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这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啊(62
推荐阅读: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真君驾到 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人在吞噬,倒卖诸天 见诡法则 恶雌丑又肥?六个兽夫争宠修罗场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神明调查报告 从恒大踢后腰开始 穿成仙尊的前妻,我夺机缘上瘾了
第214章 这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啊(6.2k二合一)
周明骑着自行车回去了,以他的体格骑女式自行车,双腿蹬的飞快,颇有几分吕布骑狗的滑稽感。
周砚笑着摇头,活动了一下身子,也是沿着河堤开始跑步。
宋婉清宋老师倒是挺让他意外的,双商太高了,这八字刚有一撇,已经开始维护起周明来了。
周明在她面前,就跟个新兵蛋子似的。
不是什么钱都要挣,要是因为几斤卤肉,导致周明调回一中的事情黄了,他怎么和三伯、三嬢交代?
这事要不是宋老师提醒,周砚都不一定能想得到。
不要小瞧任何一个职场,哪怕是看似象牙塔的学校。
挺好的,周明练武多年,接触的圈子一直都很单纯,没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思维方式比较简单。
宋老师年纪轻轻,但人情练达。
他们俩要是能成,三叔三嬢他们这个老实巴交的家庭,可就要迎来新的话事人了。
反正他觉得这事几率挺大的。
明哥虽然嘴上没说,但对宋老师的欣赏和佩服是藏不住的。
俗话说得好,女追男隔层纱。
宋老师先主动的,明哥又能退到哪里去呢?
“林叔!”周砚跑了一段,看到前边熟悉的身影,快跑几步跟上打招呼道。
“周砚啊,我还以为你今天不跑呢。”
……
乐明饭店,办公室。
“这样啊?没想到他在镇上开个小饭馆,生意都能做的那么红火,一个月挣一千多!咱们酒店再破格也给他开不了这个工资啊。有厨艺的人,果然在哪都能吃得开。”柳烨听完孔国栋的汇报,有些感慨。
“就是,虽然是个个体户饭店,但来吃饭的工人可太多了,还需要排队等翻台呢,都快成纺织厂二食堂了。”孔国栋笑道,下午他去肖磊那坐了会,喝茶摆了一下午龙门阵,肖磊也给他婉拒了。
肖磊现在一个月也不少挣,五六百一个月,而且坝坝宴都预定到明年去了,不好给人推了,也来不了。
周砚的收入,他打了个对折往上报。
一个月挣一千多,一年干个万元户,这个收入已经相当惊人。
但要说他一年挣个三五万,就怕被有心人盯上,或是有同行听闻了消息,跑到纺织厂门口去恶意竞争。
这可是他们孔派的天之骄子,不来乐明饭店上班不算什么,以后还指望着他把孔派发扬光大呢。
“国栋,你脑子还是活泛,有些场合请周砚来做两道菜,把宴席的档次提一提,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柳烨笑着道。
孔国栋说道:“周砚也是相当有情义的人,他说乐明饭店是师爷和祖师爷干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他向往已久,只是如今全家老小都靠着饭店生活,投入了那么多钱和精力才把店盘活,确实来不了,让我跟经理你说声不好意思。”
柳烨摆手道:“没得事,年纪轻轻就能扛起家庭重任,这样有责任心的年轻人也不多见了。回头有机会,可以请他来我们乐明饭店给大家上上课,或者请他来讲两期课,给年轻厨师们树立一个榜样。”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回头我问问他,他那一手火爆猪肝,连我师父都是连连称赞,说有孔大爷当年的风范。”孔国栋说道。
……
飞燕酒楼,二楼包厢。
“邱三爷,你这个大忙人,好不容易才把你请到哦。”黄鹤起身给一个留着山羊须,穿着灰色长衫,脸上透着精明的小老头倒酒,“请你打听的消息,不晓得有眉目了没得?”
邱三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点头:“这邱家老宅卖肯定是要卖的,这个事,我们亲戚都晓得。不过我这两天给你打听了一下,卖价是看人来定的,说要是有人能把老太太说动去香江养老,一万块钱一口价。”
“你们是亲戚,邱老太是你堂姐,这事有没有点眉目呢?”黄鹤看着他问道。
“这个嘛……”邱三爷看了他一眼,搁在桌上的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搓了搓。
黄鹤眼底闪过一丝嫌恶,但还是摸出三张大团结放在了桌上。
邱三爷起身要去拿,被黄鹤用手按住,笑着道:“邱三爷,我得先听听你的消息值不值这个价。”
邱三爷闻言又坐了回去,又喝了口酒,说道:“说是找一个故人,当年我堂姐嫁给姐夫之前,其实曾经有过一桩婚约,是苏稽汪家。
汪家当年也算得上是嘉州有名的大户,嘉定大绸以他们家的最有名气。汪家少爷汪遇和我堂姐定了婚约,都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汪遇跑去参军打鬼子去了。
这一去就没了音信,后来我堂姐他们家出了变故,被逼无奈之下,才和段家结为亲家。当然,我堂姐和姐夫是非常恩爱的哈,模范夫妻,这事你莫要出去乱传。
不过,我姐夫去世已经有两三年,她既不回段家老宅住,又不愿意去香江享福,反倒留在了邱府,我觉得可能和那个汪遇有点关系。”
黄鹤闻言眼睛一亮,他之前找人问这事,也听过半段类似的,接着问道:“汪家汪遇?邱三爷,这个汪遇你晓得他现在在哪不?”
邱三爷不说话了,夹了一筷子牛肉喂到嘴里慢慢嚼着。
黄鹤把三张大团结推了过去,笑着道:“这下可以说了吧?”
邱三爷端起酒杯喝了口酒,伸手把三张大团结按着拉到跟前,收起叠好揣到怀里,笑着摇头:“那我还真不知道,这事得黄老板自己去苏稽找去。
我年轻的时候听说,汪家遭了土匪,一家老小被杀了个精光,还被放了一把大火,烧的精光。
汪遇后来成了国.党大官,回来把高庙的匪帮给剿了,不接受投降,杀了个血流成河。从那之后,就再没听说过他的消息。”
黄鹤听完嘴唇动了动,硬是把那句‘妈卖批’给咽了回去。
不过三十块加一桌好菜,也算是换回了一个还算能用的消息,不算太差。
“黄老板,我听说你把邱府后边那间破瓦房都买下来了?还花了八百块。”邱三爷美美嘬了一口酒,笑着道:“那破房子有啥用呢?又不临街,做不了门市,房梁都烂了,墙也要塌要塌的,给我都懒得要。”
“你懂不起。”黄鹤笑着摇头,起身出门:“邱三爷,你慢慢吃,慢慢喝,回头有啥子消息,你还来找我嘛,不会让你白跑的。”
“吃不完,我可以打包回去明天吃不?”邱三爷笑问道。
黄鹤的眼角跳了跳,笑着点头:“打嘛,一会你喊服务员给你装就行。”
出了包厢门,黄鹤无奈摇了摇头,和外边站着的服务员交代了一声,便下楼去了。
“八百买个破瓦房,现在又要花一万买个老宅院,你到底要整啥子嘛?”赵淑兰听完了黄鹤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我们飞燕酒楼现在开的好好的,有钱把外立面喊木匠来重新刷个漆,整的巴适点,说出去还是百年老店,非得去弄个新店干啥子?”
“哎呀,老婆,我们飞燕酒楼这栋楼都有四十多年了。整体造型、布局那些都过时了,现在人家喜欢的是方方正正的水泥大高楼,外面贴上瓷砖,大玻璃,再挂上霓虹灯,那叫一个气派!”黄鹤手舞足蹈道:“你晓得噻,我们上回去蓉城,那个蓉城餐厅好气派哦。”
赵淑兰白了他一眼,撇嘴道:“你晓得蓉城餐厅秀了好多钱不?那是政府出钱出地修的大楼,拿来接待领导,承接大规模宴席的。水泥好多钱一方?建材卖好贵?黄鹤!你到底有没有算过?劳资也是服了你了!不管钱你就乱花钱是吧?”
黄鹤笑眯眯道:“我也没想建那么大嘛,邱家老宅也就三百多平方,加上后边我们买的那个瓦房的地基,有个四百多平,先建一个小而精的当飞燕酒楼的分店。
一楼弄大堂,二楼全部弄成包厢,临江包间,还能看到一点大佛,位置好得很。我算过了,先把房子拿下来,我们可以边赚钱边修房子,有个两三年时间就能弄起来。”
“你想好了?”赵淑兰看着他。
“现在也不是我想好就能成,还要看邱老太会不会点头。”黄鹤摊手,“不过,至少我们有了方向,可以去试试,明天你陪我去一趟苏稽,找人问问看。
邱家老宅这个位置太好了,就算我们自己不修,一万块拿下,再过几年,也能卖个好价钱。”
赵淑兰略一思索,点了点头。
黄莺在旁边把一盘瓜子都快磕完了,开口道:“老汉儿,我支持你!我觉得你这回的眼光还是靠谱的,那个位置的人流量真不错。码头上每天来往的客商挺多的,那个卤肉店那么难吃,生意都那么好。”
黄鹤得意的笑了:“是吧,我就晓得你的眼光随我,也好。”
……
周砚跑完步回来跟老周同志下了三把象棋,然后去冲了个澡,把账记好,把周日的宴席菜单琢磨了一下。
七个人,说明除了老熟人外,还有两位客人。
家宴,家里的保姆和司机应该是不上桌的。
邱老太大小姐出身,段语嫣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虽然不搞旧时代那一套,但和雇佣的佣人、司机还是会保持界限感,这点从他们来饭店吃饭时能看得出来。
那还是得拿出点真本事来的,不能给人邱老太丢了脸面。
卤肉得上,周日一早单独卤一锅,卤牛肉单独切一盘,卤猪耳朵和卤猪拱嘴拼一盘,卤素菜挑腐竹、豆干和藕单独拼一盘,这里就有三个凉菜了。
凉拌鸡就算了,周砚做的也不够完美。
雪花鸡淖得做一份,这是段语嫣唯一点的菜,肯定得让她回香江之前尝一回。
烧菜就做牛肉烧笋干和红烧排骨,红烧排骨比较合段语嫣的胃口,她几乎每回来都必点,老年人和孩子吃着也合适。
麻婆豆腐可以来一份,豆腐常吃,但麻婆豆腐在嘉州,当属他做的最正宗。
再来一份家常菜代表鱼香肉丝,最后来一份挑大梁的藿香鲫鱼。
这就有九道菜了。
坝坝宴讲究九大碗,那就是大席的标准。
家宴上九道菜,足以证明主家对这顿饭的重视。
这桌子菜摆上桌,绝对够硬。
真要挑刺,那就是少了一道汤。
周砚唯一做得好的汤就是跷脚牛肉,周日刚好不做,那就只能作罢。
能把周沫沫一并喊上的家宴,这样的规格完全够了。
他把菜单定下来,把用到的菜和量也一并在后边备注上,到时候周日早上一早去买便是,从苏稽带上去,比去嘉州无头苍蝇般找地方买菜靠谱些。
买房的事情,很快就能解决,想到这,他的心情已经开始有点激动和雀跃。
虽然后续重建、装修还有一堆事,还要往里砸不少钱,但一想到那会是他们将来的新家,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个房子还没有脱离居住属性的年代,为了让自己住的舒服些而多花点钱,他认为完全值得。
更何况他还想把邱家老宅打造成新饭店,这笔投入绝对不会是小数目。
乡镇小饭店寒酸点没事,水泥地面,裸露电线拉的白炽灯,上个厕所还得跑五十米外的公厕。
到了嘉州,肯定都得做升级。
不说对标蓉城的大饭店,至少要让嘉州的有钱人觉得来这吃饭是一件体面的事吧。
人工不贵,但建材估计不便宜。
不怕,反正搬店也不急于一时,周二娃饭店才刚走上正轨不久,如今收入趋于稳定,一个月有望挣一万块,一边挣钱一边修,不至于拖太久。
对于新店的规划,他的笔记本上都有好几版设计稿了。
合上笔记本,周砚躺回到床上,拿起床头的《中国近代史》认真看了起来,今天读到: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狗日的小鬼子!中国人迟早要跟你们算这笔账!”周砚合上书,怀着一腔怒气睡着了。
……
接下来几天,店里倒是多了些许闻名而来的食客,都说是看了嘉州日报的报道后,专程来苏稽吃的。
客人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少还专门打包卤肉回去吃,或是送人的。
周砚喜笑颜开,永远不要低估广告的力量。
回头还真得请嘉州日报的沈少华记者吃顿饭,这人真不错,稿子写的太好了,留地址那一招更是绝妙。
乐明饭店谁都知道在哪,可周二娃饭店的地址,他要不写一个,真是问都不知道上哪问去。
他师父来了一回,还是哐哐炒火爆猪肝,可惜还是没能突破那1%。
没办法,完美就是如此困难,对实力和状态的要求太高了。
周六晚。
周砚没有去跑步,晚上营业结束,店里都收拾干净了,把店门关上,门窗反锁,全家上楼。
等周沫沫被哄睡着了,周砚把装钱的木箱子从床底下拎了出来,喊来赵嬢嬢和老周同志,缓缓打开了箱子。
“哇哦——”赵嬢嬢一手捂住自己的嘴,另一只手已经捂住了老周同志的嘴,一脸震惊地看着箱子里满满当当的钱。
老周同志的眼睛也是随之亮了起来。
饭店的营业额他们心里大概有数,周砚偶尔也会跟他们说。
但看着这一箱子满满当当的钱,他们还是有些被震惊到了。
这可是一万块钱啊!
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就堆在这箱子里。
赵嬢嬢蹲下来,又冲着周砚和老周同志招了招手。
两人一头雾水的跟着蹲下。
赵嬢嬢把脑袋凑过来,捂着嘴小声道:“周砚,这里就是一万块钱啊?”
周砚忍不住笑了,在自己家里看自己的钱,怎么偷感那么重呢?
“应该是一万零七百,零头我没放进去。”周砚笑着说道。
“一万块钱,怎么感觉没我想象中那么多呢?这么大个箱子就装进去了。”赵嬢嬢左右瞧着,小声嘀咕道。
“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老周同志跟着点头。
“也就是面额都小,要都是大团结,也就这么点。”周砚笑着比划了一下,看着俩人道:“明天要把钱给邱老太和段语嫣带上去,所以我要把数目清点一下,确保一分不差的给人家。妈、老汉儿,你们累不累?要是累的话,就我自己来点。”
“不累!数钱会累吗?我这辈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数钱。”赵嬢嬢一摆手,从旁边拉过小板凳坐下,看着周砚问道:“怎么数?”
老周同志也去搬了两条小板凳过来,一个给周砚,另一个自己坐下。
周砚拿起一捆钱道:“这一捆是一百块钱,我之前点过的,就怕有差错,让人觉得不诚信,所以我们要把这一一捆捆钱拆开数一遍,确认是一百块后重新用皮筋扎好放在篮子里。少的补上,多的拿出来,最后数够一万块就行。”
“要得,那好简单嘛。”赵嬢嬢点头,从箱子拿出一捆用皮筋扎好的钱数了起来,数完确认没错,用皮筋扎上丢到手边的篮子里。
老周同志也跟着开始数钱。
“六块五角”
“十两块七”
“三十六块八毛二……”
三人压着的声音此起彼伏。
闻着铜臭味,干着数钱的活,确实没那么容易让人感觉疲惫。
查完一百零七捆钱,耗时一个多小时,其中三捆是有差错的,一捆少了三毛,一捆少了两分,还有一捆多了一毛。
错误率非常低。
少的补上,多的拿掉,基本就没问题了。
“手有点麻了,终于是体会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赵嬢嬢笑道,“太爽了!”
“我也是头回数这么多钱。”老周同志跟着咧嘴笑。
“以后数钱的机会还多着呢。”周砚把最大的七捆钱拿出来放在一旁,然后把剩下的一百捆装进一个麻布口袋。
包装越简单,越不容易被盯上。
赵嬢嬢开口道:“明天我跟你老汉跟你一起把钱送上去,等你进了邱家,我们自己两个再去逛一逛嘉州。”
“也要得。”周砚笑着点头,拿了两捆钱,又单独抽了四张大团结一起递给赵嬢嬢:“妈,我买房的钱够了,你的工资先给你发了,明天去耍才有钱花。”
赵嬢嬢笑着接过钱,点头道:“要得,那我就收着,明天带你老汉去嘉州潇洒耍一天。”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存够一万,你小子还是会挣钱。”老周同志看着那鼓鼓的麻布口袋,高兴又感慨。
“就是,这要说出去,全村人都要羡慕我们。”赵嬢嬢也是笑道,眼里却有泪光闪烁。
周砚的情绪有些被感染,笑着说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一万只是开始,以后我会赚很多个一万,把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从村里搬到镇上,再搬到城头去!以后我们去城里安家。”
“妈相信你,我就晓得你这回肯定行。”赵嬢嬢点头,别过脸去抹了一把眼泪。
周砚笑着把麻布口袋扎好,看着两人道:“那你们去洗了手,早点休息嘛,明天老汉不用早起,一桌菜我自己去买就行了。”
“要得。”两人应了一声。
周砚躺在床上,看了眼放在箱子上的麻布口袋,拉了灯,嘴角挂着笑容进入了睡眠。
隔壁房间里,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又失眠了。
“一万块数起来是这种感觉啊,数钱的感觉太幸福了,手虽然有点麻,但心头舒坦的很啊。”赵铁英感慨道。
“就是。”周淼跟着点头。
“三水,周砚说要把家安到城里去,那我们还回乡坝头修房子不?”赵铁英看着老周认真问道,“他说过了年要送沫沫去读厂办幼儿园,以后把店开到嘉州,房子也买在嘉州,沫沫肯定要在城里上学读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就是十多年呢。”
“沫沫要读书,我们肯定要跟着她,照顾她嘛。”周淼不假思索道,“周砚开店不容易,他要是开口,我们就跟着他去嘉州开店,给他分担一些工作。
修房子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先存钱,要是手头宽裕了,可以回来修个小房子,过年过节回来也有个落脚睡觉的地方。”
“要得,我也是这样想的。”赵铁英点头,盘算着道:“我们两个现在一个月工资都有上千块,一年下来能存个一万块下来,明年过年我们就能回乡下修个房子。”
“我看行。”周淼笑着点头。
“房子塌了的时候,只觉得天都塌了,哪敢想这么快周砚就要去嘉州买房子了,简直跟做梦一样。”赵铁英笑着说道,笑容中透着幸福。
“要不要我帮你再掐一下嘛?”
“这段时间给你天天吃跷脚牛肉汤吃太好了,底气都足了不少啊。”
“你试看嘛。”
“整嘛,哪个怕哪个!”
……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7102/67615.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