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万古独行 > 163 再次感悟阴阳冕

163 再次感悟阴阳冕


青羽振翅,化作一道青色流光,撕裂云层,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中州方向疾驰。

凛冽的罡风被一层无形的气罩隔绝在外,云易盘坐于青鸾宽阔而平稳的背上,双目微闭,看似在调息,心神却早已沉入体内,回味着不久前在太极殿中那场至关重要的修行。

与玄天真人分开后,他并未立刻启程。

白桦、天运等人的敌意,中州之行的未知,以及自身实力虽强却仍需沉淀的现状,都让他感到一种紧迫感。

他需要一次彻底的静修,来消化连日来的激战所得,更重要的是,去更深层次地感悟那件黑白学宫的至高圣物——阴阳冕。

他再次来到了那扇不起眼的青铜门前。

这一次,推开门的瞬间,他已心静如水。

漫长的甬道,隔绝灵气的奇异力场,都无法再让他心绪波动。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太极殿的考验与保护。

当他再次将手伸入那黑白交织的雾气,被吸入那片混沌未开的世界时,他已不再惊慌。

他如同一个旁观者,沉浸在那天地初开、大道衍化的宏伟景象之中。

虽然依旧无法动弹,无法调用任何力量,但他的“神”,他的“意”,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活跃。

尤其是当他再次看到那数千道代表不同大道本源的光柱亮起时,一种明悟涌上心头。

“天地万物,皆由道生。道化阴阳,阴阳演万物……我所修之《道德至高天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其核心,便是这天地至理。而阴阳冕,正是阐释这阴阳大道的有形载体,是通往‘道’的桥梁之一。”

上一次,他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阴阳冕的道韵洗礼。

而这一次,他主动以自身初步凝练的先天之炁为引,去沟通,去共鸣,去理解。意识再次回归那座空旷大殿,阴阳冕依旧悬浮于中央,散发着古朴而深邃的气息。云易缓步上前,没有急于戴上,而是静静地凝视着它。

白色的圆环,象征着阳,代表天、刚、动、升、散发……黑色的竖板,象征着阴,代表地、柔、静、降、凝聚……

二者结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平衡体,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

云易脑海中回荡着上次感悟时理解的经文。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阴阳冕的白环。

这一次,不再是清凉的触感,而是一股温润的暖流,如同初升的朝阳,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股暖流顺着指尖流入他的经脉,与他体内那至阳至刚的太祖剑意隐隐呼应,却更加中正平和,充满了造化之机。

随即,他的指尖移向那黑色的竖板。

触感变得冰凉沉静,如同深夜的寒潭,深邃、内敛,蕴含着承载与归藏的意境。这股凉意流入体内,与他识海中人皇鼎那镇压乾坤、守护本源的气息相似,却又多了一份包容与滋养。

“原来如此……阴阳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我的太祖剑意,至阳至刚,一往无前,是‘阳’的极致体现。但过刚易折,需有‘阴’的柔韧与承载来调和。而人皇鼎守护神魂,定鼎山河,是‘阴’的厚重体现,但也需‘阳’的生机与进取来驱动。”

“我之前的修行,虽有机缘,但更多是勇猛精进,是‘阳’盛而‘阴’弱。所以剑意虽利,却少了一份圆融;肉身虽强,却未能与天地更加契合。”

明悟至此,云易不再犹豫,双手捧起阴阳冕,缓缓戴于头顶。

“嗡——!”

就在阴阳冕触及发丝的刹那,异变陡生!不再是道韵如雾气般覆盖全身,而是阴阳冕本身微微震颤起来!

那白色的圆环与黑色的竖板,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更加浓郁、更加精纯的阴阳二气!

这两股气息并非简单地灌注,而是如同两条灵动的鱼儿,首尾相接,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主动钻入云易的头顶百会穴,直贯而下!

“呃!”

云易身躯剧震,只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浩瀚道韵瞬间充斥了四肢百骸、经脉窍穴!这股道韵,不再是外在的洗礼,而是直接与他丹田内那自行旋转的阴阳先天之炁产生了共鸣!

“轰隆!”

仿佛开天辟地般的巨响在云易丹田内炸开!

那原本只是初步成形、缓缓旋转的一阴一阳两团先天之炁,在阴阳冕本源之气的引动下,骤然加速旋转,并且开始相互交融、渗透!阳炁中,滋生出一丝极阴之核;阴炁中,孕育出一点纯阳之种。

阴阳交汇,不再是简单的缠绕,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玄妙的平衡体系——一个微缩的、不断流转的太极图!

与此同时,云易的识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柄代表太祖剑意的无敌剑影,不再仅仅是凌厉霸道,剑身之上,隐隐浮现出黑白二色的道纹,使得剑意更加凝练、更加内敛,却也更添了一份生生不息的造化之意。

而人皇鼎散发出的混沌气息,也似乎与这阴阳之道产生了某种联系,变得更加厚重古朴,仿佛能承载阴阳,演化万物。

他的肉身,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贪婪地吸收着这精纯的阴阳道韵。

原本就已突破极境的肉身,此刻仿佛进行着更深层次的淬炼,血肉骨骼之中,阴阳二气流转,刚柔并济,使得他的体魄不仅力量更强,韧性、恢复力也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时间,在深度感悟中失去了意义。

云易完全沉浸在了这种与道合真的奇妙状态中。

他忘记了身处的太极殿,忘记了外界的一切纷扰,甚至忘记了自我。他的心神,仿佛化作了那旋转的太极图,随着阴阳二气的流转,体悟着天地生灭、万物兴衰的至理。

他看到了烈日当空,是阳之极盛,但阴影随之而生(阴);看到了月满中天,是阴之充盈,但曙光已在孕育(阳)。

看到了草木生长,是阳气的生发;看到了落叶归根,是阴气的收藏。

看到了雷霆霹雳,是阴阳激荡;看到了雨露滋润,是阴阳和合……

一切现象,皆可归于阴阳。

而阴阳的背后,是那统御一切、无形无相、却无所不在的“道”。

不知过去了多久,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永恒。

云易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的眼眸,不再是之前的清澈锐利,而是变得深邃如星空,左眼瞳孔深处仿佛有一点纯阳之火在燃烧,右眼瞳孔深处则如万载寒潭般沉静。

目光开阖之间,阴阳流转,道韵自成。

他头顶的阴阳冕不知何时已悄然隐去,但他感觉自身与这件圣物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玄妙的联系。

它并非被他炼化,而是认可了他对阴阳大道的理解,化作了一种无形的加持,烙印在了他的道基之中。

他轻轻握拳,感受着体内那圆融流转、生生不息的阴阳先天之炁,以及那更加凝练强大的剑意和肉身力量。

他的修为境界并未突破,依旧停留在玄级三阶,但他对力量的掌控,对天地的感悟,对自身道的理解,已然发生了质的飞跃!

“现在的我,若是再对上白桦和天运,或许……一招便可定胜负。”

云易心中升起一股强大的自信。

这不是狂妄,而是基于对自身实力清晰认知后的平静判断。

他长身而起,对着空寂的大殿躬身一礼。

此行,收获远超预期。

当他再次推开青铜门,走出太极殿时,外界阳光明媚,却让他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他静坐一月,外界却仿佛只过了一瞬。

玄天真人似有所感,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看着他,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长叹:“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道尽了一切。

云易微微一笑,取出青鸾信符。

片刻后,一声清越的鸾鸣响彻云霄,巨大的青羽划破长空,落在他面前。

云易跃上鸾背,对玄天真人拱手一礼。

“掌教,弟子去了。”

“去吧。中州风云,因你而动。切记,道在心中,路在脚下。”

玄天真人颔首。

青羽振翅,化作一道青虹,消失在蔚蓝的天际。

云易盘坐鸾背,心神与脚下青羽隐隐共鸣,感受着风之极速,同时体内阴阳太极图缓缓旋转,不断吸收炼化着天地灵气,巩固着此番悟道的成果。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但他心中,已无所惧。

阴阳冕的感悟,让他真正触摸到了“道”的边缘,为他未来的修行,铺就了一条更加广阔而坚实的道路。

中州之行,不仅是争霸,更是他验证自身之道,迈向更高境界的历练之始。


  (https://www.635book.com/dzs/75514/4974640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