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相国在上 > 第261章 260【摘心】

第261章 260【摘心】


四月下旬,杭州城南。

    暮春的凤凰山上,草木葱郁,新绿叠翠。

    山风自钱塘江面吹拂而来,带着湿润的水汽和浅淡的花香。

    云安公主的行辕便设在山腰一处视野开阔、清幽雅致的皇家别院里。

    亭台楼阁依山势而建,推窗即可远眺浩渺江波与繁华杭城。

    花厅内焚着清雅的沉香,姜璃斜倚在临窗的贵妃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佩,目光却有些放空地望着窗外层叠的山色。

    苏二娘侍立在一旁,手中捧着一份刚从扬州加急送来的密报,轻声道:“殿下,这是薛同知派人送来的密信。”

    姜璃并未回头,依旧维持着望向窗外的姿势,只是那原本慵懒随意的眸光,似乎微微凝滞了一瞬。

    花厅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

    他们于一个月前抵达杭州,姜璃便将精力放在祈福一事上,一直到三天前才完成所有的仪程。

    整个过程中姜璃心无旁骛,苏二娘遵照她的吩咐,除极个别紧要消息之外,其余事情一概不得惊扰,其中就包括薛沈两家定亲一事。

    苏二娘依旧记得三天前告知姜璃那件事的时候,她脸上略显古怪的神情——薛沈定亲确实是早就确定的事情,但是姜璃没有丝毫介怀之意,反而看起来有些玩味。

    那一刻苏二娘亦不知自己该安心还是不安。

    她知道姜璃对薛淮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是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再加上姜璃不喜欢旁人脱离她的掌控,按理来说如今她能淡然看待薛淮和沈青鸾的婚事,这理应是值得庆幸的结果,可是苏二娘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换而言之,如今她越来越看不懂姜璃的心思。

    时间仿佛被拉长。

    姜璃终于缓缓转过头,脸上的表情很平静,声音亦听不出太多情绪,依旧是惯常的慵懒腔调:“密信?写了什么?”

    苏二娘明白她的意思,遂拆开信封取出一看,略显意外地说道:“薛同知想请殿下帮个忙,和两淮盐业协会有关。”

    “这家伙……”

    姜璃坐起身,伸手拿起榻边小几上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浅浅饮了一口,微笑道:“有事就求上门,无事就不理人,真是越来越过分了。说说吧,他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苏二娘心中一松,亦赔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麻烦,这件事和杭州市舶司有关。两淮盐商准备弄一支船队,他们向杭州市舶司提举太监马顺递交了申请船引的文书,但是被卡住了。”

    “马顺?”

    姜璃想了想,又道:“我记得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先的干儿子?”

    “殿下好记性。”

    苏二娘赞了一声,继而道:“马顺性情贪婪胃口很大,而且内廷和外朝互不牵连,他并不是很畏惧薛同知以及沈尚书。薛同知在信中说,马顺以盐运事关国计民生需谨慎核实为借口,一直拖延不允。倘若他只是想拿点好处倒也罢了,但马顺隐晦地表露出他想要占据干股的态度,而这显然不是薛同知和两淮盐商可以接受的条件。”

    “呵呵。”

    姜璃轻哼一声。

    马顺把手伸得这么长不足为奇,宫里的太监一旦外放大多是这副德行,毕竟他们捞来的银子要拿出大部分孝敬给司礼监的那几位,只要上面舍得花力气庇护,他们连外朝的御史都不怎么忌惮。

    说到底,这些宦官作为天子的家奴,他们只要足够忠心,天子对他们的宽厚远胜朝中大臣。

    一念及此,姜璃转头看向苏二娘道:“你怎么看?”

    苏二娘心里清楚,这是在问她如何看待两淮盐商组建船队一事,思忖片刻后答道:“殿下,薛同知心中有大丘壑。从他履任扬州开始,先肃清吏治再查盐政贪腐,如今又针对漕运积弊着手准备,可见他的目标并非治理扬州一地,而是……”

    “而是什么?”

    姜璃见她欲言又止,便意味深长地说道:“而是想把扬州新政前面两个字去掉?”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自古以来欲改革变法者,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苏二娘轻声道:“或许薛同知没有想得那么远,他只是在解决当下的难题,据扬州那边的眼线回报,漕运总督蒋济舟之子蒋方正正在扬州搅动风云,漕衙显然已经察觉两淮盐商的动作,双方接下来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真是不让人省心呀。”

    姜璃微微摇头,继而平静地说道:“传本宫懿旨,召杭州市舶司提举太监马顺,即刻来凤凰山行辕觐见。”

    “是!奴婢遵命!”

    苏二娘精神一振,立刻应声退下安排。

    午后。

    行辕正厅,气氛肃穆。

    姜璃端坐于主位之上,身着常服却威仪自生。

    厅内侍立的宫人内侍皆屏息凝神,落针可闻。

    市舶司提举太监马顺躬着身子走进来,他面皮白净身材微胖,穿着一身簇新蟒袍,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

    “奴婢马顺,叩见云安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马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礼参拜,神情显得格外恭顺。

    “起来吧。”

    姜璃语调淡然,听不出喜怒。

    “谢殿下恩典!”

    马顺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依旧躬着腰,不敢直视公主凤颜。

    “马顺。”

    姜璃端起手边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动作优雅缓慢,却给马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悠然道:“本宫离京之前,陛下特意交代过,让我问问你,这杭州市舶司的差事你办得如何了?”

    马顺心头一紧,连忙回道:“回禀陛下,奴婢承蒙皇恩浩荡执掌市舶,夙夜匪懈唯恐有负圣恩。一切事务皆按朝廷规制办理,不敢有丝毫懈怠。”

    “哦?不敢懈怠?”

    姜璃放下茶盏,寒声道:“那本宫问你,两淮盐业协会申请船引一事,为何至今未有批复?是他们的文书不合规制?船只查验不合格?还是水手不堪用?”

    马顺脑子飞快转动,搬出准备好的说辞:“回殿下,盐运干系重大,奴婢是想着需得详加核查,确保万无一失,方可发放船引,以免出了纰漏,有损朝廷盐税,亦辜负陛下的信任——”

    “够了!”

    姜璃冷声打断他,矜贵冷厉之气显露无疑:“在本宫面前,收起你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本宫知道,像你这种手握实权的大太监,不会把本宫这种有名无实的公主放在眼里。等本宫回了京城,自然会去找那位张秉笔,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办事的,居然会教出你这种胆大包天的奴才。”

    “扑通!”

    马顺双腿一软,再次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殿下,奴婢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您面前稍有放肆啊!”

    “不敢?”

    姜璃站起身,缓步走到马顺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瑟瑟发抖的身体,寒声道:“你以为你在这杭州地界上做的那些事,能瞒得过谁的眼睛?”

    马顺是真的怕了,如果事先知道两淮盐商能搭上云安公主的关系,他又怎敢拿捏对方?

    虽说云安公主非天子嫡女,可是天子对其的宠爱无以复加,那几位皇子亲王对其更是视若亲妹妹,司礼监中无论曾敏还是张先都不敢在姜璃面前稍有懈怠,更何况他区区一个提举太监。

    当下马顺吓得魂飞魄散,只知道连连叩头道:“奴婢有罪,请殿下开恩啊!”

    姜璃冷哼一声,漠然道:“本宫可以饶你这一次,但是你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么?”

    “明白!奴婢明白!”

    马顺如蒙大赦,连忙表态道:“谢殿下开恩!奴婢这就回去立刻办妥,绝不敢有丝毫拖延,一定办得妥妥当当!请殿下放心!”

    “滚吧。”

    姜璃嫌恶地挥挥手,没有再多看他一眼。

    马顺几乎是连滚带爬地离去。

    像他们这种天子的家奴,和外朝的大臣完全不同,生杀予夺皆在贵人一念之间。虽说姜璃不能直接下令杀了他,但是只要她回去在帝后面前撒个娇,干爹张先也保不住他,因此他哪里还敢迟疑,恨不能马上飞回市舶司办妥那件事。

    姜璃迈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凤凰山葱郁的景色,仿若陷入沉思之中。

    苏二娘走到近前,斟酌着措辞说道:“这次殿下又帮了薛同知一个大忙,想来他会明白殿下对他的看重。”

    “我以前帮他还少么?除了一首破……哼,也没见他尽点心意。”

    姜璃这句话让苏二娘哭笑不得,暗想那真是一首破词么?

    若真是破词,殿下为何千里南下也要带在身边呢?

    她当然不会戳穿这件事,只是顺着姜璃的话说道:“倘若薛同知是那种奉迎谄媚之辈,殿下又怎会对他寄予厚望呢?只有像他这般品格与能力皆优的年轻官员,才值得殿下如此看重呢。”

    姜璃没有反驳此言,她知道苏二娘的话切中要害,只是……

    片刻过后,姜璃忽地轻声问道:“二娘,你说如何才能让一个人永远记得另一个人?”

    苏二娘一怔。

    因为站在侧后方,她没有看见姜璃那双美眸中,突然泛起狡黠又危险的光芒。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4902/6757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