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依旧落后的家乡,赵小海的努力
推荐阅读: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 她200斤带球跑,阴湿大佬红眼了 重生60,寡嫂逼我迎娶姐妹花 非正经修仙文,正经人别看 娇软盲妃超会撩,太子殿下争宠急 缥缈九州辰 哈哈哈,大周 被夺锦鲤运?崽崽她是玄学真祖宗 全球惊悚:阴间女友带我嘎嘎乱杀 娱乐:剧组霸凌?我背景震惊全网
与林帆和王浩在城市与工业战场上的雷霆万钧不同,赵小海的“实战”,则显得悄无声息。
“城市节点优化”阶段性任务结束,她获得了一个短暂的间隙。
没有丝毫犹豫,她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
那是一个深嵌在西部黄土褶皱里的小山村,名字叫下马沟。一个地图上需要放大很多次,才能找到的渺小坐标。
列车换成长途大巴,大巴换成颠簸的三轮摩托,当双脚终于踏上熟悉的土地时,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尘土与干草的燥热空气。
一切都没有变。
远处的山塬依旧光秃,村口的歪脖子老槐树依旧挣扎着伸展枝丫。
土地依旧贫瘠。
视线越过低矮的土坯房,投向村子赖以为生的田地。地里的经济作物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沙地薯”,也是村民们唯一的指望。
此刻,那些薯苗蔫蔫地趴在龟裂的土地上,叶片卷曲,边缘泛着不健康的焦黄。
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绝望。
“小海回来啦!”
“哟,女大学生放假了?”
路过的乡亲们脸上挤出淳朴却又带着愁苦的笑容,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
赵小海一一回应着,心口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她看见了王叔黝黑脸庞上更深的沟壑,看见了李婶鬓角新增的白发,看见了孩子们望向干涸河床时茫然的眼神。
她的父亲,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正蹲在田埂上,一遍遍地用手抚摸着干裂的土地,浑浊的眼球里倒映着枯萎的希望。
简单的捐款?
赵小海的口袋里,有这次任务刚发放的一笔不菲的奖金。但她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
那笔钱或许能让乡亲们撑过这个冬天,但明年呢?后年呢?
只要这片土地的宿命不改变,贫穷与困苦就会像这旱灾一样,周而复始。
杯水车薪。
她要的,是釜底抽薪。
一个念头,在她脑中如电光石火般闪过。
【中草药现代化应用】项目。
那个由她主要负责,涉及了海量植物学、基因图谱与性状编辑基础的庞大课题。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在她心中疯狂生根、发芽。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回到自家那间简陋的小屋,关上了门。
房间里,她打开了腕部的【个人终端】。
幽蓝色的光芒亮起,映照着她无比严肃的脸。
她向项目总负责人何宇,提交了一份加密申请。
申请内容很简单。
动用【盘古】系统对核心学生开放的,那一部分权限极其有限的民用“基因库”。
权限用途:个人农业科研项目。
地点:西部,下马沟。
几分钟后,何宇的回复传来,只有一个字。
“可。”
一个字的背后,是无条件的信任。
赵小海的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行动,就此展开。
在村子后山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里,赵小海圈出了一小片不起眼的实验田。
她的“秘密行动”,开始了。
村民们眼中,那个从大城市回来的女大学生,这几天变得有些古怪。
她不像别的年轻人那样待在家里吹风扇玩手机,而是整天戴着个草帽,在后山那片没人要的破地里“玩泥巴”。
没人知道,这场“玩泥巴”的游戏背后,蕴藏着何等惊人的科技力量。
赵小海从自家地里,小心翼翼地采集了“沙地薯”的植株样本。
回到小屋,她将样本放入【个人终端】延伸出的一个简易分析托盘中。
“样本分析中……”
“本地物种‘沙地薯’基因图谱构建……”
“关键性状基因片段扫描……”
一道道数据流在虚拟屏幕上飞速闪过。
很快,一副完整的三维基因螺旋链条,悬浮在了赵小海的眼前。
其中一段基因片段,被系统用刺目的红色高亮标记了出来。
找到了。
制约产量和生存能力的关键——一个在抗旱性、抗逆性上存在明显缺陷的基因片段。
它就像一条精密锁链上一个锈蚀的环节,决定了整条锁链的脆弱。
赵小海的目光变得专注而锐利。
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飞快滑动,接入了【盘古】的民用基因库。
那是一个浩瀚如烟海的生命数据库。
她的权限很低,只能浏览一些最基础、最常见的民用经济作物和功能性植物的基因模型。
但这,足够了。
她在搜索栏中输入了关键词: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
瞬间,数千种植物的基因模型被筛选出来。
赵小海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一种广泛分布于沙漠地带的,名为“沙棘”的常见植物基因模型上。
她没有试图去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黑科技作物。
她只是想为这片她深爱着的土地,为这些淳朴的乡亲们,做一点微小却关键的实事。
“提取‘沙棘’抗旱基因模型……”
“与‘沙地薯’缺陷基因片段进行模型比对、优化、重组……”
“生成‘微型基因置换’方案……”
【个人终端】精准地执行着她的每一道指令。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赵小海带着一小袋经过特殊处理的“沙地薯”种薯,再次来到了那片实验田。
她将种薯一颗颗小心地埋入土中。
随后,她将【个人终端】的端口对准了这片刚刚播种完毕的土地。
“启动‘微型基因置换’程序。”
一道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光,从终端射出,如同涟漪般扫过这片土地。
无声无息。
一股奇特的能量场,精准地覆盖了每一颗深埋地下的种薯。在那微观到极致的世界里,一场颠覆性的“手术”正在进行。
那段属于“沙棘”的、代表着顽强生命力的抗旱基因,被精准地“嫁接”到了“沙地薯”的基因链上,完美替换掉了那个原本脆弱的缺陷环节。
做完这一切,赵小海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她站起身,看着眼前这片平平无奇的土地,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她知道,她种下的,是什么。
那不是普通的薯苗。
那是希望。
这场悄无声息的“基因扶贫”,没有惊动任何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
村里人看着赵小海的实验田里也冒出了绿芽,长出了薯苗,都只是善意地笑笑。
那丫头,还真把地种上了。
只是她那片地里的苗,看起来似乎……比自家地里的要绿一些?壮一些?
或许是后山那块地位置好,没人这么想。
直到几个月后,那场罕见的、席卷了整个区域的特大旱灾,终于露出了它最狰狞的面目。
当村民们田地里最后一丝绿色都被烈日彻底吞噬,只剩下一片焦黄死寂时,赵小海的那片实验田,却为她的家乡,带来了一场真正的、丰收的变革。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20/49742627.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