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子陷阱
推荐阅读:满级闺蜜穿成皇帝 :全国男人任我挑! 轮回图:乱世迷踪 被女帝离婚,我分走百倍大帝天赋 修真之星空图 我就钓个鱼,怎么大帝全跪下了? 敢惹判官崽崽?全都收拾下地府吧 裴玖言,这次换我不要你了! 我们永远不变的爱 八零男友是疯批?躺平做枕头公主了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汉宠爆了
“虽然属下已经竭尽全力,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方元清看着李景隆凝重的神色,忍不住叹了口气。
“泷州地域广阔,受灾范围极广,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不胜数。”
“有的拖家带口逃到了临近的州府,有的则因走投无路,被逼上了山,落草为寇,成了匪患。”
“若是朝廷调拨的赈灾钱粮能够按时足额到位,灾情或许还能控制住,至少能让更多百姓活下去,不至于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关于赈灾钱粮缺失一事,你可查到了什么线索?”李景隆合上账册,眉头皱得更紧,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火。
“此事错综复杂,属下虽已暗中追查多日,但目前尚未查到确凿证据。”方元清神色凝重,看了一眼李景隆阴沉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赈灾钱粮绝非无故缺失,定然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手脚,中饱私囊!”
“而且,此事恐怕还牵扯到京都的大人物,泷州本地的官员,不过是些依附其上的小喽啰罢了!”
“泷州大旱,赤地千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易子而食的惨剧都已屡见不鲜!”
“居然还有人胆敢利欲熏心,私吞救命钱粮,简直禽兽不如!”
方元清说到最后,语气中充满了愤慨,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起身走到窗前,透过半开的窗户望向下面的街道。
夜色渐深,街上的行人已经寥寥无几。
只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映照出一片萧索。
“泷州布政司使是谁来着?”李景隆沉默片刻,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
布政司主管一省民政、财政,与赈灾钱粮的发放,定然也脱不了干系。
“吕宏烨!”方元清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
听闻此言,李景隆瞬间迷起了双眼,眉宇间的杀意藏都藏不住。
来的路上,他已经收到泷州分舵传来的密报,知道了吕宏烨这号人物。
此人虽只是京都吕家的旁支,但身后傍着京都吕家这棵大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而且据李景隆推断,赈灾钱粮缺失一案背后,恐怕进度吕家也牵扯其中!
他终于明白,当初接到这道查探泷州赈灾钱粮缺失一案的圣旨时,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对劲感究竟源自何处了!
这根本不是一道简单的查案圣旨,而是朱允炆为他挖下的又一个巨大的坑!
如果赈灾钱粮真的是吕家私吞,以吕太后在宫中的地位,朱允炆定然不敢明目张胆地查办吕家。
否则便是与吕太后撕破脸皮,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所以,朱允炆才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他!
朱允炆深知他的性格,一旦查清真相,无论对方是谁,无论背后牵扯到何等势力,他都绝不会善罢甘休!
到那时,朱允炆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朱允炆的目的,恐怕还不单单是想查清赈灾钱粮的去向那么简单。
他是想借此事,让李景隆与吕家彻底结怨,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李景隆!
让李景隆成为吕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到时候,无论是李景隆扳倒了吕家,还是吕家除掉了李景隆,对朱允炆来说,都是有利无害!
“想利用吕家除掉我么?”李景隆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中闪烁着刺骨的寒意。
“你也太小看我了,也太高估了吕家的能耐!”
“司主,您说什么?”方元清站在原地,隐约听到李景隆低声自语,面露迟疑。
缓缓凑到近前,不解地问了一句。
“没什么,说说匪患的情况吧。”李景隆收回思绪,轻轻摇了摇头,岔开了话题。
“是。”方元清拱手一礼,继续禀报:“半月以来,泷州境内匪患已成燎原之势,即便是泷州都指挥使司调集兵马围剿,亦是束手无策。”
“这伙山匪盘踞在五十里外的青冥山深处,山高林密,地势险峻。”
“他们专挑夜间出山,趁夜色掩护袭扰村落集镇,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得手后便即刻遁入深山,行踪飘忽不定,如同鬼魅。”
“虽然属下奉命铲除了不少,但想要彻底剿灭,恐怕没那么容易。”
“只要灾情一日不解,他们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壮大!”
方元清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忌惮,“还有,这伙匪帮之中,除了原本盘踞在此的山匪恶徒,还混杂了不少退役老兵...”
“这些人皆是沙场下来的,懂战法、善搏杀,让匪帮的战力陡增数倍。”
“属下暗中打探得知,其中竟还有燕逆余孽潜伏,他们隐匿在匪众之中,暗中筹谋,恐怕不止是为了劫掠财物那么简单。”
“燕逆余孽?”
李景隆豁然坐直身子,原本微阖的眼眸骤然睁开,寒光乍现。
烛火映照下,他眉宇间的温润褪去,只剩几分凌厉。
他万万没想到,泷州这看似寻常的匪患,竟牵扯到了燕藩旧部。
还真是野火烧不尽啊!
看来这伙匪患,不剿不行了!
即便知晓这是个精心挖好的坑,他也不得不跳。
泷州百姓深陷水火,燕逆余孽蠢蠢欲动,他身为勋贵之后,岂能坐视不理?
“救助百姓的事宜,绝不能停。”良久,李景隆沉声道,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下去,赈灾粮款继续发放,沿途增设粥棚,能多救一人,便多积一分功德。”
“灾情一日不除,匪患便一日难绝,安抚民心,才是根本。”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凌厉起来:“另外,加派人手潜入青冥山,务必查清匪帮的具体藏身处、兵力部署以及粮草储备。”
“告诉底下人,行事小心,切勿打草惊蛇。”
“一旦摸清虚实,我要将这伙匪众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说完,他扭头看向立在一旁的福生,目光锐利如刀:“福生,你亲自去一趟泷州戍军大营,面见主将,让他尽快派人来与我商讨剿匪事宜。”
“切记,务必强调此事的紧迫,让他们不得有半分拖延。”
福生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道:“属下遵命!”
泷州戍军不同于地方卫所,他们直属京城五军都督府管辖,不受泷州都指挥使司调遣,战力远非地方军队可比。
方元清与福生齐声领命后,转身快步退出了客房,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李景隆伸手推开半掩的木窗,夜风裹挟着几分凉意涌入,吹得烛火微微晃动。
窗外,夜幕如墨,泷州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往日里还算繁华的街道,此刻空无一人,只有几盏孤灯在黑暗中摇曳,如同鬼火。
远处的青冥山在夜色中勾勒出狰狞的轮廓,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等着择人而噬。
李景隆望着沉沉夜色,眉头紧蹙。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绝不会平静。
赈灾、剿匪、对付燕逆余孽,还要提防京都那位皇帝的猜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可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
(https://www.635book.com/dzs/76008/49731880.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