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不吃牛肉!(8k4)
睡不着的何止是韩三平。
“一千万?!竟然是一千万!我艹沈善登,真牛啊!”
范氷氷狂喜到已经失态。
“听到了吗?一千万!!”
范氷氷一把抓住身边助理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拔高。
“破了!创下今年国产片开画票房记录!更破了《色戒》的开画记录!周四就破了一千万!!”
她整个人跳了起来,用力挥舞着拳头,拖鞋甩飞了都浑然不觉。
小助理捂着嘴,眼泪无声地滑落:“氷氷姐,我们,我们真的成功了!”
这段时间,她最清楚范氷氷承受的压力,几乎是独自扛着整个工作室在前进。
年初离开华易兄弟,离开巨头庇护,自立门户的她开局并不顺利。
备受争议的《苹果》在柏林未能斩获奖项,国内上映更是遥遥无期。
舆论压力和事业的不确定性,让她如履薄冰。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督公》的成功是一场及时雨。
范氷氷眼圈也红了,肩膀抑制不住剧烈地抖动。
按照她以前的惯性,这种时刻必定要找位大佬依靠,但是沈善登当初那番话,一再的应验。
范氷氷也担心,是不是这次自立门户,也会像当年加入华易那样,又是另一番泥泞。
因此,对于接触她的弯岛人,她一直举棋不定,就是在等《苹果》和《督公》的结果。
她需要更多的筹码,而对《督公》,她寄予了最大的期望。
电影没有辜负她,沈善登也没有辜负她。
“许知翠”这个角色,恰恰出现在她最需要的时刻,又成功在她最需要的时刻。
她不再是华美空洞的花瓶,而是一个有韧性、有成长、有情感寄托的宫女。
从默默忍受刁难,到获得陈默的“聘礼”成为人人艳羡的对象,再到外放后独立自主、甚至协助查案。
沈善登又很会拍女人,不仅拍得美,作品完成度高,票房又大获成功!
许知翠的戏份不算多,却有着完整的人物弧光,展现了从依附到自立的微妙转变。
尤其是她最初出场,再到微服私访时,强忍酸涩咽下军户递来的“醋布饭”那个镜头,路演时许多观众都认可了她的演技。
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对她来说太重要了!
也让范氷氷真切感受到,不剑走边锋,不靠博眼球的争议炒作,一样能获得成功!
心里像是照进了一缕光。
想找沈善登“发泄”一番,好入眠。
“沈导休息了。”小助理看出来了,冰冰烧了,赶紧提醒。
“心态可真好。”
范氷氷不由得感慨,好像从未见过沈善登犹豫的样子,从第一次见面起就很狂野。
想着想着,她的手不自觉地向下摸去,复刻起那初见的场景。
当时还有点生气,现在回想起来却有点甜蜜。
《督公》的成功,让这份甜意更甜了。
“是,首日破了一千万,中影给的数据。“
陈坤接到发行经理的短信,压抑着激动,和李晓婉通完电话,又和几个好友分享了喜讯。
已是凌晨一点半,明明累了一天,他却毫无睡意。
电影能有这个成绩,打死他都想不到!
看剧本时觉得不错,但没敢想会这么好。导演完成度高,后期精良,中影全力支持,营销也做得漂亮,有了这样惊人的成绩。
而在上映前,质疑声不绝于耳,内地演员扛不起票房、没观众缘、没号召力.
说的陈坤都开始自我怀疑了。
现在呢?按照这个首日成绩,按这势头,李晓婉和周迅都认为,电影破亿板上钉钉。
一亿票房电影的大男主!
这足以让他彻底摆脱“只能演偶像剧”的标签,真正站在华语电影金字塔的顶端。
隔壁房间的吴京同样一脸狂喜。
沈善登找到他时,他不仅爽快接下陆炳这个忠勇热血的锦衣卫男二角色,更以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姿态投入其中。
不仅同意担任动作导演和制片人、动作指导,甚至分文不取片酬,反而拿出了当时几乎全部积蓄投入制作。
作为全程参与,并且孤注一掷压上身家的人,他知道《督公》绝对不差,沈善登很懂商业片之道,不仅懂拍摄,更懂营销。
但首日一千万的成绩,还是远超他的预期!
光是单日票房,就超过他之前演的很多电影全周期票房了。
更奇妙的是,《督公》的故事与他现实处境莫名共振。
现实中他“赌徒”般的举动,所有人都不看好,但他相信沈善登。
电影里,陆炳那句“刀剑可断我骨,不屈之魂不可夺!”,仿佛就是他自己的宣言。
电影成功,不只是赚钱的喜悦,更关键是让吴京有了更多的心理认同,给了吴京在香港动作片摸爬滚打时从未有过的、源自内心的感动。
“去路演!”
黄晓明确定了消息,立刻做了决定。
经纪人劝说:“你不是主演,戏份也不多,《督公》现在和《色戒》杠上了,之前又主打大陆班底,你去肯定得罪人。你这边大陆第一小生,港圈也是认的。”
“他们为什么认我?”黄晓明这个时候褪去了老好人的样子,冷笑道:“说到底不就是我会来事,不碰他们的核心资源吗?”
“我要是去演电影,在电影站稳脚,他们还会认可?”
黄晓明决心已下,不是冲动,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白天他已找人打听过反馈,收获的全是盛赞。
《督公》里嘉靖戏份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气场逼人。
黄晓明塑造了一个年轻、锐利、意志坚定的帝王形象。
无论是大礼仪之争中那句掷地有声的“风雨喧嚣,岂能违逆人伦孝道的洪钟大吕?孤虽年幼,也有几分志气!”,还是后期深宫中运筹帷幄的帝王心术。
这是他的舒适区。
黄晓明心中盘算着“嘉靖三部曲”的可能,打算明早就联系陈道明,第一部对方也是主要角色,联合出击。
工作日破千万票房的大男主,他也想要!
电影咖啊,大卖商业片的主角!
这个时候要是不争一争,他也走不到“第一小生”的位置。
几家欢喜几家愁。
等待首日票房揭晓的,不只是《督公》团队。
相比于《督公》一片振奋人心的景象,《色戒》制片方此刻愁云惨淡。
港岛。
《色戒》团队灵魂人物,詹姆士沙姆斯,蒋志强,李安,也全盯着等着电话。
蒋志强也没心思安慰汤薇了,眼下的情况,他自顾不暇,自己都焦头烂额。
“多少?!工作日,周四,单日票房一千多万?”
“就一个普通周四,票房能干到一千多万?”
凌晨两点多,消息来了。
仨人对着《督公》的首日成绩,半天没吭声,屋里死静。
沉默了。
蒋志强眼睛通红,布满血丝,这几天压根就没睡踏实过。
此刻,彻底懵了,吓着了,还有点后怕,恐惧
肠子都悔青了,后悔开记者会的时候没哭的再惨一些。
又暗暗庆幸自己识相,主动把片子下映了。
妈的,周四都能过千万?这太吓人了!
《色戒》首日才四五百万,最高一天也没摸到千万的边啊!
要是《督公》成绩失败,他们还能找补,连帮他们说话的人也能蹦跶起来。
顶多沉默一段时间,后面肯定狠狠报复回来。
就算《督公》成了,只要票房比《色戒》低或者差不多,他们也能说《色戒》下映是电影市场的损失。
可反过来,《督公》越成功,他们要付出的代价越大,他们栽的跟头就越狠。
特别是《色戒》,是以他们完全没料到的方式被按下去的。
他们之前想的最坏结果,是有关部门直接出手。
那样他们还能装委屈,《色戒》是威尼斯给华语电影的三连冠,连着三届给华语片的大奖,为华语电影制造文化盛事,顶着那么大争议给华语片。
连威尼斯都被说“偏袒华人”,张艺谋还得强调评委“一致通过”。
好吧,现在连“国际观瞻”这块遮羞布,也让沈善登干掉了。
卧槽!沈善登怎么这么坏啊。
也太阴了!
蒋志强脑子里就剩这一个念头,沈善登太坏种了。
坐在沙发上的李安,整个人像被抽了魂儿,悔恨交织。
他倒不是觉得自己真错了。
在他眼里,二战亚洲战场就是两国的战争,从他来说,他亲近的也不是这边。
他是觉得像被人扒光了,直接扔冰天雪地里,一点遮挡都没了,身上没了防护。
沈善登那番话,杀人诛心的“夸赞”他只是听听,戳得他最疼的是“利益论”。
在家蹲了好几年的他,比谁都懂好莱坞的残酷,好莱坞的竞争。
也比谁都清楚,沈善登确实说中了好莱坞的潜规则。
背后没有市场托举,没有基本盘的导演,经不起任何风浪。
他能够在家蹲了好几年,和詹姆士沙姆斯成为最佳拍档,说到底靠的是他东方式的视角,以及他的族裔身份。
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断背山》之后,他被《色戒》那个复杂、拧巴、充满道德困境的故事迷住了。
他想的是再突破一步,更进一步的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性,搞点“新东西”,来点艺术的美好。
但没预料,这一步,有可能是深渊。
知道会有争议,但没料到风险大到这个份上!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已经不可小觑,分量太重了,他在这边如果失去了影响力,市场,甚至名誉,下一次失败,还能爬得起来吗?
李安瞥了眼蒋志强和詹姆士,眼神有点变了,再有一次《绿巨人》那样的失败,还会有《断背山》等着他吗?
再让他回去过以前那种日子,他真受不了。
李安不由恼怒,如果没有沈善登,要不是沈善登这混蛋,他何必如此狼狈!
沈善登太坏了!
詹姆士那张脸,比李安和蒋志强轻松多了。
《色戒》这部戏,说起来是李安发起,表面是李安想搞点“美好”的“创新”,实际上,是他觉得有利可图。
既能赚钱,又能在这边搞点认知上的小动作。
要是能延续《卧虎藏龙》的路子,还能对电影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引导这边的商业片走向边缘叙事。
这种项目,能申请政策补助,对他来说稳赚不亏。
给了钱和支持,自然要回报。
大家各有所图,他要赚钱要完成任务。
蒋志强属于不能攻破的市场里面配合的人,作为大金主和制片人,推动上映赚钱,还要借导演的名头把尺度打开。
《色戒》在这边上映,才能完成任务。
环大陆,没有任何意义。
谁也没想到走到这一步。
詹姆士更清楚《督公》成功意味着什么。
从《卧虎藏龙》到《色戒》,为什么非得成功?
《色戒》在威尼斯拿奖了,为什么还得拼命营销“大尺度”?
不只是为了转移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关键是,只有“成功”才能形成资本循环!
在詹姆士的计划里,《色戒》会名利双收。
哪怕最后这边采取了强力措施,所有人也会功成身退,连那个女主角也是如此!
同时,在道德上,他们还处于有理地位。
《色,戒》将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现象,后续会有电影模仿,这边的影视公司和资本,也会追逐这种“严肃历史+大尺度”的公式。
这不是不小心,也不是无意间,是有理论支撑的,
为了完成创新扩散和文化资本的互动。
这背后有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东西要经历认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五个阶段;
有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奖项与票房本质是象征资本的积累,积累够了,可转化为符号权力,就能定义什么是“好东西”;
还有他詹姆士最拿手的后殖民“东方主义”,西方对东方的凝视常简化为奇观,既有紫禁城、武侠这种中性“奇观”,也有把严肃历史污名化当作猎奇。
而成功,是拿到文化定义权的必经之路,缺一不可。
成功不只是单纯功利追求,更是获得文化定义权的唯一路径。
只有成功,才能突破观众对反常识新语法,比如对“看不懂的武侠”的天然排斥,“污名化自己历史”的天然厌恶。
必须用奖项和票房双成功,让观众自我怀疑,自我反思,主动去跟“权威标准”靠拢,扭曲自己的认知。
成功了,这文化符号就成了商业密码。
影视文化资本是不在乎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只要赚钱,就会投资。
如果不能成功,所谓的“创新”,就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文化暗号,根本进不了主流,无法转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督公》要是成了,沈善登那套“中式历史+中式内核”,就可能覆盖《卧虎藏龙》的影响,甚至沈善登如果懂的话,能把《卧虎藏龙》的影响也吞了!
资本积累,谁管你哪个资本!
这个题材的文化定义权、解释权很可能就落到沈善登手里了。
而且还是踩着《色戒》上去的,直接打断了《色戒》的话语构建!
沈善登是真的坏!
这手法太毒了!
竟然和他一样!
詹姆士只能寄希望于沈善登只是误打误撞,不懂这些理论,不然麻烦就大了。
“别慌,我已经认错了,这边做事都是点到为止,我们肯定没事。”
蒋志强这话,像是说给别人听,又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我累了。”
李安起身就走。
一个失败的项目,他什么都不想说,他的损失已经产生,奥运开幕式文化顾问的事,提都没人提了。
“早点休息吧,事情都发生了。”
詹姆士也跟着拍拍屁股走人。
他之前慌,主要是发现自己那套被沈善登看穿了,也怕被抓。
现在到了港岛,人安全了。
损失主要是长远的,怕中国观众不吃他这套“艺术包装”了,怕丢了“文化定义权”,怕好不容易捧起来的电影大师废了。
至于《色戒》项目本身,他的焦点影业靠欧美市场早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三人里,此时就数他最轻松,最从容。
这也是使用当地文化市场买办,养文化间谍的原因,就是为了建立防护墙,关键时刻能当挡箭牌。
到现在,这边很多人也不清楚他的角色。
他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艺术总监,还有奥斯卡的理事会一样,西方媒体会刻意淡化他们的存在感。
房间里空下来,就剩蒋志强一个。
“冚家铲的扑街!”
蒋志强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小丑!
只有他蒋志强!
李安好歹是文化名人,这边轻易不会动他,沈善登还给他留了台阶下。
詹姆士钱早赚饱了,风险最小。
只有他,李安带着《色戒》项目寻求投资时,由于题材敏感、成本高昂、市场风险大,好莱坞和很多亚洲投资者都望而却步。
是他,押上身家,动用自己在亚洲金融圈的人脉,为影片筹集了大部分资金,并承担了巨大的个人风险。
他还在协调亚洲地区的拍摄,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蒋生,我在内地的所有广告都下架了。”
汤薇的声音带着哭腔,已经不是担心,是害怕了。
蒋志强随口应付:“安心,安心,我都安排好了。”
忽然。
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谁说他就没留后路?
眼前这不就有个现成的保险丝。
汤薇不就是吗?
第二天一早,餐厅。
沈善登一进来就发现大家状态不对,个个顶着黑眼圈。
反观他,神清气爽,睡的杠杠的。
沈善登皱了皱眉:“都怎么了?今天还有路演呢。”
目光扫过于东。
于东一大早就候着了,一见沈善登立刻小跑过来诉苦:“兄弟,我命太苦了!”
沈善登眼皮都懒得抬,懒得搭腔。
这时看到黄晓明和陈好也来了,他倒是有点意外。
“你们也来了?”
这一早是怎么了,一个个孔雀开屏一样,在他面前表现。
好难猜!
陈好笑道:“导演你开创了路演这么新奇的宣传方式,我们肯定得来帮帮场子。”
“是啊,是啊。”黄晓明连忙点头。
听说他们是来参加宣传的,沈善登喜笑颜开。
转头对周奇峰说话就不客气了。
“你怎么也没睡好?你这年纪,不是倒头就睡吗?觉都睡不好,还能干什么?”
周奇峰臊得低头,确实定力太差!
发行经理提醒:“韩总昨夜联系不上你,赶紧回个电话吧。”
“先吃饭。”
沈善登随意地摆摆手,浑不在意。
中影一把手怎么了?《色戒》上映他敢冲在前面吗?
不敢,就闭嘴!
众人见他如此镇定,心中先是一惊,随即涌起佩服,导演稳如泰山,反倒是他们自己沉不住气。
养气功夫不够啊!
“沈导,《督公》昨天票房修正了,是一千两百万!你还是回个电话吧。”制片主任张能手小心翼翼地劝道。
今早数据更新,不是一千万,而是一千两百万,二线城市表现也极佳。
按照这个成绩,按这势头,有八九成把握可以破亿。
亿元大导啊!不得不陪着小心!
张能手想想都觉得能吹一辈子,自己制片过一部上亿票房的电影。
“多少?!”
惊呼声此起彼伏,有沈善登的,也有其他人的。
沈善登惊讶于还能向上修正这么多。
修正,不都是挪一个小数点,缩小至十分之一吗?
还往上加了,直接变成一千两百万!
“你怎么不早说?”沈善登对周奇峰表示不满。
怎么回事小老弟,这种重要数据不早说。
沈善登快速心算,周四一千二百万,周五冲个一千五百万,周末再来个三四千万,六千万到手,破亿稳了!
他笑麻了。
“好棒!我爱死你了!”
大蜜蜜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他胳膊。
旁边的范冰冰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好像自己的东西,被人夺走了。
沈善登站在原地,任由大蜜蜜摇晃着“宣誓主权”。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天际线已是一片火红,不再是微光,而是太阳出来了!
朝阳喷薄而出!
一千二百万!周四!全国新纪录!
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这是对沈善登所有忽悠,不对,是所有坚持、所有冒险、所有不被理解的创意的最终加冕!
是市场最狂热的拥抱!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让他浑身微微战栗。
那是狂喜,却不只是狂喜,而是一种更深沉、更浩大的东西,一种梦想被整个时代所见证和回应的巨大轰鸣!
“我来,我见,我征服!”
“我为导演,当镇文化圈一切敌,横压一世!”
酒店其他客人认出了《督公》剧组,纷纷过来合影。
几个看过电影的更是兴奋地讲着精彩之处。
吃完饭,众人来到酒店会议室。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善登身上。
他心有惊雷,却面如平湖。
沈善登抬手指向窗外天边那轮跃然而出的朝阳,一字一句道。
“大家在这个项目里陪我走到现在,付出很多。我们面对的批评不少,我可以说,以后只会更多。”
“因为对我们来说,是太阳出来了,但对有些人来说,是天黑了。”
众人心中一震!
“我艹!”范氷氷觉得这男人吊的有点东西!
大蜜蜜更是差点爆蜜!
陈好则是美目流转,很是欣赏。
沈善登伸出一根手指,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保持谦虚。电影破亿,想想也就那样。一个亿,就是个小目标。”
也就那样?一个亿是小目标?!
大蜜蜜看得目眩神迷,恨不得当场与他融为一体。
范冰冰感觉快化了,这男人,太能有范了!嗯,可以有范!狠狠的有!
她偏偏就吃这套。
陈好眼中笑意更为浓烈。
沈善登叹息道:“准备了好多营销手段,看来都用不上了。”
黄晓明、陈坤等人一时无言以对!
还有后手?
那谁要得罪你可算是遇上鬼了,真是倒大霉了,难怪《色戒》扛不住,谁来都要跪。
沈善登确实准备了不少营销手段,卖惨只用了一次,还可以用。
除此之外,培养观众参与感,号召粉丝,营销工业级的管理、世界一流的剧本创作、世界一流的创作意识。
电影百年历史,他第一次做电影就发现了之前没有的技术。
第一次拍电影不懂得偷工减料,不赚钱给大家拍电影。
用“ Arriflex 435”摄影机拍摄,把正常中高制作的设备,营销出惊天动地的感觉。
水军都准备好了。
结果,就这?
还没用力,电影就爆了。
碾压。
倍杀《色戒》票房。
只能说一开始踩着《色戒》上映的决策太正确了。
《色戒》太罕见了。
不是一般的罕见,是超级大罕见。
打,就能赢。
“兵分两路!”
沈善登扫了一眼兵强马壮的队伍,果断下令。
“京哥,你带着坤儿、冰冰、蜜蜜还有发行的人,南下深圳,跑南方市场。我带着好姐和晓明,留守北方。”
大蜜蜜不开森,撅嘴。
范冰冰虽也不满,但她知道轻重缓急。
照顾弟弟有的是时间,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票房势头!
安排妥当,沈善登才给韩三平回电话:“这波让你捞着了,票房奔一个亿去,中影赚大了。”
电话那头的韩三平心情不是很美丽,还没进入亿元俱乐部呢,就这态度,甚至不愿意喊一声厂长?
《督公》这边喜气洋洋。
黄力家,一早气氛就阴云密布。
“票房统计哪有那么快?这成绩肯定是宣传套路!真实能有五百万就不错了。”
黄力一早看到《督公》票房过千万的报道,心烦意乱,下意识否定。
孙莉本不想争,还是忍不住:“工作日五百万很少吗?”
“你演也演不出陈好那感觉!人家是‘万人迷’,你有那演技?”黄力受不了反驳。
“是,我不如!但那是我的角色!”孙莉气坏了,忽然反应过来:“你昨天去看电影了?和谁?”
“你管得着吗?学生不行?”黄力不耐烦。
昨天看完《督公》,他确实被震了一下。
孙莉伤心了,想找沈善登倾诉,又感觉两人差距更大了。
唉,明明是她先来的。
沈善登带着团队来到了东方新世纪影城。
“好多人。”陈好惊叹。
影城门口,傍晚时分就排起了蜿蜒的长龙。
队伍里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昨晚看过的片段。
“那特效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太过瘾了!这才是真功夫!”
“陈坤太适合演太监了!绝对的厂花!”
影厅经理匆匆赶来道歉:“不好意思沈导,人太多了,太火了!你们要是出现,绝对会拥挤。临时活动只能取消,怕出乱子。”
黄晓明和陈好面面相觑,这就是幸福的烦恼?
他们还真没经历过,但好爽。
“晚上黄金场全满!只剩边角位了!”
经理搓着手,“沈导,能不能多协调点拷贝?真的急需啊!”
沈善登还没开口,中影发行人员已接话:“我们已经追加了一批。”
回到车上,周奇峰补充道:“另外两家影院也建议暂时取消活动。”
黄晓明看明白了,苦笑道:“导,咱们这片子太火了。影院现在只想多排片多赚钱,都不想接待我们了。”
沈善登一行人刚回酒店。
一群记者蜂拥而上。
“沈导,《督公》电影破纪录,你有什么想法?”
“晓明,有没有下部戏合作的打算?”
“《督公》票房是真实的吗?”
“陈好,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表演?”
“沈导,《色戒》片方主动下映,现在你如何评价《色戒》,是否认为应该到此为止?”
沈善登在簇拥下沉默不语。
工作人员挡驾:“团队会及时向媒体通报最新消息。”
突然,几个人奋力挤开人群,高声质问:“沈善登!北电黄教授批评你的电影偏离艺术之道,疯狂炒作!你对此有何看法?”
沈善登顿足。
记者嘴里的黄教授,是贾樟柯、王小帅的老师。
工作人员拉他,却拉不动。
提问记者兴奋地举起设备,其他记者也瞬间亢奋起来。
沈善登转向镜头,清晰吐字:“《色戒》?逼养的!”
轰!
全场瞬间炸锅!
答非所问也就罢了,竟然直接开骂?!前所未有!
“沈导,您.”找茬提问的记者都结巴了,蔫了。
沈善登怕大家听不清,一字一顿重复:“《色戒》,逼养的。”
周奇峰努力绷着脸。
黄晓明和陈好不知所措,想笑又不敢。
现场工作人员也懵了,这就是新生代吗?
记者们又兴奋又懵圈。
“你怎么能骂”记者话都说不利索。
沈善登不再多言,带人离开。
骂怎么了?
就骂了!
有些人有些玩意从一开始不是来交流,也不是讨论的态度,就是来搞心理攻击的。
既然是心理攻击,本质就是谩骂,骂娘。
只是用各种概念包装,披着各种概念的外衣。
沈善登直接把包装撕开了。
你能来骂我,我凭什么不能骂回去?
沈善登当然可以骂回去!
事实证明,越骂《色戒》,票房越成功!
所以,他就干了!
他已是准亿元俱乐部导演了,骂了,又如何?
如何呢?又能怎?
于东不敢用的招,他用!
回到酒店,陈好说:“肯定会有争议。”
何止争议?
简直要爆炸了!
直接炸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0/6774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