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正赛应该不会有51G了
第346章 正赛应该不会有51G了
梅奔连续丢掉了两场大奖赛的胜利后,阿里森终于是将从赛季初就开始考虑升级的部件端了上来。
这次升级主要针对的是W12的侧裙,在其上增添了更多的垂直扰流板,作用为增加后部下压力。
这样一来,W12就可以将尾翼角度调小,以便于减阻并提高最高速度。
因为还没有进行练习赛,而CFD又受到限制,所以研发部门只给出新部件的理论数据。
吴轼在模拟器上试了试,感觉不错,可是放到现实里或许又是两码事了。
在今年赛车改进的同时,梅奔内部对2022年赛车的技术路线探讨和研发也有不少进度。
但因为吴轼和汉密尔顿的合同并没有确定,所以两人也没有深度参与到其中。
不过在7月15日周四,FIA揭晓了2022年F1的全尺寸模型。
可以看到,相较于2021年的赛车,其整体似乎圆润了不少。
发布现场,吴轼作为车手嘉宾和西蒙兹搭台,他说道:「喔,这看起来非常柔和,像是位优雅的女士,前翼的造型变得更加夸张,而尾翼则圆润无比。」
FIA技术团队的领导帕特·西蒙兹应声说道:「是的,我们最初制作了12个概念车模型,但是最终敲定了这个版本。
「您应该知道,为了选定一个样板并不容易。
「我们利用了1150个计算机处理器,针对每个模型设计了5.5亿个数据点,进行了7500次模拟。
「这次处理器运行了超过1850万小时,最终生成了超过PB级别的数据,这才得出了结论。」
坐在吴轼身边的诺里斯忽然戳了他一下,说道:「这也不算多吧,光是存储我的影片就有这么多了。」
「哈哈,我倒是觉得你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爱好和审美。」吴轼笑道。
诺里斯顿时装作乖巧的样子不说话了。
而吴轼也继续当西蒙兹的捧眼,说道:「西蒙兹先生,您知道作为车手,我们更关心新的设计是否能够让我们在赛道上来决定胜负。」
西蒙兹满意竖起大拇指,接著吴轼的话向前来参与发布会的媒体说明:「在现在,一辆F1赛车在距离另一辆赛车20米时会损失35%的下压力,如果距离10米以内,这一比例会上升到46%。
「而我们设计的2022年模型,将可以把这两个数字降低到4%和18%。
。」
吴轼瞪大了眼,似乎很吃惊的样子,说道:「这看起来十分夸张,简直不可想像。」
「当然,在新的一年里,赛车将采用地面效应,其区别于空动规则。」西蒙兹说道。
这其实才是整个2022年规则大改的重点。
地面效应依靠约束赛车底部的气流来形成吸力以此形成下压力。
简而言之就是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F1地板下会有个快速气流通道,这样空气就能牢牢将赛车压在地面了。
地面效应也曾出现在F1的历史中,在1978年到1982年期间异常辉煌。
但随著车队搞出了「裙子」——其目的就是让赛车底部变成一个气流只能前进后出的单向通道。
这样确实极大幅度的增加了下压力,可是一旦这个通道两边的「侧裙」受到损伤,就会导致通过底部的气流紊乱。
然后,就可以欣赏下飞起来的F1了。
因其危险系数极大,随后就被FIA限制了。
只是随著空动规则越玩越进入死胡同,地面效应卷土重来。
并且从某种程度来说,地面效应的赛车在理论上更不容易受到前车的乱流影响。
为了规范新赛季各家的设计,新规要求前部提供恒定的下压力,后部要便于将脏空气排出。
两个设计都是为了减少扰流、湍流,所以设计造型变得圆润。
吴轼记得,现今的赛车在湿度较高的时候,方正尾翼翼角总是能够形成一个看得见的水雾涡旋。
西蒙兹极力介绍了22款赛车模型,从技术规则讲到安全要求,再说到环保要求。
这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到发布会结束,被邀请作为嘉宾的车手们终于是可以离开了。
「你怎么看?」离开赛道,维斯塔潘问道。
「一切都不会像FIA所知道的那样发生,车队会解构他们的规则,然后一切就都又恢复原样了。」
吴轼和在台上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态度。
「哈哈,我想也是。」
维斯塔潘有一样的想法,说道:「差异化似乎只能够在地板做出改变?」
「这不是你们的强项吗?」吴轼笑道。
「说得太早了,别忘了FIA的地盘负责人尼古拉斯·汤巴齐斯可是盯著所有人的。」维斯塔潘打了个哈哈。
车手们对于新的技术法规和概念车并没有太多看法。
虽然作为车手多少都懂工程学的知识,可却并非车队里最专业的人。
因此车手们离开发布会后就开始准备银石站的比赛了。
反倒是托托突然开始倡导F1的发展要环保,增加电力驱动的部分。
霍纳当场反对,说这样搞还不如去玩FE呢!
然后托托就指责霍纳不懂得随时代进步,是个老顽固。
或许是今年双方在争夺世界冠军,所以这两位领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矛盾。
霍纳在前作战,马尔科则在后支援。
他指出梅奔W12的前翼会产生形变,这是违背规则的!
托托没有理会他们的指责,他已经做好了FIA那边的工作,违不违规又不是你红牛说得算。
霍纳看到托托不说话,立即继续指责:「他是一个控制狂,他唯一无法控制的就是红牛,所以他要针对我们!
「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与他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所以我可以坦率地说出我的想法。」
吴轼对于霍纳的说法倒是赞同,托托的控制欲确实强盛。
他回到车库后,托托和霍纳还在那里调动媒体互相抨击。
不过他可没有闲心去管这些事情了,周四的发布会已经耽搁了太多时间,留给车队的调整时间非常少。
原本调车没有这么紧迫,但是因为今年的第一场冲刺排位赛就将在这个周末举行。
赛程不再和以往一样,所以周四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紧迫了。
处理冲刺排位赛的核心问题在于车队要怎么取舍其和正赛的关系。
冲刺排位赛仅仅只有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因此在动力系统的设置上显然与正赛有差别。
「正赛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没有人能够承担起在冲刺赛的车损。」
策略组那边用概率告诉了梅奔选择的方向。
这应该也是大多数车队的看法,毕竟在冲刺赛撞了,车修不好明天的正赛就是白给。
次日,周五下午两点半,一练开始。
这场练习赛无比重要,需要敲定诸多细节参数,因为傍晚就要进行排位赛了。
吴轼按照需求进行了两种配速的驾驶方式,跑出了车队需要的数据。
他跑了全场最多的30圈,终于是在尾部下压力平衡和减阻之间找到了个脆弱的平衡。
维斯塔潘仅仅23圈就找到了不错的设置,早早停在了车库里。
最后,潘子以1分27秒035的成绩孤独领先。
拉开了吴轼0.6秒。
不过大家都知道,梅奔差红牛不错,可绝对差不了这么多。
再加上吴轼练习赛速度不快,已经是老惯犯了,所以没有人提前预测维斯塔潘就一定能够拿下杆位。
网络上关于到底是谁杆位,也是争议不断。
而因为应该已经彻底放开管控,所以银石站迎来了大量观众。
只不过大量车迷来到现场后才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支持的本国人汉密尔顿、
诺里斯、拉塞尔似乎不太像是今天的主角。
还好汉密尔顿理论上也有不错的概率拿到杆位,再加上他的粉丝群本就庞大,所以大量米字旗挥舞在赛场上。
略微休息后,傍晚六点,排位赛开始。
因为本身就是奔著争夺杆位去的,所以梅奔红牛一开始就没有收手。
吴轼一圈1分26秒689成功拿下Q1最速圈。
和吴轼一样只跑了一圈的维斯塔潘只拿到了1分26秒751。
两人的超级速度直接让英国车迷们呼吸一滞。
还好,汉密尔顿经历了8圈三个飞驰圈跑出个1分26秒786的成绩,这表明他将有机会争夺杆位!
现场不少车迷在欢呼。
只不过处于赛车中的车手们,此时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看车迷们。
Q1只是开始,Q2、Q3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啊!
「汉密尔顿在银石和吴轼的差距不会太大。」兵哥说道因为排位赛提前,所以六星演播室也跟著开播了。
「银石算是汉密尔顿闭著眼都能跑好的赛道了,他对这里很熟悉,但我不认为他能够取得对吴轼的胜利。」
昊然对吴轼已经产生了盲目的信任。
等到Q2,吴轼又是仅仅跑了一个飞驰圈就回到P房休息。
而就这个飞驰圈的成绩1分26秒223,也让他排在了第二。
汉密尔顿挤压时间,两个飞驰圈找到最佳圈速,1分26秒101排在第一,因为他抓到了一个尾流。
这无疑让现场的气氛沸腾起来,热闹远胜于往年。
想来也是,疫情都给人憋坏了,群体免疫一出,大家都迫不及待出来撒欢了。
再加上门票卖得不贵,也就100英镑,大约140欧,因此吸引了非常庞大的车迷前来,反正门票是售空了。
这三天预计会有三十万观众在这里观看比赛。
维斯塔潘稍慢,以1分26秒315排在第三,他在TR里抱怨转向不足。
看来是下午练习赛回去的太早了。
「他们还藏了东西吗?」
兵哥看到这三个成绩忍不住问道,因为大家已经拿出了全力的样子,非常拼。
「不好说,倒是尾流非常重要啊!光是看看汉密尔顿的成绩我们就知道了。」飞哥说道「到了Q3还想像Q2那样抓个尾流是非常困难的。」昊然说道。
「那就要看看吴轼的情况了,他能跑过维斯塔潘就能跑过,如果跑不过,那就看汉密尔顿吃没吃到尾流。」
兵哥说著说著自己笑了起来,因为这句话太滑稽了。
「Q3开始了!」昊然提醒。
吴轼最早去到场上,他左右摆动车辆快速暖胎。
梅奔带来的优化还是有作用的,随著后部底板提供的下压力增强,车辆可以调小尾翼角度释放更多的直线速度。
在银石这条高速赛道,这非常重要。
随著油量进一步减轻和换上的新轮胎,他的速度将可以更进一步。
自从奥地利回来后,他就一直在模拟器上练习这条赛道。
所以当真正要在这里飞驰的时候,他反而觉得如同往常一样。
连续两场被潘子压著,如果在这里再输,那么积分就彻底落后了。
吴轼在暖胎圈的时候思绪有几分混乱,不过当通过14号弯,打开DRS冲刺时,迎面撞来的风将思绪吹散了。
强风拂过前翼,顺著导流气槽一路来到侧翼板上新增加的垂直导流板。
后部多出来的下压力在后轮前段,相较于尾翼提供的下压力还是有所区别。
换作任何人来都不可能察觉到这些,但吴轼可以。
DRS区很快就结束了,他的注意力回到了弯道之中。
美妙的气流舒缓著赛车。
开始吧。」
15号弯一过,吴轼开始按照飞驰圈的要求进行驾驶。
16、17组合弯钻出来,紧接著的18号弯慢进快出。
吴轼将任何一丝提高速度的机会都握在手中。
嗡嗡!!
引擎声作响,吴轼冲入发车直道。
1、2号弯他展现了全油门的勇气,将整辆车都推到了极限。
「不知道吴轼的成绩会怎么样。」兵哥略微担忧。
「我认为吴轼这次杆位应该可以拿到,这是对他能力的信任,但梅奔长距离节奏现在离红牛的差距依然很大啊。」昊然说道。
飞哥点点头,深吸口气又呼出来:「哈哈,越看越紧张了。」
「那你是带入吴轼了,在这种关键时刻,有没有能力另说,稳住心态才是最强的能力。」兵哥说道。
三人聊著,吴轼S1直接刷紫,27秒246!
「有机会啊!相当有机会!」兵哥直接说道。
「吴轼刚刚最高速度跑出了317.2公里每小时,比维斯塔潘Q2的314.3快了很多。」昊然说道。
「看来梅奔的直线速度又回来了啊?」兵哥道。
「嗯,汉密尔顿稍微慢些,也有315.9公里每小时,看起来是比红牛更快的。
「不过第二计时段应该还是红牛更快。」昊然补充了一具。
吴轼这时候已经冲过了14号弯,S2的成绩出来,34.979秒,刷紫是理所当然的。
「汉密尔顿两段都比吴轼慢,这圈肯定是比不过吴轼了。」昊然继续看著数据说道。
「维斯塔潘来了,看看他的S2,刷......刷紫了!」兵哥高呼。
「仅仅快了0.044秒,还是比不过吴轼的。」昊然说道。
「呵呵,这是快了个汉密尔顿啊,哈哈,开个玩笑。」兵哥将话题拉回来。
大风呼呼的吹,吴轼又来到了15号弯,绕过之后,只需要将刚刚暖胎圈做的动作再做一遍就行了!
念头通达,专注无我,赛车冲向了最后的几个弯道。
转播镜头及时给到了吴轼的身上,看著他在组合弯里整辆车短时间内左右转动,压过16—17号弯,再忽闪一下,冲入了18号弯。
嗤嗤!
赛车最左侧的轮子压在白线外,带起阵阵烟尘。
唰!
冲线,1分26秒111。
「又提高了0.1!吴轼这是怎么做到的,他可没有尾流啊!」兵哥很是震撼。
「这就是吴轼。」昊然笑道。
跑完这圈,吴轼直接回到了库房里蹲著。
汉密尔顿这圈也跑得相当出色,1分26秒287。
但是如果和吴轼来来比较,就用加上个「仅仅」来形容了。
随后是维斯塔潘的成绩,1分26秒209。
「杆位,我认为是没有问题了,专业的解说要敢于下判断!」兵哥说道。
「哈哈哈。」昊然笑著。
3分钟后,第二个飞驰圈,吴轼选择了最后一个出场。
他的成绩足以让大家都有压力,所以用不著赶著出去。
「红牛竟然还是没有选择让佩雷兹给维斯塔潘拉尾流。」飞哥说道。
「拉尾流不是一件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在大车队里。」兵哥道。
没有尾流,维斯塔潘和汉密尔顿都没有创造奇迹。
前者1分26秒211,比头圈还慢。
后者1分26秒282,将成绩提高了千分之5秒。
于是吴轼理所当然的放掉了。
「回来了,又回来了!那个单圈无敌的吴轼!而且吴轼拿到杆位,胜利就不远喽!」兵哥高兴拍手。
「嗯,不过明天这个冲刺赛你们怎么看啊?」飞哥问道。
「我觉得吧,车手们肯定都不会全力超车的,因为如果出现碰撞事故,会直接影响到正赛,而冲刺排位赛才多少分啊?」昊然道。
「但是最终成绩将影响明天的发车啊。」兵哥道。
「对,我反而认为前排的争夺会激烈些,车手们反正全力推就行了,有机会就超,没机会就看著办吧。」
飞哥也认同比赛会比较精彩。
赛场上,吴轼将车开回了维修区,摘下头盔后甩了甩脑袋,汗珠滴落。
完成称重之后,很快就被引导到了采访区。
「嘿,吴轼,恭喜你取得了杆位,你怎么看待明天的冲刺排位赛?」记者直接问道。
「嗯,这是个新的模式,我们不用理会策略,只需要自己Push就行。
「但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因为它会决定周天正赛的发车位置,这也很重要。
「比赛仅仅只有17圈,在轮胎损耗差距不明显的情况下,我认为除了起步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超车发生。
「我们需要衡量一种风险,那就是在前车严厉防守时,是否值得冒险。
「你知道的,出现任何车损都将严重影响到周天的正赛。
「这不仅仅是修车的问题,更是受损的赛车是否能够保持原本位置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我会保持领跑,如果Ma威胁到我,我会竭尽全力防守,不会让他取得任何机会。」
吴轼如此说道。
维斯塔潘拎著自己的头盔,就这样听著吴轼在那里说。
等吴轼转身出来,维斯塔潘认真看了下吴轼,笑著说道:「嘿,不要这么严厉,这会吓到我的。」
「你就骗人吧,我可不会比乔斯叔叔更吓人。」吴轼跟著一起玩笑道。
「被他听到了,小心他去找你算帐,我看你现在这个身板,应该还是打不过他的。」维斯塔潘笑道。
「那我躲在P房里,让托托去面对他。」
「哈哈哈!」
维斯塔潘笑著拍了拍吴轼,向著采访区走去。
因为两人从小的关系摆在那里,所以吴轼也是围场里为数不多能够跟潘子一起开老潘子玩笑的人。
毕竟老潘也算是当过吴轼卡丁车工程师的人。
离开采访区,吴轼看到了汉密尔顿,他也才完成采访,此时正跟他的后辈诺里斯在聊天。
吴轼听说汉密尔顿是有想法让诺里斯到梅奔的,不过显然诺里斯在迈凯伦很快乐。
本以为里卡多至少还能压制诺里斯一段时间,结果里卡多的状态下滑有些严重,并没有对诺里斯构成太大威胁。
尽管在采访的时候诺里斯一直说吴轼就是有辆好车才取得这样的成就,让他去他也能做到。
但真让他去,他才不去呢!
吹牛逼和现实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拉塞尔一人走在一边,今天他将威廉士带入了Q3,优异的表现让人想到了2015年的吴轼,所以记者总是会询问相关的话题。
然而拉塞尔不厌其烦,他不喜欢被比作是另外一名车手,这让他觉得不被尊重。
吴轼一路回去,也一路看过这些车手,他似乎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这么平静看著这些车手了。
当要争夺冠军的时候,他感觉都遗忘了身边一切的事物,脑子里只有比赛、
比赛还TM是比赛。
他晃晃脑袋,就得是这种状态啊!不然凭什么配赢?
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够拿到胜利,那么胜利本身的价值已经值得商榷。
他已经期待著明天冲刺赛了,到时候拿下第一,3分到手。
然后正赛.....
正赛应该不会有51G了,毕竟他将在前排,局势都改变了!
:
(https://www.635book.com/dzs/75088/6748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