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城名为禹!
推荐阅读: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火影:我,尸骨脉,白眼姬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超武斗东京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星际第一菜农 从前有个妖怪村 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 维京:冰海霸主 扫元
次日一早,来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工匠和负责帮着做些小事的普通人,夏明皓还带来了自己的鹿骑兵。
这些原本是大湖部落的男人自从来到了夏部落看什么都新奇,好看的陶器,建在地上和山一样坚固,和山洞一样宽敞的大房子……
在河边村还没过完眼瘾,如今看到了水泥又是好奇的不行。
而当有人私自离队的时候,负责管理秩序的力巴上去就是一秒六棍。
夏明皓见到这群人被力巴训得服服帖帖,心中暗笑。
这群人一会有的忙的,但不是现在。
到了地方以后便开始安排人去取水,并开始设置水泥生产线的第二个环节,制浆。
制浆不只是加水生成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即可,而是还要加点什么别的东西作为增强材料,这些东西可以对水泥的各种性质,例如强度,等等有所影响。
在夏明皓的印象中,原始条件下能获取到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火山灰,著名的罗马水泥其实就是用火山泥制作而成,因为具备着硅、铝等元素,强度极佳。
火山当然知道在哪,但问题是太远,纵使现在有了大角鹿,夏明皓也没准备好去火山,一路上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说不定就把队伍全都给送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制浆的过程中,加入黏土进行强度的提升,此外便是草木灰。
“你们去小溪,把黏土弄过来,还有小溪里面的砂。”
对达坦带领的一队人说道,也顺便让他们除了黏土顺便挖点砂过来。
加砂便是形成水泥“砂”浆的最后一步,其实就是骨料,这种骨料的作用就是提升抗裂性,不容易开裂。
夏明皓之前改进陶器的时候就已经深有体会,将石英加入了陶胚之中,烧陶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很少再有开裂的情况发生。
大部分人都前往了不远处的小溪,夏明皓则留下了少数的人开始进行路面初期平整。
但有了水泥后并不是马上开始弄混凝土,而是要先铺路。
首先是铺出来从水泥混凝土工坊到达小溪的路,然后再铺设上山的路。
保证路面的平整,才能让大角鹿拉扯拉车畅通无阻,极大的增加运输的效率。
但也不能盲目的铺设,铺之前一定要先找好路。
这就是一部分鹿骑兵要做的事情,去找出来一条路,地面本来就比较平整,而且距离溪流最近。
这条路不仅仅是前期运送砂,碎石和黏土的路,更是未来城池建造完成以后,没有建造第二道城墙前的运水之路。
“你们去找路,分组找,五人一组,每个组都去找,谁找到的最好,下次来船了,奖励你们蜂蜜。”
蜂蜜,他们没吃过,但河边村那么多瓦氏族的人,交谈之中可是不少听说。
想起来那些瓦氏族人的描述,大湖部落这群平常只吃棕榈果的都快馋哭了。
夏明皓见状则是庆幸自己在虫谷开启了蜜蜂养殖业,不然都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来激励众人,充分调动起来主观能动性。
鹿骑兵们先一步向着小溪出发,他们每一组全都想找到一条最短,最平整的路,到时候能有蜂蜜吃。
夏明皓则是带着一些人向着台地走去。
这就不用找什么路了,登上台地的就只有一条坡路,坡度差不多十几度,最陡峭的地方也可以容人轻松站稳,到时候运送货物上山虽有难度,但有大角鹿的话也无大碍。
一边选着路,一边向上走,等到了台地之顶,夏明皓看向空旷的台地,脑海中恍惚之间已经想象出了自己这座城池的大致模样。
哪里是城墙,哪里是城门,哪里是自己的宫殿。
这地方在前期主要还是用来安置手工业者,彻底完成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
这种分离文明史上确实发生过,被称为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
等到了中期,第二道城墙建造完成,那么就是将这些手工业者迁到台地之下,而这里的性质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将会成为大河边的政治中心,也将成为夏部落的政治中心。
从此就会出现一群不事生产,只负责管理别人的人。
但夏明皓需要的不是官僚,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群提供服务的人。
什么样的服务?
自然是首先服务于自己管理自己亲手打造的夏部落,其次就是服务于夏部落的人们,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
为他们服务!
如果放在别的地方,不太好说。
但是放在夏明皓这,不仅好说,而且也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原因便是,对于夏明皓来说,并没有对社会变革理解上的滞后性。
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滞后性导致的。
比如古人有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就是滞后性的体现。
如果所有的官员都是忠臣,那么还会出现忠臣这种说法吗?
这就像是在夏明皓来之前,这就是个原始时代,但来到了以后,才会有文明,这才有了对应的野蛮。
因此当然不会,只有当出现了奸臣时,才会有对应的忠臣出现,国家也开始提倡忠臣,宣传忠诚。
但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相当于“病入膏肓”,下了重药也往往难以改变。
这也就是滞后性所带来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问题就已经变得相当严重。
而夏明皓根据千百年的经验,已经能够预测到会出现什么。
贪污,腐败,压迫,滥用职权,为自己牟利,等等诸多问题,甚至说不定现在夏部落就已经存在了这些问题的苗头,虽然没明说,但确实好多人都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权力。
既然提前知道了,那么就能够从根子上断除这种问题,从而减缓夏部落的内部矛盾。
等到时候夏部落的官僚体系建立诞生的时候,夏明皓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这是一份为大家服务的工作,而并非什么骑在别人头上的管理者。
大家都只是国家机器的一个零部件而已。
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得完善这个“国家机器”,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法规和制度。
夏明皓便准备等到城墙建成后再进行这方面的思考。
等再次勘察确认完了台地的地形,并设立好到时候城墙建造的大致框架,夏明皓看向了高低旁的大河平原。
是时候该给个名字了。
至少要让大家全都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建造什么。
拿起望远镜,夏明皓看向远处大河,还有河边村正在忙碌着伐木的人群。
思索许久,一个字出现在了脑海中。
禹。
主要是在大河边,真的怕黄河泛滥,干脆就叫禹城算了,图个吉利。
走下台地,此时鹿骑兵们早就回来了。
让夏明皓意外的是,这些鹿骑兵还都背着一个大荨麻兜,有的则是拿着陶罐。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回来的时候正好帮着那些挖黏土和挖砂的人把东西带了回来,等会还要送回去。
这可不是夏明皓要求的,而是这群人自发做的。
放在以前,估计可能性不大,那难以下咽的棕榈果勉强果腹,谁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卡路里去帮别人?
而现在,听这群大湖部落的说,还是主动提出来的。
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话,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在这群人吃饱了饭,这才等的了互帮互助。
跟着大湖部落的每一组开始看起了地形,很快就选择了一条。
这条路虽然不够直,但土地并没有大幅度的起伏,也没有太多树挡路,相对来说更易于铺设。
这时第一批砂和黏土已经到位,夏明皓先是让人开始进行前期整平,剩下的则开始挖大坑。
挖坑为的就是要制浆。
先将生石灰粉大量倾倒入大坑之中,随后夏明皓又依次放入了黏土和经过初筛的河砂。
等一切就绪,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一罐又一罐的溪水倒入。
同时,坑中蒸汽扑面,沸腾不已!
生石灰和水在空气中生成了碳酸钙,放出了大量的热量。
惊呼声传来,而夏明皓却在观察着众人,终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
那就是思索……
是那个叫瓦锡的小伙子,只有他在惊讶之余,流露出了沉思的模样。
“酋长,这个我刚才摸过这个石头,会不会烫我?”
大家全都做过饭,就算没做过,也都见过。
当然知道蒸汽加沸腾是什么意思,碰一下身上就得起个大包,疼好几天。
听到了这人的话,不少参与过石灰石粉碎的人也都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不会,只要你不把手伸进去就行。”
夏明皓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用一句话盖了过去。
随后叫人拿起了之前砍树的时候顺便收集起来的大粗树枝,开始搅动了起来。
在搅动的作用下,这水沸腾的更加厉害,热气扑面而来。
夏明皓再次加水,等着这水泥有了点之前在工地实习的时候见过的样子,夏明皓这才停下。
坑挖小了……
这水泥有点过于的粘稠,便赶忙挖第二个坑,再用青铜铲子把这水泥给弄到坑里。
然后夏明皓又在两边加水,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散发出滚烫的热气,说明已经反应完全。
等水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漫长的反应失水之后就会变得坚硬,这就是水泥的硬化。
这种硬化的过程不像是混凝土那般,而是非常的缓慢,因此完全可以放心的放着,静静的等待着路面整平的完成。
夏明皓带着人继续开始挖坑,按照记忆中的配方加入生石灰黏土和河砂。
旁边又设立了专门的河砂处理地点,整个水泥工坊便已经有了雏形。
等到了后期建造第二道城墙前,便可以对水泥工坊进行加强,引进专门制造的大型工具,极大的提升水泥生产效率,以来保证满足建造第二道城墙所需大量水泥的需要。
等着整平的人员回来,所有人便都被夏明皓分配到了岗位上,水泥工坊正式开始运转起来。
而夏明皓则是带着人开始浇灌水泥路面。
众人将水泥弄进车里小心翼翼,虽然已经感受不到之前肉眼可见的温度,但所有人全都不敢触碰。
等一车一车的水泥倾倒而下,被两根木头绑成的推子推平,从高台下到小溪旁,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夕阳之下,看着平整的路面,夏明皓只觉得自己和大家流的汗没有白费。
经过一定的养护,三四天以后就能初步硬化,再过段时间就能够通车通人了。
忽然想到了曾经自己住的房子地下那脚印手印,夏明皓便提醒众人别在没干的时候踩在上面。
却不知道这完全是没啥用的提醒。
大家全都知道刚才变得沸腾滚烫的水泥砂浆,谁又敢去踩,哪个不怕烫脚。
有的时候愚昧带来的是不好的作用,但不得不说在特定的时候,愚昧还是会有着正向的好处。
随着到小溪路面的铺成,夏明皓开始着手于上山的道路铺设。
但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因为下一步就是修建城墙,要用水泥造出来混凝土。
混凝土其实就是以水泥为原料的加强版。
水泥细砂粗骨料一比二比三是夏明皓在课堂上学过的最佳配比。
所谓粗骨料,其实就是碎石鹅卵石这种。
大量的细砂和碎石构成了水泥的骨架,从而形成坚硬的墙体。
因此夏明皓将大量的人力全都放在了收集细砂和碎石上面,主要工作地点也将转移到小溪边。
但这已经是明天的任务了。
夏明皓一声令下,众人迈着轻松的步伐向着河边村走去。
大家暂时还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样重要的事情,也同样不了解将会做什么,但大家的心中依旧不乏因为充实的一天而感到舒适的轻松和愉快。
唯独人群中的一道身影,走在路上低着头,甚至险些掉队。
瓦锡想到了昨天看到的火把熄灭,又想到了今天沸腾的水泥砂浆,他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马上就能够想明白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216/6766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