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华娱太阳升起!(44)
柴菁内心涌起无力感和挫败感。
她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无比幼稚。
《督公》一系列精准狠辣的营销组合拳早已证明,它背后站着一个极其专业的团队。
而沈善登本人,也绝非一个简单的导演,他对传播话术的理解和运用,深厚得可怕。
这场面对面,到底是谁的主场?
录制被叫停。
演播厅的灯光暂时黯淡下来,制片主任走上前来,先向沈善登这边礼貌致歉。
没办法,对方表现太强,这段若不做后期处理,根本没法播。
沈善登靠在椅背上,目光掠过不远处正在低声交谈的节目组。
在他看来,此时的柴菁大约还是七分僧三分妖,尚未走到日后那般彻底不加掩饰的地步。
更多是受圈子文化浸染,随波逐流,有着媒体人标准的业务能力,却也带着这个群体难以避免的歪屁股。
当然,这样的立场,若是出圈,放在阳光底下曝晒,鬼魅魍魉之态便无所遁形。
沈善登不经意用上了训狗的手段。
不得不承认,《督公》大获成功之后,沈善登确实有些变了。
说得好听是斗志昂扬,说得难听,就是有点飘,尤其是经过与马可穆勒那番交锋之后。
要不然不至于如此折腾范氷氷,之前沈善登都是挺温柔的,最多扣几下。
此刻面对柴菁,他脑子里转的,全然是训狗的念头。
当然,从事实来看,两人想一块去了。
柴菁也想要用丰富的媒体经验驯服他。
结果来看,沈善登更胜一筹。
制片主任将柴菁单独叫到一旁,柴菁注意到了对方脸色并不好看:“这是《面对面》,个人情绪收一收,职业一点。”
柴菁立刻点头:“我明白。”
她听懂了言下之意,顺带洗白《造孽》也就罢了,可她现在明显上了头。
若再按这个走向录下去,这期节目会变成什么样子?
《造孽》不是迎风臭十里,是臭百里,甚至不止是“臭”的问题,更涉及严肃立场。
她一味想着扳回一城,传递出去的信号是要干什么?
另一边。
马有德递来水,低声喝彩:“老板,太厉害了!”
沈善登比划了一下:“录上了吗?”
马有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是的,他们留了一手。
不是不信任节目组的操守,只是这样,更有性价比。
录制再度开始。
柴菁压下心头那点晦气,不能再硬碰硬了。
因为沈善登比她更敢批判,也更会批判。
她不得不将话题转向更大众的方向:“沈导,你之前接受专访时提到了‘历史之光与财富密码’,这是一个非常直白且吸引人的说法。”
“《督公》无疑已经掌握这个密码,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但巨大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关注和争议。”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阶段,你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非常积极地站在台前,接受像我们这样的权威专访。”
“你是否不仅仅关注一部电影的成败,而是希望通过《督公》的成功,去证明或者引领一些更宏大的东西?”
沈善登觉得采访终于回到了正轨。
“《督公》的公式可以复制,它并不神秘。总结起来就是:中国内核+中国视效奇观。”
“也就是,基于真实历史与价值观的精神基底,加上符合东方美学的电影工业呈现。”
“如果还要补充,那就是,流畅紧张的剧情+打击黑暗、弘扬光明的暴爽叙事+历史之光,也就是展现我们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有道,也有术。这个组合,就是当下最强劲的‘财富密码’。”
沈善登继续展开他的蓝图,语气中充满了热情与自信。
“我个人,以及我的团队,绝不甘于《督公》只是一部成功的单体电影。我们要以它为基础,构建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可持续的电影宇宙。”
“明朝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嘉靖朝只是开端。陆炳、海瑞、张居正,乃至洪武朝的徐达、常遇春,永乐朝的郑和,都有独立成篇、波澜壮阔的故事可讲。”
“我们有计划推出‘嘉靖风云’系列,未来更可扩展至‘大明英雄谱’,甚至溯及汉唐,延至宋元,打造一个纵贯千年的‘中国英雄电影宇宙’。”
柴菁震惊得几乎忘了接话。
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被震住了。
她需要让采访回归正轨,也确实惊叹,忍不住为这宏大的构想心惊。
沈善登在《督公》石破惊天,实现从网络歌手到亿元大导,影史导演的身份转变之后,几乎毫不停留,继续往前进。
柴菁仿佛真的看到一幅巨卷在眼前展开。
“这,简直有点不可想象,根植于我们自己历史的电影宇宙,好莱坞也没有吧?”
“西方又没有信史。”沈善登自信地点头:“没错!但我们的核心不是个人主义英雄,而是我们之前探讨的两者结合,个体命运和家国情怀的结合。”
“既有个人英雄,也有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改写之前的‘东方奇观+西方内核’那一套,确立‘中国内核+中国奇观’的模式。”
“这是一条更广阔、更可持续、更能赢得本土观众由衷热爱的康庄大道。这里的核心价值光明正大,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传承的血脉。”
在沈善登面前,柴菁仿佛看到太阳升起。
柴菁感到刺眼般的不适。
她那点批判性又回来了:“是否我们也不能闭门造车?像回形针导演,就强调交替的文化,博采中西两长。”
沈善登笑了:“我看了你们之前的专访。在身份认同上,关于是弯岛、内地、华裔还是其他?回形针导演说是‘交替’,直白来说,不就是杂交吗?”
柴菁后悔了!
场外的制片主任捂住脸,你说你还惹他干什么?!
人是真尖锐!
还好是“杂交”,这要是后面带个“种”字,还了得?!
沈善登赞叹道:“杂交好啊,杂交水稻产量就很高。我认同博采中西所长,我自己也向好莱坞学习。”
随即,沈善登微微一笑:“如果只是为了个人享受票房成功的喜悦,我现在应该关机,找个地方休假,但我没有。为什么?”
“因为一部电影的成功,如果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那它的影响就是短暂的,甚至是孤立的。”
“过去十年,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华语电影,比如《蛟潜虎隐》,乃至后来的《英雄》,它们在国际上取得了成功,也吸引来了资本。”
“但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固化了一种模式,一种必须镶嵌某些‘西方视角认可的内核’,或是用东方奇观去包装西式普世价值,才能获得商业回报的刻板模式。”
“甚至在一些严肃历史题材里,也被植入了某些大尺度的、符合他者猎奇心理的叙事。”
“所以我才要站出来,告诉所有人,《督公》的成功,证明了一条新的路。”
“而且市场广阔,观众渴望。这条路的核心,是清晰可寻的电影模板!”
柴菁深吸一口气。
沈善登不是在享受成功,他是在布道,是在传播一种新的市场叙事。
而且因为她之前糟糕的表现,为了节目正常播出,节目导向不出问题,这段恐怕还必须保留。
好气!
柴菁下意识想要批判,却清楚对方不是善茬。
内心滴血,嘴上却只能笑着接话:“就是你刚刚阐述的财富密码?”
沈善登颔首:“我就是堂堂正正地告诉所有人,我欢迎更多的同行者,甚至欢迎‘跟风’。”
“因为只有当足够多的人相信这条道路,涌入这条道路,用好作品去夯实它,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市场和创作循环,才能彻底驱散那些扭曲的、迎合的迷雾。”
“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建设,是更多尊重历史、敬畏英雄、服务本土的作品涌现。阳光只有照进更广阔的地方,才能带来真正的晴朗。”
采访室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震惊地望着沈善登。
沈善登不仅拥有石破天惊的才华和成绩,更有着一种近乎可怕的清晰头脑和宏大格局。
不是在炫耀成功,是在构建一个时代。
柴菁望着眼前这个比她小不了几岁的男人,心底发寒。
确实有煽动性!
这一刻,她彻底明白了。
《督公》的成功只是开始,沈善登要的,是整个中国电影生态的革新。
他的兴趣不在于睥睨众生,而在于他手握蓝图,并真诚地邀请所有人,共同建造一个光明的、自信的、属于中国电影的新时代。
沈善登笑了笑,又恢复了之前的随和。
仿佛刚才那个挥斥方遒的人不是他,“我只是一个比较有耐心的‘王婆’,希望我的‘瓜’能吸引更多人来种更好的‘瓜’,最终让我们的市场,瓜果飘香,四季常青。”
当其他人为之兴奋或震惊之时。
只有柴菁下意识地觉得不爽,暗暗握拳。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0/67608.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