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电子书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89章 田土宅地,实赏实得

第89章 田土宅地,实赏实得


姜义得了准信,地也顾不得翻了。

    晌午饭刚咽下几口,便从鸡笼里拎了只老母鸡,顺着村道晃晃悠悠往岑夫子家去。

    这位老夫子近来腿脚不便,气色倒还清爽。

    正靠在院中竹椅上晒太阳,膝上盖着条洗得发白的旧毛毯,怀里抱着一壶温着的小酒。

    见姜义提鸡上门,眼里登时一亮,朝屋里唤了一嗓子:“来客啦!”

    不多时,岑家儿媳端了张小方凳出来。

    姜义把鸡递了过去,嘴上寒暄两句,这才落座。

    两人先是闲话几句,姜义才提了那张红边官碟。

    说起小儿子得了大夫爵,顺带谢了当年夫子搭桥引线之情。

    岑夫子听了,只呵呵笑,说自己那会儿也不过是随口一提,倒叫你家小子真争了气。

    姜义笑着摆手,才收了语气,问起得了爵位之后,那田土宅地该如何处理。

    岑夫子听罢,只是呵呵一笑,半晌才慢悠悠地开口:

    “官田五顷,宅地五宅……这是律上写的。朝廷初立那几年,讲究个‘言出法随’,你家得几亩,就真给你几亩。可如今嘛……”

    他摇了摇头,眼中却没多少感慨,倒像是在说一桩常事:

    “这年头,地不够、宅难寻。寻常人家能落下三成实田,便已烧了高香。”

    说到这儿,他像是忽然记起什么似的,眼珠一转,嘴角挂出点打趣的弧度:

    “不过啊,你家这份田宅嘛……怕是另说。”

    他顿了顿,语气轻松,慢条斯理地补上一句:

    “也未必真要你们费神张罗,地是哪块、宅是哪处,合不合心意……怕是早有人替你们打点下来了。”

    姜义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回过味来。

    自家那小子同李家姑娘的事,早些年就透过点风。

    如今爵位一封,消息十成先传过了陇山。

    再加上那李家舅舅,如今坐的是县丞的位子,划几块地、定几处宅,文书路数都熟得很。

    姜义心里有了数,拱手一礼,谦声道了句“受教”。

    见岑夫子精神头还好,话匣子也开了。

    便索性不急着走,重新坐了回来,又请教起城里那几道礼数规矩来。

    提亲、纳彩、过礼、迎亲、安宅,凡是他想得到的,全问了个遍。

    岑夫子近来少有说话的机会,今儿有人听他说,还问得细,兴致也就上来了。

    不觉间,便言至日头将斜,院外风起,带着点晚凉。

    第二日一早,天还蒙蒙亮,姜家院子里就响起了打水洗脸的声音。

    姜义起得早,周身拾掇干净,碟文揣在怀里,身上衣角抻得笔挺,整个人看着分外利落。

    院门外,于大爷家的牛车早候着了。

    那头牛是今年春里刚换的,腿脚麻利,拉着旧车也能跑出点风声来。

    以姜义如今精气圆满的身子骨,要真使起那身法来,脚尖一点,村头到集上也不过一口气的事。

    可这趟进城,总归是要见人的,不能披风带尘,一身土气失了体面。

    到了两山集上,又雇了整一辆马车。

    一路晃荡着沿官道而行,半日工夫,总算在晌午前头,晃进了陇山县的城门。

    姜义一跳下车,顺手拢了拢衣袍,抖了抖袖子,拍落几道坐出的褶痕,步子也放得沉稳些。

    街上日头正好,行人渐多。

    他一边走,一边暗暗琢磨。

    两界村虽是好地界,可来趟县里就得腾出大半日,往返奔波,实在太折腾了些。

    若以后要常跑这一趟,怕是还得琢磨个省脚力的法子才成。

    头一桩事,是要先去县尉司,见一见那林教头。

    姜义如今虽拿着官府发下的碟文,可一张正经的户籍文书都无。

    总得有人做个引,帮着说句话,才好往下推。

    两人见了面,自是一通寒暄,道贺的道贺,道谢的道谢,话不多,却句句都落得体。

    待礼数过了,林教头也不多耽搁,袖子一拢,带着他穿过城西巷道,转了两回,便往县丞府衙而去。

    按朝廷规制。

    新得爵位者,须先在县尉司验明籍身,再至都官处挑定田宅,最后由县丞亲批印发,方才作数。

    可姜家这份爵,来得不寻常,走得自然也有不寻常的门路。

    到了县丞府衙后头,林教头脚步不停,熟门熟路地朝那都官身边凑了过去,低声说了几句。

    那都官看着年纪不大,一身朝服穿得板正,神气却不摆谱。

    听罢只是点了点头,眼神里掠过一丝了然,转头便坐回案后。

    姜义见状,也不多言,只从怀里抽出那张碟文,双手奉了上去。

    旁的凭据一样也无。

    那都官接过碟文,只低头一扫,验了印信。

    未发一言,转身去了后头,从一处上了锁的木柜中抽出几卷舆图来。

    卷轴铺开,一张张摊在案上,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自个儿挑。

    姜义凑上前去一看。

    果不其然。

    多是些边角残地,不是挨着沟渠水洼,便是塌陷荒丘,光看着就叫人心凉。

    可就在那几张沟壑旮旯之间,却压着一份纸色新鲜、界划清晰的地图,标记极细,连丈量点都写得明明白白。

    那块地位于县城西门外不过里许之地。

    地势平正,五顷整块,不缺一分,前有溪流绕脚,后无山岭压背。

    姜义面上神色未变,只慢慢地从那几份图里抽出那一张,抖了抖边角,递了回去,道了声:

    “这处地形顺眼,就劳烦官爷了。”

    那都官连头都没抬一下,笔下沙沙响个不停,像是早就备好了底稿,填写得既潦草又妥帖。

    紧接着,又从旁边的案架上抽出另一叠宅地图摊了上来。

    规制仍是初朝的老规矩,五宅四十五亩,整整不差。

    姜义眼皮一掠,指头一点:

    “这处。离田不远,走得省事。”

    都官不吭声,只又添了两笔,手指一招,身后一名吏员便凑了过来,耳边低语几句,转眼人影已去。

    后头文书流转如水,程式俱全,既快又稳,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不多时,一应事由都已办妥。

    却并未当场交付,只说还须等得爵之人亲回乡立押,用印画章,方才算是生效。

    田地未可动,但宅址既定,盖屋起梁,也不妨事了。

    (本章完)


  (https://www.635book.com/dzs/77208/67744.html)


1秒记住零零电子书:www.635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635book.com