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四面崩塌
徐家并不是投降派,而是中间派,中间派和抗曹派的立场都是一样的,都是想保住江东,只不过选择的方式不同,一个是坚持用武力抵抗,一个是用政治谈判解决危机。
可一旦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中间派很可能就会转变成抗曹派。
更重要是,中间派的绥靖态度只针对曹操,而在对付孙贲的立场上,中间派的立场就会立刻变得强硬。
正是基于这个认知,贾诩放弃了派人说服徐家的想法,他采用了另一个更现实,更大胆的手段。
夜幕中,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渐渐抵达了吴县县城,为首大将是曹真,两千人全部是从曹军中挑选出来,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都装扮江东郡兵的样子,打着地方郡兵的旗号。
黄昏时分,军队抵达了吴县南城,守城士兵早就发现有军队靠近,紧急关闭了城门。
赵初催马出来大喊道:“我是钱唐守将赵初,城上谁当值?”
片刻,一名将领探头看了看,回应道:“在下周明,是赵将军吗?”
“我是,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城去休息。”
当值守将周明见外面是两千郡兵,虽然知道是钱唐县过来的郡兵,但人数太多,他不敢做主,立刻派去禀报主将徐逸。
徐逸也得到了消息,正向南城赶来,他听了汇报,上了城头,向下望去,果然是两千郡兵,为首大将正是他很熟悉的赵初。
“赵将军,怎么回事?”
“奉吴侯之令,前去丹徒支援,现天色将晚,士兵们饥渴难忍,特来求宿一夜!”
这个理由没有问题,孙贲调兵遣将,准备攻打江东了,江东当然也要积极应对,调地方郡兵北上很正常。
赵初高高举起令箭,“这是吴侯的调兵令!”
徐逸没有半点怀疑,他只是有点担心这些士兵入城会不会扰民。
“赵将军,我需要你的承诺,在你明天离去之前,军队只能呆在军营内。”
“我向将军保证!”赵初当即承诺。
徐逸一挥手,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徐徐开启,曹真在队伍里,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骇然杀机。
他轻轻一摆手令道:“大军进城!”
两千军队列队入城,数里外,四万大军正疾速向吴县杀来。
徐逸为了保住城内百姓的安全,最终选择了投降,而不是巷战,孙贲大军兵不血刃夺取了江东的最核心的城池,吴县。
就在孙贲军夺取吴县两天后,山越大酋长祖郎也率领三万大军占领了兵力空虚的宛陵县。
吴县和宛陵县的失守,对江东俨如山崩地裂,吴县政治意义强烈,是无数官员的祖宅所在地,它的失守直接动摇了孙权的统治基础。
但宛陵县的失守后果却更严重,他是十万江东大军的后勤重地,这里屯集五十万石粮食和无数的物资,它的失守导致丹阳郡长江十万守军撑不过一个月。
孙权的官房内一片寂静,张昭、吕范、顾雍、虞翻、徐琨,还有刚刚赶回来的周瑜和吕蒙。
所有人的脸色都异常严峻,他们都意识到,江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
“现在怎么办?”孙权声音沙哑,他眼睛里布满血丝,已经两天没有睡觉。
大堂上鸦雀无声,过了良久,张昭沉声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回防丹徒县,四万孙贲军一旦从吴县北上,丹徒县将不保。”
吕蒙眉头一皱,“如果军队回防,我们辛苦建立的长江防线就会被撕裂了。”
“没有办法!”
吕范果断道:“张军师说得对,现在保丹徒县是重中之重,长江防线守军必须立刻撤防,可以用水军在江面上拦截,弥补陆上的防线的不足,另外,重点加强牛渚的防御,把这两条做好,孙贲也很难过江登陆。”
孙权长长叹息一声,对吕蒙和周瑜道:“就这样吧!立刻行动。”
所有人都不提山越军队占领了宛陵县,山越军队是他们现阶段没办法解决的大难题,他们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山越人只为了粮食物资而占领宛陵县,不会再继续北上。
现在没有商量余地了,周瑜默默点头,他行一礼,转身离开了吴侯府,赶往京口,吕蒙也连夜赶回丹阳郡长江防御线。
丹阳郡的十万大军,他们撤退六万军队赶回丹徒县,必须是六万,加上丹徒县的两万军队,八万军队守都城才会稍微让人心安。
丹阳郡和吴郡有长达千里的江面,只有两千艘战船和三万水军,根本不够,所以才需要在陆地上也加强防御,这样水军就可以重点防御几处战略要地,其他都交给了陆地军队。
但随着丹阳大军的东撤,使得长江防线出现了很大的缺口。
很多原本不需要水军防御地方,水军也不得不分出大量战船和水军防御,这就像推到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引发一连串的问题,何况,还远远不止一个地方失控。
长江北岸的荀攸一直在严密关注长江水军布防的变化,他做了严密的推演,他知道,贾诩和曹真的四万军队一定会威胁到丹徒县的生存,对方的长江防线必然撤军,撤军的后果就是水军部署的变化。
荀攸指地图对孙贲道:“这里!”
荀攸手指的是地图上的江宁县,“这里部署的战船不多,都是中型艨艟船,我算了一下,最多两千军队,军队可以从这里登陆。”
“但是我们的战船向东移动,必然会被对方斥候船发现。”
荀攸微微一笑,“我们用民船满载三万军从江宁登陆,我们八百艘军船和一万军队留在历阳县迷惑江东军,我们的作战意图是登陆,不是水战。”
荀攸的最后一句话顿时让孙贲如梦方醒,是啊!他们目的是登陆,不是水战,当然用什么船都可以。
荀攸当即做出了部署,孙贲手下大将王坤率领一万军队和八百艘战船在历阳县虚张声势,而乐进和韩当则率三万大军已悄悄转移到江宁县长江对岸。
荀攸在不露声色地部署着,把孙贲能控制的军队缩减了一万人,那就是韩当的一万军队,而统领另外一万军队的大将王坤早已悄悄投降了曹操。
两天后,渡江的时间来临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020/6755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