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中科院首席才三岁?国家疯了吗! > 第104章 分布式曲率阵列

第104章 分布式曲率阵列


钱秉文的“神盾”构想,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陨石。

在最高级别的机密会议上,当他阐述完这个超越时代的反导方案后,会议室陷入了漫长的死寂。

以王院士为首的一批顶尖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转为困惑,最终定格为深度的怀疑。

“钱院士,我尊重您在量子领域的成就。”王院士扶了扶眼镜,他干瘦的手指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理论草案,指节用力到微微颤抖。“但这太疯狂了,这违背了我们所知的一切。”

他旁边的另一位负责能源工程的专家也开口了,声音嘶哑。“要凭空制造出足以偏折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时空曲率,根据质能方程反推,所需要的能量密度,我们整个‘夸父工程’的全部产能都远远不够。”

“这已经不是够不够的问题。”王院士打断了他,目光直视钱秉文。“如此巨大的能量集中在一点瞬间释放,其本身的能量溢出就足以撕裂大气电离层,对地表造成毁灭性的二次打击,这和被核弹直接命中有什么区别?”

钱秉文平静地听着所有的质疑。

他没有反驳,只是在大屏幕上调出了一组新的参数。

“我们面对的,是悬顶的利剑,常规的盾牌已经碎了。”他缓缓开口,视线扫过每一位科学家。“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规则,或者说,利用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规则。”

总参谋长最终拍板,语气不容置疑。

“‘神盾’计划,立即启动。”

“神盾”特别攻关小组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组建起来。

李振华带领他的团队,将“天宫”的算力全部投入到这个疯狂的计划中。

然而,第一个物理学上的幽灵,便挡在了所有人面前。

李振华团队的模拟运算,从一开始就撞上了南墙。

根据他们构建的初始物理模型,想要在万米高空生成一片直径十公里的“曲率护盾”,所需要的能量阈值,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数字让李振华感到一阵晕眩。

“我们就算把龙国所有的核电站超载运行一整年,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他看着屏幕上那串长得令人绝望的数字,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

这还只是第一个难题。

紧接着,第二个,也是更致命的悖论出现了。

他们发现,这种级别的能量聚集,其本身结构是极度不稳定的。

它像一个被吹到极限的气球,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导致其瞬间崩溃。

“这个模型是矛盾的。”攻关小组一位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熬得双眼通红,他指着屏幕上崩溃的数据流。“我们需要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来扭曲时空,但这个能量场本身又必须绝对内敛,不能有任何能量向外泄露。”

“这不可能实现,它违背了热力学定律。”

“一个能扭曲时空的能量体,自身却对外界环境秋毫无犯?”王院士站在钱秉文身后,语气沉重。“钱院士,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

钱秉文没有回答,他只是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不断坍塌,演变为恐怖能量风暴的模拟区域。

一次次的模拟,带来一次次的失败。

李振华的团队尝试了上百种不同的约束场模型。

结果无一例外。

要么,模型产生的曲率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连一根羽毛的轨迹都无法改变。

要么,护盾在形成的千分之一秒内,就因为内部能量的剧烈冲突而解体,化作一场席卷整个模拟空域的能量风暴。

实验室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每一次模拟失败,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钱秉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了面对“幽灵”潜航器的时候。

那一次,敌人虽强,但仍在理解范围之内。

而这一次,他们要对抗的,似乎是物理规律本身。

他走出主控室,大脑因为过度运转而隐隐作痛。

他需要片刻的安静。

休息区内,林天正抱着一台平板电脑,全神贯注地看着上面的东西。

那不是动画片,而是钱秉文特意为他准备的天文科普软件。

此刻,屏幕上正显示着太阳系的宏观结构图,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在各自的轨道上安静运行。

林天的小手指划过屏幕,将画面放大,停留在火星与木星之间那片广袤的区域。

那是小行星带。

钱秉文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看着屏幕上那亿万颗碎石与尘埃,它们在引力的交响曲中,维持着一种混乱而又稳定的动态平衡。

“钱爷爷。”林天忽然抬起头,奶声奶气地说道。

“这里的石头好奇怪呀。”他指着屏幕上的小行星带,小脸上满是困惑。“它们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不撞在一起呢?”

钱秉文下意识地想回答这是因为引力平衡和角动量守恒。

但他还没开口,林天就自言自语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它们好像都在自己的路上跑,很乖,谁也不碰谁。”

这句话,如同一道横贯天际的闪电,猛地劈开了钱秉文脑中的所有迷雾。

自己的路……

谁也不碰谁……

他猛地回过头,看向主控室屏幕上那片因能量崩溃而形成的毁灭性风暴。

错了。

从一开始就错了。

为什么一定要制造一个巨大、完整、均匀的“曲率护盾”?

为什么一定要将天文数字级的能量,集中在一个脆弱不堪的点上?

小行星带的稳定,不是靠一个巨大的、统一的力场来维持。

而是亿万个星体,各自拥有引力场,在宏观尺度上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分布式的动态平衡。

一个场,是霸道,是毁灭。

而亿万个场的集合,是秩序,是稳定。

钱秉文的呼吸变得急促。

他想到了“听海”计划里的量子传感器。

亿万个微弱的“小耳朵”,汇聚成了一张无所不知的天网。

那么,“神盾”计划,为什么不能是亿万个微弱的“小立场”?

我们不需要一个太阳。

我们需要一片星空。

“分布式……阵列……”钱秉文喃喃自语,他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芒。

我们不需要制造一个足以扭曲时空的能量奇点。

我们只需要在预定空域,部署一个由无数个微型时空节点构成的“曲率阵列”。

每一个节点,只负责产生极其微弱,但稳定可控的时空涟漪。

当导弹进入这片空域,亿万个微弱的涟漪同步激活,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道宏观上无法逾越的、被扭曲的空间障壁。

这个构想,完美地绕开了能量密度过高和护盾不稳定的双重悖论。

总能量依然巨大,但它被分散到了亿万个稳定的节点上,不再有崩溃的风险。

钱秉文快步走回主控台,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李振华!”

所有人都被他突然的变化惊动了。

“放弃所有约束场模型!”钱秉文的声音在整个大厅回响,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志。“我们重新建模!”

“建立一个‘分布式曲率阵列’模型!”

他指向屏幕上的太阳系图景,手指点在了那片小行星带上。

“我们不造墙,我们造一片流沙。”

“当导弹冲进来的时候,它面对的不是一堵墙,而是脚下每一寸空间都在以不同规则塌陷的深渊!”

李振华愣住了。

王院士也愣住了。

在场的所有科学家,都被这个匪夷所思却又带着极致美感的全新构想,震撼得哑口无言。

钱秉文看着依然在看星空的林天,心中却涌起了更深的波澜。

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注意到小行星带的“秩序”?

还用“在自己的路上跑”这样精准的描述。

这不像是一个孩子的观察,更像……一种来自更高文明的常识。

他压下心头的疑虑,将全部心神投入到新的计划中。

“开始计算!”他下达了命令。“这一次,我们一定能为龙国,撑开那面神之盾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306/4958614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