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 第110章 雷达

第110章 雷达


“……好,我们会解决的,您放心,不会出问题。”

    “不,我觉得现在还是由您讲话更为合适,大部分地区的人还是对您更熟悉,他们现在更想听到的是您的声音。”

    “但时间上可以再暂缓一些,我们这边科研区的同志们似乎研究出了一些特别的技术,可以将广播范围再扩大一些……对,最迟明天,或许今晚就可以。”

    苏寻刚刚回到泰蒙基地,第一时间与远在雁山的冯正则取得了联系,结束通话之后,他这才拿起各地区详细情报。

    简略内容已经在路上看过一遍,但受限于传输速度与时间,有许多事都了解的不够详细。

    从这份报告可以得知,当初划分的十三个地域并非全都是相互阻隔断联的,像上谷这个地方就同时处于雁山和太岳两座基地的通信范围内,通过此处中转,可以将两地之间的信息进行互换。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云梦区块和岭南区块之间。

    当然,孤立的地区也不在少数,有两地边界较近的,可以通过直接派遣人员的方式进行联系,较远的就不行了,路上危险颇多,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会让人强行冒这个险。

    至于为什么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互相接力,完成各区块之间的通信,这有各方面原因。

    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设备的工作性质,在通信环境中充斥着干扰的情况下,想要将声音发出去,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嗓门,而想要听到这个声音,又需要一个足够灵敏的耳朵。

    嗓门的问题还可以稍稍的通过技术手段大力出奇迹,而想要听到足够遥远的声音,一个巨大的接收天线是必备的。

    所以各区块的通信范围实际上并不是发射信号的范围,而是接收信号的范围。

    一个区块内的各种小型便携式通信设备想要互相联系时,大部分情况下是将信息发送给枢纽基地的大型设备,再由枢纽基地强化这个信号,用更大的嗓门进行转接。

    这是枢纽基地被称之为枢纽的原因,它既是后勤保障枢纽,也是通信指挥枢纽。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超导材料总体上有限,大灾变之前建立这些通信设施需要尽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在十三个兵团的引领下,为下级各地救援救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总共那么些的设备,实现大范围的覆盖已经殊为不易,互相之间的重叠范围应该是尽可能减小的

    不过这也并非没有例外,像江淮地区、岭南地区,人口稠密却少有像西南那样的大规模地下基地作为枢纽,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区块内的多个避难所都建立稍小一些,但可以互相连通的通信设备

    尤其是江淮区块这种情况格外显著,像别的地区汇总情况时都是枢纽基地提报一次,而江淮区块仅苏皖两地就上报了十五次,看的苏寻颇感头痛。

    另外,灵力通信的实际效果要受到灵力场的制约,而大灾变之后灵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各个地区之间算不上均衡,包括幸存者数量的增多也极大影响了这个环境。

    故而连苏寻本人也并不能保证,这些通信设备能按预定情况发挥作用,泰蒙基地的原本通信设备就规模不小,本意是考虑连通雁山与江淮两地,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或许正是因为泰蒙下辖地区灵力场的过度混乱,毕竟这里不但出现了三个秘境的踪迹,海曲这个还发生了超出预料的异动。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如今眼下的这种情形,苏寻手里翻完一摞报表,心中已经大致上有了数。

    十三个区块总体上都基本算是稳定,但没有意外是不可能的,泰蒙这里有海曲遭遇秘境上浮,涵盖数个避难所的地区被卷进去,失踪人口数以万计。

    而岭南地区有一处避难所中出现了变异蚁群,导致该避难所被废弃,死伤惨重。

    发展起来的虫群最是难缠,这个避难所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处理的蚁巢,本地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但都并不奏效,眼看着虫群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求助信息已经发到了苏寻这里。

    苏寻倒是对此很有经验,只看描述他就大略猜到,这支蚁群中的变异体实际上是其蚁后,它通过不断繁育维持着种群数量,不杀死这只蚁后,就不可能摧毁这支种群。

    这东西火烧没太大作用,变异个体也已经不再具备应有的效果,钻地弹固然很好,但可惜找不到蚁后所在的位置,甚至可能触及不了蚁后所在的深度。

    若是在较为荒芜的地区,那么像海曲一样扔一颗核弹自然也就解决了,但该避难所附近水网密布,没办法炸的这样干脆。

    对于这件事,苏寻并不忧心,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书写资料,恰巧如今已经有了灵力通信技术,借此可以运用一些相当有效的新手段。

    正如之前所说,人类的灵力科技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按着过去一些思路逐步改换而来。

    而灵力通讯的建成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绝不只有通信本身而已。

    当前阶段,人类实际上是在靠玩电磁波的经验玩灵力,当然,二者之间有很多不同,但也总有相通之处。

    很快,在原有的通信阵列基础上,一个规模小了很多,但结构上复杂了不少的造物逐渐成型。

    “姜怡——帮我把这些参数整理成文件,给其它地区的同志们传递过去!”

    “好,但这是什么?”

    苏寻笑了起来:“雷达,灵力雷达。”

    “这份稿件同步到科研区去,我们自己也需要造。”

    这东西苏寻前世是没有的,等那时候的幸存者们发展到可以制造这些东西的时候,高阶超凡者们自身的感知能力已经相当强大,不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但这种能力本身也正是苏寻研究此物的灵感来源之一。

    毕竟无论称之为神识、灵觉,亦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本质上也就是将灵力释放出去,捕捉信息,而后接收信息,这算是超凡者步入三阶的标志之一。

    这段时间苏寻研习了文明时代不少相关的技术之后,有了设计这种东西的想法,这本质上是用机器模拟三阶超凡者的能力,以苏寻的见识与经验,构造这样一个东西并不算困难,当然,实际效果上与真正的三阶超凡者相比可能有很多出入。

    最主要的,应当是探测范围上有相当大的提升,而观测的精细程度上则大幅度的缩水。

    不过已经够用,这就足够了。

    雁山基地通报的关于丧尸王的踪迹苏寻已经清楚,那位丧尸王和岭南那只变异蚁后一样,已经学会了隐藏自身,或躲入土中,或清扫痕迹。

    但对灵力应用尚依赖本能的它们,恐怕还没来得及学会怎样在这个层面上隐藏自身。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7132/67723.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