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78章 奥斯卡之夜

第578章 奥斯卡之夜


第578章  奥斯卡之夜

    下午四点,刘一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出门,曹禹他们已经在等著了。

    钱锤书将《上帝的签证》稿子还给了刘一民:「走吧,咱们去见见这位何大使。」

    车行驶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何凤山的家里。何凤山已经让家人将家门口的草坪清理干净,准备邀请他们在草坪上吃烤肉。

    「曹禹院长,钱锤书教授,马识途先生,没想到在国内之时无缘相见,在美国却异地相逢。」何凤山高兴地跟曹禹几人握手。

    三四十年代,曹禹和钱锺书已经在国内闻名,何凤山作为知识分子,对于曹禹和钱锺书非常敬佩。但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一样,只知其名却从未相见。

    这一次在美国,算是追星成功了!

    曹禹打量了几眼何凤山:「何凤山先生,您的故事我们看完之后深受感动,

    没想到咱们国内还有一位拉贝』。」

    曹禹看到何凤山第一眼,就觉得这人跟以前GMD的官僚不一样,是一名典型的文人官员,身上带著谦和与善良的气息。

    钱锤书说道:「果然是一位善良的大使,何大使,不用客气,我们这么多人过来拜访,实在是打扰了。「

    何凤山忙说不打扰,接著讲起以前的故事,主要讲曹禹和钱锤书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曾经看过《雷雨》,看完之后真是终身难忘。曹院长,上次回国我心痒难耐,很想去人艺看看《雷雨》。可惜听说这阵子没有排,当时我心里觉得特别遗憾。「

    《雷雨》在十年之后重排了一段时间,目前大约已经有三年没有排过了,偶尔会上演一场。

    「何凤山先生,那真可惜。什么时候你回国尽管带人艺来,我们人艺目前好戏有很多,一民有不少好剧本。另外一民已经把关于您事迹的小说写出来了,我看完之后也准备让人排这部戏,到时候还请你回到人艺指导工作。「

    何凤山闻言看向刘一民:「刘教授,这么快?「

    「一民写文章是出了名的快!」马识途在旁边补充道。

    汪曾祺闻言调侃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民笔法,也是唯快不破。写的又快又好,刚开始觉得汗颜,后来啊都习惯了。「

    何凤山看向旁边的阿城,阿城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不过没敢说是刘一民的学生。生怕何凤山问他写了什么书,写的快不快!

    汪曾祺嘴快地说道:「这是一民的学生。」

    「哦?阿城先生,你写的作品有哪些?」何凤山来了兴趣。

    阿城讪讪一笑:「我写的不多。」

    「不多是多少?」

    「小说有三篇!」

    何凤山点头道:「确实不多。我的意思是,跟你的老师比起来不多。但是,

    你比你老师显老。「

    66

    」

    何凤山带著曹禹他们参观了一下房子,接著走到草坪旁架著的烤架旁:

    「我来了美国之后,学会了烤牛肉,虽然跟国内的烧烤不同,但味道经过我的改良是相当不错。」何凤山笑著说道。

    何凤山的女儿此时也开车回到了家,手里拿著报纸,他们报纸刊登了何曼礼对于刘一民的采访,并且自己又对这次大陆和岛上作家交流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随著时间越来越近,一些报纸已经开始聘请在美国的华人作家分析这件事情的带来的影响。」何曼礼将报纸递给刘一民,又将车里买的啤酒搬了下来。

    何曼礼想看看刘一民如何在小说里对他父亲进行描写的,刘一民随手将稿子递给了何曼礼。

    何曼礼看完标题冲正在忙碌的何凤山说道:「父亲,刘教授将小说名字命名为《上帝的签证》。「

    「《上帝的签证》?上帝?这名字拔的有点太高了。」何凤山扭头冲刘一民笑道。

    刘一民望著街道上的车流说道:「您啊太谦虚了,您做的正是他们祈求上帝仍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呀。「

    何凤山摇了摇头,想去看稿子,但手上的牛肉离不开人,其余的家属在厨房里做湘菜。曹禹等人在旁边一边帮忙,一边跟何凤山交流。

    何凤山对于曹禹等人的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钱锤书突然问起他在美国的生活,何凤山惆怅地看了一眼房子:

    「其实我更喜欢在国内生活,我频繁的来往于大陆和美国,就是想家啊!我在美国生存一二十年了,没有感觉到家的感觉。回到老家躺在床上,睡著都不起夜。」

    正在看稿的何曼礼抬头看了一眼何凤山,又低下脑袋读了起来。

    作为子女她如何不知道父亲想家,可她已经在美国住习惯了,并不想回到大陆生活。

    作家代表团人数太多,何家做了一大锅饭菜才够,席上,何凤山不断地谈论起自己以前当外交官的事情。

    何曼礼跟刘一民交流这次拉美之行,希望从刘一民嘴里面能够获得不为人知的细节。

    「何小姐,记者的好奇心果然不是一般的强。」刘一民对于何曼礼不断深挖有点招架不住。

    何曼礼挑了挑耳鬓的短发:「一民,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报社当记者不容易,好新闻不好找。」

    曹禹等人闻言低笑几声,何凤山望著何曼礼宠溺地说道:「记者不好做,尤其是美国记者,一个女孩子跑来跑去,我让她换个其他工作,她不愿意。「  

    吃完饭,何凤山拿著稿子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刘教授,我只看,不挑毛病。」

    小说并不是传记,里面肯定有虚构和夸张的地方。

    何凤山坐在书房里看书,代表团和何曼礼等人交流,何曼礼恨不得将每个人都采访一遍。

    「有了各位的采访资料,我相信这两天我一定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这次中国作家对拉美的访问。「

    多人物多侧面采访,补充多方面的细节可以写一篇美国媒体最缺的深度报导O

    文章篇幅长,何凤山今天不一定能看完,晚上九点,他们一行人回到了酒店。

    「今晚上大家准备下行李,明天咱们要准时出发。」曹禹说道。

    除刘一民外,曹禹等人乘坐明天下午的飞机回国。马识途冲刘一民笑道:

    一民,我们先回国享福喽!「

    「哈哈哈,马老,改日有机会去川省,我还想尝尝你们本地的回锅肉,火锅也行。」

    「行,下次再到川省,我来安排!「

    曹禹再次嘱咐刘一民在美国注意安全,又问他有没话要带回去的。

    「我也就多待五天,没什么话要带的。您回去见到霖霖,告诉她我在美国很好。」刘一民说道。

    曹禹点头道:「放心吧,霖霖在家也辛苦,你事情忙完之后立即回国。「

    刘一民又将自己写好的信交给了阿城,让他回国之后立即把信送到文研所交给闫真。

    「大师兄啊,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拜会一下。」阿城将信装到了行李箱最保险的地方,生怕弄丢。

    除了去文研所,阿城还准备将自己买的礼物送到华侨公寓,刘一民将自己的住址告诉了他。

    「老师,我到燕京等你回来。」阿城压著嗓音说道。

    「你小子好好说话,搞得我要深入虎穴一样。」刘一民踢了阿城一脚。

    阿城立即挺起胸膛说道:「老师,我在燕京等你!」

    」这还差不多。」

    刘一民没有再耽误他的时间,行李那么多,收拾起来也得一阵子。

    第二天清晨,刘一民就被乔治给吵醒了,开门瞬间抱住了刘一民诉说自己的激动之情。刘一民被他身上体味熏的睁不开眼睛:「乔治,好了,乔治!」

    」刘,文章在哪里,让我看看!「

    「文章不在我这里,这次也不是英文,而是中文,你们需要找人翻译。另外,等我离开美国,底稿需要交还给我。「

    乔治立即说道:「刘,你放心。不过稿子为什么不在这里?难道你给其它杂志看了?」

    看乔治这个略带忐忑的眼神,刘一民给他使了一个放心的眼色:「乔治,我还是很信任你的!这本小说来源于一位原型人物,根据他的事迹改编,正在阅读的就是这篇小说的原作者。「

    下午将代表团的人送到机场,乔治和刘一民去了一趟何凤山的家里,何凤山将稿子递给刘一民:「一民写的好,不过让我看,总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刘一民明白,让自己去看自己的故事,当然心里面会有点不自在。

    得知要在《巴黎评论》上发表,何凤山脸上不自觉闪过一丝喜悦,不过随即被淡然的模样替代。

    旁边的何曼礼已经在思考如何采访自己老爹了,等文章发表之日,就是何凤山扬名之时,作为何凤山的女儿,她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乔治不懂中文,但听完何凤山的事迹深受感动,称赞何凤山为一位国际主义.

    者,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何凤山摆了摆手,表示这些都微不足道。乔治闻听此言,更觉何凤山品德高尚。

    乔治看了何凤山的《外交三十年》,认为他应该尽快在美国出版。

    「这些我没想出版,只是给后人留下一些资料。不过既然一民小说要发表,

    我就不自量力一下。「

    刘一民提议将《外交三十年》交给中国书刊社出版,并将尼琪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何凤山。

    乔治拿上稿子将刘一民送回酒店之后,就直接去找翻译专家去翻译稿子了。

    刘一民去见了尼琪一面,将《上帝的签证》和《外交三十年》的事情跟尼琪讲了讲,又告诉尼琪自己准备留在美国等奥斯卡颁奖,期间的行程均可以由她安排。

    尼琪高兴地说道:「刘,我们每次合作都收获颇丰,我想这次也不例外。「

    尼琪立即让人准备并亲自联系各大高校,准备租借场馆并根据时间安排具体行程。

    接下来的日子,刘一民忙著辗转于美国各个城市演讲,中国书刊社买了不少报纸版面报导,疯狂地推销著刘一民的小说。

    《纸牌屋》这本小说在美国政治狂热的青少年中影响力极大,每次演讲都有人针对这篇小说展开提问,有些问题甚至涉及到了如何解决这种腐败上来。

    四天九场读者见面会,每次参与者不少于千人,常常不是来的人不够多,而是场馆撑不住。

    尼琪看著销售数据高兴地告诉刘一民演讲成果显著:「刘,每次你都能给美国读者带来新的刺激。许多作家都是新瓶装旧酒,你不一样。「

    中国作家和拉美作家交流、刘一民和马尔克斯宣布成立的新的国际文学组织、《纸牌屋》销量走强.....这都是新的刺激。  

    「尼琪女士,不辱使命!」刘一民看著销售数据如释重负。

    「刘,我们中国书刊社宣布,将为国际文学联合会捐赠五万美元,等你们真正成立之后,这笔钱一定到帐。「

    「五万美元?」

    「怎么?刘,你嫌少?」

    「不嫌少,有总比没有好!「

    尼琪给刘一民倒了一杯咖啡:「今晚就是奥斯卡之夜,刘,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弗兰克已经等的迫不及待了,刘一民走出中国书刊社,他的车也停在了楼下。

    「刘,上车!」

    刘一民跟尼琪握手告别后,不紧不慢地坐上了车。

    弗兰克猛踩了一下油门,车在路口拐弯之后快速朝著洛杉矶的方向驶去。

    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音乐中心多萝茜·钱德勒大厅举行,弗兰克先带著刘一民到公司换上一身礼服:「刘,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

    「弗兰克,走吧!「

    在夕阳的余晖下,音乐中心周围热闹非凡,到处挂著奥斯卡的海报,平时难得一见的演员和导演到处都是。

    弗兰克带著刘一民跟美国的导演和演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接受他们的称赞。

    「弗兰克,祝你今晚好运。刘,我对你的《纸牌屋》很有兴趣,弗兰克不擅长政治类电影,你不如把这部电影交给我!「

    >


  (https://www.635book.com/dzs/74576/6718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