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 第1067章 洛阳风雨

第1067章 洛阳风雨


第1067章  洛阳风雨

    猛然间,原本庄严肃穆的金殿之中,空气仿佛凝固般鸦雀无声。

    连最细微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被这惊天噩耗震得魂不附体。

    空气都变得灼热起来,唇舌之间有些干燥。

    北邙山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于「天下之中」的北侧,巍然耸峙。其山势如北辰之星,被黄河与群山自然拱卫,藏风聚气,纳灵蕴秀,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大地的龙脉所在。

    因而自古人主皆视其为绝佳的长眠之所。

    从东周王陵到东汉皇陵,从曹魏墓葬到西晋陵寝,这座山脉成为了历代帝王将相、贵胄公卿竞相选择的王陵吉壤。

    无数豪强无不想借此宝地永镇国运,福泽子孙,在这片风水宝地中求得永恒安宁。

    山脉主要有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翠云峰、首阳山等三十三峰,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宛如一条横卧的苍龙。

    其中首阳山为偃师境内邙山的最高峰。其名取自「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象征著光明与希望。

    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二人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绝食而死。留下了「采薇首阳」的千古佳话,更显此山之圣洁高义。

    当然,首阳山中还有一处尤为重要的名胜皇陵,称作高原陵。

    《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一如遗命。晋国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庙称高祖。」

    这座高原陵,正是大晋开国皇帝司马懿的陵寝。

    所以这地方「崩了」,就很让当朝皇帝难以承受。

    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天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比荧惑守心更加动摇大统之位的惊天凶兆。

    皇陵崩塌不仅意味著祖先震怒,更暗示著天命不再眷顾,是改朝换代的先声。

    就连攻许的口号都是现成的名人名句。

    要知道大晋初期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写下了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名句。

    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李密,字令伯,名虔人。

    这位以孝行闻名天下的名士,当年在面对武帝司马炎征召为太子洗马时,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力辞不往。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命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

    其中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堪称绝妙。

    这七个字不仅让武帝龙颜大悦,更成为大晋立国的道德基石,被奉为治国圭臬。

    圣明的朝廷以孝道治理天下,这不仅是李密的高明之处,更是整个封建集权统治的精妙设计。

    孝道作为历朝历代都会举起的道德大棒,其威力甚至胜过千军万马。

    在这个体系下,百姓要视皇帝为君父,为政者也是以父母官自居。朝廷更可以直白露骨地引导百姓称政权为父母。

    这样对待「子女」的态度就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是慈父慈母,也可以是严父严母,反正...父母还能害你吗?

    而现在,这个精心构建的道德体系正在崩塌。

    以孝治天下的朝廷,连自己的祖坟都守不住?

    以孝治天下的皇帝,连自己的先祖都护不周全?

    实际上李密为儒门今文经学流派代表,又兼容了巴蜀学派的精髓。

    所传承的学问,是以经学、史学、纬学为核心,兼具古文献学与政治学的庞大体系。

    那么《陈情表》中自然不会是纯粹的愚孝,而是蕴含著深厚的政治智慧与处世哲学。

    但释经权从来都在统治者的手里。

    就像一块上好的美玉,落在匠人手中可以雕琢成传世珍品,落在屠夫手中却可能被当作垫刀石。

    这「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自然也可以任由当权者编排扭曲,为其所用。

    尤其是司马氏政权通过「禅让」得位,本就带著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更加需要标榜孝道,以淡化政权更替的争议,重塑统治的合法性。孝道就成了最好的遮羞布,也是最有力的统治工具。

    《泰始律》更是明确规定不孝者可判死罪,将孝道彻底纳入法律体系。

    当初西门县令因为辖下的不孝案被免官,已经是白鹿书院全力运作多方周旋的结果了。

    所以这一次高原陵崩塌反倒是砸到了皇朝正统的脚上,那么...现在谁能治一个皇帝「不孝」的罪名?

    几位一直很活跃的王爷们可能有话要说了。

    在金殿之上的几位大臣们知道,这个国家已经风雨欲来...不,是风雨已来。

    太常是第一个感受风雨的。

    作为掌管陵县行政的九卿之首,皇陵出事,他是无论如何也跑不了的。

    此刻只能惶恐地跪在那里,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等候著不知会是怎样的发落。

    九卿之首肯定是保不住的,说不定...连这项上人头,都要跟著搬家!

    贾充则是暗自感慨当今陛下的不容易。

    这位天子这几年过的,怕是连狗都不如。

    每隔几个月都会头痛一次,每隔几个月都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每隔几个月都会被命运狠狠地伤害一次。  

    而最近这几个月,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一连串的打击,就连他这个见惯风浪的权臣都觉得触目惊心。

    难不成暗中除了我们这些坏人,还有其他势力在行动?

    贾充不禁陷入沉思。他自认已经把朝堂上下经营得铁桶一般,可这一波接一波的风浪,显然超出了掌控范围。

    其他人则是心思各异,表情管理同样有些失控。

    有暗自窃喜的,有忧心忡忡的,在这金殿之上每一张看似惶恐的面孔背后,都可能藏著不为人知的算计。

    就连一直绷著假脸的国师,这一次都有些控制不住了。

    面色凝重,抬头望向洛阳北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其自认是个人间顶级的阴谋家,以及顶级的妖魔。这些年来设计了一个可以影响九州的大事件,常常以此而自傲。

    什么长江龙君,不过困守一条江水;什么白莲圣母,终究伏诛于天遣之下。

    这人间,本该是它的棋盘才对。

    但....最近几年的种种风波,越发让其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不够邪恶。

    那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那种动辄颠覆乾坤的气魄,顶级妖魔都自愧不如。

    敬畏的感觉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重新回归内心。

    对一个立志夺取气运,祸乱天下的妖魔来说,实在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它此刻内心非常焦虑,以及烦躁,还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

    南方的风雨它不看,就可以当做不存在。

    北方的风雨,它无视,就只是微风细雨。

    但洛阳门口的事情,真的不能不管了。邙山就在皇城边上,这等于是被人打到了家门口,再装作看不见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是不是针对我来的?

    国师越想越觉得不安。

    它这些年在暗中布局,得罪的势力不在少数。莫非是哪个仇家找上门来了?

    时间往回退少许。

    今日的邙山天气很不好,非常不好。

    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好似成为了标准的大事件背景板。

    但这并非普通的雷雨天气,而是天地在示警,表示这里有足以搅乱天地元气的大事件正在发生。

    那些狂暴的雷电,实际上是正负电子在疯狂摩擦碰撞产生的异象。强烈的亮光与巨大的声响,都是天地在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实力不够的生灵赶紧躲起来,或者逃到其他地方去避难!

    当然,实力足够的强者自然是不会躲避。

    相反,他们还想前去探查个究竟。毕竟这等天地异象,往往意味著莫大的机缘或是惊天的秘密。

    北邙山不仅是阳间规格最高、最为密集的墓群所在地,其深处更因千年阴气积累、龙脉地气交汇,自然形成了数处勾连阴阳的「通幽之地」。

    这些地方游离于三界规则之外,是名副其实的法外之地。

    内部自然有不少不死的传说在蛰伏,有上古战死的名将英魂,有修炼千年的尸解仙,有堕入魔道的古代方士...堪称是生者禁步、亡者徘徊的诡异界域。

    如今家门口被人搞得鸡犬不宁,这些沉睡已久的传说,终于开始苏醒了。

    一道道恐怖的气息从邙山深处升起,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开。

    「是谁!!!」

    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从邙山深处传来,带著积压千年的怒火。

    「敢打扰我的沉眠!」

    另一个阴冷的声音接踵而至,仿佛来自九幽深处。

    「我乃大周....」「好饿!!」「本王....

    「」

    此起彼伏的嘶吼声让这座通幽之地瞬间热闹起来。

    潜伏在其中也在咋咋呼呼的祁利叉王同样如此。这位奉许宣之命前来北邙山调查的鬼王,已经成功打入这些古老存在的内部,正以「新晋鬼王」的身份在此潜伏。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查,得出的结论就是:邙山虽然不如五方鬼帝的道场那般恐怖,但底蕴也远高于一座大地狱。其中更是有几位堪比黑山老妖的存在,绝对不可力敌。

    幸好这里是在洛阳附近,有历代帝王龙气镇压,否则这些通幽的白骨魔和尸魔,以及各路不甘于消失的王侯将相,绝对会冲出部山祸乱天下。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愣头青敢来这里撒野,真是嫌命长。」

    祁利叉王正在默默吐槽,同时用意念撰写调查报告。

    突然,他听到了...水声?

    那声音起初很微弱,像是远处溪流潺潺。但转眼间就变得震耳欲聋,仿佛整座山体都在水声中震颤!

    不好!

    鬼王的愿力本质被触动,祁利叉王立刻起身离开藏身之处,甚至头也不回地开始跑路。

    祂感受到了消亡的预兆。

    不是普通的受伤或者被打散,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永恒的消亡!

    就在刚才,清晰地感知到不远处一个叫得很欢的白骨魔,突然失去了声息,连一点残魂都没留下!

    这绝不是寻常的变故!

    部山出事了!有不得了的东西闯进来了!

    凭借著鬼王特有的趋吉避凶本能,以及在保安堂长期锻炼出来的卓越跑路能力,再加上心中默念「圣父庇佑」的神咒,祁利叉王总算在千钧一发之际跳出了这条地脉。


  (https://www.635book.com/dzs/75102/6673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