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 第292章 这是捅了航母窝了?

第292章 这是捅了航母窝了?


晚上,从肯尼迪庄园回来的时候,拉里坐在马车里,表情非常阴郁。

    他的手指在裤兜外面,隔着裤子在那叠没送出去的一万美元现钞上不住的敲打。

    拉里望着马车车厢顶部,皱着眉回忆刚刚在肯尼迪庄园发生的事。

    肯尼迪刚刚的反应大出拉里所料。

    之前,拉里以为自己只要张嘴说出请求,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肯尼迪就会一口答应。

    但自己真的是把这事想的太简单了。

    肯尼迪竟然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拒绝了自己的请求。

    “拉里,你要知道,我可是爱尔兰社区的领头人。我不能允许一个人,在伤害了爱尔兰人的生命和脸面之后,还能逍遥法外!即使是黄也不行,甚至即使是你亲自请求,但也恕我难以从命!”

    肯尼迪的脸色非常郑重,语言里带着不容丝毫妥协的决绝。

    想起刚才肯尼迪眼神中的冰冷,拉里心里就是一紧。这不是为了黄美堂,而是自己忽然意识到,尽管两人已经非常熟络了,但肯尼迪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人物。

    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可以毫不在乎的牺牲任何人。

    不要说一个黄美堂,就算是自己……如果在天平一边的砝码足够重的情况下,肯尼迪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

    明白这点之后,拉里内心狂跳,但脸上仍然不动声色。

    好在,肯尼迪并非认为自己跟黄美堂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而只是觉得自己是受华人们之托……甚至有可能是收了华人的好处,才来这里说服自己的。

    肯尼迪之所以如此决绝和严厉,其实也是想让拉里背后的华人们,直接死了那条心。

    现在,对肯尼迪这位号称爱尔兰人的守护者的政客来说,黄美堂最大的价值就是被送上绞刑架。

    这可以彰显参议员先生对爱尔兰人的“大爱无疆”。

    肯尼迪的决绝态度让拉里非常为难,并且自己又不好显得太过热心,否则这种殷勤表现,对一个事不关己的白人来说就太过刻意了……

    于是,拉里就丝滑的扯开了话题,说自己只是好奇当时的情况。

    当着肯尼迪的面,拉里转头向那个爱尔兰人了解了当时的具体情况。

    爱尔兰人也毫不避讳的将当时的情况都说了。

    听完他的叙述,拉里点头沉吟。

    好消息是,当时的情况比拉里想的还要好,那小伙子说,黄美堂确确实实没有跟死者动手,一切都是意外,是死者不小心磕在桌角上,意外死亡。

    但坏消息是,本来应该成为黄美堂救星的参议员先生,为了捞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反而要想将自己最看好的员工置之于死地。

    这事儿就非常难办了,如果肯尼迪不出手,其它人更不可能搭救一个事不关己的华人。

    再说,法庭又不会采信华人们的证据。至于爱尔兰人当证人,按刚刚那个小伙子对肯尼迪的态度,拉里毫不怀疑,他们一定不会说出任何有利于黄美堂脱罪的话……

    拉里一边回想案发时的情况,一边在心里琢磨自己该怎么办。最终,他做出了一个临时、但重要的决定。

    “参议员先生,您得理解黄美堂毕竟是我的朋友……当然,我不是想为他脱罪,我相信美国法庭的公平和正义。但我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您关照警察,不要让他在监狱里吃苦头。”

    拉里的请求很直接,也很简单。

    肯尼迪一口答应了。

    剩下的时间,两人不停的在聊一些生意上的事。当听到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已经售卖到第十辆时,拉里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已经出货了10台了吗?”拉里问道。

    “是的……可是,拉力,我觉得这个汽车项目并不好赚钱。”肯尼迪脸上露出苦笑,

    “卖出的10台,在第一个月内就被退回6台。福特的汽车经常有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因为这个事,我跟他非常严肃的谈过……亨利·福特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我不认为后续这事儿就不会发生了。”

    拉里心中有数,刚刚卖出的汽车当然会有很多质量问题。另外,那时的汽车还无法适应现在的道路,尤其是此时的土路颠簸非常严重的话,会极大的概率导致汽车出现各种问题。

    这是汽车在出现初期不可避免的。

    但面对肯尼迪时,拉里绝不能把话说的这么清楚,于是也皱眉说,有机会也要上门去直接质问亨利·福特。

    在肯尼迪的庄园里待了足足一个下午,拉里心里都是迟疑和算计,脸上都是笑容和坦荡,表演的非常扭曲。

    下午5点,他才告辞回家。肯尼迪大度的让自己的私人马车亲自送拉里回去。

    坐在马车里,拉里不住的思考,可始终捋不出一个头绪来。

    渐渐地,窗外开始披散出细碎寒冷的春雨,雨滴打在马车车厢,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

    路上的行人开始着急的奔跑,不一会儿,车辙压到水坑里,就会挤出清脆的趟水声。

    马车沉默的前进,拉里也一路沉默,只是望着窗外雨幕中模模糊糊的风景。

    好在离开庭时间还早,此时的司法程序非常繁琐,距离黄美堂上法庭,可能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自己只能再想其它办法了……

    想到早晨跟容闳老先生吹的牛逼,拉里也不知道明天该怎么面对他。

    此时,拉里倒真盼望容闳老先生在哈佛大学能搬到救兵了……

    回到后湾区自己的公寓门口,拉里打赏了马车夫2美元,开门跳过雨幕,迅捷的钻进公寓楼。

    刚进入公寓大楼,拉里听见一层的宴会厅里一阵喧嚣谈话声,仿佛有人正在举行晚餐会。

    拉里下意识地掏出了自己的柯尔特金壳怀表,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是晚上6点15分,正好是晚餐时间。

    宴会厅是开放式的,拉里路过准备上楼的时候,正好被里面的人看到。

    “拉里·利文斯顿!太好了,你回来了?!”温斯洛普先生从方桌的一端站起身来,笑着对拉里打招呼。

    这次不能装没看见了!

    拉里也转过头来向他打招呼,“先生,我今天早晨刚刚回波士顿,呵呵,好巧,今天晚上就又碰到您。”

    坐在温斯洛普桌边还有两个陌生人,拉里并不认得他们,但这两人却非常好认。

    其中一位身着剪裁精良的灰呢大衣,领口别着一枚银质齿轮胸针,眼睛特大,身姿挺拔。看样子约摸45岁,鬓角都有灰白色的头发了。

    另一位则是稍显年轻的男人,30出头,穿着略显简朴。给拉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人的眼神非常沉静,仿佛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温斯洛普先生笑着对拉里招手道,“既然都碰见了,不如一起来吃个饭。我们也是刚刚上了餐桌,还没有真正开始用餐。”

    说着话,温斯洛普又转向桌边的两位先生笑着介绍道,“这就是我刚刚跟你们说过的那个少年,聪明、大气,对工业和科技有独特的看法,汽车就是他发明的……”

    两个男人都很惊讶,转过头来看着拉里。

    拉里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发明了汽车……是汽车这个单词。哦,温斯洛普先生,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话说到此,拉里也不好意思再找借口推辞了,于是就走到桌边,跟两人打招呼道,“先生的客人一定都是非常尊贵的绅士,我叫拉里·利文斯顿,是温斯洛普先生的租客。”

    两人也从椅子上站起身,一一同拉里握手致意,并且自报家门。

    45岁的那个中年人名叫威廉·贝克,是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的东海岸销售总监;

    那个年轻沉稳的人叫约翰·海斯,他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助理总工程师,这次是代表老板亨廷顿来波士顿洽谈锅炉采购业务的。

    拉里眼角有些抽搐,心说好嘛,我这是捅了航母窝了,怎么生产蒸汽弹射器的公司、和造航母的公司都让我碰见了……

    当然,什么蒸汽弹射器,或者航母,在此刻都是九霄云外的东西……

    温斯洛普笑眯眯的看着三人,互相介绍完毕,这才招呼拉里坐在一边,并要求女仆卡梅尔为拉里也准备1套餐具。

    “没有比利文斯顿先生更好的租客了!”温斯洛普开玩笑道,“这位先生出了三个月的租金,但在这里,一共才住了一个多星期……他太忙了,忙到无法回波士顿,所以就便宜我这个房东了。”

    众人哈哈大笑。

    此时天已经黑了,卡梅尔点上了煤气灯,开始端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菜肴。

    主菜是烤小牛肉配蔓越莓酱,一大块淡粉色的小牛肉躺在银盘中央,表面烤的微焦,牛肉渗出琥珀色的肉汁。旁边堆着一勺鲜红透亮的蔓越莓酱,酸甜的果香与肉香交织,在这微寒的雨夜里格外诱人。

    第二道主菜则是奶油炖鳕鱼。这是新英格兰的经典菜肴。雪白的鳕鱼肉被拆成大块,浸泡在浓稠的白色奶油酱汁里,上面撒着细碎的欧芹和几片脆煎培根丁。

    配菜则是青豆杏仁,和奶油焗甘蓝。

    翠绿的四季豆炒的爽脆,淋上融化的黄油,撒满烤的金黄,酥脆的整粒杏仁。清新的蔬菜味中,带着坚果的焦香,为油腻的主菜带来一丝清爽。

    而那道奶油焗甘蓝,则是切丝的卷心菜与洋葱面包屑层层叠放,浇上奶油和黄油制成的白酱,再撒上芝士烘烤至表面金黄起泡。这菜味道醇厚,还带有轻微的发酵酸香,是此时常见的家常菜。

    拉里俯身看着这些菜油,心中不住感慨——美国人也曾经是会做饭的呀!怎么混到100年后?反而每天吃汉堡包或者是罐头这种预制菜呢?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当一个民族不愿意为自己的食物多操心的时候,他们也就必然失去清教徒的精神核心了。

    随后,卡梅尔又端上了今天的主食,热乎乎的全麦面包卷。刚出炉的面包卷散发着麦芽的香气,外表微脆,里面柔韧有弹性。面包篮旁边还放着一小碟盐渍黄油。

    汤品是蛤蜊浓汤……这个菜拉里不予置评。

    “各位,干杯!”温斯洛普先生举起了酒杯。

    酒就是简单的波尔多红酒,倒入水晶杯后,折射着煤气灯光。

    三人的酒杯碰到一起,互祝健康,各自喝了一口。

    晚餐开始之后,贝克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他向海思展示了一份油印纸,上面印着复杂管道的蓝图,

    “海斯先生,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就应该选用****炉。我们c型锅炉的效率比老式圆筒锅炉高出三成。每平方英寸压力提升十磅,这意味着,同样的燃料能让战舰多跑五海里。这就是未来所需要的。”

    拉里自顾自的吃肉,温斯洛普先生则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交谈。

    年轻的海斯先生戴上了单片眼镜,仔细的看了看对方递过来的蓝图,片刻之后,也说道,

    “贝克先生,效率固然重要,但船厂关心的是整体。就算您的锅炉效率再高,但如果体积庞大,就会挤占弹药仓或者轮机的空间。我们刚接下海军的班布里奇级驱逐舰订单,每1寸空间都得精打细算呀。”

    “海斯先生,如果您的船体设计考虑过高效锅炉的预留空间的话,我们愿意配合,并且定制尺寸。”锅炉厂的说道。

    “真的非常遗憾,贝克先生,海军的图纸是固定的,我们造船是按照图纸施工,不是做裁缝。这事儿还真不由我们做主……”造船的也说道。

    两人在商量船用锅炉的事。看着他俩唇枪舌剑,拉里就不由得想起蒸汽弹射后,航母甲板上仙气飘飘的样子,心说我们川大统领是最喜欢这个场景的了……可惜这还得几十年之后才能实现。

    两人的商谈一会儿就陷入了僵局。

    拉里安静的听着,手上的叉子戳中盘中的一颗小土豆,看了看有点沉默的两人,笑着插嘴道,

    “两位先生,我在想是否需要过度在意这些蒸汽锅炉的效率?”

    两人一起转过头来看着拉里,眼中露出奇怪的神色。

    “可是,蒸汽锅炉的效率将决定着舰船的航速。每提高半节航速,对这舰船就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贝克先生忍不住说道。

    拉里想了想,现在的海军主力舰船应该还是以铁甲舰为主。这玩意儿是标准的铁甲巨舰,但也是风帆战舰到驱逐舰的过渡产品。

    在真正的历史上,这种笨重的铁甲舰很快就会被更快的驱逐舰所淘汰。

    造船厂的海斯也接着说道,“我们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刚接到的驱逐舰订单,他们就是用来猎杀将来那些又小又灵活的鱼雷艇的。所以,对动力要求很在意。”

    拉里却笑了,直接点评道,

    “这是海军的问题,他们想让一个笨重的铁甲舰去兼任驱逐舰的活儿,这本身就不现实。等你们造出那个驱逐舰,就会发现,你们现在造的驱逐舰就是想让拳击手去当刺客,但它骨架太大了,根本不适合。”

    海思皱着眉看着拉里,隔了一会儿才问道,“我们只是照图纸做事,不过我对您的这个说法表示部分认同……您能继续说下去吗?”

    “驱逐舰的作用不是硬碰硬,而是控制战场节奏,它要用速度去分割敌阵,用精准的火力打败类似鱼雷艇这种快速目标。

    所以,船厂和海军应该为他准备更具有爆发力,能快速响应的动力系统,功率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瞬间爆发能力!”

    “瞬间爆发能力?”这回轮到贝克先生惊讶了,“锅炉又怎么会具有那种能力?”

    拉里转过头来,笑着看锅炉公司的先生,“你们的高压蒸汽锅炉不能稳稳的烧火,得用加压设备将高压蒸汽储存起来,需要急转或者冲刺时,瞬间释放,这样就能推动轮机超负荷运转那么几秒钟……这就仿佛人在短跑前的深呼吸一样。”

    听了拉里的话,两人都同时陷入沉思。

    温思洛普先生则一脸惊异的看着拉里,“……怎么?造船的事你也懂?”

    拉里笑而不语。自己怎么会懂造船?但对于一个前世半吊子的军迷来说,他却知道,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本身就是高压锅炉的领先制造商。

    而高压空气储罐早被用于矿井通风和气动工具上。另外,早期的空气鱼雷用的也是压缩空气推进,这证明高压气体储存和瞬间释放技术是成熟的。只不过当时并没有用在军舰上。

    原因是当时的造船界和海军,仍深陷铁甲巨舰的传统思维。以为军舰只需要追求持续续航和装甲防护,而不是战术机动性。

    高压蒸汽罐的目的,其实就是提高军舰的瞬间爆发能力。当然,若是平常拉里也想不起来,可谁让B&W公司是美军蒸汽弹射器的制造商呢。

    蒸汽弹射和高压蒸汽蓄压器道理差不多,这就类似汽车加装的氮气一样。

    过了一会儿,贝克忽然若有所悟的说,“瞬间爆发蒸汽罐。你说的这个……我们的技术应该可以实现。”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海斯也点头道,“如果能在不改变船体的绝对构造前提下,做一个如此的增益改动。我想海军肯定会愿意多付出新装置的那份钱,并且愿意将其他订单都放在我们造船厂……”

    贝克自顾自的点头,“技术上真的可行,而且利文斯顿先生说的对,这就是战舰的战术深呼吸……”

    “这是一种新的造舰思路……”海斯捏着下巴,想了想才说,“很好,我会把您的设想转达给亨廷顿先生的。”

    两人刚才还在为推销锅炉的事争的有些僵,但经过拉里如此的提醒,两人又忽然各有收获……

    这家伙,年纪轻轻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两人都将头转向拉里,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最终,海斯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欢迎您来光临。如果亨廷顿先生同意了您的这个改进思路,他一定乐意会见你。”

    贝克也看着拉里,同样拿出了自己的名片。

    拉里笑着接过两人名片,恭敬的装在兜里。

    温斯洛普笑着问,“哦,年轻人,今晚你是不是启迪了我的两个朋友?还顺带定义了一下军舰的灵魂?”

    拉里摆摆手,客气的说道,“这算什么下一代军舰的灵魂?回头他们不用煤炭,而用重油去烧锅炉,那才叫下一代军舰……”

    听到这话,三人都以为是玩笑,并没有多大反应……

    拉里却知道,早晚有一天,自己在他们心中种下的种子会发芽。等他们发现需要一个燃油锅炉时,都会想起自己今天晚上在这里说的话。

    而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锅炉公司,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今天也算刚刚正式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042/6753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