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62章 包拯:难道我是阎罗王不成?

第562章 包拯:难道我是阎罗王不成?


乌云遮月,夜色深沉。

    由于扶乩时出现混乱,整座刘府人心惶惶,除了守灵的刘夫人,所有人都关紧门窗,撑开「被子结界」。

    蓦的,刘府内响起一声怒吼,明明白白是人类的吼叫声,传入耳中,却像魔王怒吼,雪亮刀锋照彻夜空。

    一个戴著西陵王面具的怪人,在刘府内乱砍乱杀,管家刘料被面具人追的上蹿下跳,一溜烟跑出了刘府。

    众多高手先前都在睡觉,就连心思深沉的庞统,也已经躺下休息。

    等到众人穿好衣服,从房间里面冲出来的时候,面具人已经狂吼著跑到后山悬崖,当著众人的面跳下去。

    众目睽睽,做不得假。

    惊魂未定的刘料,指挥家丁去山下搜寻尸体,李兆廷和庞统对视一眼,庞统眉头紧锁,李兆廷故作不知。

    天亮的时候,家丁找到了尸体。

    死者是富商钱并。

    武将高甲、巡抚刘义、富商钱并、盐道使丁函,四人早年义结金兰,是狼狈为奸、横行无忌的本地霸主。

    「霸主」两个字不足以形容四人在咸阳县的地位,盐、铁、绢、税,都被他们掌控,说是国王也不为过。

    按照「诸侯国」的标准划分:

    巡抚刘义是掌控一切的国王。

    武将高甲是兵锋正盛的大元帅。

    盐道使丁函是大权在握的宰相。

    富商钱并是三人的钱袋子,不是户部尚书,而是「皇商」,本地八成商铺由钱并掌控,余下的均有参股。

    与霍休、万三千、花如令、阎铁珊这种超级大富豪相比,钱并的名声不够响亮,但积攒的钱财多不胜数。

    掌控一座城池的盐、铁、酒、绢等所有日常用品的生意,承包本地最大的两座矿山,还经营三家兵工厂。

    本地驻军的兵刃铠甲,都是由钱并的兵工厂提供,钱并与高甲勾结,一把普通长矛,卖出几百倍的价格。

    慕容博、李沉舟与四人相比,除了武力值比较高,别的一无是处。

    但是,局势变化太过剧烈。

    短短三天时间,先是四兄弟的核心人物刘义自焚而死,接下来是钱袋子钱并发疯,跌落悬崖,摔成肉团。

    钱并跌落悬崖时戴著面具,身体摔得血肉模糊,但却保住了面容。

    这具尸体确实是钱并。

    不是「假死脱身」的把戏。

    根据刘夫人的说法,西陵王面具一直供奉在灵堂,夜半三更,刘夫人被人打了一闷棍,晕晕乎乎的倒下。

    偷袭刘夫人的是钱并。

    钱并偷袭刘夫人,夺走面具,戴在自己脸上,紧跟著被「张奔」夺舍,变成疯子,乱砍乱杀,跳崖自尽。

    整个过程简直完美。

    这个推理条分缕析,无懈可击。

    李兆廷完全认同这个推理。

    包拯和公孙策面面相觑,心说你是李兆廷吗?你的脑子被驴踢了吗?哪家的二傻子会相信这种狗屁说辞?

    两人刚刚用眼神传递完信息,唐伯虎笑道:「我认同这种说法!跟著老包出门这一路,到处都是杀人案!

    到了咸阳,终于看到鬼神案!

    鬼神好啊!

    请全真教的老道士抓鬼!

    我画一幅长春真人抓鬼图。

    李探花,你怎么看?」

    李寻欢笑道:「鬼神之事,十有八九是疑心生暗鬼,或者装神弄鬼,明面上是鬼魅,实际上是人心叵测。

    但是,昨天晚上,程夫人从慈航静斋取来史料,证明在隋唐时期,终南山深处,确实存在一个远古部落。

    这个部落自称『西陵』,隋唐时期的族长名叫张奔,主营药材生意,程知节曾率领五千精兵征伐西陵族。

    争斗半月后,西陵族溃败,族内长老贪生怕死,主动向唐军投降。

    张奔从守护族群的族长,变成西陵族长老会的投名状,张奔宁死不降,持剑与唐军搏命,最终死无全尸。

    慈航静斋对于西陵族的记载与传说截然不同,张奔之死,不是因为张奔性格残暴,而是长老会无耻背刺。

    张奔临死之前,身上必然笼罩著极大的怨恨,怨气融入面具,变成索命夺魂的厉鬼,并非不可能的事。」

    展昭补充道:「这个好办!师父教过我往生经,我诵经超度张奔!」

    公孙策气的剑眉倒竖。

    包拯气的脸都黑了!

    你们说的是人话吗?

    唐寅本就有几分疯颠,颇有魏晋隐士风范,说话不正常也就罢了。

    李寻欢书香门第,金科探花,自幼熟读孔孟,这话不觉得违心吗?

    展昭……纯属起哄……

    展昭当然不会相信鬼神之事,只是觉得包拯和公孙策生气的模样,比想像中更有趣,这才帮忙补了一刀。

    李兆廷道:「投票结果四比二,这是鬼神杀人,找老道士抓鬼吧!」

    包拯怒道:「不可能!世上哪有什么冤魂怨鬼?就算真有冤魂,从唐朝初年盘踞到现在,早就魂飞魄散!  

    退一万步说,冤魂靠著西陵王面具活到现在,早不报复,晚不报复,我前脚到咸阳,冤魂立刻展开报复!

    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我是阎罗王不成?

    再退一万步,就算我是阎王,冤魂怨鬼看到我,要么躲起来,要么到我面前告状,谁敢在阎王面前犯案?

    你看过敢在阎王面前上蹿下跳、胡乱杀人的鬼吗?不怕刀山油锅?

    这个案子,从人间的道理来看,完全说不通,从阴间的道理来看,更是完完全全说不通,我要一查到底。

    倒要看看凶手是人是鬼!」

    「啪!啪!啪!」

    庞统用力给包拯鼓掌,满脸诚挚的称赞道:「好!好!好!好一个铁面无私的包拯,真是让人值得敬佩!

    虽然李兆廷脑子不灵醒,唐伯虎还在睡梦中,李寻欢满嘴胡扯,展昭调皮孩子胡扯蛋,搞得你孤立无援。

    但是,我肯定支持你。

    我全心全意的支持你查案!」

    展昭喝道:「包大哥!不要中庞统的奸计,这家伙没什么好心思,只要你答应下来,他肯定会说什么……

    ……说什么少年包三天,让你三天内查清此案,否则严惩不贷。」

    庞统轻笑:「小展昭!你把我想的太和气了!我哪有这种好心?三天时间太过了!我只给包拯两天时间!」

    展昭怒视庞统:「你这家伙,充什么大辈?喊名字就行了,为何非要加个小字?难道我的辈分比你小吗?」

    展昭年龄小,但辈分真心不小。

    大相国寺「戒」字辈弟子,与大相国寺方丈、少林方丈平辈论交。

    庞统对展昭颇有些好感,看到展昭怒气冲冲的模样,就想逗逗他。

    「小展昭,你大哥展俊曾经在天鸿书院读书,天鸿书院的老师,很多是我爹是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

    从展俊的角度来看,我比你大了不知多少辈!叫你『小小小展昭』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不信你问问包拯!

    虽然不是很喜欢我家老头子,但他做了多年主考官,几乎所有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都与老头子沾亲带故。

    你们这一届是例外。

    真是可惜!

    包拯,你觉得可惜吗?」

    包拯淡然一笑:「不可惜!」

    唐寅愁眉苦脸的说道:「其实,我觉得有些可惜,如果这一届主考官是华太师该有多好,可怜我唐寅……」

    李兆廷吐槽:「你收收味!家里八个如花似玉的表妹,还在惦记别人家里的姑娘,你是伯虎,不是色狼。」

    庞统打断两人的对话:「别想把话题岔过去,包拯,我给你两天时间查清这个案子,你敢不敢接下赌约?」

    包拯严词拒绝:「人命关天,我不用命案做赌约,刘巡抚不是好官,钱并为富不仁,但他们的命也是命。

    我会查清这个案子。

    不是因为无聊的赌约。

    更不是因为你的胁迫。

    我要还死人一个公道。

    我要的是——清白、真相!」

    公孙策道:「我也是!」

    庞统噗嗤一笑:「说得真好!我喜欢你们两个!有你们这样的好官,咸阳县这点事,没什么人能瞒过去!」

    说罢,庞统起身离开。

    包拯问道:「布衣!西陵族遗址在什么地方?我想查查西陵族!咸阳县发生的事情,肯定与西陵族有关!」

    李兆廷拿出一叠资料,这是师妃暄和端木菱记载的隋唐时期的大事件,与史料相比,更贴近于江湖百科。

    「西陵族并没有覆灭,有部分支脉传承下来,生活在终南山深处。

    张奔被长老会背叛杀死,后人们引以为戒,最是厌恶尔虞我诈,族人必须把自己的情感用油彩画在脸上。

    喜怒哀乐,都要直接表现出来。

    有个族人受不了这种生活,选择离开西陵族,一路走到大宋都城,结交了一位高官,此后便失去了消息。

    西陵族厌恶与外界交流,导致生活物资异常稀缺,到了秋冬时节,时常有族人冻饿而死,人口越发稀少。

    言斋主五年前去西陵族部落寻求草药时,统计过西陵族的人口数量,西陵族全部族人,约莫有五百左右。

    人数越少,越难抵抗天灾。

    传到现在,怕是只剩二三百。

    最多五六年,就会自然消亡。」

    李兆廷话语中没有丝毫惋惜。

    西陵族的传承模式,注定会导致族群灭亡,不与外界交流,生生世世住在丛林深处,严重缺乏生活物资。

    最关键的是,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低,一场雪灾,天寒地冻,就有可能导致西陵族半数人口死亡。

    外界很难对西陵族提供帮助。

    因为西陵族不接受任何帮助。

    西陵族厌恶与外界做任何交流。

    以言静庵的绝世魅力,也只能通过买药的方式,给他们送点物资。

    查案人员兵分多路。

    包拯和唐寅去调查西陵族。  

    公孙策和李寻欢去调查高甲。

    高甲是本地驻军将领,士卒大多驻扎在终南山脉一座山峰上,这座山峰是矿石山,山下有一条磁铁矿脉。

    公孙策看过帐目,知道高甲这些年与钱并狼狈为奸,大肆捞取钱财,私自挖掘铁矿,偷偷铸造兵刃铠甲。

    如果只是巧立名目,贪腐钱财,事情很严重,但却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根据公孙策的调查,钱并的兵工厂铸造的兵刃,与朝廷这些年从兵工厂收购的兵刃,对不上数目。

    一万根长矛、八百套铠甲、三千套皮甲、两千张硬弓、十几万箭矢以及巨量粮草、伤药,没有记录在册。

    这些军械粮草在什么地方?

    如果是偷偷卖掉,卖给青龙会,卖个慕容博,乃至卖给边关异族,从事态发展而言,包拯都能控制得住。

    如果是高甲私自留下这些兵刃,他想做什么?难道他想造反作乱?

    发生这么大的事,近在咫尺的长安没人知道,准确的说,咸阳县归属长安管辖,长安知府对此一概不知。

    至于盐道使丁函,当然是让对食盐生意最熟悉的盐帮帮主去调查。

    丁函的管辖范围主要是关中,与蜀中盐帮不仅没有合作,反而为了运盐路线多有冲突,有过十几次争斗。

    曾经丁函是官,程淮秀是民,程淮秀得罪不起丁函,时移世易,程淮秀成了国公夫人,背靠当朝镇国公。

    丁函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得罪程淮秀,程淮秀并未为难他,只是表示想查帐,你把帐本拿出来。

    程淮秀有没有查帐的权力?

    当然有!

    这是八贤王的令牌!

    这是皇帝赏赐的金牌!

    这是太后赏赐的玉牌!

    这是当朝镇国公的印章!

    这是钦差大臣的尚方宝剑!

    再看看那边,皇帝赏赐给钦差大臣包拯的三口铡刀,再敢拖延时间,把你卷上草席,用狗头铡铡成两截。

    丁函能说什么?

    只能请姑奶奶高抬贵手。

    哪家盐商的帐本经得起查帐?

    帐簿记载的亏空是天文数字!

    李兆廷和厉胜男另有任务,两人带著钦差卫队,包围钱并的豪宅,前后门全都堵住,一只鸟也不许飞走。

    李兆廷坐镇大堂。

    厉胜男带领士卒抄家。

    刘义是案情核心,不能操之过急。

    钱并这种狗腿子,必须速战速决。

    抄家是魔教的拿手好戏。

    哪里藏著金银,哪里藏有暗格,哪里是藏宝库,看一眼就能找出来,不足半个时辰,便翻出几十箱珍宝。

    银锭胡乱堆叠在院子;

    铜钱堆积成一座小山;

    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丝绸瓷器装满几十口箱子,最上等的苏绣,足足有十五箱,还有三四箱皇室贡瓷;

    钱并颇有些附庸风雅的爱好,重金收集孤本书籍,堆满三个书架;

    地契、银票装满两个小木箱;

    往来书信、私密帐目,装在三口大箱子里面,加起来足有几百斤;

    散碎的金叶子、银叶子,没必要记载下来,这东西是钱并取乐的。

    当初有位钦差来巡查吏治,钱并把对方邀请到河边,拿出一箱金片,让对方打水漂,又在河水暴涨时,从上游风口洒下金银树叶,金银飘飞,金银共水波一色,钦差兴奋的全身血红。

    喜欢钱的,送金银珠宝。

    喜欢美色的,送绝色佳人。

    喜欢雅致的,送古玩字画。

    无论喜欢什么,只要有欲望,只要不是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犟种,就能找到突破口,用钞能力腐化对方。

    李兆廷大手一挥,钦差卫队把所有物品贴上封条,把钱并的家属关押在钱府西跨院,所有人许进不许出。

    一日三餐,由钦差卫队配送。

    禁止一切对外联络。

    不服气的,让他来找李兆廷。

    准确的说法是:

    ——来找「镇国公」李兆廷!

    刘义死了,刘夫人交出一切。

    钱并死了,钱府被李兆廷查抄。

    盐道衙门的帐簿被程淮秀清查。

    公孙策亲自调查高甲的军营。

    高甲、刘义、钱并、丁函四人组成的铁桶,悄无声息的炸裂开来。

    当天晚上,再次发生命案。

    一个身材高大,穿著铠甲,手持战刀的壮汉,戴著西陵王面具,在刘府外面大吼大叫,一路跑到悬崖边。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此人挥舞战刀砍下自己的脑袋,从身形和穿著打扮判断,此人正是驻军将领高甲。

    翌日清晨,「捞尸人」刘料找到高甲的脑袋和腔子,证明死者是高甲,从死状判断,绝对不可能是假死。

    脑袋砍下来,除了「飞头蛮」这种奇葩鬼魅,就算是山精野怪,恐怕也难逃一死,公孙策略有几分惋惜。  

    昨天白天,公孙策在军营找到一些线索,高甲本想用强,被李寻欢用一把木质飞刀逼退,只能咬牙放弃。

    如今看来……看来……

    公孙策飞速冲向高甲的尸体。

    昨天在军营,高甲提出要与李寻欢切磋武功,李寻欢看出高甲的武器和铠甲蕴含磁石,随手折断一根树枝,搓成木飞刀,一刀射穿高甲的铠甲。

    高甲的尸体上,有被飞刀冲击过的青紫色伤痕,高甲的盔甲上,有被小李飞刀击中后,留下的轻微破损。

    尸体确实是高甲。

    一切形态都是一模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

    公孙策满脸惊讶的看著盔甲上破碎的木屑,不应该啊!怎么可能?

    刘义、钱并、高甲,都死了。

    下一个死的会是谁?

    是丁函吗?

    如果活下来的是幕后黑手,这是不是说明,丁函是本案幕后黑手?

    不对!

    不要管案件经过。

    先去调查高甲和钱并的帐簿。

    刘义四人结党营私多年,帐簿堆积成一座小山,包拯、公孙策、唐寅、李寻欢合力算帐,算到大半夜,也只看完一点点,还有数十斤帐簿没看。

    更别说李兆廷从钱府搜集到的往来书信以及行贿受贿的记录,以唐寅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看得眼都花了,脑子晕晕乎乎,也只看完了一小半。

    ……

    刘府,灵堂。

    棺材中躺著刘义的尸体。

    供桌上摆放著西陵王的面具。

    烛火吹过,一只黑猫跃入灵堂。

    民间传闻,黑猫不能进灵堂,这会导致尸体诈尸,诡异的是,黑猫在刘义尸体前转了一圈,被烧成焦炭的刘义缓缓站了起来,抓向西陵王面具。

    「请你回到棺材里面。」

    李兆廷从房梁上一跃而下。

    「刘义,你该做的事情,现在全都已经做完,接下来的收尾工作,我会替你完成,你没必要继续强撑著。」

    「你……你怎么知道……」

    「假死脱身这种事,怎么可能瞒过我的眼睛?我看过那座悬崖,下面有个小平台,名为跳崖,实际上就是跳到小台阶上,台阶后面有一座密道,密道直接通往刘府,是你的逃命通道。」

    李兆廷简单的比划了一下。(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202/6724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