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又要考试了
……
对杨斌来说,最有利的选择自然是当回播州宣慰使。不然,他回去只能做‘太上皇’。
杨斌也是学过史书的,知道太上皇可不是什么好职业。日子一久,等儿子彻底大权独揽,他这个老使君真就不如路边一条了……
但一来这个官职是朝廷授予的,哪能过家家似的换来换去?二来他儿子杨爱也四十好几了,当了大半辈子‘储君’,好容易上了位,哪能轻易还给他?
当然,他当了三十多年的播州宣慰使,加上‘第一个土司按察使’的光环,在族中和各部的威望之高,远非立足未稳的杨爱可比。
眼下硬要逼杨爱还给自己,杨爱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但得有个正当的理由啊!不然父子离心不说,甚至可能会导致播州天有二日。
所以杨斌来见王阳明,最心底的想法就是希望这位智者,能帮自己师出有名。
王阳明洞彻人心,一眼就看出杨斌想要什么。
所以一番说辞看似在教育杨家,一定要悬崖勒马恭奉朝廷,方可保全家族。但其实是在教他回去该怎么开大会批判杨爱。
杨斌虽然按察使当不清爽,但起码的政治素养还是有的,自然能听出阳明先生的潜台词——你就回去召集宗老,像我这样痛陈利害,甚至可以把辞官的责任,也算在杨爱的头上!
就说朝廷修河本来便是在震慑我们,杨爱却还蛮横地阻断了河道,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吗?
人家黄珂都告到朝廷去了。刘公公震怒,觉得咱们杨家太不识抬举了,我这才不得不引咎辞职,都是你小子害的!你说你该怎么办吧?!
杨爱痛快让位则罢,赖着不让的话,他就有正当的理由教训不听话的儿子了!
~~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杨斌,王阳明对苏录笑道:“这下至少杨斌活着的时候,杨家不会再阻断赤水河了。”
“是。”苏录点头笑道:“他以阻断赤水河的罪名废掉了杨爱,自己肯定也不能再这么干了。”
“那等他别的儿子接班呢?”苏泰闷声问道,事关奢云珞,他自然得问个明白。
“到那时你们兄弟就成长起来了,谁还敢惹二郎蘇家?”阳明先生笑道:“可能都用不着那么久,说不定明年他们就不敢了。”
“老师,我哥的意思是,他现在可以放心娶我二嫂了吧?”苏录也笑道。
“当然,只要安之的丈母娘没意见……”王阳明哈哈大笑道:“你们可商量好了谁嫁给谁?”
“当然是……”苏泰便一拍胸脯道:“她嫁给俺了!”
“其实是搁置争议,一婚各表。”苏满却毫不留情地拆穿他。“也难为秋哥儿,帮他们想出这么个法子来。”
“怎么个一婚各表?”王阳明饶有兴致地问道。
“就是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分别定义这场婚事。”苏录便解释道:“比方我们男方可以说是娶媳妇,但女方非要说娶丈夫,我们也管不着。”
“反正奢宣抚还不到四十岁,离着我二嫂接班起码还有二三十年。”他接着笑道:“完全可以让二哥二嫂先正常过日子,等到时候视情况而定。说不定到时候就不用我二嫂,直接让我大侄子接班了。”
“嘿嘿,那样最好。”苏泰高兴地挠着头。
“确实,给宣抚使当爹,比给宣抚使当丈夫可舒服多了。”王守仁拢须笑道:“看来弘之也能用惣学来解决问题了。”
“……”苏录一时无以反驳,毕竟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经统合进了惣学,老王这么说也没错。
“你们什么时候出发?”王守仁又问道。
“回先生,科试是七月初二了,我们明天就得走了。”苏满恭声道。
他和众社友在龙岗书院跟王守仁学习了两个多月,也结下了一段师生之谊。
“今天都六月二十了,能赶得及吗?”王守仁有些担心道。
“老师放心吧,我们这回走水路,赶得及。”苏录问道:“到时候我们都走了,老师不会觉得孤单吧?”
“我巴不得清净几天。”王守仁没好气道。
“怕是清净不了,还有那些苗家娃娃呢。”苏录笑道。
“那些娃娃天真烂漫,童心质朴,跟他们在一起,为师放松的很。”王守仁道。
“感情就是我们招人烦呗。”苏录故意叹气道。
“知道招人烦就好好考,考中了举人就去进京赶考,不用再来烦我了。”王守仁说着深吸口气,看着救自己于生死一线,陪自己度过最艰难岁月的苏录和苏泰道:“为师谢谢你们。”
“老师言重了,跟着老师这半年多,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苏录忙正色行礼道。
“是啊,先生你要保重呀。”苏泰红着眼圈,朝王守仁深深作揖。
“你们也是,要经常写信,别忘了在穷乡僻壤的龙场驿,还有个孤苦伶仃的半老头子。”王守仁也带着鼻音,看着风华正茂的苏家三兄弟,欣慰地笑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弟子们雏鹰展翅,一飞冲天的景象。
~~
翌日一早,苏录和他二十余位同窗,一起向阳明先生辞行。
王守仁昨天已经感性过了,今日又恢复了云淡风轻的高人风范。
他盘膝坐在蒲团上,谆谆教导众弟子道:
“你们入我门中,百无禁忌,唯有一条必须牢记——不管多难都要保持内心光明,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们舍弃自己的良知!”
“是,弟子谨记老师教诲。”众弟子齐声应道。
“去吧,在外遇事不决就问你们大师兄。”王守仁摆摆手道:“都给我好好的考,考出惣学的威风来!”
“遵命。”苏录率领众师弟,再次向阳明先生行礼道:“老师保重!”
说罢,众弟子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岗书院。
走出龙场驿中,众人听到阳明先生清越的吟诵声,在山谷中回荡——
‘龙岗山程接晓晴,风牵衣袂送君行。
此去文旌当北指,莫教云翳蔽心灯。’
~~
苏录等人六月廿一出发,四天后行至毕节卫,在七星关上船。
然后便沿着赤水河顺流而下,一路上果然再没有杨家人设卡阻拦,两天后就回到了合江。
“通航后确实快啊。”看着熟悉的青灰色城墙,朱子和由衷感叹道:“之前从毕节到合江,怎么也得走个十天。”
“其实对我们山里的百姓来说,快几天慢几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赤水河能在丰水季行船了!”苏录高兴道:“以往这个季节,赤水河上一条船都看不到!”
“真不容易呀!”来码头迎接他们的苏有金更是感慨万千。“整整两年,终于可以给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了!”
“那河工局是不是完成使命了?”苏满问他爹。
“不会的,河工局还会常设的。”苏有金道:“赤水河道太脆弱了,需要一直维护才行。”
说着他眉头一挑,得意道:“你老子现在升为河工局协办了,总管二郎滩到土城段河道呢!”
“好家伙,失敬失敬。大伯现在是龙王爷了!”苏录笑着拱手道:“那不得给你升千户了?”
“没那么快,现在只是把试百户的‘试’字去掉了而已。”苏有金一脸矜持道:“哎,大伯我也就这么回事了,咱们老苏家,还得看你们年轻人。”
“听见了吗爹,”苏录对苏有才笑道:“咱们年轻人还得好好努力。”
“臭小子没大没小!”苏有才捶了儿子一拳,笑容有些发虚道:“为父就算过了科试,去成都也就是个陪考的。就那么几十个解额,怎么也不会落到我头上。”
“二叔不必妄自菲薄。你这一年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文章也进步飞快……总之功力已到,能不能中举只看运气。”苏满安慰苏有才道:
“其实除了弘之,我们都得看运气,所以大家机会是均等的。”
“确实。”一众同窗也深以为然,乡试的高手太多,解额太少,谁也没把握。
“诸位不用想那么远,先好好考试过了科试再说吧。”苏录对众同窗道。
“谨遵大师兄教诲。”众同窗便笑着应声道。
“妈的,给我降辈了……”苏录笑骂一声。
~~
在合江县住了一宿,翌日一早,众人又从陆路赶回了泸州。
到泸州城时才六月廿八,距离科试开考还有三天呢。
家在泸州的白云山、朱子和等人便各回各家了。在泸州没有家的,就住在同窗家了……
苏家一大家子,这回去的不是珠子巷,而是城西北坛巷,贾知州送给苏录的那套宅子。
接下这处宅子后,苏录还没来过呢。但苏有才告诉他,田总管已经把这里收拾出来了,现在家里也搬过来了,珠子巷那边只做商号用了。
众人便跟着苏有才来到了北坛巷,只见巷子里皆是泸州常见的青砖黛瓦联排坊屋,一眼望去并没有什么高门大户。
苏有才走到一处普普通通的黑漆木门前,笑道:“到家了。”
苏录便见那门楣上嵌着长方形石匾,上头刻着三个篆体字曰‘金桂轩’。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662/67486.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