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雪灾,风雨欲来
推荐阅读:人在高三,皇帝养成系统来了! 娇小姐搬空家产后,挺孕肚去随军 我在军校种田虐爆全星际 斗罗:我能培育魂兽,还能超进化 你越信我越真 这个鸣人是玩家 神印:小公主她又争又抢想当魔皇 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 末日列车,我靠囤货亿点点杀疯了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一晃两年冬寒。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这一年的雪,却大得有些没了道理。
朔风卷着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地撒向人间,不过短短数日,整个云水县便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屋舍、田埂、山峦的界限都变得模糊不清。
寻常百姓家里,早已是门窗紧闭,用尽一切办法抵御着刺骨的严寒。可即便如此,乡间田野,依旧有数不清的人在风雪中瑟瑟发抖,苦苦挣扎。
与外界的凄风苦雪截然不同,桃花村的李家大宅内,却是温暖如春。
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的李家早已今非昔比。
李平福执掌的镖局武馆,几乎开遍了整个云水县的大小乡镇,黑白两道,谁不给几分薄面?
李平安在官场上步步为营,声望日隆。
而李家商铺独有的“蟠桃果脯”,更是远销州府,成了达官贵人们茶余饭后的茶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平灿无意中研究出的桃树嫁接之法。经过此法培育出的桃树苗,不仅成活率极高,结出的桃子也远比寻常的要甘甜多汁,立刻被慕家运作,当成了贡品送入皇宫。
从一个逃荒而来的乡野小地主,到如今安居乐业,子孙兴旺。
府邸正堂内,烧着上好的银丝炭,暖意融融。
主位上的秦氏正静静地听着汇报,她年近五十,可岁月却仿佛对她格外宽容。
常年修行《树之呼吸》,又得宅中聚灵阵与桑灵树的滋养,她的面容依旧光洁如玉,瞧着不过三十出头的温婉妇人模样,与儿媳江铃儿站在一起,倒更像是姐妹。
多年的养尊处优,更让她身上沉淀出一种寻常富贵人家主母所不具备的雍容气度,沉静温和,却又自带着一股威严。
前来汇报的管事钱得才,是近年提拔上来的,为人最是机灵会看眼色。
他此刻躬着身子,脸上挤出悲切的神情,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仿佛亲眼见到了人间惨剧。
“老夫人,您是没瞧见啊,城外那些灾民,一个个冻得嘴唇发紫,蜷缩在破庙里,连口热粥都喝不上……小的,小的看着都心酸得掉泪,实在是太惨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袖子用力地擦着干涩的眼角。
秦氏听着,心头一阵发紧,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多年前,他们一家人逃荒到此时的狼狈光景。
她幽幽一叹,感慨道:“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想当初,咱们也是这么一步步苦过来的,知道挨饿受冻是什么滋味。这天降大雪,对咱们是景,对穷苦人,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啊……作孽啊。”
她决断道:“开粮仓吧。在县城里搭棚施粥,能救一个是一个。另外,再送一批棉衣被褥过去。”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还有,派人去瞧瞧村长家,老人家年事已高,可别冻着了。再给周恩贤周师傅家也送些米面肉食过去,他们一家子习武,消耗大。咱们李家能有今天,多亏了乡亲们当年的帮衬,做人,不能忘本。”
“老夫人仁善!您就是活菩萨下凡啊!”
钱得才闻言,立刻高声称颂,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心中更是狂喜。
‘嘿,这老夫人就是心善好糊弄,妇人之仁!太好了!这可是个中饱私囊的天赐良机!我报上去一百石粮食,只用三十石掺着陈米熬粥,剩下的七十石转手一卖,又是一大笔银子到手!至于村长和周师傅那点东西,从指甲缝里漏点就够打发了!到时买个小院,再纳两房美妾,岂不快活!’
他正美滋滋地盘算着,却没注意到,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小身影,正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到秦氏身边,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
正是李平灿与谢媛的儿子,如今已满三岁的李梦泽。
这小家伙自小便异于常人,不哭不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总是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深思。
他时常会在梦中见到一片绿色柔和的空间和一朵美丽的白玉莲花,无数奇妙的光点会融入他的脑海,教他明辨是非,洞悉人心。
虽然他还不懂那是什么,却本能地知道,这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告诉不亲近之人。
“奶奶。”李梦泽仰起小脸,奶声奶气地开口。
“我的乖孙。”秦氏慈爱地将他抱起。
李梦泽凑到秦氏耳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悄悄指了指躬身退下的钱得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言简意赅地吐出了一个字:“坏。”
秦氏的笑容微微一僵,她低头看着怀里孙儿那双清澈纯净,心中猛地一动。自家的孙儿如何,她是最清楚的。梦泽虽然年幼,却从未说过谎话。
她不动声色地对一旁的心腹婆子使了个眼色,那婆子心领神会,悄然退了出去。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婆子便带回了消息:那钱得才并未去粮仓,而是偷偷摸摸地联系了城里的粮商,言谈间满是“以次充好”“偷梁换柱”之类的词眼。
秦氏气得浑身发抖,一掌拍在桌上:“好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竟敢把主意打到灾民的救命粮上!”
而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请安的李元虎和李元喜兄弟俩看在眼里。
李元虎如今已经十岁,将《五灵锻体诀》练得小有所成,一身气力远超成人,从小听着他爹惩凶除恶的故事长大,正是崇拜英雄满腔正义的时候。
一听这事,他顿时火冒三丈,小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奶奶,您别生气!这等奸贼,看我把他抓回来,交由我爹发落!”
说罢,他也不等秦氏回应,像一头小老虎似的,转身就冲了出去。
“哥哥,等等我!”
李元喜也连忙跟上。他虽不像哥哥那般力大无穷,但自小就五感敏锐,精神力远超常人,总能察觉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此时的钱得才正哼着小曲,在自家的院子里指挥着下人,将一袋袋劣质的陈米装上马车,准备与救灾的好米进行调换。
“都给老子手脚麻利点!等这笔生意做完,人人有赏!”他得意洋洋,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招手。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砰”的一声巨响,院门竟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
钱得才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半大孩子,正怒气冲冲地站在门口,不是李家的大少爷李元虎又是谁?
刚要笑着上前拜见,询问少爷为何生气,讨个脸熟。
“钱得才!你这狗胆包天的东西,竟敢贪墨救灾粮!”李元虎声如洪钟,指着他厉声喝道。
钱有才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却丝毫不乱,反而立刻摆出一副被冤枉的委屈和愤怒模样。
他挺直了腰板,对着李元虎呵斥道:“元虎少爷,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钱有才对李家忠心耿耿,对老夫人的命令更是奉若神明,怎会做出此等猪狗不如之事?您可不要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冤枉了好人呐!”
他见李元虎只是个孩子,便想仗着自己管事的身份蒙混过关:“您年纪小,不懂这里面的门道。这粮食嘛,有好的,自然也有陈的,混在一起熬粥,灾民们才不会吃得太精细闹肚子。我这可都是为了他们好,也是为了给主家省钱,老夫人知道了都得夸我持家有道呢!”
“你胡说!”李元虎气得小脸通红,却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他这套歪理。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跟在后面的李元喜轻轻拉了拉哥哥的衣角,清脆的声音响起,却字字如针,扎在钱有才心上。
“钱管事,你说得真好听。可我们家粮仓里的米,都带着桃木的清香,为什么你车上的这些米,闻起来却是一股子霉味和尘土味?”
他的小鼻子皱了皱,又指向院内石桌上被风吹起一角的纸张:“还有,既然是给灾民熬粥,为何桌上还放着与‘四海粮行’的契约?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要卖出七十石‘上等新米’呢?”
人赃并获!
钱有才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怎么可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心细如发,一语道破?
“到底是谁告的密!”
他来不及多想,求生的本能让他做出了最直接的反应——逃!
一把推开身边的下人,连滚带爬地朝着后院的方向冲去,那里有一堵矮墙,翻过去就是僻静的小道,是他早就给自己留好的退路。
他却不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李元喜看得清清楚楚。
“哥哥!他要从后墙跑!”李元喜清脆的声音响起。
“想跑?没门!”
李元虎大喝一声,猿戏的身法施展开来,竟是直接蹿上了院墙,几个起落便抄到了钱得才的前面,如天神下凡般,稳稳地落在了他的面前,堵住了去路。
钱得才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惊骇。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为什么这李家的少爷,会像鬼魅一样,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
他哪里知道,真正扳倒他的,不是什么精密的算计,只是一个三岁孩童,一个天真无邪的“坏”字。
“束手就擒吧!”
李元虎懒得跟他废话,虎形拳的架势一摆,一股与其年龄完全不符的凶悍气势,扑面而来。
钱得才两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坐在了冰冷的雪地里。
…………
李平安与李平福兄弟二人并肩走出县衙,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却远不及他们心中的寒意。
县衙后堂,梁仙官正用一种近乎于“悲痛”的语调,为兄弟二人描绘着一幅“民生多艰,县库空虚,本官夙夜忧叹,奈何力有不逮”的凄惨画卷。
“唉,这天降大雪,本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
梁仙官端着茶杯,长吁短叹,眉宇间拧成一个“愁”字,仿佛全天下百姓的苦难都压在他一人肩上。
“你们李家,高义!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实乃我云水县商贾之楷模!本官,甚是欣慰啊!”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副“我也很为难”的表情:“只是……这终究是杯水车薪。灾民嗷嗷待哺,雪灾不知何时才了,县衙的账上,却是连一个子儿都挤不出来了。我这个县令,当得是寝食难安,愧对圣上,愧对百姓啊!”
李平安躬身道:“大人为国为民,我等感佩。不知大人可有良策?”
“良策谈不上,只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梁仙官将茶杯重重放下,目光扫过兄弟二人,带着一丝威严,“我观近几年,城中涌现出不少新兴的富农、小地主,这些人嘛,托了本官治下有方的福,也算是赚了些闲钱。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他们,也该为我云水县,为这满城灾民,出一份力了。”
他轻飘飘地说道:“这样吧,从即日起,对城中田亩超过三十亩的农户,新增‘雪灾应急税’,税率嘛……就三成吧。此事,就由你们二人去办。”
李平福闻言,脸色一沉,刚要开口,却被李平安用眼神制止了。
李平安如何听不出梁仙官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这哪里是救灾,分明是借着救灾的名义,敲山震虎,既要刮地三尺充实自己的人,又要借机打压李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那些所谓的“新兴富农和小地主”,十有八九都是靠着李家武馆镖局的渠道,或是学了李家流出的新农技,才富裕起来的。梁仙官这一刀,看似砍向他们,实则刀刀都砍在了李家的根基上。
这是阳谋。
“大人,”李平安艰难开口,试图挽回,“此举…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如今正值雪灾,百姓本就艰难,若再加重税,恐怕会激起民怨啊。”
“民怨?”梁仙官冷笑一声,眼中疑神疑鬼的焦躁之色一闪而过,“怎么?李主簿,你是觉得本官的决策有问题,还是觉得…你李家如今在云水县的声望,已经能左右民意了?”
山雨欲来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了整个后堂。
李平福的拳头捏得发白。
“大哥!”李平安低喊一声,对着李平福微微摇头。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将头埋得更低:“大人息怒,是属下失言。属下……遵命。”
“哼,这还差不多。”
梁仙官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道:“去吧,记住,本官要的是结果。若是办不好,你们知道后果。”
兄弟二人退出后堂,相顾无言,心中却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欺人太甚!”李平福走出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
“他只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李平安的眼神晦暗不明,“虽低伏做小,但这几年我们发展得太快,让他感到了威胁。而且不知为何,他最近几年,疑神疑鬼,就对县尉县丞,多有责骂,难不成修炼的走火入魔不成?”
两人走在风雪中,背影显得格外沉重。
妥协只能换来一时的安宁,梁仙官的猜忌与贪婪,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
…………
灵山洞府。
李平灿看向面板。
【你种活了40000棵树苗,德鲁伊等级成功提升至LV9!】
【你获得了新技能:植物生长。】
看着这久违的升级提示,李平灿紧绷的心情总算舒缓了几分。三年,整整三年,这四万棵树的指标,真是百忙之中抽空种的,不容易啊!
好在回报不错。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全新的技能,他最喜欢的德鲁伊技能!
【植物生长:你可以将精纯的自然之力注入一株植物之中,在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其生长,并有一定几率激发其潜在的优良特性,甚至使其产生变异,蜕变为灵植。】
“定向催生,还能蜕变灵植?”李平灿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寻常灵植师,想要培育灵植,需要耗费十年几十年的水磨工夫,悉心照料,还得看天时地利。
而他,只要法力足够,理论上可以流水线式地“量产”灵植!
一个念头,立刻从他心底冒了出来。
“那颗黑煤球一样的种子!”
他心念一动,来到了桑林树旁,正是从黑市淘来的神秘黑色种子。
三年来,任凭他如何自然神恩赐福,用桑灵树的生命气息滋养,这家伙就跟块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连个芽都不带冒的。
李平灿一度以为自己当初感应错了,买了个废品。但今天,他决定再给它最后一次机会。
他蹲下身,伸出手指,轻轻点在种子所在的土壤之上,体内的自然法力毫无保留地运转起来。
“植物生长!”
一团浓郁到近乎实质的翠绿色光辉,自他指尖涌出,如同一道生命的源泉,瞬间将那片土壤包裹。
这一次,终于有了反应!
只见那枚黑色的种子,在接触到这股精纯的生命能量后,猛地一颤,仿佛一个沉睡了千年的灵魂,被骤然唤醒。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6870/67712.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