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141章 当狗不容易!

第141章 当狗不容易!


马有德刷刷刷飞快记录。

    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词。

    老钱、五月花、蓝血、颠覆认知、普世价值包装,

    马可穆勒观察着马有德的震惊,眼中闪过一抹孤光。

    这是一个深层世界。

    有时候,看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好事。

    猎人和猎物,是可以随时转变的。

    马可穆勒恢复了带着点讨好的表情,继续道:“查尔佩里克极其享受那种在幕后,通过文化和思想影响、塑造,甚至操纵他人的感觉。”

    “他认为这是他们这类精英的‘责任’和传统,你懂的,祖先用枪炮和贸易进行殖民,他们则用文化和思想。本质上,还是一种更隐蔽的殖民。”

    马有德笔下不停,心中却已掀起波澜。

    老板看得果然深远,这种敌人,确实比单纯的商业对手难缠百倍。

    电影这潭水,比想象中深多了。

    “那史密斯呢?”

    马有德话锋一转,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终于问到了他最想要的情报。

    “史密斯?”

    马可穆勒撇撇嘴,语气轻松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怜悯:“他?和查尔佩里克比起来,他就是个普通的打工仔。”

    “工薪家庭出身,靠着贷款读完大学,现在估计还在为还清那笔巨额学贷发愁呢。”

    说到这儿,穆勒甚至忍不住小小地自豪了一下。

    “说实话,在这方面,我们意大利的福利体系可比美国强多了,至少我们的年轻人不会为了一点学费背上一辈子的债。”

    马有德合上笔记本,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工薪家庭,巨额学贷.

    每一个词都像一块拼图,在他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形象。

    一个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急于寻找上升通道的人。

    一个和查尔佩里克那种老钱贵族完全不同的人。

    一个,或许可以被老板收服的人。

    得知了史密斯的背景,马有德没有急于暴露意图。

    马有德面带笑容道:“老马,你做的很好。老板会知道你的合作,无精打采的,怎么了,玩的不开心吗?”

    马有德关心起了马可穆勒的情况。

    马可穆勒摇了摇头,半真半假苦涩道:“说到底,我只是个搞艺术的,一个电影节的组织者。”

    “如今夹在两位巨人之间,说实话,我有时候真希望自己从没接过美国佬的电话。”

    马可穆勒见马有德没有不耐,大着胆子继续吐苦水:“我知道沈导和你看得起我,给了我体面和机会。”

    “但大漂亮那边,他们手段向来粗暴,佩里克家族树大根深,史密斯这样的人为了前途也能豁得出去。”

    “我呢?我只是想安安稳稳地经营我的电影节,现在我只想着能够回家,我还有母亲需要照顾!我还有孩子!”

    马可穆勒遮住脸,卖惨道。

    马有德脸上露出恰理解和同情,心中却冷笑。

    这老狐狸,还会哭惨卖乖了。

    马有德没有丝毫同情,他们又不是朋友。

    “你的难处,老板和我都明白。老板常说,朋友来了有好酒。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自然不会看着朋友为难。”

    马有德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推心置腹:“其实,要想摆脱现在的困境,也不难。关键在于,得让那边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怎样就怎样的。”

    “得让他们学会平等的和我们对话。”

    穆勒精神一振,连忙坐直身体问:“你的意思是?”

    马有德没有直接提史密斯,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回形针。

    “老板对回形针导演,没有私人恩怨。但有些原则,必须讲清楚。如果回形针导演希望进行这次对话,那么前提有两个。”

    他伸出两根手指,不容置疑道。

    “第一,旗帜鲜明的喊出‘大师对话:从古装大片到历史大片’。回形针是艺术片领域的大师,我们沈导,是商业片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

    “这一点,必须在所有宣传口径上明确。对话的主题,也必须围绕《蛟潜虎隐》和《督公》所代表的两种古装大片道路展开。”

    “回形针必须公开、彻底地承认《督公》的成功,并承认他过去所引领的‘中皮西骨’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二。”

    马有德的声音沉了下去:“回形针导演必须为他拍摄《造孽》这样一部严重伤害我们民族感情的电影,进行公开的、真诚的道歉。这是对话能够进行的基础。”

    马有德目光灼灼地看向马可穆勒:“如果你能促成这两点前提得到满足,那么不仅仅是你眼前的困境迎刃而解,你也将真正成为我们值得信赖的伙伴。”

    马有德其实就是要马可穆勒,和他背后的人加大投入。

    只要越陷越深,就会露出破绽,也就有可能被攻陷。

    马有德心里做好了马可穆勒会讨价还价,第二点要求,几乎要把回形针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然而,出乎马有德的意料。

    马可穆勒仅仅只是沉默了几秒钟,脸上甚至掠过一丝轻松,随即重重点头。

    “没问题,这两个要求,很合理。”

    马有德有些错愕,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这就答应了?

    “你是力捧回形针登上神坛的伯乐和老友吧?”

    马可穆勒沉痛道:“我们确实是好朋友。”

    “那你?”马有德问。

    马克穆勒坚定道:“但我们是更好的朋友。”

    马有德心里不由卧槽,这人情世故可以啊。

    马可穆勒道:“恕我直言,回形针的成功,离不开威尼斯,离不开我们西方电影节体系的加持。”

    “他享受了光环,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在艺术领域,友谊是珍贵的,但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马有德目瞪口呆,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出卖都说的如此清新脱俗。

    马可穆勒语气沉重,但说出的话就像是处理一件普通的物品:“沈导代表的才是不可阻挡的新势力和未来,而回形针,他更像是一件有趣,却已经有些过时的玩具。”

    说到这,马可穆勒压低了声音:“这件事操作得好,大家都有好处。”

    马有德忍不住问:“哦?怎么说?”

    马可穆勒仿佛回到了操作威尼斯电影节的时候:“这件事我们可以分两步走,或者说,两个版本。”

    “对史密斯那边,我们只提第一个要求。强调这是沈导愿意对话的‘积极信号’,强调‘大师对大师’的平等框架,只讨论古装大片电影叙事本身。”

    “这符合他们的预期,会让他们觉得沈导虽然强硬,但依然在‘规则内’玩游戏,对西方那套‘艺术对话’的价值观仍抱有期待,他们会乐于推动。”

    “而私下里,我会以老朋友的身份,亲自去和回形针沟通。”

    穆勒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笑意:“我会告诉他,美国佬咄咄逼人,沈善登这边态度强硬,但我会尽力帮他周旋,争取到一个能展现他艺术高度、甚至能为《造孽》进行某种‘艺术辩护’的场合。”

    “我会给他制造一种错觉,仿佛这次对话是他挽回颜面、重新证明自己艺术纯粹性的机会。我作为主持者,会‘主动’扩大对话范围。”

    “话题不只局限在类型片讨论上,甚至会试图将话题引向更抽象的‘艺术自由’、‘创作不受限’等领域。”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表面文弱,骨子里是有一股狠劲的。”

    “这样一来。”穆勒双手一摊,做了一个意大利手势:“是回形针自己破坏了事先约定的议题,主动挑衅。”

    “那么,无论沈导在对话中对回形针做出何等犀利、甚至是羞辱性的反驳,在旁观者看来,都是回形针自找的,是沈导被动反击。”

    “沈导维护了自身立场,打击了对手,还占据了道德和情理的制高点。”

    “而回形针,只会输得更惨,却怪不到任何人头上,甚至还要感谢我的‘帮助’。”

    “我还委屈呢,好不容易促成这样的华语盛事被他搞砸了。”

    你还委屈?

    马有德后背甚至冒出一丝凉气,这套操作不正是发生在《造孽》上的吗?

    如果不是老板的《督公》横压一世.

    马有德惊叹道:“老马你不愧是执掌威尼斯电影节多年的艺术总监!”

    马可穆勒给了他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一点小小的职业技巧罢了。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沈导的战略目标。能为沈导分忧,是我的荣幸。”

    马有德端起茶杯,借喝茶掩饰内心的震动。

    他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老板的高明。

    不需要亲自出面,只是释放出一个意图,就能让马可穆勒这样的人精不仅乖乖献上投名状,还主动贡献出如此狠辣周全的计策,甚至以此为荣。

    虽然是西方叙事调教好的工具,但老板经过一番操作,也能够使用了。

    “好!”

    马有德放下茶杯:“就按你说的办,需要什么配合,随时联系我。我会将你的计划和诚意,完整地汇报给老板。”

    闻言,马可穆勒露出真心的微笑,他现在只想解套。

    “请你和沈导放心,我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还可以这样?”

    听完马有德的汇报,沈善登也是愣住。

    已经不是大师不容易,是当狗不容易啊!

    他自认蹬起来不惜力气,没想到他还是保守了。

    外面用起狗子才是真的往死里用!

    价值稍微降低,就有被宰了吃肉的风险。

    马有德兴奋道:“老板,史密斯是一个背负学贷、渴望阶级跃迁的普通人。我们完全可以下手,还有查尔佩里克,如今精神也处于颓废之中,我们都可以想办法入手。”

    “你看,你又急。”

    见马有德过于兴奋,沈善登摇头道:“查尔佩里克没那么简单,以后也许可以接触,但不是现在。史密斯也不能急,已经先收了马可穆勒,史密斯可以等等。”

    马有德冷静下来,聊起更多细节,尤其是马可穆勒那番“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和那个“你懂了”的表情。

    沈善登点头:“意大利是这样的,西方人当中,只有意大利有那种吃亏当交个朋友的想法。确实文明程度要高于其他西方人种。”

    听完马有德的汇报,沈善登摸了摸下巴。

    马可穆勒也没有多老实。

    不过他也不是真要亦步亦趋的傀儡,那样反而没有战斗力。

    翌日。

    12月6日。

    沈善登下班回家。

    电视上正在转播《投名状》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首映礼盛况。

    星光熠熠,红毯炫目,媒体的闪光灯几乎要将夜空点亮。

    央视电影频道、BJ文艺频道等多家主流媒体同步转播,新浪等六家网络媒体全程直播。

    号称有三百家媒体、八百名记者现场报道,排场拉到了极致。

    大蜜蜜蜷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李莲杰、刘德化、金城武三大巨星同台,台下坐满了两岸三地的知名艺人,忍不住感叹。

    “这阵仗,真是够唬人的。你说,咱们《督公》破纪录的时候,都没搞这么大规模的首映吧?心里真不羡慕?”

    沈善登正低头看着国内如今做电影后期公司的文件,头也没抬,淡淡道:“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电影不行,一切等于零。”

    大蜜蜜瞥了他一眼,见他真的毫不在意,便也不再说什么,继续看热闹。

    沈善登的目光从文件移开,扫了一眼电视屏幕。

    前世,便是如此。

    哪怕《投名状》内核黑暗压抑,叙事冗长,逻辑稀烂,连港片常见的兄弟情都没有。

    但凭借着中影强大的行政资源和渠道优势,硬生生将票房推到了两个亿。

    这个数字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也留下了一个畸形的结果。

    陈克辛们更加坚信那套“借鸡生蛋”模式的正确性。

    因为人家确实有收获,收获还很大。

    港台导演、港台演员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合拍片模式得以延续,甚至更加固化。

    资本和资源继续向他们倾斜,仿佛只有他们才懂得如何拍“大片”。

    业界内部或许清楚,这是中影足够强的结果。

    但在公众层面,在更广阔的市场认知里,那就是“港圈大导演+巨星”模式的成功。

    用自己的血汗资源,养肥了别人,还进一步巩固了别人的话语权,挤压了本土创作人员的空间。

    韩三平已经不会像前世那样,动用大量行政资源,去为《投名状》保驾护航。

    沈善登很好奇失去了中影的助推,《投名状》的真实成色,究竟能换来多少真金白银的票房?

    贺岁档一步步来袭。

    当沈善登专注于电影,一个消息,也在快速传开。

    宛若风暴!

    初听无人相信,再一打听纷纷震惊!

    沈善登在北电将和回形针进行一场“大师对话”的风声一经传出。

    各方当场炸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0/6759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