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 > 第六十六章 父王,你得谢谢我!

第六十六章 父王,你得谢谢我!


半响,黄子澄才道:“太子妃,子澄思来想去,当前还是装着不知道太子殿下有意立皇太孙为好。然后子澄在组织几场文会,邀请允炆殿下参加,让允炆殿下历练历练!”

他想过了,先不说太子朱标已经警告过太子妃吕氏,不准背后针对朱允熥,就是当前的局面,也不适合针对朱允熥。

要知道朱标并没有明着立皇太孙,朱允炆和朱允熥暂时还不是敌对关系,继续针对朱允熥,只会吃力不讨好。再者与其继续针对朱允熥,还不如将精力放在笼络群臣上面。

毕竟朱标要立皇太孙,怎么都绕不开群臣,还要征求群臣意见,若朱允炆以东宫嫡长子身份,在群臣面前刷足了好感,等朱标正式议论立皇太孙一事时,群臣自然会成为朱允炆上位的支持者。

“这个好,就按黄先生你的意思办!”

吕氏本就出身士族,知道文会是什么,听黄子澄一说,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连连点头:“另外办文会所需的银子,都从本宫这儿支。”

“正好朱允熥那兔崽子的工坊,给东宫送了不少银子。拿他的银子,办咱们的事。”

“太子妃所言甚是!”黄子澄知道内幕,附和道。

吕氏笑了笑,又道:“对了,朱允熥那边…”

“太子妃,依子澄之意,暂时不要针对允熥殿下。毕竟我们在太子殿下那儿已经失了先机,不妨等事情明朗后在说!”黄子澄打断道。

吕氏脸色变了变,最后叹道:“也罢!暂时先放他一马。”

“对了,太子妃,这事要不要告诉允炆殿下!”黄子澄点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又道。

吕氏想了想:“暂时先瞒着允炆吧!他还小,本宫怕他失言,走漏了风声。”

“太子妃,子澄认为还是告诉允炆殿下为好,一来,办文会的目的,就是为了笼络群臣,需要允炆殿下的配合。”

黄子澄想了想,摇头道:“二来,也能利用此事,让允炆殿下得到历练。毕竟争皇太孙之位,我们也只是辅助,主要还是看允炆殿下本人,能否得到皇上,太子殿下,以及群臣的认可!”

“这…好吧!就以你的意思办!”

吕氏原意是想替朱允炆安排好一切,不让朱允炆沾上这些琐事,但黄子澄的话,也有道理,允炆自己不能立起来,任凭他们怎么推,也没用。

最关键的是,当前这个关口,她不确定还有没有时间,替朱允炆安排一切。

黄子澄点了点头:“太子妃,若无其他事,子澄现在就去安排了!”

“允炆的事,就拜托黄先生你了!”吕氏郑重其事道。

黄子澄没在多言,只是郑重其事的行了礼,就转身离开了。

吕氏目送黄子澄离开后,稍作停留,又唤人去请东宫,其他看好朱允炆的先生,属官,联络感情,寻求支持。

虽然她信任黄子澄,但黄子澄的办事能力,让她有所怀疑。再者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得多做安排才行。

………………

相比起吕氏和黄子澄谋划皇太孙之位,朱允熥则没想那么多,也没意识到朱标已经考虑立皇太孙了,心思还是放在工坊,和朝廷的弹劾上面。

工坊方面,除了新建窑口,扩大工坊规模之外,还在他有意识的引导,开始了水泥烧制,并且烧制的很顺利,估摸着很快,就能烧制出合格的普通水泥。

而弹劾方面,还真像他父王朱标所言,一点都没让他操心。

他皇爷爷朱元璋将所有弹劾奏章留中三天后,在上早朝期间,借着以何巡为首的言官们,不满弹劾奏章留中,当众弹劾时,一边宣布何巡等人弹劾不实,涉嫌污蔑皇孙。一边又挑了两个有问题的言官。

打了三十大板,罢官免职,杀鸡儆猴。

群臣心里怎么想的,朱允熥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朱元璋一通组合拳下,所有弹劾他的声音消失殆尽了。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让他很过意不去,那就是他舅姥爷和舅舅,在早朝上,听到何巡等言官的当众弹劾,当场为他出头,将何巡和都察院的一个叫郭茂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给打了。

而且打得老惨了。

当即气的朱元璋罢了他舅姥爷蓝玉和舅舅常升所有官职,并勒令二人闭门思过,不许任何人探望不说,还没有定时间。导致他得到消息,想去探望蓝玉二人都不行。

好在朱元璋气归气,还是给东宫留了面子,没有夺蓝玉二人的爵位。不然以他们在朝堂上,冒犯圣颜,违抗圣旨,殴打言官,以及过往黑历史,罢官免爵都是轻的。

而这也是何巡这个,最先弹劾他,却没有事,反倒其他两个,跟他弹劾的言官被罢官免职的原因。

这日,在朱允熥的督促下,工坊的匠户们终于将水泥烧制了出来,并进行简单的验证,浇灌出一大块,水泥板。

朱允熥看水泥板硬化了,让人用大锤,使劲砸水泥板,仅仅只是少量水泥渣四溅,一点点被砸印记,确定水泥达标,便让蓝五安排人继续烧制水泥,并看好水泥板后,就匆匆回宫,向朱标和朱元璋报喜,请功。

要知道水泥可广泛应用在修路、建房子、修筑堤坝等地方,而且成本十分低廉,比当前应用的三合土,便宜了一大截,对大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为大明做出这么大贡献,他必须第一时间让朱标和朱元璋知道。并顺便朝朱标和朱元璋,索要些好处。

比如新建工坊,招募更多的人,或者组建工坊护卫队等等。

要是能直接索要到皇太孙之位,那就更好了。

很快,朱允熥回到皇宫,但他没直接去找朱元璋,而是径直来到东宫文华殿外面。

“允熥殿下,太子殿下正和六部大臣议事,你不能进去!”

当朱允熥习惯性闯文华殿时,被候在殿外的宦官,拦了下来。

朱允熥一怔,才知道朱标今天没去工坊的原因,不悦道:“父王他不知道他身体是什么样吗?怎么又开始理政了?”

“他们今天议什么事?”

“奴婢不知!”宦官摇了摇头。

朱允熥皱眉道:“那他们什么时候结束,你总该知道吧?”

“奴婢不知!”宦官依旧摇头。

朱允熥扯了扯嘴角,耐着性子道:“那你去替本王通报一声,就说本王有重要的事禀报。”

“太子殿下吩咐了,议事期间,不许任何人打扰!”宦官再次摇头道。

“嘿…”

朱允熥火气一下子上来了,手指着宦官,正想说些什么时,转念一想,为难一个宦官,平白掉了自己身份。

再者人家也只是执行他父王的命令,并非故意针对他,又何必去为难人家。

最后他语锋一转:“那你去找人,给本王把桌子凳子搬过来,并给本王泡杯茶,拿点点心,本王就在这儿等。”

“这…是,郡王殿下!”宦官原本还有些犹豫,但想到朱允熥过往名头,没敢阻拦,立即唤人按照朱允熥的吩咐去办。

不久,文华殿外支起了桌椅,朱允熥悠闲的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慢慢的喝着,等着。

只是他一杯茶都还没喝完,文华殿内的议事结束,殿内议事官员们随朱标鱼贯而出。

朱允熥!!!

朱标一眼看到殿外坐着的朱允熥,先是有些意外,后看到他那悠闲模样,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混账东西,还有没有点规矩?人家来文华殿外候着,都是规规矩矩站着,或跪着。就你要特立独行,搬来桌子椅子喝茶就算了,还吃上点心了,把孤的文华殿当什么了?

你寝宫吗?

但朱标碍于身后的六部官员,并没有表现出来,转身道:“孤还有点事,你们先各自去忙吧!”

“臣等告退!”

六部官员们也都看到了朱允熥,脸上皆浮现惊愕,以及一点点厌恶,但都没出声,等到朱标吩咐后,才行礼离开。

路过朱允熥时,还不忘朝朱允熥行礼,问安。

“来人,把这混账东西给孤…”等官员们走后,朱标火气上来了,手指着朱允熥,怒道。

朱允熥没在意朱标的怒火,放下手里的茶杯,起身嬉皮笑脸道:“父王,你先别生气,我告诉你一件天大的喜事!你但凡知道了,还得谢谢我!”

“喜事?什么喜事?”


  (https://www.635book.com/dzs/76416/4974630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