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中科院首席才三岁?国家疯了吗! > 第136章 战利品

第136章 战利品


南海海域,十二台机甲的烛龙核心全部进入冷却状态。

蓝色光芒从海底消失,海水恢复了漆黑。

李锐靠在驾驶椅上,驾驶服被汗水浸透,胸口的呼吸急促而沉重。

超载状态下的操作让他的肌肉酸痛到近乎麻木,手指松开操纵杆的时候,关节都发出了轻微的咔哒声。

通讯频道内,其他十一名队员的呼吸声同样粗重。

没有人说话,他们都清楚刚才有多接近死亡。

海面上,医疗运输艇已经待命。白色的机体在海面漂浮,舱门大开。医疗小组站在舱口,盯着海面的涡流,等待机甲编队浮出水面。

此时天宫超算中心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三十七个红点全部熄灭。

钱秉文站在屏幕前,盯着听海系统传回的数据。数据显示,所有振动器的震荡频率归零。

辐射监测值为零,振动器阵列崩溃,威胁解除。

钱秉文转身看向总参谋长的全息投影。

“报告,深渊行动圆满成功。”

站在投影中的总参谋长,表情逐渐从铁青转为缓和,深吸一口气后,他开口道。

“昆仑小队全体成员,记集体一等功。钱秉文院士及天宫团队,记集体二等功。表彰令,即刻生效。”

总参谋长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整个空间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所有人站起来压抑了数小时的紧张情绪在这一刻全部释放。

但林天没有动。他站在屏幕前,小手在光幕上划过残留的数据流。

屏幕上的曲线在跳动,三十七个节点的震荡频率虽然归零,但数据流的记录显示,在阵列崩溃前的最后三秒,主控节点向外发送了信号。

林天调出传输记录。

【数据包大小:2.3G。】

【传输方式:量子纠缠通讯。】

【目标坐标:大西洋深海,经度-37.24,纬度28.91。】

林天的瞳孔收缩,他转头看下钱秉文。

“钱老师。”

钱秉文正在和其他研究员握手庆祝。

听到林天的声音,他转过头。

“怎么了?”

林天指向屏幕。

“他们在失败前回传了数据。”

钱秉文走过来,盯着屏幕上的传输记录,脸色骤变。

“2.3G的数据包。”

林天点头。

“传输时间是阵列崩溃前的最后三秒。”

钱秉文的手掌拍在桌面上,他立刻切换至听海系统的全频段监控模式。

屏幕上,量子纠缠通讯的传输路径被逆向追踪,红色的数据流在全息地图上蔓延。

从南海大陆架出发,跨越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最后落在大西洋深处的坐标点上。

钱秉文的手指停在屏幕上。

【老鹰国的深海基地。】

他转身,看向总参谋长的全息投影。

“报告,敌方在行动失败前进行了数据回传。”

“传输目标是大西洋深海基地。”

总参谋长的表情再次变得严峻。

“数据内容是什么?”

钱秉文摇头。

“加密等级极高,目前还无法破译。”

“但从数据量来看,应该是振动器阵列的完整技术参数和我方的反制手段。”

总参谋长沉默三秒。

“继续监控该坐标。”

随后,他看向林天。

“林天,你有什么建议?”

林天抬头看向屏幕上熄灭的三十七个红点。

“回收这些红点。”

钱秉文转过头。

“什么?”

林天的声音平静。

“敌方能通过失败的行动回传数据。我们也可以从那些被压制的振动器中提取技术情报。”

“派遣深海打捞队,至少回收至少三枚完整的振动器,进行逆向工程。”

钱秉文的眼神亮起,他立刻看向总参谋长。

“这个建议可行,那些振动器虽然被压制,但设备本身并未损毁,如果能拿到实物,我们可以破解敌方的核心技术。”

总参谋长点头。

“立刻派遣海军深海打捞分队,昆仑小队继续在现场待命,负责护卫打捞作业。”

南海海域,十二台机甲刚刚浮出水面么,医疗运输艇迅速靠近。

李锐的全息屏幕上,指挥中心的新指令传来。

“昆仑小队,继续待命,协助深海打捞分队完成回收作业。”

李锐深吸一口气,他的手掌重新握住操纵杆。

“明白。”

海底,深海打捞分队的潜航器从母舰释放,六台无人潜航器下潜至目标海域。

它们的机械臂伸展开来,开始搜索被压制的振动器。

第一枚振动器的位置很快被定位。

潜航器的机械臂将其从海底岩层中挖出。

金属腔体表面布满裂纹,但内部结构保存完好。

潜航器将其装入特制的防护舱,随后上浮。

第二枚。

第三枚。

第四枚。

第五枚。

六台潜航器在三小时内完成了回收作业。

五枚振动器被装载于运输潜艇,运输潜艇启动推进器,向龙国沿海的深海龙宫基地返航。

深海龙宫基地,A-1数据分析室。

钱秉文院士站在工作台前,五枚振动器被放置在防辐射隔离舱内。

研究员们穿戴着防护服,开始对第一枚振动器进行拆解。

金属腔体的外壳被激光切割器打开,内部的结构暴露在实验室灯光下。

钱秉文靠近隔离舱的透明面板,盯着振动器的核心部件。

“这是什么?”

研究员调出扫描数据。屏幕上,振动器的核心是十二个排列成环形的振荡晶体,晶体之间通过量子纠缠进行同步,每个晶体都能独立扫描地质结构的固有频率,并自动调整输出参数。

钱秉文的手指敲击着桌面。

“相位锁定振荡器。”

研究员点头。

“这是敌方的新型武器技术。”

“通过扫描目标的物理属性,锁定其固有频率,随后注入同频能量,引发共振破坏。”

钱秉文转身看向屏幕上的数据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地质武器,还可以逆向应用于防御系统,如果我们能破解它的扫描算法,我们就能提前预判敌方的攻击频率,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反制。”

D-7实验室,林天坐在工作台前,他用积木搭建出振动器的简化模型。

十二个彩色积木块排列成环形,每个积木块代表振荡晶体。

林天在模型中心放上白色的小方块,并用黑色记号笔在方块上写下四个字。

共振陷阱。

他盯着模型,小手在积木上划过。如果把这种技术应用在机甲的能量护罩上,我们可以让护罩主动扫描敌方的攻击频率,随后释放反向频率,把敌方的攻击能量转化为我方的防御能量。

林天抬头看向门口,钱秉文院士正走进实验室。

钱秉文看到林天的模型,他走过来,看到白色方块上的四个字。

【共振陷阱。】

他转头看向林天。

你的意思也是把敌方的攻击变成我们的防御?

林天点头。

“对。”

“敌方用共振频率攻击我们,我们就用共振频率吞噬他们的攻击。”

听完这句话的钱秉文立刻走向通讯台。

“召集核心团队,启动振动器的逆向工程项目。”

代号,共振之盾。

A-1数据分析室。

屏幕上,振动器的内部结构被完全解析,十二个振荡晶体的工作原理已经破译,研究员开始编写逆向算法。

钱秉文站在屏幕前盯着跳动的数据流。

这一次,我们不再被动防守,我们要把敌方的武器技术,变成我们的盾牌。


  (https://www.635book.com/dzs/75306/4968306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