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93章 长江学者,工具构造完成

第193章 长江学者,工具构造完成


第193章  长江学者,工具构造完成

    或许是不想影响到徐铭的心态,田纲等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揪扯,到是郑以中中间嘴唇微动,似乎想询问些什么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要说眼下整个数学界,最为感兴趣的事,无疑是徐铭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进度。

    毕竟都在物理领域有了诺奖级成果。

    难免会对数学课题好奇。

    但同为燕大教授,却担心给徐铭带来压力,只得按耐著不去谈论。

    反正以徐铭的行事作风,如果真有突破性进展,肯定会第一时间说出这个好消息。

    最终他们几人,在徐铭办公室,待了十多分钟时间。

    便准备移步离开,不影响徐铭工作。

    然刚转过身迈动脚步,老师张鲁平,却突然想到一件重要事情。

    下意识抬头轻拍了下脑壳,连忙重新转过身。

    从手中拿著的一叠文件中抽出一份,嘴角挂著笑容放到徐铭办公桌上面。

    「你看我,忘记把这个给你了。」

    「这是?」徐铭用疑惑的目光垂眼看去。

    顿时一行黑色标题,浮现在自己视野中,忍不住轻声念叨出来。

    「长江学者申报表。」

    对于长江学者,他自然不会陌生,属于国内高校学术成就和地位的顶级标志,与之前未担任教授时,获得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算是类似。

    分为特聘教授和讲座讲授。

    说起来对绝大多数普通教授来讲,能够获得长江学者荣誉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代表对其学术成果,以及自身影响力的认可。

    并且除享受更丰厚的待遇外,还会容易获得国家的大量资源支持。

    包括科研启动经费,团队建设权,实验室条件等等。

    丝毫不夸张的讲,能在国内获得长江学者荣誉,基本上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院士的大门。

    张鲁平注意到徐铭的表现,当即开口解释道。

    「今年咱们燕大,已经启动长江学者的遴选工作,你这位数学和物理两面开花的优秀人才,学校肯定要第一时间整理材料上报申请。」

    「申报表院已经给你写好列印出好,你检查下确定没问题就。」

    「至于推荐信,田院士说交给他就行。」

    徐铭听完老师的话,脸上浮现出笑容,有院里帮忙准备各项资料,倒是省去他很多麻烦。

    于是随即点头应声道:「我等下就检查。」

    说完。

    又扭头看向身旁的田纲道谢。

    「还有麻烦田院士了。「

    「这有什么,除了我之外,再加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王院士和陈院士,刚好满足申报要求。」田纲闻言连连摆手很随和的开口回应。

    对此徐铭则也清楚。

    像长江学者这种荣誉的申报条件,除各种能拿出手的证明材料之外,还通常需要三封以上的知名专家,撰写给出推荐信才。

    眼下有三位数学院士联合推荐,申报长江学者也就和走个流程没区别。

    年底便能拿到结果。

    而田纲这时也并没有沉默下去,继续用期望的语气往下讲起新的事情。

    「等你获得长江学者,院里争取尽快,给你正式提名科学院院士,这样流程全部走下来,说不定国家会出一名三十岁的年轻院士。」

    「这可会创造新的纪录。」

    「以徐铭的实力和取得的学术成果,估计到时候有可能比我还先一步入选院士呢。」张鲁平被这个吸引产生兴趣忍不住接过话茬附和上一句。

    借助著之前的相场模型项目,他已经被连续两年提名科学院院士。

    距离正式入选已然只差临门一脚。

    而徐铭尽管很年轻,但无论天赋还是实力,都是整个学界有目共睹的。

    加上海外那么多机构发出邀请,甚至NAS国家科学院开出外籍院士筹码,国内这边自然不能吝啬。

    确实有可能出现,学生在他这个老师前面,率先成为院士的情况。

    当然这对他而言,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毕竞相比较自己是院士,自己学生是院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有成就感。

    徐铭如今饶是心态非常平和,不会被外界产生的因素轻易影响到自己情绪,但面对院士这个身份,心底仍旧忍不住涌现出兴奋和期待感。

    稍微吸了口气,才微笑著跟在后面应和一句。

    「那我在这里先提前恭喜,老师入选院土。」他神情颇为认真的表示道。

    使得张鲁平非常高兴。

    连整个办公室的氛围,都变得欢乐许多。

    唯有郑以中在这个场合下并未说话,仅默默为徐铭获得应有的荣誉感到开心。

    没办法。

    谁让他目前都还不是长江学者,更不要说参与和院士有关的话题。  

    最终三人在徐铭办公室,大概又驻足几分钟,这才转身离开不再打扰。

    徐铭抬眼望向几人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自己视野中消失不见,他方才重新垂下目光审视桌面上的申报表,检查所填写信息是否准确。

    不得不说,他的履历确实非常优秀。

    哪怕他才二十几岁。

    从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的诞生,到验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参与导师相场模型课题并优化,以及最近新提出且证明的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

    无论单拎出来哪一项,都属于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关键。

    这还不算他,参与的那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有老师张鲁平亲自负责,他申报长江学者的事情,自不用有啥可担心的。

    很快确定信息没有问题,便不再多问。

    拿出先前正式构造,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的草稿纸,立刻便沉浸其中保持专注。

    接著上面的步骤继续推导。

    在完成Motivic局部化后,他眼下需要平展局部化。

    这步比较关键,徐铭不希望简单地取平展层,最终通过反转特征与I互素的素数I,好让在∞-范畴中进行的比在普通范畴中更自然。

    确保能精确控制哪些映射变成等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眼前面板上,也时不时浮现出熟悉的经验值提示信息。

    这表明他正在推导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7点。】

    【经过——】

    转眼进入到炎热夏季,网上对于赛瑟罗格言论的讨论声音逐渐平复。

    虽然事态并未进一步发展,但因为在这件事中,国际数学联盟方面的态度,让大家不怎么乐观,对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菲尔兹奖持悲观态度。

    原本看到徐铭连续拿到三个国际数学奖项,又得到国际上那么多数学机构和专家的认可。

    已经在畅想,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诞生。

    彻底打破国人零记录的惨案。

    迎接数学盛世。

    结果只因拒绝了海外国家科学院的邀请,便陷入到这种风波中,使得国际数学联盟方面有些投鼠忌器,对于菲尔兹奖的颁发会承受不小压力。

    但对于徐铭的做法,网友们则是全力支持。

    按照有些人在微博上的说法,若国际数学联盟真一点脸不要,铁了心要把菲尔兹奖的含金量毁掉,那大不了直接把阿贝尔数学奖捧成,真正数学界里的诺贝尔奖。

    不过大家并不知道。

    在他们义愤填膺的时候,徐铭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内,全力构造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

    且进度逐渐加快。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后续几步的定义复形以及定义过滤。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箐华高等研究院和燕大物理学院,为徐铭主导的课题小组团队,颁发了百万奖金奖励在基础物理上的新发现。

    当天在等华高等研究院参加颁奖典礼时,还是杨老亲自授予的荣誉证书。

    现场高度盛赞,徐铭所提出的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指出在高效光和光源领域,具有著非常大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价值。相当于为王其坤和唐亚愚,他们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方向。

    完全不夸张的讲,单靠学术成果,以及获得奖项拿到的各种奖金。

    徐铭已然实现了财富自由。

    加上他本人,对金钱的痴迷程度并不高,所以对奖金表现的比较稀松平常。

    在颁奖典礼现场,都还在思考数学。

    11月23日,周五。

    镜春园。

    楼上办公室内,徐铭坐在书桌旁,右手握著笔快速在草稿纸上书写。

    偶尔站起身又在旁边写字板上推导证明。

    整个人仿佛完全沉浸在,代数几何海洋中,完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那种高度专注的模样,估计这时候若有人敲门,都会自动忽略掉不会做出回应。

    如果此刻距离他足够近的话,则能听到其口中,还有自顾自低喃的声音。

    「使切过滤思想,或许能更精细定义这些过滤。」

    「的Motivic可以分解为系列余纤维序列,其中每项都与某个余维数p——.」

    不知道过去多久时间。

    徐铭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脸上表情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神色。

    目光牢牢盯著写字板上的数学公式。

    「完成了。」

    「新的分解自然诱导了映射谱上的一个过滤,这正是我寻找的Motivic过滤。」

    经过这段时间的推导,今天他终于构造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

    对于课题来说,足以称得上是巨大的进展。

    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灵感思维,提出假设后,成功在平展上同调基础上,构造出这项强大的工具。  

    接下来,只要证明此工具,满足他最初的假设。

    使之变成定理。

    便相当于拿到了霍奇猜想的全部拼图。

    后续要彻底证明解决霍奇猜想,也就不再是问题。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铭待情绪平复下来后,下意识的查看起数学学科经验。

    【数学:Iv4(3148/10000)】

    「构造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数学学科的经验值倒是又增长不少,不过按照现有提升幅度,单靠霍奇猜想再次提学科等级看来是不可能。」

    注意到数学学科那栏的数据变化,徐铭叹了口气暗自思索道。

    自从数学成为4级学科,继续提升的经验值,已然处在非常高的程度上。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研究霍奇猜想,接触全新的代数几何分支领域,但想直接让数学变成5级学科,显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行。

    而物理和信息这两个学科,在数学未提高的情况下也无法继续升级。

    思索之下这让他不由得萌生出,进入新领域的想法。

    主要纵使他的时间和效率,比其他天才强很多,可终究是有限的存在。

    精力更不是无限的。

    可以说能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以及信息领域,分别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在别人眼中已然是无法想像超级天才。

    若继续接触新的学科领域,肯定要暂时停止,对其他领域的课题研究。

    暂时还做不到。

    所以念头仅在脑海中浮现一瞬,便被他抛在脑后。

    接著看了眼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发现距离天黑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索性今天便展开对工具的证明。

    正所谓趁热打铁,早日拿到全部拼图,也好证明霍奇猜想邀请全球数学家共同验证。

    要知道眼下距离新一届数学家大会召开,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一年多时间。

    「开始。」

    重新坐回椅子上,暗自吐出两个字,立刻证明起来。

    翌日。

    就在家享受周末的时候,上总台官,突然转发了一则新闻。

    正是今年新公布的长江学者名单。

    其中徐铭二十多岁的年纪,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他自己早知道这个结果没啥惊喜,但当眼尖的网友们发现熟悉的名字,却表现的非常高兴为徐铭祝贺。

    毕竟徐铭除了教授的身份,更兼具著偶像光环,所取得的每项成绩荣誉,对粉丝来说都属于好事,且正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

    各大媒体平台报导之下,立刻冲上热搜榜首,引起网友们的大量留言。

    「看到徐教授的名字了,恭喜徐教授。」

    「才十多岁的长江学者,放在以前根本不敢相信。」

    「又打破纪录了。」

    「在徐教授身上,发什么事,我都不觉得奇怪。」

    「金陵大学发来贺电。」

    >


  (https://www.635book.com/dzs/75108/6764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