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244章 义父,你这个奸臣!【求月票】

第244章 义父,你这个奸臣!【求月票】


周尚文离去的时候,依旧是满头雾水。

    不过鄢懋卿似乎也没给他留太多的选择。

    要么不再反对通贡,连对通贡不利的话都不要说。

    要么就命马芳率领精锐骑兵前去策应,不要问为什么。

    而待周尚文离去之后,郭勋则立刻借义父义子的“亲密关系”,坐到鄢懋卿身旁打探起来:

    “守常,你确定要这么做,你可知此事……会引来多少问题,皇上事后又将如何待你?”

    “义父多虑,我方才不是说过了么?”

    鄢懋卿则笑呵呵的道,

    “此行皇上给我的旨意是不惜一切代价办成碳税衙门,促成大明与鞑靼的石炭贸易。”

    “像我这样的忠臣,又怎会违抗皇上旨意,蓄意破坏通贡之事?”

    “忠臣?”

    郭勋只觉得如果不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冷的笑话,那么就是他对“忠臣”二字的理解有问题,

    “那你倒是详细与我说说,你贸然发兵前往丰州滩,究竟是想达成什么目的?”

    鄢懋卿依旧是笑:

    “不知义父是否听过一句话:如果善良失去了锋芒,那就是好欺负。”

    “……”

    这话郭勋怎么可能听过?

    他听罢先是摇了摇头,然后细细咀嚼了一番,当即将这句话中的道理当做了至理,毕竟这种白话很容易理解。

    而鄢懋卿这个义子就是这么奇怪,明明是文采过人的进士,却偏偏喜欢用白话去说一些至理。

    其实他完全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说成“德若无锋,乃成可欺”,如此著书刊印在自己的文集中,或者在稷下学宫中开坛授课,说不定这辈子还有那么一丢丢可能混成半个圣人。

    当然,前提是他得改一改奸的太过直白的习惯,否则还没成半个圣人,名声就先坏了。

    “我发兵丰州滩亦是这个道理。”

    鄢懋卿则顺势说了下去,

    “不论是皇上,还是义父,亦或是我,都不得不承认,周老将军的反对不无道理。”

    “这点从俺答命人送来的箭信中便可看出,在他的心里,大明如今便是‘好欺负’,而并非对其展现‘善意’。”

    “如果俺答不能改变这个错误的观念,就算这回通贡顺利,兵祸也是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之后的事,等到了那时,石炭贸易必坏,皇上的野心也必将破产。”

    “而我,这回便是要去给大明的‘善意’加上‘锋芒’。”

    “这样的我如果都不算忠臣,敢问义父,世上还有谁当得起‘忠臣’二字?”

    “这么说,义父应该可以明白了吧?”

    郭勋继续沉吟,他觉得鄢懋卿的想法应该是正确的,可是此刻做法却不那么明智,因此还是有些担忧的道:

    “明白是明白了……可是守常,我与严嵩已经命人将银印密疏送去了京城,皇上看到我们的密疏,定会以为碳税衙门的事已经顺利无虞。”

    “你若是此时忽然又对俺答发兵,恐怕破坏通贡之事,可曾考虑过皇上得知此事的感受?”

    “依我来看,不如先将你的想法上奏皇上,待皇上定夺之后再付诸行动为妙。”

    “如此无论此事成败,最终又是何结果,皇上好歹有个心理准备,起码不至事后迁怒于你……”

    鄢懋卿又摇头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皇上如今正患得患失,此事若是上奏皇上,恐怕便办不成了。”

    “那你自己呢?你总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得失吧?”

    郭勋反问。

    “义父,我对你很失望,你这个将自己得失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奸臣!”

    鄢懋卿斜睨,

    “我鄢懋卿一生行事,凭的是忠孝二字,何须提前向皇上请示?”

    “若皇上果真因此迁怒于我,我上疏请辞,致仕回乡便是,也省的碍皇上的眼。”

    ……

    大同卫所。

    “听说了么,俺答今日清晨又射来信箭。”

    一群底层军士凑在一起,一边就着看不见丁点油花的咸汤啃食着干饼,一边像往常一样吹牛打屁,丝毫没注意到周尚文已经悄然到了营帐外面。

    “俺答在信箭中下了最后通牒,说是三日之内若还无法进行石炭贸易,便要率军南下劫掠山西,还要一路杀向京辅。”

    “真是张狂的没边儿了!”

    “那又有什么办法,你也不看看除了咱们周将军以外,那些只会捞钱的边将和卫所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若真是俺答打过来了,他们要么调头就跑,要么就托人去贿赂俺答,请求俺答别从他们的卫所防区经过,我若是俺答,我也张狂起来了!”

    “欸!你们还真别说哈,这回朝廷来的人将这些只会捞钱的官员边将收拾了大半,倒也真是办了一件教咱顺心的事……”

    “……”

    周尚文听到里面的议论,正打算提前咳嗽一声,随后进入帐内寻找马芳。

    里面却已适时响起了马芳的声音:

    “其实鞑靼骑兵也并非你们想的那么强大,若有朝一日由我领兵,定可教那俺答再也张狂不起来。”

    “呦呦呦,马队长这口气,听着比俺答还张狂几分哩。”

    当即有人语气夸张的阴阳起来,

    “要不马队长给咱们好好说说,若是马队长领了兵,将会如何将鞑靼打个屁滚尿流呗?”

    “说就说。”

    都是平日里互相吹牛打屁的战友,马芳也并不计较,只是颇为认真的道,

    “其实说来简单的很,无非几句话就可以总结出来,三点而已:”

    “以骑制骑,以快制快,以火器制弓弩。”

    “所谓以骑制骑,便不能以守为主,只靠修筑边墙来阻遏敌人进攻,而应该像鞑靼骑兵一样发挥骑兵的机动,主动出击而非被动防守,因为在骑兵面前,防守的一方永远都只能是挨打的一方;”

    “所谓以快制快,重在料敌先发,敌欲动我先动,一旦察觉鞑靼异动,即刻派遣精锐骑兵组成小队对蒙古草原进行反突击,以劫掠马匹和焚烧草场为作战目标,最大限度摧毁蒙古人的作战资源,而当蒙古军南下侵扰时,切忌闭关消极防守,而是要以长途奔袭,断绝蒙古军后路,聚歼蒙古军有生力量为目的;”

    “所谓以火器制弓弩,以我火器骑射之长,克敌弓弩骑射之,我明人虽不如鞑靼人善骑射,但鞑靼骑兵多是短弓,无论射程、威力与训练难度都是火器更胜一筹,正该扬长避短,大规模列装,重创敌于塞上,方为制胜之法。”

    “其实前两点早有大汉双璧加以验证,朝廷与上面的官员也未必就不懂,只是始终有人掣肘坏事罢了。”

    “……”

    听到马芳的这番话,周尚文心头不由震动,准备掀开帘子的手又放了回去。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鄢懋卿为什么非要点名让马芳策应了。

    此人的想法,竟与鄢懋卿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甚至马芳提到的这三点,每一点都与鄢懋卿即将去做的事相契合:

    坐上了马车的火铳兵……

    敌欲动我先动……

    还有鄢懋卿那几乎完全以火铳兵为主的英雄营……

    唯一无法解释的就是,鄢懋卿为何会知道马芳有类似的想法,而且难以言喻的笃定。

    他又怎会知道。

    就算没有鄢懋卿,马芳日后也会成为嘉靖后期的第一名将。

    他的战功远在戚继光和俞大猷等抗倭名将之上,在史书中留下“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的赞誉,就连朱厚熜也称赞他“勇不过马芳”。

    而他采用的战术,也正是刚才所说的那些战术。

    就这么说吧,后来高拱和张居正能够顺利促成“隆庆和议”。

    也是因为马芳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甚至数次险些擒获俺答,已经令俺答外强中干,疲态尽显,不得不以大汗身份接受大明封王。

    而后来俺答又向朝廷勒索封赏,威胁要兵戎相见。

    大明只是命马芳挂印,充任宣府总兵官,让马芳宣府郊外率领骑兵举行了几次“游猎”。

    鞑靼各部闻讯后大惊失色,直呼“马太师归也”。

    然后俺答的眼神也立刻就清澈了起来,当即向大明奉表谢罪,痛悔前过,也不勒索封赏了,也不威胁兵戎相见……

    不过说起来,马芳的战术起初也的确受到了大量朝臣的反对和攻讦。

    早在他后来出任参将的时候,便有御史因此弹劾他“骄兵悍将,邀功贪战”,还有兵部侍郎斥责他“沽名钓誉,不识边务”。

    难怪马芳说朝中始终有人掣肘坏事。

    看来他还只是一个队长的时候,便已经对那干虫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特性有些了解……

    终于。

    周尚文沉吟了片刻,还是掀开了帘子:

    “马芳,你出来一下。”

    “周将军!”

    帐内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马芳则因为刚才“大放厥词”可能被周尚文听见而略微有些紧张,连忙放下汤碗小心跟了出去。

    如此来到帐外无人之处,周尚文回过身来,上下打量着这个与鄢懋卿年纪相仿的后生,忽然有一种时代正在变迁,后浪正在拍打前浪的感觉。

    他咽了口口水,开口问道:

    “马芳,你相信这世上存在天生的心腹知己么?”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188/67589.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