体化压铸技术的重视,6000吨的超大型压铸机,我们星辰是一次要两套,同样我们这边的工程技术团队,也可以全力配合你们研发,咱们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联合研发室。」

    许易先抛出一颗定心丸。

    高端超大型压铸机的市场并非那么明朗。

    起码在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的概念都并未被提出。

    力劲也害怕研发出来,客户稀少的问题。

    六千吨机的现状尚且如此。

    更别说研发难度更大的八千吨超大型压铸机了。

    闻言。

    刘卓明的精神不禁一振,语气甚至略带结巴了:「许总…两套?不是一套啊!」

    「之前我们的技术人员可能光提交了模型与精度需求,没提及需求量的问题,现在庐州F2工厂工期已定在即,首批两台大型压铸机,我想还是需要你们的全力配合的。」许易笑著说道。

    接著又抛下另一枚深海炸弹。

    「不止是六千吨机,包括八千吨机的需求我们同样紧迫,研发上咱们可以形成合力,价格也不是问题,只要有产出,我们同样订两套,可以先签合同。」

    哪怕把研发成本算进去,国产的超大型压铸机也要比进口的便宜,并且还不会被卡脖子。

    按照星辰汽车目前在业界的地位和营收,是有信誉背书的。

    许易也不会满足一体化压铸光解决前后底板的问题,包括电池底板,车身部件,这些后期都会用到一体化压铸的工艺。

    只有供应链生产设备发展了,星辰汽车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车身强度才能更好进步。  

    这和上次与宝钢沟通一个道理。

    目前的国产量产的超高强度钢还未突破2000MPa,哪天星辰汽车想整个「高端坦克车身」这种大活,供应链材料跟不上,也只能瞪眼看著。

    刘卓明有些不淡定了!

    放眼全球需求能达到这个量级的也不是很多。

    八千吨压铸机的研发售价,设备寿命、工厂、模具,设备维护成本,后期费,更是没几家能承受。

    本身力劲集团内部对于验证8000吨级机的技术可行性,动力是严重不足的。

    可现在竟然有了一丝热血沸腾的感觉。

    星辰汽车对高端超大压铸路线的态度异常坚定,并发出了强势组队邀请,力劲集团借著这股力要是能冲破当前的高端瓶颈,未尝不是一片新天地。

    「许总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们再不全力以赴反倒不真诚了。」刘卓明发自肺腑的说道。

    原则上来讲他们内部对八千吨压铸机研发计划,起码也要等到20年之后了。

    很多技术、工艺卡脖子很严重。

    但现在原则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偏移。

    办法也是人想出来的。

    如果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未尝不能突破。

    「我带人过来,到时候咱们双方的团队深入沟通一下,早日把这件事落实下来。」

    刘卓明又补了一句。

    许易欣然应允,双方在这件事上对接研发得越迅速越好。

    一体化压铸算是个变革,将带来显著的成果除了生产效率和成本之外,最大的作用还是减重。

    重量对于新能源车的意义,无需多盐。

    虽然在维修经济性方面成绩欠佳,可在许易看来也不是绝对的。

    良心车企会做出一些规避改良性设计。

    譬如采用多段防撞设计后地板,中低速碰撞事故就只需要更换防撞梁和溃缩区,无需更换后底板。

    至于大碰撞事故,怎么都无所谓了。

    确保成员安全情况下,一体化压铸的更高强度结构又发挥出来了。

    当然。

    很多车企图省事把这部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也是业界常见的行为。

    ……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766/6761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