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84章 学术界炸锅,NS方程已经解决了?

第284章 学术界炸锅,NS方程已经解决了?


第284章  学术界炸锅,NS方程已经解决了?

    「星箭一号」的成功,毫无疑问也是对陆安开发的「星流」工具可靠性的最有力验证,是名副其实的神级「效率倍增器」。

    不但研发时间周期大幅缩减,研发成本也大幅缩减。

    而今有了「星箭一号」珠玉在前,这下再也没有人质疑「星流」工具的可靠性了。

    几个国家队航天巨头也都再无顾虑,决定从此以后,新型火箭的研发必须配套「星流」工具辅助开发,这会儿已经有多个火箭型号的研究并行上马。

    航空领域也一样,好几个五代机的项目都同时推进。

    搁以往的传统模式,肯定是很难的。

    先不说效率问题,同时推进多个项目,成本也吃不消啊。

    但如今迎来了颠覆性的革新,好几个项目同时推进,所需的研发资金可能还不如以前传统模式下一个项目的一半预算。

    星界动力航天创造了那令人瞠目结舌的18个月研发周期,依旧是同行专家、媒体口中绕不开的奇迹,成了萦绕在每一个航天同行心头做梦都想知道的答案。

    外界是祝贺与猜测并存,惊叹与探究交织。

    不过陆安没有关注外界的声音,因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揭晓答案,这几天就此事已经与几个相关部门对好了口径。

    决定正式公布并推出公用版本的一套「星流」仿真软体工具,也可以说是商用版,是经过阉割了的限制版。

    其计算精度、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尤其是针对极端物理条件,譬如可控核聚变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的模拟模块,进行了裁减和降级。

    它足够好用,提升也是惊人的,能够大幅提升常规研发效率。

    但跟完全版相比,还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形象的举例子就是,商用版如果1秒能跑10步的话,完全版1秒能跑100步。

    最重要的是,推出了商用版意味著,可以相对更清晰的掌握全球主要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在使用「星流」工具进行哪些方向的研究,他们的技术叠代速度有多快、甚至可能遇到了哪些技术瓶颈。

    这比他们在完全未知的环境下闭门研究,更有利己方进行战略研判。

    说白了,就是减少竞争对手制造的信息差,做到知己知彼。

    如果对方不用,他们自个儿闷头捣鼓什么你也不太清楚,反而是更大的不确定性。

    显然,这一招就是妥妥的阳谋。

    也是建立在陆安对技术绝对自信之上的,对整个行业领域生态的渗透与洞察。

    给别人一件好用的工具,同时在自己手里握著「使用说明书」和「进度监控器」,只要发布商用版「星流」工具,大家不用都不行。

    这就好比是陆安掏出了一本绝世功法,虽然是阉割版的,但依然超级牛笔。

    然后直接公之于众,所有人都可以学。

    大家都学等于都没有学,依然是处在一个新的动态平衡里。

    但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在学的时候,你要是不学的话,那你可就完犊子辣。

    所以,这一招阳谋操作堪称是无解的。

    月底最后一天,星界动力航天总部。

    今天该公司再次召开一场重大的新闻发布会,不仅吸引了全球主流媒体,还有一大票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科研机构、大学、航天企业方,通过线上方式参与。

    此刻,新闻发布会现场,陆安再次站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之下。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不再是火箭,而是一个线条简洁的「星流」仿真软体的图标logo。

    现场的媒体界人士也对这个陌生的logo倍感好奇。

    「感谢各位的捧场。」陆安直接开门见山不墨迹,他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清晰的传递到了全世界,「在过去的几天,我们收到了很多关于星箭一号」研发效率奇迹的问询。今天,我们决定揭晓大家猜测已久的答案。」

    —

    陆安侧身,指向大屏幕。

    「没错,就是它,叫做星流」仿真软体工具。」

    台下响起了一阵低语、惊诧,以及媒体人手里相机密集的快门声。

    陆安从容有序地阐述道:「简而言之,这是一款基于超高精度物理模型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与设计优化软体平台。」

    「截止目前的叠代版本,它已经涵盖了从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热管理、电磁场、燃烧动力学等几乎所有与航空航天工程设计的关键领域。」

    「当然,它能涵盖的领域不仅仅是航空航天,从气候领域到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将带来前所未有助益。」

    此话一出,所有的听众都一愣。

    在场的媒体人顿时眼前一亮,好家伙,听陆安这话的语气,明显是又要来个大的了啊!

    难道又是堪比脑机终端这种颠覆性级别的东西?

    与此同时,台上的陆安顿了顿,然后抛出了真正的惊雷:「关于星流」的核心引擎,其理论基础并非传统的数值近似方法,它有别于传统CFD软体工具,而是基于我们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也就是NS方程找到了一个普适性的解析解框架。」

    轰——!

    整个发布会现场,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精神震撼弹。  

    短暂的极致寂静后,是几乎要掀翻屋顶的哗然!

    NS方程解析解!

    这几个字对于在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是极为震撼的,这可是困扰了数学界和物理学界数百年的终极难题之一,也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是流体力学皇冠上最璀璨也最遥不可及的明珠!

    无数天才穷尽一生都无法窥其门径。

    而现在,陆安在此刻轻描淡写地宣布,不仅解决了它,还将它工程化,应用在了一枚实实在在的火箭研发上,并且这枚火箭就在几天前成功首飞了。

    「这不可能!」

    「上帝—这是真的吗?」

    「NS方程解析解?!」

    线上线下的学术界大牛们首先炸开了锅。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其中的难度和意义,这不仅仅是航天领域的突破,这是基础科学的革命性进展!

    它将彻底改变所有与流体相关的学科研究和工程实践,航空航天、船舶设计、气象预报、血液流动研究,涵盖的领域太多太多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比脑机终端的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航天界的同行们则瞬间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疑惑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答案。

    「难怪—难怪他们18个月就能从零首飞一枚新型火箭!」

    「有了NS方程的解析解,意味著他们的仿真模拟几乎等同于现实!可以省掉海量的、耗时的、

    昂贵的地面试验和试错过程!」

    「所有的设计优化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以极高的置信度完成,这研发效率,提升何止十倍百倍啊!」

    台上,陆安平静地看著台下和线上世界的沸腾与震撼。

    本来对于陆安抛出的这一记惊雷,线上很多学术界人士在震惊的同时,下意识有所质疑其真实性。

    但转念一想前几天首飞成功的「星箭一号」,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不然根本解释不通,星界动力航天公司凭什么能从零到首飞只用短短1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此刻,陆安等待了几分钟,让信息充分消化,然后才继续开口。

    只见他面带微笑,说道:「对于这样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具,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它理应服务于更广阔的人类科技进步。」

    主打一个先把格局打开,把道义高地占据了,真正的意图自然藏在这些话术之下的。

    「因此,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并得到相关批准,决定于今日正式推出星流」仿真软体工具的商用版本,面向全球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及企业开放授权使用。」

    此话一出再次引发全场轰动与意外,很多人万万没想到陆安居然如此「大方」的让所有人都可以用。

    但也有人稍加思索,很快就意识到了陆安此举堪称无解阳谋。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这么玩儿,陆安显然是预判了阿镁接下来要在科技领域竖起小院高墙自我封闭,这个时候东方直接扛起对方曾经的道义大旗。

    随后,陆安公布了商用版「星流」工具的费用。

    年度授权费用:5000万元人民币起步。

    这个价格相较于传统CFD软体工具堪称是天价,但对于顶级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而言,并非不可承受,尤其是考虑到它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不一会儿,台上的陆安强调道:「我们推出星流」商用版,旨在打破技术壁垒,让全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能借助更强大的工具,加速各自领域的创新,共同推动人类科技文明向前迈进。」

    这场不足四十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一经结束,「星流」仿真软体、陆安解决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NS方程的消息迅速霸占了全球头版头条新闻。

    不少人甚至都觉得过于简陋了,如此具备颠覆性且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大事,居然只是通过一场常规的新闻发布会公布出来。

    —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事情的影响力远超脑机终端设备。

    但在陆安眼里似乎并不太重视的样子,好像就是公布一件稀释平常的成果突破。

    这要是搁在其它机构手里,那绝对是要多隆重有多降重。

    国内网际网路论坛上,网友们对陆安的讨论再次火爆异常。

    [只能说,陆哥真是天降猛人,牛笔的布药布药的——]

    [陆哥绝对是人类在本世纪抽出的第一张「金色传说」有木有,谁赞成谁反对?]

    [无可争议妥妥的,看看仿生义肢、小元机器人、武装机器人、固态晶格电池、五号金属、脑机终端、还解决了困扰人类数百年的NS方程问题,甚至已经基于此搞出了星流软体开发工具——]

    [补充一点,这些还都是明面上公布出来的,天晓得没有公布的还有多少?]

    [想想都是大受震撼,这些成就单独拎一个出来,都能让一个人载入史册,能轻而易举的成就一家行业巨头。]

    [我觉得陆安一人之力就能顶得上几百个科学家。]

    [没那么少——(柴犬.jpg)]

    [真的,这不是用数量就能对比的,就说这个NS方程问题,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学者束手无策,别说几百个,就是几百万个数学家,你搞不定就是搞不定。]

    [该说不说金色传说就是猛,哈哈!]

    好消息是本世纪人类终干又出金色传说了,坏消息是好像就出了一张,不知道本世纪会是像上一世纪那样群星闪耀,还是一人独领风骚。]

    [目前来看好像是后者。]

    [还别说,确实还没有一个人能顶得上陆安的,主要是陆哥太超模了,跨领域的全才选手。]

    [陆哥曾经锐评过张行川,给了很高的评价,能被大能高度称赞,绝对也是巨佬。]

    [张行川可惜了。]

    [盲猜一波,要不了多久相关物理和数学课本上就要出现陆安的名字了,课本又变厚了。]

    [这还需要盲猜?百分百的!]

    与此同时,对于陆安宣布「星流」软体工具商用这个事情,也在内网民间各大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上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甚至是掀起了一场争议不小的风暴。

    支持商用的一批人表示,这才是科技巨头、科学巨匠应有的大格局,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

    反对者则表示此举实属糊涂,这样的史诗级「神器」工具应该保密才对,怎么可以公开全世界商用呢?最多给自己人用就够了,这样自己保持领先优势不好吗?

    显然,反对者认为过早分享如此核心的工具,可能会削弱国内刚刚建立起来的领先优势。

    —

    就算全面公开商用,也应该过几十年再说。

    不过也有人意识到,5000万的年费门槛不低,而且商用版本肯定是阉割版的,真正的完全体不可能拿出来商用,但即便如此,对国外的科研的加速作用也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会儿的欧镁各国,及其企业、科研机构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集体纠结情绪中。

    这种纠结,与前不久面对脑机终端设备的横空出世时的情形简直如出一辙,甚至更为强烈。

    甚至私底下有不少人骂咧陆安真不让人省心,又得连夜开紧急会议商讨,这一个接一个的简直应接不暇,日子都要没法过了。


  (https://www.635book.com/dzs/74914/6754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