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67章 青莲剑经(月初求月票)

第567章 青莲剑经(月初求月票)


虎啸皇拳·绝啸苍穹灭!

    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

    萧峰拳掌齐出,筋骨齐鸣,传出虎啸龙吟之声,气血如长江大河在体内奔腾流淌,千军辟易,十荡十决。

    狗哥感受到萧峰的气机,自然而然的轰出强招,自「赵客缦胡缨」至最后一招「白首太玄经」一气呵成。

    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他既不必存想内息,亦无须记忆招数,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剑。

    李兆廷并指成剑,剑气如九天银河般倾泻而下,照亮大半边夜空。

    天意·止戈!

    以无尚剑意沟通冥冥天意,所过之处尽是自身领域,此法并非洗髓经那般消弭杀意,而是——以杀止杀!

    若秉性纯良,问心无愧,只觉剑气如春风拂面,不会受到剑气损害,若阴邪鬼祟,难免被剑气轰成齑粉。

    杀光邪魔外道,亦是止戈息武。

    三人从顿悟中清醒过来,同时轰出如朝阳初升、阴阳混沌、日月交替的恐怖强招,三式强招在半空对撞。

    拳罡掌力飙射、剑气内劲飘飞,有形有质的圆环形透明波纹,向四面八方散溢而出,快速笼罩全部石室。

    石刻内蕴含的武道真意,被萧峰的强猛气血所引动,被李兆廷的万剑归宗所触怒,尽数加持在狗哥身上。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半空中升起一朵朵莲花,璀璨夜空,忽变作一片莲花世界,祥辉万丈,大放光明。

    每柄莲叶都有丈许大小,叶底挺立著一根根金色根茎,尽是剑气所化,最大的莲花上,端坐著一尊佛陀。

    《青莲剑经》

    《罗汉伏魔神功》

    两门绝学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霞光万道,花雨缤纷,宝相庄严,虚幻场景一闪而过,无论是青色莲花还是金色佛陀,尽数转化为剑气。

    萧峰仰天长啸,拳掌翻飞,三丈金龙环绕在周身,既无天人合一,也没有引动天地元气,而是固守自我。

    此时此刻的萧峰,就像一枚经历九转九炼的龙虎金丹,精、气、神完美无瑕的融汇为一体,真元、气血、阳神不分彼此,无漏无垢,不朽不坏。

    无需发动金刚变身,只要感受到外来劲力,自然而然形成护体罡气,纵然万箭齐发,也休想伤到他分毫。

    李兆廷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同时射出剑气,身形好似一股青烟,在重重劲力中倏忽来去,劲气四散弥漫,无数利剑狂风暴雨般的飞卷,随著李兆廷的剑指点向半空,整座海岛所有宝剑都被剑意引动,化为一条宝剑长河。

    三人均有奇门绝艺。

    一个身负佛门至高练气心法,内心至纯至净,领悟最原始、最本真、最纯净的青莲剑经,占据「纯」字。

    一个把身体当做丹炉,把自身精气神当做灵丹,三元归一,丹成龙虎,虎啸龙吟惊天地,占据「强」字。

    一个领悟剑道极致,把奇经八脉周身窍穴乃至每个细胞都化为剑气,天上地下无不是剑,占据「博」字。

    一者纯粹,一者强横,一者博大,劲力恍若洪流,席卷整座海岛。

    内家修为不够的,连观战的资格都没有,强如龙木二位岛主,想看清三人出手招数,也要倾尽平生之力。

    不知过了多久,光芒彻底散去。

    山高海阔,繁星璀璨,万籁俱寂。

    能保持清醒的不超过二十个,要么是侠客岛精锐弟子,要么是花满楼、楚留香等高手,龙木二岛主好似刚刚从水里捞出来,全身上下都是汗水。

    两人内功有成,武功卓绝,年过九旬依旧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如今却暮气沉沉,依稀能感受到死气。

    李兆廷、萧峰、狗哥,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睁开眼睛,恢复清醒。

    龙木二岛主毕生心愿,便是解开石刻之密,如今秘密被解开,支撑两人活到现在的念头快速散去,再加上方才为了观战,不顾一切靠近战场,身体近乎油尽灯枯,只剩最后两三口气。

    此时此刻,哪还顾得上礼仪?

    龙岛主开门见山的问道:「敢问诸位大侠,你们是如何解开石刻之秘?这些碑文石刻,蕴含著什么秘密?」

    三人先前争斗的场面太过剧烈,九成九的观战者被震晕,周围除了亲朋好友就是侠客岛弟子,说说无妨。

    狗哥挠挠后脑勺:「两位岛主,你们说解开什么石刻之秘,我……我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完全不知道啊!」

    龙岛主比划了一下:「最后一间石室的蝌蚪文,在下与木兄弟能读懂的不到一成,不知石帮主肯指教么?」

    江湖规矩,法不传六耳。

    碑文石刻是他们发现的,但苦心参悟五十多年,最终一无所获,说明神功与他们无缘,狗哥顿悟禅机,领悟绝学武技,说明他与《太玄经》有缘,无论说与不说,全都符合江湖规矩。

    想到此处,龙木二岛主的眼神变得有些凄苦,颇有患得患失之意。

    狗哥刚刚领悟《太玄经》,一身武功登峰造极,灵觉敏锐了数十倍,察觉到两位岛主的心思,慌忙解释。

    「我真的不懂蝌蚪文!

    那些图画不是蝌蚪吗?

    这也算是文字?

    我还以为是抓蝌蚪玩呢!

    我看向那些蝌蚪的时候,小蝌蚪噼里啪啦的跳,我的穴位跟著跳。  

    有的蝌蚪跳的比较快,有的蝌蚪跳的比较慢,穴位也差不多,等到这些蝌蚪全都跳一遍,我就晕了过去。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

    这些都是我打坏的吗?

    我……我没钱……

    我赔不起啊!」

    狗哥非常尴尬的讪笑。

    龙岛主奇道:「原来……石帮主看的是一条条……一条条那个蝌蚪,不是看一个个字,那么石帮主如何能通解碑文石刻,难道石刻也是小蝌蚪?」

    狗哥笑的更加尴尬:「阿绣前几天教我认识几个字,那些碑文石刻,我一个也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理解,看过去的时候,那些花花绿绿的文字变成一个个小箭头、小云团,我跟著那些箭头舞动身体,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木岛主道:「你不识字,却能解通图谱,这……这如何能够?我懂了,我听懂了,大哥,原来是这样啊!」

    龙岛主一呆,登时也明白了。

    他二人共处数十年,修为相若,功力亦复相若,只是木岛主沉默寡言,比龙岛主少了一分外务,因此悟到其中关窍之时,比龙岛主稍早了片刻。

    石刻上的注释文字,每一句都是故意导人进入歧途,可参研图谱的人,又有哪一个会忽略注解?就算把注解完全忽略过去,也会理解诗词本意。

    古往今来的武者,除了狗哥这种超级奇葩,就算总被当做负面例子鞭尸五本书的梅超风,至少是识字的。

    这是「知识的诅咒」。

    认识这些文字,下意识按照文字内容理解,事实上,龙木二岛主早年间有机会获取真相,他们觉得,参悟不透碑文石刻是因为自身武功太高,有先入为主的念头,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只不过,先入为主的不仅仅是高深莫测的武功,还有知识的诅咒。

    想到此处,两人悲从中来。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他们被碑文石刻引诱入魔,在侠客岛画地为牢五十多年,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白发苍苍的糟老头子。

    龙岛主看向李兆廷:「李大侠,你如何解开碑文石刻?也是观察字形?还有花公子、楚香帅、萧驸马……」

    唐竹权大笑道:「我先说吧!我对诗词歌赋毫无兴趣,只喜欢喝酒!李白也喜欢喝酒,我们俩心有灵犀。

    我没管什么碑文石刻,而是把《将进酒》塞了进去,每天痛饮三百杯,只觉得神清气爽,功力一日千里。

    实话实说,我想不到这些,这是李兆廷给的提示,这小子鬼机灵。

    他或许早就知道秘密!」

    花满楼微笑道:「我看不见,只能用手指触摸碑文石刻,很快发现这些石刻并非正常文字,而是图画,脑中幻想这些图画的时候,想到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光,想到《赠汪伦》,把汪伦换成陆小凤,随即感受到石刻真意。」

    楚留香:「月下独酌!」

    龙城壁:「梦游天姥吟留别!」

    王盛兰:「我啥都没看!等夫君领悟碑文石刻后,让他教我就行!」

    白云飞:「我也是!」

    蓝小蝶:「我也是!」

    李兆廷有些不好意思:「在下内功根基是《长生诀》,与《太玄经》的情况有些类似,上面的文字、注释大多没什么用,那些图谱才是练气法门,看到石刻之后,我就猜到解谜之法。

    只不过,我脑子转的太快,没有石老弟至纯至净的心性,再加上……加上我的性格稍稍……有一点急躁。

    我夫人快到预产期,我没时间在侠客岛闭关参悟绝学,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激发剑意,与石壁上残留的武道意境正面相搏,把剑意全都引出来。

    我的办法完全是在取巧。

    绝非正途……绝非正途……

    请两位岛主勿怪!」

    龙木二岛主心中了然。

    众人领悟碑文石刻的方式,说穿了只有三个字——不在乎!

    或者说是:不贪、无争!

    他们领悟的心法是正确的吗?

    不知道!无所谓!不在乎!

    我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就够了!

    我能感受到武道提升就够了!

    王盛兰、白云飞、蓝小蝶三女干脆什么都不做,她们对李兆廷有十足十的信心,等李兆廷领悟拳劲剑谱,找李兆廷撒撒娇,直接捡现成的即可。

    白云飞:我是陪嫁,是小老婆,谁家小老婆整天想著努力奋斗啊!

    蓝小蝶:练武有什么用?能成为大老婆吗?乖乖取悦老爷就够了!

    王盛兰:我,蛮夷也!

    李兆廷:美人,再舞一曲如何?

    李兆廷总结道:「在我看来,这些碑文石刻无所谓正确和错误,楚留香领悟的是对的吗?龙城壁领悟的是正确还是错误?唐竹权这个酒蒙子滚刀肉,懂什么诗词歌赋?整天就会喝酒!

    侠客岛上这么多英雄豪杰,难道没人想过把李白的诗词化用其中?

    他们想过,但他们做不到。

    《侠客行》是他们的执念。

    执念成魔,内心被心魔困扰,如何能领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潇洒快意?最终难免被画地为牢。」  

    萧峰道:「两位岛主,在下也是这么想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一点点进步即可,何必要苛求更多?」

    楚留香道:「侠客行、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我们领悟的不是青莲剑经,而是李太白。」

    花满楼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生在世,有三五个知己好友,这一世便算不枉此生。」

    唐竹权拿起大酒坛子:「张三李四的酒真的很不错!再来喝一杯!」

    龙岛主闻言大笑:「老夫被心魔困缚五十多年,能在临死之前,见到这么多英雄豪杰,真乃平生之幸事。」

    木岛主大彻大悟:「这位花公子说的很对,人生在世,有相识相知、互相扶持的好友,这辈子不枉此生。」

    翌日清晨,群雄醒来后,发现碑文石刻尽数被摧毁,气愤的捶胸顿足,李兆廷主动背锅,揽下全部责任。

    呃……

    这本来就是李兆廷的责任。

    若非李兆廷以剑意冲击,引动潜藏在碑文石刻中的剑意,这些石刻至少还能维持五六十年,在没有外力摧毁的情况下,二百年后也能残留半数。

    李兆廷高声道:「诸位英雄,在下侥幸领悟神功,诸位如果不服,可以找我挑战,直到把你们打服为止。」

    听到这话,十年前、二十年前登岛的武林人士,纷纷怒目而视,最新登岛的武林人士,惊吓的战战兢兢。

    有些人性格比较厚道,拉住那些吹胡子瞪眼的老前辈:「别去啊!这家伙是甲子太岁转世,所过之处,无不杀得血流成河!乃是天下四绝之一。」

    「温大哥,别冲动!别冲动!你知道江湖五邪吗?四个被他杀了!重新评选出的五邪,又被他杀了一个。」

    「放眼江湖,能打赢这只怪物的不超过一掌之数,这家伙心眼非常小,你得罪了他,小心被他灭杀满门!」

    事实上,这些十年前登岛的武林人士固然不认识李兆廷,却知道李兆廷的武功远非他们能敌,昨晚李兆廷一招万剑归宗,所有宝剑随之而动,万剑俯首的场面,超出他们的想像能力。

    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像,世间竟然有这等人物,只觉得是剑仙下凡。

    之所以暴怒,一是少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的青春付诸流水,二是李兆廷说话太气人,没有半句客套话。

    龙岛主高声道:「诸位英雄好汉,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太玄经》之谜被李大侠解开,剑意散去,碑文石刻尽数被摧毁,咱们也到了分别时刻。」

    木岛主沉声道:「侠客岛地底是一座火山,为岛屿供给热量,如今火山即将喷发,侠客岛将会彻底摧毁。」

    听到这话,早年等岛的武林人士觉得惋惜,最新登岛的武林人士,下意识看向李兆廷,心说不愧是你啊!

    唐竹权拍拍李兆廷的肩膀:「你的金字招牌,这辈子也摘不掉啦!」

    楚留香幸灾乐祸的看著李兆廷。

    萧峰捂住眼睛,默然不语。

    花满楼安慰道:「李兄,世间之事均有因果定数,至少……至少我家这些年无病无灾,反而大赚了几笔。」

    碑文石刻尽数被摧毁,海底火山即将喷发,无论如何捶胸顿足,如何舍不得秘籍,终归到了离开的时候。

    侠客岛弟子为众人安排大船。

    众人分别登船离去。

    那些三十年前登岛,抛妻弃子抛家舍业的高手,看到白发苍苍、年老体衰的自己,站在船头,失声痛哭。

    呜咽之声不绝于耳,半边海域被悲哀之气笼罩,唯独今年登岛,觉得必死无疑的武林人士,觉得很开心。

    一来能活著回到家乡,二来只参悟三四天秘籍,入魔程度并不深。

    哭也好,笑也罢,就在船只离开侠客岛二三十里时,侠客岛上传出一声惊天爆响,滚滚熔岩冲向半空,通天彻地的蘑菇云笼罩海域,天地之威,哪怕相隔数十里,依旧让人心惊胆颤。

    白云飞拿出竹笛,轻轻的吹奏,蓝小蝶弹奏琵琶,为这座被执念笼罩五十年的岛屿,谱写最后一曲赞歌。

    一路无事,安全返回岸边。

    守在岸边的史婆婆、阿绣等人,见到狗哥归来,喜不自胜,欢欢喜喜的返回雪山派,李兆廷懒得客套,表示夫人即将生产,我要回家陪伴妻儿。

    龙城壁、唐竹权、楚留香、花满楼等人各回各家,三四天后,江湖被侠客岛之事引爆,任谁也想不到,传闻中死了三四十年的江湖前辈竟然还活著,传闻中比龙潭虎穴、阴曹地府危险十倍的侠客岛,实际上是送宝老爷爷。

    至于李兆廷参悟《太玄经》,李兆廷击沉侠客岛之类的事情,在江湖中算不得新闻,只配占据娱乐版面。

    随著这些武林人士返回,不可避免出现很多伦理方面的矛盾,江湖厮杀变得越发剧烈,很多人回到中原后,完全受不了,只能找深山老林隐居。

    为何受不了?

    其一、当年他们去侠客岛时,自以为必死无疑,安排好家小,娇妻美妾多有改嫁,这事儿,应该怎么算?

    其二、这些人多是宗派掌门,临走前把掌门之位传给弟子,他现在应该是什么身份?掌门人?太上长老?

    其三、江湖人不敢找李兆廷、萧峰索要武功秘籍,却会或明或暗的试探这些老前辈,尤其是登岛三十年,把碑文石刻尽数烙印在脑海的老前辈。

    家人的冷漠、提防、排斥。

    江湖宗派或明或暗的试探。

    再加上最近几十年,江湖风起云涌日新月异,高手层出不穷,早已不是他们的时代,三十年未入江湖,他们的江湖经验,只会让他们自取灭亡。

    与其别扭活著,不如落发出家。

    一时之间,少林、武当、大相国寺等佛道名门,多出来许多隐士。

    李兆廷对此全无半分关注,安安静静留在家中,等待孩儿们出生。

    江湖中的纷纷扰扰、恩怨情仇、你争我夺,哪有闺女儿子重要?李兆廷请了十几个稳婆,防止出现意外。

    正月,夫人们先后产下孩儿。

    李兆廷早已根据字辈取好名字。(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202/6723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