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你把人家皇帝防到战俘营了? > 第384章 有种看南方人写末世文的美

第384章 有种看南方人写末世文的美


第384章  有种看南方人写末世文的美

    张山的论调,让老头子和便宜二哥感到惊讶。

    曼纳海姆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其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

    面对这样一个小国,康斯坦丁皇帝曾以为,通过谈判施压或军事威胁就能迫使曼纳海姆妥协,实现自己对曼纳海姆的领土要求。

    对于皇帝当时所持的这种乐观估计,尤苏波夫亲王曾作过如下描述,皇帝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曼纳海姆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曼纳海姆人就会举手投降。」

    皇帝和他的军事参谋们正是根据这种估计拟订了对曼纳海姆的作战计划,以及按此进行战争准备的。

    最初的作战预案,由皇帝的心腹沙波尼科夫元帅拟定的。

    该案还较客观地考虑了曼纳海姆军队作战能力和战场的特殊条件。其核心思想是主张集中45个师的强大兵力,在欧罗巴其余列强不直接卷入的情况下,「打一场为期至少数个月的紧张艰巨的战争」。

    这项预案由于太过保守,不符合好大喜功的皇帝那取回祖地、顺便震慑远东那个毛小子安德烈的设想,刚提出来就被皇帝否决了

    皇帝决定对曼作战计划改由更了解情况的圣彼得大公的爱将——梅茨科夫元帅重新拟定。

    作为圣彼得大公的嫡系,梅茨科夫做的方案大胆多了。

    他做出了2个月打爆曼纳海姆的『大胆计划』。

    其实这计划从一开始就不靠谱,很简单的道理,梅茨科夫的屁股肯定是歪的。

    在基夫里斯大公领土大增,还有奥丁三世、康斯坦丁皇帝和安德烈帮忙清走该死的沙华人情况下,基夫里斯人只需要数年时间,就能大幅度增强实力。

    对此圣彼得大公不眼红就有鬼了。

    他也急迫希望自己能打下兰芬地区。毕竟圣彼得城距离帝国边界就几十公里,这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人家常说天子守国门,又有多少个希望安逸的天子肯打心里守国门?

    一想到大事不妙时,圣彼得大公就要顶著自己的王冠跑路,他就坐食难安。

    梅茨科夫的预算中,大不了最多出动百万大军,把曼纳海姆人全碾一遍。

    实际上,这计划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惜把整个帝国拖下水的打法。

    这跟当初本田大将率领关北军进攻伯利亚,有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张山所知,皇帝在边界附近共集中了约30多万人的兵力,4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4个坦克旅以及约1000余辆坦克、800多架飞机。

    不出意料地,总司令由皇太子谢尔盖挂名,实际是梅茨科夫元帅担任前线总指挥。

    老弗拉基米尔听到这里,不由对张山提出问题:「孩子,你坚持认为皇帝的大军要遭罪?」

    「嗯。首先第一个原因是【气温】。」

    「气温?」马克西姆好奇了。

    「对!气温。我们脑子不好的皇帝,以为帝都拉斯科已经是全世界最寒冷的地方。实际上,拉斯科每年最冷的一月份平均不会低于零下10度。然而曼纳海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四分之一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

    听到这里,老弗拉基米尔和马克西姆开始绷不住了。

    零下十度和零下四、五十度所用的保暖装备,就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要说【凛冬之怒】这个buff,其正统拥有者应该是伯利亚人才对。

    在伯利亚大公国西部的荒原地带,历史记录零下六十度以下的地方比比皆是。

    张山看著扶额的两人,他摊摊手,耸耸肩:「皇帝以为冬季对拉西亚的军队没影响,其实要是囊括了伯利亚人的军队,这句话才成立。当我知道白痴皇帝没让自己的步兵师准备雪橇和滑雪板时,我就知道皇帝要吃大亏了。」

    「还有呢?」马克西姆好奇地追问自己的军神弟弟。

    张山举起第二根手指:「现在正逢该地区一年里白昼时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会极大地限制皇家空军的发挥。毕竟皇帝可没那么多钱给飞行员练习夜间飞行。说真的,夜飞既考验飞行员的天赋,同时国王要舍得摔飞机。」

    这就是张山这种离谱的军政一把抓的独裁者才敢玩这个。

    这年头的飞机虽然不算特别金贵,架不住产量低啊。

    练习夜航,摔飞机是常有的事,倒霉时一个月摔十架八架也不稀奇。

    说白了,就是没钱闹的。

    有钱买飞机,给失事阵亡飞行员家属发抚恤金,夜航也是能练出来的。

    就帝国中枢之前那个财政,能玩夜航才有鬼。

    曼纳海姆南边的城市没严格意义上的极夜,但稍微中部地区,刚好就是每年12月初到次年1月,有将近50天的极夜。

    拉西亚皇家空军不会夜航,这不等于废了吗?

    这理由是如此真实,听得两人囧得要死。

    这时,张山举起第三根手指:「最后一点,就是敌我双方地形不对称。」

    别看两国边境地区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圣彼得城对面的兰芬地区可谓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

    拉西亚一侧的卡累利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圣彼得城到摩曼斯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

    反观人家那边,卡累利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曼纳海姆西北。

    因此,这里注定成为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

    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

    这里是过往双方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

    但人家在这里修了一条曼纳海姆防线啊!

    这个可怕的人工屏障,是拉西亚帝国大军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3968/6744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