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192章 粮票面世

第192章 粮票面世


“扬州各郡临时招募民兵两千,留下治安。”

    “其余各主力军、郡县兵全体参战!”

    “今天是十一月十五。”

    “那就定于十一月二十五为集合时间。”

    “广陵郡的士兵暂时不动。”

    金茂发号施令道:“待我亲自去解决广陵郡事宜,再另行安排。”

    次日。

    吴郡丞虞翻前来报道。

    看到许久未见的好友,金茂非常高兴,大中午的就开摆宴席。

    这算是出征前的最后一顿宴席,还待在建业县的人基本都来参加。

    虞翻感动地眼泪哗哗流,主公没有忘记他啊。

    由于只有肉,没有酒,宴会结束地很早。

    议事大堂。

    金茂、虞翻、周瑜、戏志才、荀攸、贺齐、董袭、龚磊、何卫等人分列左右。

    盛宪王朗已经被拿下,吴郡参与的士族豪强全部伏诛,这里也将成为大后方。

    值得一提,不论是陆康还是顾雍,二人对于家族里面不开眼的族人,不仅保持视而不见,还写信给金茂。

    向金茂请罪,说那些人都是咎由自取,但希望金茂不要追究其他无辜族人。

    对此,金茂特意发檄文通告整个扬州。

    “从现在到未来,我将依法治理,减轻量刑,非十恶不赦之徒,不再轻易夷三族。”

    当时,看到这篇檄文,扬州幸存的各大士族豪强不由地松口气。

    当然,金茂并没对辖地之外的士族豪强有如此包容之心,还是和以前一样,恨不能连根拔起,彻底除灭。

    回到正题。

    这次金茂召开的会议,主要内容就是调整各郡司职。

    与会人员全都是金茂班底里的核心心腹成员,其他未到场的人,可以传公文告知会议内容和决定。

    首先,由虞翻带头详细讲述吴郡以及曲阿县的经验总结和成果。

    曲阿县每年产铁近千吨,由于大量人员从事炼铁,使得粮食产量不足,每年入库不到五千石,需要其他县支援。

    “这都是小问题。”金茂说道:“仲翔做得很好,以后不仅要放开公仓,还有从附近几县调集粮草。”

    “产铁乃是重中之重,要排在所有任务之前!”

    “不得马虎半点。”金茂话锋一转:“不过,还需改进。”

    “每位铁匠及学徒都要提高待遇,不论是曲阿县公仓的粮,还是其他几县调集的粮,都自由交易,让百姓购买。”

    这是金茂对于商业雏形的一个尝试,曲阿县已经初具工业规模,将来可以扩大工坊作业范围。

    将各郡县制作农具的任务,集中起来,再运用秦朝流传下来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提高效率的同时,提高质量。

    长此以往,工业就能得到发展,商业也不再局限于豪强大族的走商模式,而是更进一步的传统分销模式。

    这些事,金茂并未提及。

    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提高产量,再提升质量!

    面对金茂的说法,虞翻本能地皱眉,问道:“若是有人恶意抬高粮价,又该如何做?”

    “砍了。”金茂淡然道:“夷三族。”

    众人倒吸凉气,这才是他们熟悉的主公!

    鉴于众人对经济学不太熟,金茂用他浅薄的知识和经验,给在座的人简单上一课。

    “曲阿县先做试点尝试,其余诸县不变。”

    “这个模式到底适合与否,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

    “我们可以给各工坊人员,从官员到苦力,提供两种俸禄模式,一是直接发粮,二是发放粮票。”

    “直接发粮还是按照以往的制度进行,取粮票的人可以多得半成,就先尝试一年。”

    金茂举例道:“一名高级铁匠月俸三十斛稻米,若是领取粮票,则可获得三十一斛半的粮食!”

    “粮票所写数量,都能得到等额粮食!”

    这话一出,下面众人哗然。

    没文化或者文化浅薄的武将,满脸惊慌,感觉世界即将大变样,太过可怕。

    数学都还不错的四位谋士反应倒是没那么激烈,全都皱眉思索其中深意。

    金茂也没啥深意,这么做全都是照猫画虎,模仿后世的经验在实行,具体会有什么影响他也不知道。

    因此,都不敢提纸币的事,也不敢全面实行,只敢说,在一地尝试实行,先看看反应和效果。

    不一会儿,周瑜率先提出异议:“主公,若是有人仿造粮票,该如何杜绝?又该如何处罚?”

    确实!

    伪造这件事一点也不新鲜,连诏书都能是假的,造假粮票没什么稀奇。

    金茂先说结论:“仿造粮票罪同不赦,夷三族!”

    “至于仿造之事嘛,诸位有何见解?”

    周瑜能提出这个问题,自然也想到解决办法:“我提议,给每一个领取粮票之人,登记造册。”

    “规定每张粮票只能由亲属领取。”

    “如此一来,就算有人仿造也能最快地找到责任人。”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不过,听起来就相当的麻烦,不利于推广。

    金茂觉得这个方法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道:“不妥!百姓若是抗拒粮票,那我不是白用功了?”

    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为了多得到半成收获,谁愿意冒着夷三族的危险啊。

    只有少数人认为,这件事完全就是多虑了。

    何卫就是其中之一,他出列道:“主公放宽心,百姓绝对非常欢迎这个制度。”

    看到何卫,金茂笑着说道:“孝荣有何高见,就都说出来。”

    何卫拱手行礼,才说道:“主公,您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不懂挨饿的滋味。”

    “百姓每日都要为一口吃食而拼命,怎么会抵抗能多得粮食的好政策?”

    何卫向众人一礼,才说道:“诸位都是高门子弟,也未曾经历磨难,自然不理解百姓的心声。”

    何卫又朝金茂一礼道:“主公英明神武,扬州百姓饿死者较其他各州甚少,却也不是没有。”

    “工匠都是少数,更遑论高级工匠,百姓的收入并没多高,有活计的人也就混个半饱。”

    “那些没活计的人…”

    何卫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白,尤其是现在流民众多,金茂又不会去派人统计每年死了多少人。

    这使得金茂一直误以为,扬州少掉的人口,全都是因为战乱。

    这个时候,何卫说的话,才让金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打仗的军队有非战斗减员,难道百姓就没有吗?

    吃坏肚子、生个小病,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会要了他们小命。

    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功夫去考虑这些?

    “唉。”金茂深深叹息,似乎这两年,走得位置越高,反而越是不够关注百姓民生。

    是啊,他多久没有接触到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了,看到县城里的百姓活得滋润,就误以为天下的百姓全都一个样。

    “孝荣大才啊!”

    金茂感叹不已,下令道:“以后,百姓的事不准瞒我,不论是好是坏,我都要知道!”

    “孝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以后曲阿县就归你管,每年都要给我一份百姓的真实记录。”

    “谁要是敢为难你,只要你告诉我。”金茂满脸杀气:“不论是谁!我必杀之!”

    “就算是我的亲族也不例外!”

    众人肃然,看向何卫的眼神带着些别的味道。

    何卫这算是得到向金茂直述的机会,

    “喏!”何卫很是激动,他知道此生要做什么了。

    粮票计划就这么定下来,金茂想着仅曲阿一县,就算出问题,大概也没那么严重。

    接下来才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我意表虞翻虞仲翔,为广陵郡太守。”

    作为最早投靠的人,金茂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在,戏志才已成为金家女婿,虞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该有个好结果。

    成为金茂麾下第一位直接转正的太守,虞翻很是激动,出列下拜道:“虞翻万死不辞!”

    “仲翔可别高兴地太早。”

    金茂笑着说道:“你此去广陵郡可不是去玩,而是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虞翻站起身道:“不论多少磨难,我愿为主公开荆斩棘。”

    虽然很满意虞翻的态度,但事情还是要说清楚。

    “此次,广陵郡张超不过是跳梁小丑,我主要还是为接下来的淮河一带防务而感到忧愁。”

    “荆州水师强大,我意征调黄盖、关羽、张飞、周泰、蒋钦诸将。”

    “只要荆州水师一破,那这次荆州之旅定是一片坦途!”

    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在手,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金茂不介意投入全部高端战力,一战而定。

    “如此一来,广陵郡防务变得空虚。”

    金茂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前,曲阿县乃是我之核心,如今广陵郡才是!”

    “此地不容有失!”

    广陵郡有两县产铁,火力全开年产量能高达三千吨!

    到时候,很多事情就能展开,工业计划也能提上日程,而不是像曲阿县一样,只能造农具。

    没办法,就像百姓吃不饱一样,铁质农具那是稀罕物件。

    早先好一点的亭,每个里能有四五件,差一点的一件都没有!

    百姓耕种真可以用刨地来形容,就是用手挖、用木棍凿,硬生生把地给种起来。

    现在情况得到改观许多,至少扬州每个里都能有铁质农具,土地肥沃的地方,甚至能达到青壮人手一把的地步。

    这也是扬州这几年,年年能够高产的秘诀所在。

    古代耕种效率低下,那都有各方面原因只要精耕细作,肥料跟上,不说达到后世那种程度,亩产番个倍。

    比如产量最高的水稻,要是种得非常好,能收获300斤,种不好产量就看天意了,平均亩产也就150斤上下。

    扬州这里,经过金茂的改造加强,已经能做到,早稻平均亩产180斤(3石),晚稻平均亩产300斤(5石)。

    当然,种两年中间还需要休耕一年,这也比外面强得多!

    若是理想化状态,金茂估计早晚稻亩产能再上涨一倍甚至更多。

    但那难了,地中的肥力流失就是个超级大难题,人肥绝对不够,需要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行。

    可人都吃不饱,还怎么养牲口?

    这又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着眼于当下。

    广陵郡产铁以及防卫的任务都很重,虞翻很清楚这一点,也不托大。

    “主公,我只需一员猛将率领两千精锐,足以守卫广陵郡。”

    虞翻认为对付一些小毛贼,这个阵仗绝对够了。

    事实的确如此,但将来的敌人可不再是小毛贼。

    “仲翔啊,如今天下大乱,我们要防的可不止是盗匪。”

    金茂语重心长道:“这次我要解决的广陵郡守张超,只不过是只没牙的老虎。”

    “将来你所要面临的乃是真正的猛虎恶犬!”

    “不讲信义,凶恶残暴,他们就是周围各郡守、刺史!”

    虞翻震惊无比:“时局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吗?”

    金茂点头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董卓乱政,各路诸侯起兵要讨伐之,不久前,长沙郡守孙坚还向我发出邀请。”

    金茂叹息道:“其实,我也是他们其中之一。”

    虞翻罕见地顺着说道:“就算主公是诸侯之一,那也是最仁慈的那一路!”

    “虞仲翔说的没错!”戏志才第一个附和道:“主公行仁义,乃是天底下最仁慈之主!”

    “主公仁慈!”众人一起拜道。

    “哈哈!”金茂大笑,高兴道:“有诸位鼎力相助何愁大业不兴!”

    “如此!”

    “虞仲翔听令!”

    “臣在!”虞翻下拜。

    “我命你为广陵郡守,加派一营主力,加三千精卒,至于主将人选。”

    “主公,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武将们一个个不甘示弱,全都争着抢着要这个任务。

    这时,一声大吼从身后传出,吓得金茂一跳。

    典韦:“末将愿往!”

    金茂转过身,跳起脚来,在典韦头上来一个暴栗。

    “你凑什么热闹?”

    “你懂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吗?”

    “你懂如何跟士卒交流沟通吗?”

    金茂没好气道:“你生得这么大个,好好保护我!好好跟着我学!”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就你个傻憨要去带兵!”

    典韦就憨笑着,不断点头。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208/6764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