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各地方的豪强天塌了
工坊车的位置靠近西边城门。
戎狄摸黑绕过去的时候,工匠们正忙着炼制兵器。
看到戎狄杀来的时候,工匠们吓了一跳。
负责护卫工坊车的将士们拼命阻拦,可对方来人太多,明显有些打不过。
“你们快走!”
护卫领队朝着工匠们喊道。
只要工匠们活着,将士们就有武器可以用!
眼看护卫们扛不住了,工匠突然想起之前公主好像说过,这工坊车底……
几人赶紧在工坊车底摸了摸,里面装着公主调配的强效驱兽粉。
说是为了保证他们在田间地垄的安全。
“找到了!”
工匠们来不及多说,虽慌乱,但精准的将药粉洒向敌军。
瞬间,刺鼻气味让戎狄的战马受惊,敌军阵型大乱!
紧接着,工坊车上那些原本用来试验水力的高压竹管,被工匠们掉转方向,将混合了生石灰和辣椒粉的浆液,对着冲来的骑兵猛烈喷射!
“啊!我的眼睛!”
一时间,人仰马翻,戎狄攻势受挫。
守军援兵也趁机赶了过来,将戎狄的偷袭小队一举拿下。
七天后,京城捷报传来。
拒北城守住了!
捷报上写,
“此番守城,工坊车居功至伟! 其所制器械,及时、足量、合用,更于危难时自救,挫敌锐气,功不可没!北境军民,感念朝廷活命之恩!”
消息传开,举国震惊。
众人没想到,之前没放在眼里的工坊车,居然这样厉害。
朝廷里曾经质疑楚甜甜和楚承宣什么都不会,只懂些奇技淫巧的声音,这下,也彻底消失了。
流动工坊车彻底被接纳,没有人再嘲笑这个小小的工坊,相反,都觉得这玩意儿太牛了。
之前还看不上工坊车的工部,直接申请要依此模式,组建更多“机动工坊”,配属边境各军镇。
平时用来推广农具,改善民生,战时,再转变为支撑前线的微型兵工厂。
是夜。
楚甜甜溜到御花园的秘密基地。
果然在这里发现了坐在假山石里面的楚承宣。
楚甜甜“嗷呜”一声,将小脑袋从假山石的缝隙里钻进去。
吓了楚承宣一跳。
楚甜甜嘿嘿一笑。
“承宣哥哥,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面吗?”
楚甜甜指了指假山石的洞洞。
“甜甜第一次见你,你就卡在这里,哭的很伤心。”
楚承宣擦了擦眼泪,“嗯”了一声。
“我今天不伤心。”
他哽咽道,“我……我只是太开心了。”
楚承宣是被军报上的消息震惊了。
他从未想过,自己沉浸在工坊里的敲敲打打,有朝一日,竟能与江山社稷,能与百姓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楚甜甜点头,“我知道的,我知道的承宣哥哥。”
楚甜甜走到楚承宣旁边坐下,握住了他的手:“承宣哥哥,你看,我们做的事,真的很有用,对不对?”
楚承宣重重点头。
他之前还担心他不做太子了,母后会伤心。
可他现在什么都不担心了。
他知道他这辈子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
边境稳定下来,楚甜甜便想到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日早朝。
她站在玉座前,提出了一个震惊满朝文武的计划。
“父皇,诸位大人。边境之战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强盛,不仅需要厉害的兵器,更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实用的技术。甜甜恳请父皇下旨,在各州府县,广设官办学堂!”
“学堂经费,由各州府从每年税粮中划拨半成专项支出,由朝廷统一审计。学堂面向所有适龄孩童,尤其是贫寒子弟,可免束脩入学!”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税粮做经费?免费入学?
这简直是开玩笑!
反对声还没开始,楚甜甜继续道:“至于学堂所教的内容,儿臣觉得,不应只是四书五经。蒙童在识字算数之外,还需学习《基础农桑》、《灵泉稻栽培要领》,以及《工巧入门》!”
“胡闹!”
一位老翰林再也忍不住,出列怒斥道:“陛下,皇太女殿下!税粮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挪用?”
“再者,教化之道,在于明理通经,使民知礼!让农家子去学种田技巧、工匠之术,此等微末之技,何须入学堂?岂非本末倒置!”
“微末之技?”
楚甜甜看向那位老翰林。
“老大人,没有农人钻研的微末之技,您每日吃的白米从何而来?没有工匠改进的‘微末之技’,边境将士拿什么守住国门?让百姓饿着肚子听圣贤道理吗?”
她转身,再次面向御座。
“父皇,甜甜要办的学堂,不是为了培养只会吟诗作对的酸秀才,而是要教会大家安身立命的本事,和忠君爱国的道理!”
“读书人不仅要明理,还能回家让田地增产,能让手艺更精,能成为对家、对国有用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教化!”
“说得好!”
皇上才不管那些老迂腐的声音。
女儿这番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若一个国家里,人人有文化,人人有技术。
如此一来,何愁国家不富?国家不强?!
“准奏!着皇太女楚甜甜,全权督办学堂普及一事!各州府税粮半成,专项用于学堂建设与师资,胆敢克扣、阻挠者,严惩不贷!”
圣旨一下,天下再次震动。
与农具工坊主要触动工匠体系不同,这学堂计划,几乎撼动了整个传统士大夫阶层。
阳奉阴违者有之,哭穷叫苦者有之。
甚至不少人暗中煽动舆论,指责楚甜甜败坏学风、与民争利。
楚甜甜完全没将这些声音放在心里。
她忙着呢。
为了让更多人能更好的识字认字,她去找了云灵大儒,一起编写简化版的《农桑识字课本》,把“犁”、“禾”、“雨”等字与图画、农谚结合。
还让慕晴晴编写《灵泉稻栽培图说》,用最简单的语言和图画,告诉大家如何选种、育苗、驱虫。
另外,还让楚承宣把一些基础的工具原理,也绘成有趣的图示。
课本的事情解决了,还要去检查各州府有没有好好推行下去。
既然那些老迂腐不同意,楚甜甜便趁机选了些年轻吏员,组成 “督学队” ,奔赴各地。
一是核查经费,二是负责在当地选拔那些虽无功名却精通实务的老师傅担任教习。
这下可不得了。
各个地方的豪强天都塌了。
赶紧找人四处散播言论。
“听说了吗?皇太女办学堂,那是要断文脉,让圣人之学绝种啊!”
“就是,庄稼把式哪不能学?非要进学堂?还要动我们的税粮,这是与民争利!”
甚至编排出歌谣,暗指楚甜甜“牝鸡司晨”,行事荒唐。
(https://www.635book.com/dzs/75790/4973747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