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172章续1 心海波澜,抉择之重

第172章续1 心海波澜,抉择之重


---

赫连决的拥抱温暖而有力,仿佛要将这些时日所有的不安与挣扎都驱散。毛草灵依偎在他怀中,感受着他胸腔的震动,那颗漂泊不定的心,似乎终于找到了锚点。夕阳将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荷花池水波光粼粼,静谧中涌动着激荡过后的平和。

然而,这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内侍监高无庸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近,在几步外停下,低声道:“陛下,娘娘,唐国使者公孙大人已在偏殿等候多时,言道……希望能尽快得到娘娘的回复,以便回国复命。”

赫连决眉头微蹙,松开毛草灵,但手仍紧紧握着她的,语气恢复了帝王的沉稳:“告诉他,皇后凤体欠安,需要静养,回复之事,明日早朝后,朕与皇后自会召见他。”

“老奴遵旨。”高无庸应声退下。

赫连决转向毛草灵,指腹轻轻擦过她眼下淡淡的青黑,心疼道:“一夜未眠,又劳心伤神,先回去歇息。万事有朕在。”

毛草灵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陛下,既然已做决定,便无需再拖延。臣妾想亲自去见见这位公孙使者。”

她需要亲自去面对,去斩断这最后的犹疑。这不仅是对唐皇的答复,也是对她自己内心的最终确认。

赫连决凝视她片刻,读懂了她眼中的决绝,终是点了点头:“好,朕陪你一同去。”

“不,”毛草灵再次摇头,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陛下,这是臣妾与母国之间的事,理应由臣妾亲自了断。陛下在场,反而不便。请相信臣妾能处理好。”

她需要独立地、以乞儿国皇后的身份,去完成这次对话。这是她确立自己立场的关键一步。

赫连决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终是妥协了,他握了握她的手:“朕在御书房等你。若有任何为难,随时派人来通知朕。”

毛草灵颔首,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和衣襟,深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脊背,向偏殿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过往与未来的分界线上。

偏殿内,唐朝使者公孙明正端坐着品茶,看似气定神闲,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和不时望向门口的视线,泄露了他内心的焦灼。见毛草灵独自一人进来,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迅速起身,躬身行礼:“外臣公孙明,参见皇后娘娘。”

“公孙大人不必多礼,请坐。”毛草灵走到主位坐下,姿态优雅从容,目光平静地落在公孙明身上。这位使者年约四十,面容清癯,眼神精明,是唐皇身边得力的干臣。

“娘娘气色似乎不佳,可是凤体违和?”公孙明关切地问道,话语中带着试探。

“有劳公孙大人挂心,不过是些微小事,无碍。”毛草灵淡淡带过,直接切入正题,“大人此来之意,本宫与陛下已然知晓。唐皇陛下厚爱,许以国后之位,召本宫归国,本宫……深感隆恩。”

公孙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以为事情已成大半:“娘娘深明大义,实乃大唐之福。陛下与娘娘家人,对娘娘亦是思念甚切,日夜盼归。”

毛草灵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并未饮用,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疏离:“公孙大人,本宫离唐十载,蒙乞儿国陛下不弃,立为中宫,委以信任。十年来,本宫于此地成婚生子,参与国政,目睹并亲历此国由弱转强,百姓安居乐业。此地,已非异乡,乃是本宫之家国。”

公孙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毛草灵话语中的倾向。“娘娘此言……是何意?莫非是舍不得这乞儿国的后位?娘娘,国后夫人之位,尊崇更甚,且是回归母族,光耀门楣啊!”

“大人误会了。”毛草灵放下茶盏,目光清亮地看向他,“非为后位尊荣,实为情义与责任难舍。乞儿国陛下待我以诚,与我携手十年,情深意重;膝下皇子公主,视我如母,依赖甚深;满朝文武,黎民百姓,予我信任与拥戴。此间种种牵绊,早已深入骨髓,难以割舍。若本宫为一己尊荣,弃他们于不顾,与背信弃义何异?又有何颜面面对故土亲人?”

她的话语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在公孙明的心上。他脸色微变,试图再劝:“娘娘!血缘亲情,故土之思,岂是这十年异域之情可比?陛下承诺,只要娘娘回归,毛氏一族必得重用,享尽荣华!娘娘难道真要为了这化外之地,背弃自己的根吗?”

“根?”毛草灵轻轻重复了这个字,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大人可知,十年前,我是如何离开大唐的?非是风光出嫁,而是作为罪臣之女,被发卖至青楼,再由青楼作为替身,远嫁和亲!那时,我的‘根’在何处?可曾庇佑于我分毫?”

公孙明一时语塞,脸色青白交错。这段不甚光彩的过往,是双方都刻意回避的伤疤。

毛草灵不等他回答,继续道:“是乞儿国,是赫连陛下,给了我新的身份,新的尊严,新的家园。我于此地重获新生,于此地实现抱负,于此地找到归属。这里的土地,这里的臣民,早已成为我新的‘根’!大人所谓的‘背弃’,从何谈起?若论背弃,也是大唐先背弃了当年的毛草灵!”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凛然的气势,让公孙明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娘娘……”公孙明还想做最后的努力,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威胁的意味,“您可要想清楚!拒绝唐皇美意,恐伤两国邦交!届时,若起刀兵,生灵涂炭,娘娘于心何忍?”

“公孙大人这是在威胁本宫,威胁乞儿国吗?”毛草灵眸光一冷,周身散发出属于皇后的威压,“乞儿国历经十年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将士用命,并非畏战之邦!若有人因一己之私,妄动干戈,我乞儿国上下,必当奉陪到底!至于邦交,”她语气稍缓,却更显坚定,“本宫留下,正为维护两国长久之好。本宫会亲笔修书唐皇陛下,陈明利害,愿以乞儿国皇后之名,永保两国边境安宁,互通商贸,共谋发展。若唐皇陛下执意因本宫个人去留而兴兵问罪,恐非明君所为,亦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这一番话,软硬兼施,既表明了不惜一战的决心,又给出了维持和平的台阶,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也彻底堵住了公孙明所有的说辞。

公孙明看着眼前这位风姿卓绝、言辞犀利的皇后,终于意识到,十年前那个任人摆布的“替身公主”早已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位心智成熟、立场坚定、足以母仪一国的真正凤主。再多的利诱与威胁,在她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神色复杂地躬身一礼:“娘娘心意已决,外臣……明白了。外臣会将娘娘之意,如实禀报我皇陛下。”

“有劳大人。”毛草灵微微颔首,语气恢复了平和,“也请大人转告唐皇陛下,毛草灵感念其厚爱,但故土虽好,已非归途。愿两国永结同好,勿因草灵一人而生嫌隙。另,本宫家人,若他们愿意,乞儿国随时欢迎他们前来团聚,必以国宾之礼相待。”

这是她最后的善意与交代。

公孙明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行礼告退。他知道,他此行的任务,已经失败了。而大唐,似乎也永远地失去了这位传奇的女子。

看着公孙明离去时略显萧索的背影,毛草灵静静地坐在原地,许久未动。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与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对遥远故土的怅惘。

但这点怅惘,很快就被更坚实的决心所取代。她站起身,走向殿外。夕阳已完全沉入地平线,天边只余一抹绚丽的晚霞。凤仪殿的方向,灯火通明,那里有等待她的丈夫,有依赖她的孩子,有她未来需要继续守护和建设的家园。

她的路,在这里。

当她踏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御书房,准备告诉赫连决最终的结果时,宫墙之外,不知由谁开始,渐渐响起了汇聚成片的呼声,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终如同潮水般涌向宫廷深处——

“皇后娘娘千岁!”

“凤主永驻乞儿!”

那是百姓的声音,淳朴而炽热。

毛草灵的脚步微微一顿,眼眶再次湿润,但这一次,是暖的。

她知道,她的选择,对了。

---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赫连决并未坐在案后批阅奏章,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他的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绷。尽管相信毛草灵的能力,但关乎她去留的最终谈判,依旧让他无法全然安心。

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清晰。赫连决倏然转身,目光第一时间捕捉到那个踏入殿门的纤影。

毛草灵的脸上带着一丝倦色,但眼神清亮,步伐坚定。她迎上赫连决带着询问与期待的目光,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走到他面前,微微仰起头,唇角缓缓扬起一个清浅而确定的笑容。

无需言语,赫连决已从她的眼中读到了答案。

巨大的喜悦如同潮水般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镇定与克制,他猛地伸出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力道之大,几乎让她喘不过气。他将脸埋在她的颈窝,深深地呼吸着属于她的、让他安心无比的气息。

“灵儿……朕的灵儿……”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重复着这简单的称谓,却包含了千言万语。

毛草灵任由他抱着,感受着他澎湃的心跳和微微发抖的手臂,心中最后一丝因抉择而带来的细微怅惘也烟消云散。她伸出手,轻轻回抱住他精壮的腰身,低声道:“陛下,臣妾不走了。哪里都不去,就在这儿,在乞儿国,在陛下身边。”

“好!好!好!”赫连决连说三个“好”字,松开她些许,双手捧起她的脸,炽热的目光细细描摹着她的眉眼,仿佛要将此刻的她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朕向你保证,灵儿,此生绝不负你!乞儿国的江山社稷,有你一半!朕与你,共享这万里河山!”

这是帝王最重的承诺。毛草灵心中震动,眼中泛起泪光,却笑着点头:“臣妾不要半壁江山,只要陛下心之所向,便是臣妾身之所安。”

两人相视而笑,劫后余生般的庆幸与尘埃落定的喜悦在空气中弥漫。然而,他们都清楚,事情并未完全结束。

“公孙明那边……”赫连决问道,眼神恢复了几分清明。

“他已明白臣妾的决心,答应如实回禀唐皇。”毛草灵将谈话的大致内容简述了一遍,尤其是她最后关于维护邦交的提议和对家人的安排。

赫连决认真听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处理得很好。”他赞道,“不卑不亢,既有决绝,亦留有余地。至于你的家人,”他握住她的手,“朕明日便遣使,带着朕的亲笔信和厚礼前往大唐,正式提出接他们前来团聚的请求,以示诚意。”

“谢陛下。”毛草灵心中暖流淌过。他总能想到她前面,将她顾虑的事情安排妥当。

“只是,”赫连决眉头微蹙,“朝中那些杂音,尤其是王尚书等人……”

“陛下,”毛草灵打断他,目光沉静而睿智,“水至清则无鱼。朝堂之上有不同声音,未必是坏事。王尚书等人,虽言辞过激,但其担忧亦有其缘由,无非是怕臣妾心向母国,损害乞儿国利益。如今臣妾已明确拒绝唐皇,态度鲜明,此虑已可消解大半。陛下若此时严惩,反显得陛下与臣妾不能容人,恐寒了部分臣子之心。”

她顿了顿,继续道:“不如,陛下明日朝会,可将臣妾决意留下、并愿致力维护两国邦交之事昭告群臣。同时,对王尚书等人,陛下可稍加申饬,令其谨言慎行即可。如此,既表明了陛下与臣妾的立场,也展现了容人之量,更能借此机会,观察哪些人是真心为国,哪些人是别有用心。”

赫连决看着她,眼中满是惊叹与骄傲。他的皇后,不仅有情义,有胆识,更有驾驭朝局、平衡势力的智慧。她看得透彻,想得深远。

“就依皇后所言。”他欣然应允,心中最后一丝因朝堂争议而产生的阴霾也散去了。有她在身边,他何惧任何风浪?

就在这时,高无庸再次在门外禀报,声音带着几分激动:“陛下,娘娘,宫门外……宫门外的百姓越聚越多,呼声震天,都在感念娘娘恩德,恳请娘娘留下!”

毛草灵与赫连决对视一眼,携手走出御书房,登上宫墙。

宫墙之下,景象令人震撼。无数火把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黑压压的人群从宫门前的广场一直蔓延到远处的街巷,望不到尽头。男女老少,士农工商,人们自发地聚集于此,脸上带着虔诚与期盼。当看到帝后二人出现在宫墙之上时,人群瞬间沸腾了。

“陛下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凤主留下!乞儿之福!”

“娘娘不要走!我们离不开您啊!”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真挚而热烈,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震撼人心。许多百姓甚至跪伏在地,磕头恳求。

看着这万人空巷、民心所向的场面,毛草灵的眼眶彻底湿润了。她穿越而来,从卑微如尘到母仪天下,这十年,她推行新政,改善民生,兴修水利,鼓励商贸……她所做的每一件事,原来都被这些淳朴的百姓记在心里,化作了此刻最毫无保留的拥戴。

这不是出于对皇权的畏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认可。

赫连决亦是心潮澎湃,他紧紧握着毛草灵的手,对着城下的万民,运足中气,声音洪亮而清晰地传遍四方:

“朕的子民们!平身!”

声浪稍稍平息,无数目光聚焦在城头。

赫连决继续道:“尔等心意,朕与皇后,已深知之!今日,朕在此宣告,皇后毛草灵,感念我乞儿国上下深情厚谊,已决意留下,永为我乞儿国之后,与朕一同,守护尔等,开创盛世!”

话音刚落,短暂的寂静之后,是更加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叩谢!

“陛下圣明!娘娘千岁千千岁!”

“天佑乞儿!凤主永驻!”

欢呼声经久不息。赫连决侧过头,看着身边泪流满面却笑容灿烂的毛草灵,在震天的欢呼声中,轻声道:“灵儿,你看,这便是你的国,你的家,你的臣民。你属于这里。”

毛草灵用力点头,泪水滑落,滴在两人紧握的手上。她望向城下那一片星火与真心,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与力量。

是的,她属于这里。这片土地接纳了她,塑造了她,也最终牢牢地抓住了她。

宫墙下的万民欢呼,如同最盛大的加冕礼,为她十年的奋斗与挣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也为她未来的道路,铺就了最坚实的基石。

这一夜,乞儿国都城的灯火,为他们的皇后而亮,直至天明。

而毛草灵知道,属于她的传奇,将在这片她最终选择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更加辉煌,更加永恒。

第172章(终)


  (https://www.635book.com/dzs/75958/49849881.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