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291章 渡流沙,五庄观

第291章 渡流沙,五庄观


第291章  渡流沙,五庄观

    孙悟空闻言,便让猪八戒看护好师傅,他则一个筋斗云,翻至隐雾山,欲寻曹空的帮助。

    流沙河中,沙悟净暗中窥视,见如今只有猪八戒一人,恶向胆边生,欲报方才猪八戒偷吃他莲藕之仇。

    那可是救劫真君送他的莲花,且许他日后危难之时,可许他一个请求。

    原本沙悟净心想,好生料理莲花,若日后真遇解决不了的难事,便持此莲花,去寻曹空。

    如今那莲花莲藕被猪八戒所吃,他心中怒气可想而知。

    遂欲执宝杖教训猪八戒,又顾虑孙悟空是假意离开,于是默默观察四周,伺机而动,不复当年遇事就上的莽撞。

    再说孙悟空,已至隐雾山中,黑熊精携旺福来迎,他道:「大圣来此为何?」

    孙悟空道:「遇一妖怪,我那师弟说,那妖怪和兄长有几分渊源,故来求见兄长,求问那妖怪是何人,兄长可能帮我收降。「

    黑熊精道:「山主如今不在山中,恐难以见你。」

    孙悟空闻言还未失望,却又听黑熊精道:「不过山主留有手段于山中,我可替你问上一问。」

    孙悟空欣喜,和黑熊精同去折岳洞中,黑熊精问清孙悟空在何处遇妖,而后用了个呼风的道术,引动洞中明庶风,将此间一一道清。

    远在黄风岭的曹空得知此中变故,哭笑不得。

    自己因借沙悟净的感悟,得「无极」增长,故顺手赠花,不曾想,赠出差池来了。

    竟令猪八戒馋嘴偷吃,引沙悟净大怒,惹出祸端。

    只见曹空于黄风岭中开口,隐雾山中却有万风同鸣,共作一声,呜呜咽咽,渺渺萧萧,如若天地发声。

    「流沙河中之人,乃为昔年大天尊身侧卷帘大将,因殿前失仪,故被贬入流沙河,和我亦颇有渊源,近些年被观世音菩萨点化,教他日后保取经人西去,说来此人日后乃是你的师弟。「

    孙悟空闻此声,啧啧称奇,觉自己兄长如今的境界越发玄奇,感其手段道行,无时无刻都不在精进。

    他道:

    「竟有此缘故,倒是不打不相识,不过那人被俺老孙几棒子吓著,一直躲在水里避战,此该如何,且那流沙河浊恶,我等又该如何渡河。」

    曹空思忖片刻,他道:

    「你且呼其法名「悟净」,他闻此名,自会不战而降,我曾赠其莲花一支,届时你问他,可愿把鲜花瓣落河面一片,自得渡河法。「

    孙悟空闻言,拜辞曹空,又与黑熊精道别,一个筋斗云,翻至流沙河上。

    恰闻下方有兵戈交接之声,乃是沙悟净见孙悟空久去不回,故而举兵去打猪八戒,一时间将猪八戒打的叫苦不堪,节节败退。

    唐三藏在旁边看的战战兢兢,心惊肉跳,白龙马四个蹄子来回踏动,眸子流出犹豫之色。

    猪八戒此时凄声叫道:「猴哥啊,快出猪命了啊,你快回来啊。」

    孙悟空在云端上看得津津有味,又见猪八戒确实不敌,遂大喝道:「沙悟净,你还敢逞凶!」

    沙悟净见孙悟空道出他真名,心知自己不能再为所欲为,佯装不知。

    他道:「你怎知我法名。」

    孙悟空按下云头,立身岸边,笑道:

    「乃是救劫真君告我,且言你被观世音菩萨点化,需送我师西去,你倒好,竟与我师徒为难。」

    沙悟净听孙悟空道出真名,忙整衣衫,跪拜唐三藏,他道:

    「师父,弟有眼无珠,不识师父尊荣,多有冲撞,万望恕罪。」

    猪八戒见沙悟净下跪,他胆气一壮,骂道:「你这脓包,怎不早点皈依,害我吃了不少苦。」

    沙悟净充耳不闻,权当没有听到,流沙河妖怪做的事,和他沙悟净有什么关系?

    唐三藏本见沙悟净本事,又得知其被观世音菩萨点化,要护送他西去,心中一喜,觉自己多了一个得力徒弟。

    他道:「你可是诚心皈依我佛门,拜我为师。」

    沙悟净道:「观世音菩萨指河为我姓,与我起个法名,唤作沙悟净,自从师父。」

    唐三藏一喜,即为沙悟净落发,使其入沙门。

    而后沙悟净先后拜过唐三藏等人,作风沉稳,一丝不苟,唐三藏见之欣喜,故又给他起了个沙和尚的名字。

    正是时,唐三藏则头疼道:「悟净,此处可有船只,供为师渡河。」

    沙悟净老实巴交道:「没有。」

    唐三藏闻言长叹:「这该如何是好。」

    孙悟空笑道:「师父,此事甚易,救劫真君已予我解法。」

    「哦,何解?」

    「需借这位新师弟的莲花一用,救劫真君言,若师弟肯落一片鲜花瓣,我师徒自能渡河而去。」

    沙悟净闻言,心中一紧,问道:「大师兄,真君可曾怪我不曾照料好莲花。」

    孙悟空笑道:「真君何等肚量,此莲花乃是赠你,非是让你照料,不然也不必让我问沙师弟可愿落鲜花瓣一片,而是直接发令了。「

    沙悟净闻言,便知恐是自己心思太多,想的太远。

    他道:「自是愿意。」

    而后忙入河中,取得莲花,其底部莲藕,被猪拱了大半,又复出河,来至河边。  

    只见沙悟净小心翼翼的摘下莲花一瓣,放在河面。

    正是时,曹空身黄风岭上,遥望此幕,他中轻念:「开。」

    遂有无极之意,随风而去,乃行空寂自然随变化之理。

    随何变化?

    随曹空之心意,合他心意。

    但见此鲜花瓣,落此浊恶河面的一刻,这波涛汹涌的恶水,于此刻静止,一清净之感,弥漫八百里河面,使风平浪静。

    唐三藏一行人惊喜而望,又见那一片鲜花瓣,生出枝蔓,竟开成一朵莲花,而后朵朵莲花相继而生,生出一条莲花大道来。

    此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莲花渡得取经人。

    唐三藏闻此,赞叹曹空本领,又心有疑虑:「徒弟,这莲花羸弱,如何令我登渡河。」

    孙悟空哈哈一笑:

    「师父,你且放宽禅心,心静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你若恐惧惊慌,神思不安,招来眼耳鼻舌身意六贼纷扰,则灵山难至,可你若一片赤诚,则雷音就在眼下,但行此路,莫问前程,自有神明相护。」

    唐三藏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即踏上莲花,手持锡杖而行。

    孙悟空紧随其后,猪八戒和沙悟净在后,牵马而行,脚踩莲花,步步生莲,过此流沙河。

    此师徒四人齐聚,向西而行,游于青山绿水间,不知岁月流淌。

    转眼间,两载有余过去。

    黄风岭中,曹空借此天生巽地,已将王母所赠的「干气」尽数炼化,不周风已趋大成,唯差一线契机。

    除此之外,曹空亦借自身的风道造诣和地仙根本之术,视此地为一天然大阵,尝试将其铭刻于巽风珠内,颇得成效。

    令此珠的威力,凭空增了三成,已是极大的跨度。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在「无极大道」的领悟上,再向前迈出一步,曹空诸道皆成,更感自身根器等等似有提升。

    当然,与其说提升,不如说对这个天地认知越发清明,看的清,自思得明,于是也就修得顺。

    于是,曹空在感悟风道之余,常以「无极」行无中生有,又自有归无之举,且推演诸般法,归于一身,得趣诸多。

    诸多神通亦皆得进,其中又以【五府神通法】精进最多,肾府之中水脏洞,越发向洞天福地发展。

    曹空推算,至多二十载,他便能再得一神通,心有期许。

    又数月,黄风岭的天生巽地灵韵,曹空已难捕捉更深,难刻巽风珠中。

    他心知,自己恐再留此地,也得不了大提升,只能水磨,故不欲多留,欲归隐雾山。

    心念起时,恰有天时之风起,渺渺茫茫出碧霄。

    曹空展颜一笑:「好天风,为我送行。」

    于是走至崖边,一步迈出,下方是万丈深渊,可道人却乘风而起,行于霄汉之间。

    而后曹空一路向西,他极目远眺,收览尽天地美景。

    正是时,远方有山崖一座,山林之中有一位尊神和三位菩萨。

    乃是黎山老母和观世音和普贤,文殊三位菩萨。

    此番乃是观世音菩萨静极思动,去寻拜访黎山老母。

    黎山上,二人谈论西天取经之事,黎山老母笑问取经人心性如何。

    取经人的挑选,皆经观世音菩萨之手,菩萨自不会拆自己的台。

    于是便与黎山老母道,不妨下山于西行路上,试一试取经人的禅心。

    黎山老母应许,乃和观世音菩萨来其前路,又恰逢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故此四位于此地,以法力幻化高宅,又化作女身,欲试其心。

    黎山老母忽的抬头:「远方那位是何人,甚合我眼缘,一身道气浓厚,贴合自然,恐是我道教后辈。」

    黎山老母,又唤作玉清圣祖紫元君,乃道教尊神,故出此言。

    观世音菩萨看了,笑道:

    「却是有缘法,此乃玉虚玄御真君,太乙救苦天尊之徒,乃是惊才绝艳的人儿,被大天尊钦点,和我同主持西游取经之事。「

    黎老母恍然:「原是如此。」

    正是时,曹空亦至此山,见此地瑞气成祥,于是望得一老母,三女子,即心知为何事他思忖片刻,既然逢见,当打声招呼。

    于是按下云头,来至深山高宅之中,四人见曹空至,笑而出宅。

    黎山老母问道:

    「少年郎,我观你模样甚俊,我心甚欢,我有三个女儿,模样亦是清秀,欲许配给你,你可愿意。」

    曹空一愣,为难道:「老夫人,会不会有些太快了,再则便是,在下无男色。」

    黎山老母闻言大笑,不知不觉间露出本相,觉眼前小家伙甚是有趣。

    观世音菩萨等人哪里不知道已被曹空看穿,纷纷现出本相。

    黎老母道:「太道兄倒是收了个有趣的徒弟。」

    曹空连道不敢,言方才略有不恭,四人皆不以为然。

    四人之中,观世音菩萨与曹空最为熟稔,文殊次之。

    观世音菩萨道:「真君果是斩妄见真的人,怎一眼识出我等。」

    曹空摇头道:

    「诸位菩萨尊神,神通广大,我怎识出,只是见天穹有瑞气,再则是这深山之中有高宅,实是不寻常,故出此言。「  

    观世音菩萨暗赞曹空聪慧,心道:有理,需于山下,不可于山上。

    她道:

    「这位是黎山老母,另外两位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我等于此,欲试取经人道心,真君此语,道出纰漏,我当改之。」

    曹空笑道:「拜见玉虚圣祖紫元君,拜见诸位菩萨,此试禅,当为善举。」

    观世音菩萨笑道:

    「不知真君可愿与我等一同,我与其余两位菩萨欲假作老母女儿,以美色诱之,真君若一同,可假作黎山老母的儿子,以富贵诱之。「

    曹空闻言,看著笑容灿烂的黎山老母,他微微沉吟,「不了,有四位大贤于此,已足矣。」

    四人闻言,也不多劝,相互寒暄几句。

    其中黎山老母多对曹空兴趣,言他日曹空可至她道场一叙,曹空自是应许。

    之后,曹空离开此处,继续向西,此地不远处,乃是万寿山,故心生拜访之意。

    说来也真是巧,刚至万寿山,便见三十三天之上,降下简帖,散发清气。

    镇元大仙执此简帖,又见曹空到来,便笑而迎之。

    仙道:「洞真怎有空至我这里。」

    曹空道:「为拜访大仙,大仙待我如子侄,故每有至,不敢不拜。」

    镇元大仙抚须大笑:

    「你有此心,我心甚慰,不过正巧,我需带众弟子出门一趟,倒不能久留你,且你奉大天尊之命,护西行之事,如今如何。」

    曹空答道:「取经人四人已齐,应修行之数,已提上程。」

    镇元大仙笑道:「甚好,当留心去做,此事若成,有大功德。「

    曹空应是,看向镇元仙中帖,问道:「仙何时动,所为何事。」

    镇元仙道:「待我吩咐程明月之后,便去上程天弥罗宫,乃为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

    曹空闻言,眼中浮现艳羡之色。

    毕竟比起接下来的猴子掀树,他更想去听混元道果。

    66

    ··...」

    >


  (https://www.635book.com/dzs/75062/6754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